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2021-12-21 00:36孙璐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孙璐玺

摘 要 核心素养培育是高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在语文核心素养架构下,教师要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重点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方面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路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思维训练;阅读资源

语文学科是一门对学生终身发展受益良多的学科,具备鲜明的人文性、工具性属性,通过语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价值观的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的四个要求为指导,细化分解语文素养培养的侧重点,准确选好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重视语言分析,提升核心素养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大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语言晦涩难懂,学习和理解的难度较大,进而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转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观念,教师要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文言文的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素养。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完善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任务。具体包括:环节一,布置课前资料收集任务。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收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史书体例以及与《左传》相关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环节二,课前思考。教师布置思考题,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全文内容,并围绕这个字梳理文章脉络,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环节三,课堂合作学习。教师让学生讨论分析一位老迈之人运用了怎样的劝说技巧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之后,再组织学生讨论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你是如何评价烛之武的?环节四,拓展训练。教师引入《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篇文言文,让学生任选其中一个人物与烛之武进行对比,总结出烛之武语言智慧体现在哪些地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前、课中的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让学生主动探寻文言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教师要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挖掘文本语言的建构特点,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拓展阅读资源,提升核心素养

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教学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围绕文本引入与之相关的其他优秀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本主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建构能力、审美素养和文化理解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这是一篇意义深刻的文章,当时描述刘和珍事件的文章较多,但是高中语文教材辑录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必然有其深意。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教师可以选择《悼劉和珍杨德群女士》(林语堂)、《执政府大屠杀记》(朱自清)、《痛苦和珍》(石评梅)三篇课外文章作为拓展阅读资源,让学生开展对比阅读,探讨不同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在对比阅读后,学生认为,林语堂的文章以叙事为主线,没有突出刘和珍的形象描写,使得人物描述较为单薄,情感深度不足;朱自清的文章重点描写了青年学生被迫害的场面,叙述点较为分散,人物描写不够集中;石评梅的文章采用抒情叙述方法,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悲痛,失去了对该事件背后本质的揭露。而鲁迅的文章刚柔并济地描述了刘和珍的立体形象,以具体事例为依托,聚焦人物和事件,再现请愿者受到反动政府的残酷迫害,文章有理有据、有血有肉,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发展学生的多种素质能力,体现出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从阅读教学入手,为学生精心安排群文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发展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所应具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

三、结合思维训练,提升核心素养

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途径。在思维训练中,教师要以问题为线索,提出递进式、深度化、思考性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设置问题情境,抓住关键字词、语句、人物、作品情节等关键点,带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以《石壕吏》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妇啼一何苦”中的“苦”作为问题切入口,让学生思考下老妇人为何觉得苦?之后,教师再以老妇人为分析主线,提出问题:诗歌为什么对老妇人的“啼”侧重描写?对官吏的“呼”简略描写呢?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入探究诗歌本质根源性的问题:老妇人与官吏的举动,以及两人语气的转换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通过设置上述层层递进的问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透过社会现象看到社会本质,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又以《祝福》为例,文中有一句经典描述“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似乎是一个乞丐了。”教师提出问题,将原句的复句改为单句,比较分析那种表达方式更好?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在人物描写时的精准表达,进而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思维训练,通过课堂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将问题作为文本抽丝剥茧的突破口,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度理解文本内涵,把握文本主旨,提高学生对文本架构、写作意图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引入审美教育,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要求语文教学重视学生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美、意境美和人性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选取极具语言艺术的优秀文学作品开展审美教育,带领学生一同领略作品中各种形式的美感,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核心素养。

以《琵琶行》为例。白居易用精妙的语言营造了美不胜收的境界,教师可以将这首诗作为审美教育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一一解读诗中的情境之美,主要教学片段如下:教师提问,这首诗中第二部分对音乐的描述实属惊人之笔,一直被世人传诵,你们从这句中有哪些体会呢?有学生认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诗句传达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诗人诠释了女人含蓄美。有学生认为,第二部分诗句重点描绘了琵琶女感伤、哀怨、忧愁的凄美形象。有学生认为,第二部分诗句通过“弹”“挑”“急雨”“私语”等字词描述,营造了视听盛宴,让读者能够沉浸在其中。还有学生认为,白居易运用比喻手法“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如裂帛”等修辞生动形象描写琵琶之音,给人美的享受。教师顺势以这名学生的看法为探讨点,让学生继续分析这首诗的比喻修辞手法体现了哪些妙用,进而引导学生再从感官角度出发领会这首诗的意境美。

高中语文教学要以美学为指导,通过层层引导带领学生感悟文中的语言美、情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品位的提升。教师要全面开展审美教育活动,兼顾语文学科工具性与艺术性的属性,让学生掌握鉴赏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高中语文学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教研课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探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运用有效教学方法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着重发展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方面的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作者通联:江苏横林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