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对合理用药指标的影响

2021-12-23 07:16张锐利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山东省菏泽市274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医师

张锐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世界范围内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高不下、影响疾病良好转归等现象较常见,且会不同程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1-2]。同时,研究指出用药/医疗错误为医疗卫生工作的体制/系统缺陷,而非医务工作者个人疏忽或能力不足所致,故解决医疗质量问题关键在于系统的解决方案,而让临床药师参加临床及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为合理用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3-4]。临床药学工作重点在于确保用药有效、合理、安全,核心为确保用药合理性,以此保证疾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基于此,本研究拟对我院患者78例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明确开展药学工作对保证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39例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患者39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4.51±10.20)岁;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11例。研究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3.97±9.79)岁;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23例,大专及以上11例。两组性别、年龄、学历水平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本研究;(2)年龄<65岁;(3)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排除标准:(1)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者;(2)排除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调查研究者;(3)文盲。

1.3 方法 对照组未采取临床药学工作;研究组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具体如下:(1)由临床药师每天和医生一同进行查房,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和用药情况(包括用药类型、用药方法、用药剂量等),及时、详细解答临床医师提出的关于用药合理性的问题,并广泛收集、整理患者用药方案,积极与医师进行沟通交流,探讨患者用药方案的合理性及安全性,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指出改进用药方案的建议;(2)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健康教育,拟定用药知识调查表(包括是否了解鉴别药物有无变质的措施、是否完全掌握用药次数、是否明确过量用药后如何处理、是否了解药物服用方法、是否了解用药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是否了解偶尔漏服药物的处理措施、是否知道如何有效保管药物、是否了解所用药物名称与功效、是否掌握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依据上述表格内容开展对应健康教育,及时、详细解答患者干预期间所遇疑问,患者出院时再次依据上述调查表评估患者对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3)增加临床药师和护理人员间交流沟通,了解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原因,并和临床医师一同商定解决措施;(4)临床药师开药时注意避免重复使用复方制剂,避免引发严重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且能减少重复用药、合并用药导致的医疗资源浪费;(5)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由于合并用药极为普遍,但药物间相互作用易被忽视,如部分医师对胃痛合并反酸患者开具灭吐灵、普鲁本辛等药物,其中普鲁本辛能延缓胃排空,并减少胃肠蠕动,但灭吐灵功效与其相反,导致两者联合时发生拮抗作用;(6)注意根据药物性能特性指导用药,如针对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及时提醒医师延长时间用药,如针对炎痛喜康片,其血浆半衰期为36~45h,因此每日仅需服用1次(1片/次,20mg/片)即可,每日1次以上用药则会造成药物浪费,并增加服药痛苦感,且会不同程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7)每月组织临床药师开展1次药讯编写,结合查房时所遇问题,综合临床护理人员及主治医师所提出问题制定药讯信息。

1.4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用药知识掌握率,包括对药物有无变质、用药次数、过量用药后如何处理、药物服用方法、用药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偶尔漏服药物的处理措施、如何有效保管药物、所用药物名称与功效、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处理措施掌握情况。(2)统计两组合理用药相关指标,包括治疗依从性、住院费用、住院时长、药物治疗费用。

2 结果

2.1 用药知识掌握率 研究组对药物有无变质、用药次数、过量用药后如何处理、药物服用方法、用药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偶尔漏服药物的处理措施、如何有效保管药物、所用药物名称与功效、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处理措施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知识掌握率[n(%)]

2.2 合理用药相关指标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及药物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合理用药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临床可用新型药物不断出现,且各种疾病相关治疗方案均在不断更新,但部分临床医师对药代动力学和相关药物间相互作用基本知识缺乏充足认知,而临床药师则具有独特、完善的专业优势,故能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制定相关用药方案,并供临床医师选择,避免药物不合理搭配引发不良反应,既能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感,且可避免因药物引发不良反应而延长治疗及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对缓解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也具有重要意义[5-6]。本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后发现,研究组对药物有无变质、用药次数等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合理用药相关指标中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及药物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可显著加深患者对用药知识掌握及认知程度,进而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并减少整体治疗费用、缩短治疗周期。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通过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可加深患者对自身所用药物的种类及作用、可能会引发的不良反应、规范用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等正确认知,进而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7]。同时,临床药师工作时从既往临床医师开医嘱、由护理人员执行的用药模式发生显著改变,临床药师参与开药等可显著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加之增进了护理人员与临床药师间交流沟通,还能便于临床药师有效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合其具体症状、病情对用药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且能在配药和给药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临床药物应用水平及合理性、安全性[8]。

此外,结合上述研究认为,为最大程度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临床实际应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包括临床药物应用管理、药房管理、药物调配管理、制剂管理、药品调剂等,严格把关药物每一环节,保证药物质量;(2)积极推动临床药学工作,并明确药师职责,实时进行检查及监督,形成医师、药师、护理人员三位一体医疗模式;(3)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及用药安全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用药安全意识教育及护理质量反馈,采取组织院内培训等形式,加强用药知识积累,提高业务能力及综合素养,避免因缺乏完善的药物知识而造成不合理用药。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加深其对合理用药认知,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费用,促使其及早康复出院。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中国医师节》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熊真的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