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童心

2021-12-18 20:39何敏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7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幼儿园

何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480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幼儿教育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基因”。习总书记也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深厚的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许多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家长越来越多地受国外文化的影响,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够重视,许多传统文化形态离开了人们的视野,逐渐被舍弃和遗忘。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如何让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回归儿童、根植童心呢?

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以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为根本取向,而是重点让幼儿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体验传统文化活动的情感内涵,分享传统文化活动的乐趣,以培养幼儿初步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了解粗浅的传统文化知识为主要目标。”基于此,我们幼儿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幼儿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采取措施、获得经验。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为课程,游戏是幼儿独特的生活方式,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是有效的学习途径。我们以一日生活为教材,使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一、领域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筛选与解读。首先,教育内容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幼儿在生活中有实物可感知,将文化和教育还原为生活本身。比如,科学活动《二十四节气——立冬》,教师会给幼儿讲解立冬的节气特点和传统习俗(如:吃饺子),通过让幼儿观察冬天的气候变化、花丛树木的变化,知道冬天的天气特征。教师将生活的智慧回归于生活,让幼儿在每日的一粥一饭、四时的一草一木中,感受祖先“天人合一”的哲学。社会活动《十二属相》让幼儿知道十二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强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二、主题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

我们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从季节、节日等维度入手,能够促进幼儿五大领域各方面发展。中国传统节日里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藏,清明节里祭祖祭祀;端午节里包粽子、插艾草、佩香囊、戴五彩绳、赛龙舟;中秋节里吃月饼、喝桂花酒、赏月;重阳节里登高、敬老;春节里包饺子、贴春联等等。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值得幼儿深入体验。我们重视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挖掘传统习俗蕴含的积极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科学素养、创造合作、艺术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以元旦、重阳节活动为例:在元旦活动中,教师给孩子们讲解新年的由来、“年兽”的故事以及吃饺子、穿新衣、贴春联、挂灯笼等的新年习俗。家长志愿者——书法教师带孩子们领略汉字的魅力及它的演变过程,并现场挥笔泼墨为孩子们展示如何书写春联,行云流水的书写动作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幼儿园邀请家长走进校园,组织亲子包饺子活动,不同颜色的面团,不同味道的饺子馅,包出了形态各异的饺子,但孩子们吃起来都是一个味道“幸福的年味”。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重阳节是个特殊的節日,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教师组织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教幼儿学习关于重阳节的有趣手指游戏和音乐律动,并相继开展“百善孝为先”敬老爱老孝心打卡活动,携手家长朋友一起与爱同行,引导和鼓励幼儿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为老人叠衣服、捶背、洗脚、倒水、陪老人散步、为老人表演节目等等)。让家长把幼儿的所做所行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分享到班级群中。

我们发现孩子们都乐意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幼儿的行为换来长辈的欢笑与惊喜,这样的活动获得家长朋友们的一致好评。这是在传承孝道的传统,是让幼儿学习关爱、懂得感恩,也在幼儿的幼小心间播下一颗尊老爱幼的种子,继而生根发芽。

我们开展具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主题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化熏陶。

三、区域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可见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幼儿园必须以幼儿发展和兴趣为基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还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集体教育活动的实施中,幼儿往往会对教师组织过的精彩活动意犹未尽,为了满足幼儿不断探索的需求,我们会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幼儿继续发现与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许多区域活动的鲜活题材,我们在益智区为幼儿投放传统游戏——翻绳,可以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在美工区为幼儿投放面、泥、超轻粘土等材料,让幼儿捏泥人、做面塑,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表演区为幼儿提供与民间故事、童话、歌谣等相关的材料、服饰供幼儿表演,可以培养幼儿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精神。

四、戏曲课堂中熏陶传统文化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

蒲剧是运城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家乡戏曲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我们邀请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精神盛宴!

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非遗传承人、运城市青年蒲剧团团长、“蒲剧皇后”——景雪变老师,用亲切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蒲剧的历史、艺术特点、角色行当等相关知识。

中国戏曲“小梅花奖”获得者、市青年蒲剧团优秀演员们依次粉墨登场,为孩子们带来美轮美奂的演出。变脸、花式转手绢、天女散花、孙悟空大闹天空、水袖舞、帽翅功、翎子功等一连串精彩表演。红飞翠舞的服饰、光彩照人的妆容、婀娜婆娑的身段、惟妙惟肖的表演,戏味十足、情意浓浓,令孩子们大开眼界,孩子们有的目不暇接,有的兴奋的手舞足蹈,还有的接连拍手叫好,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孩子们纷纷走上舞台,他们在专业演员手把手的指導下,身穿戏服甩袖,手持彩绢转动,手挥金箍棒舞动,亲自体验戏曲的魅力。

通过“戏曲进课堂”活动,不仅拉近了孩子们和传统文化间的距离,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从而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让孩子们享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增强孩子们戏曲艺术和审美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传统戏曲文化,不光要传承,更要大力弘扬!

五、微课程中重温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古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微课程中,我们常给孩子们播放国学经典、古诗词,如《三字经》、《弟子规》让幼儿懂得礼貌待人,明白是非、善恶、好坏,学会关心帮助他人;李白的《静夜思》、骆宾王的《咏鹅》、李绅的《悯农》等古诗,语义浅显,用字自然、对幼儿感染力特强,这些不仅让幼儿接受了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而且还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等。幼儿从国学经典、诗词中体会中国韵味,品味国学经典与古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六、环境创设中营造传统文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人教师,在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下,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能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幼儿从小受到文化无处不在的熏陶和影响,而文化环境需要我们教育者用心去筛选和创设。我们应为幼儿建立安定有序、和谐统一的精神环境。如:在元旦传统佳节活动中,我们会把教室、走廊、大厅装扮得年味十足,彩色的气球、火红的灯笼、五彩的拉花、美食一条街等等,都在无声中浸润幼儿的心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信仰基础,中华民族的崛起要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信仰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从幼儿园抓起,运用以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在幼专金海湾幼儿园这片热土上,孕育出“爱”之魂,是教育不断延续生长的内在动力,我相信从传统文化熏陶中走出来的幼儿,定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当五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植根童心时,幼儿从小就拥有文化自信,拥有民族的自豪感。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传统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