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抓手

2021-12-21 00:36李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现象

李璇

摘 要 “对文”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特殊句法形式,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对文”的句法及构词特点,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知识。本文对教材中的“对文”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就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讨。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利用好这些语言表达特点,就能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文言词语。

关键词 语文教材;“对文”现象;文言詞语;课文示例

《屈原列传》一文在被高中语文教材删除了十余年后,再次入选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笔者将其与2002年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六册进行比照,发现二者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尤其是统编版教材中的两个注释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对文”这种训诂方法,给文言文词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一句中的“治国”,人教版教材未加注释。其实,稍不注意我们就会将其误以为是“圣君”的谓语而误解为“治理国家”。实际上,“圣君治国”是“累世而不见”的主语,“治国”与“圣君”对举,结构相似,属于单句的句中“对文”现象。统编教材将其注为“安定太平的国家”比较妥帖,有助于提示学生关注“对文”这种文言现象。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中的“自为”,人教本注“为”读wèi,意思是“为自己”。将“为”理解为介词,实属不当。统编本则改注为“帮助自己”,实为的论。因为原文“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为对偶句,“自为”与“自佐”相对为文,同属宾语前置现象,意思相同,理应将“为”理解为动词“帮助”。事实上,古书中用为“帮助”义的不乏其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

所谓“对文”,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语法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或词组,其意义相同、相似或相对、相反,词性相同。它包括单句句中“对文”和多句句间“对文”两种形式。“对文”训释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人据已知训未知、由易知训难知。这就便于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上两例注释即为运用“对文”方法的范例。

充分利用文章中的“对文”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化解难点,准确把握词意,避免犯以今释古、望文生义的错误。《屈原列传》中的对文现象还有几个,我们应当把这个准确理解词义的抓手介绍给学生,以便引起他们对这种现象的关注,提高正确把握词语的能力。兹将其中以及其他课文中的对文现象列举于下。

信而见(被)疑,忠而被谤。

其存(动词,思念)君兴(动词)国,而欲反复之。

何故怀瑾握(怀、握:保持)瑜(瑾、瑜:美玉,比喻美德),而自令见放为?

《劝学》: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动词,靠近)砺(名词)则利;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形容词,大)也,而闻者彰(形容词,明显)。

《师说》:古之圣人,其出(超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普通人),其下(低于)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赤壁赋》:1.诵明月之诗,歌(动词,诵读)窈窕之章;2.浩浩乎如冯虚御(乘、驾)风;3.正襟危(端正)坐而问客曰;4.横(活用为动词)槊赋诗;5.舞(使动用法)幽壑之潜蛟,泣(使动用法)孤舟之嫠妇;6.哀吾生之须臾(片刻),羡长江之无穷(无尽);7.侣(意动用法)鱼虾而友(意动用法)麋鹿;8.取之无禁(不尽),用之不竭。

《烛之武退秦师》:1.邻之厚,君之薄也;2.朝济而夕设版焉。

《鸿门宴》:1.杀人如不能举(尽),刑(用作动词,处罚)人如恐不胜(尽);2.大行不顾(顾及)细谨,大礼不辞(讲究)小让;3.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献给)亚父;4.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献给)大将军足下;5.籍(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吏民,封(动词)府库;6.皆为龙虎,成五采。

《苏武传》:1.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通“叛”,背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2.武能网(动词)纺缴,檠(动词)弓弩;3.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名词,台阶)。

《氓》:夙兴(起来)夜寐(睡觉),没有朝矣。

《离骚》:屈(使动用法)心而抑(使动用法)志兮,忍尤(责骂)而攘诟。

《孔雀东南飞》:1.人贱物亦鄙(低贱),不足迎后人;2.同是被逼迫,君尔(这样)妾亦然;3.左手持刀尺,右手执(持,拿)绫罗;4.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短歌行》:鼓(名词作动词,弹奏)瑟吹(动词)笙。

《兰亭集序》:1.群贤毕至,少长咸(全、都)集;2.此地有崇山峻(高)岭;3.虽世殊(不同)事异;4.固知一(意动用法)死生为虚诞,齐(意动用法)彭殇为妄作;5.所以游(使动用法)目骋(使动用法)怀。

《归去来兮辞》:1.悟已往之不谏(挽回),知来者之可追;2.觉今是而昨非(与“是”相反);3.请息交以绝游(断绝交往);4.木欣欣以(相当于表示修饰的连词“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善(用作动词)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对文”现象在《过秦论》中体现得更为充分。下面以其中的句子为例进一步说说“对文”现象在理解词语方面所起的作用。

一、“对文”的对释性,为我们推断词语的意思提供了便利

1.同一个句子内部的

追亡逐北:由其中的“追”与“逐”同义,可以推知“亡”与“北”也当同义;并且由“亡”的意义,也可以推测出“北”的意思为“逃跑的士兵”。与此相同的还有:1.因利乘便;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3.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4.尊贤而重士;5.于是从散约败。

2.上下几个句子之间的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其中的“席卷”“包举”“囊括”与“并吞”同义,“天下”与“宇内”“ 四海”“ 八荒”同义,“意”与“心”同义。与此相同的还有: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2.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3.宰割天下,分裂河山;4.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6.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7.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二、利用“对文”现象,我们还可以推测词语的特殊用法

1.同一个句子内部的

约从离衡:其中的“从”与“衡”是两种相对立的外交策略;“约”是“使订立”的意思,“离”就应该释为“使离散”,二者意思正相反。与此相同的还有:1.序八州而朝同列;2.尊贤而重士;3.天下云集响应;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2.上下几个句子之间的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其中的形容词“固”与名词“地”的地位相同,用法也应该一致,因此可以释为“险固的地势”,属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与此相同的还有: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3.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利用“对文”现象,我们还可以发现某些注释的不当之处。例如人教本《离骚》一诗的“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的注释为:“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替,废弃。申,重复,再三。”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又把该句看作对偶句。既然认为“替”字作动词,那么,“申”也理当理解为动词。否则,既与译文的“加上罪名”不对应,又与诗句里的“又”字相重复。所以,注释将其释作副词“再三”是欠妥的,改释为“申斥”较为合理。

另外,利用“对文”现象也有助于我们识别、纠正成语中的错别字。例如:“青山绿水”属于“对文”,“青”对应的是“绿”,都是颜色,写作“山清水秀”的“清”是错误的。“青天白日”与此相同。此类成语还有:按部就班、病入膏肓、草菅人命、怨天尤人、振聋发聩、貌合神离、南辕北辙、瑕瑜互见、文过饰非、前倨后恭、轻歌曼舞、攻城略地、仗义执言。

[作者通联:山东福山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现象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
结合教材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第四章光现象
《简单的周期现象》自主学习任务单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