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俄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25 08:54王金花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俄语思政课程

王金花

(内蒙古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一、大学俄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在发挥思政课程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让所有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外语课是一门工具课,更是一门中西方思想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激烈碰撞的前沿学科,其教学目标与思政课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两类课程能够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时,外语教学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使命,理应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园地。

同样,大学俄语课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俄语不仅能获得一种交流信息的工具,而且有助于开阔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人文素养,促进思维、情感、思辨等能力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在传授俄语语言知识与文化的同时,肩负着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发挥课程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大学俄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大学俄语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抵御西方不良思潮影响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各种思想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行为相对自由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了,特别是网络的使用更加方便了,然而他们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而出现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扭曲等现象,导致个人的成长道路走偏[1]。特别在外语学习中,大量的外来思想和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信仰选择、道德甄别和价值判断,导致不少学生怀揣与自己实际利益密切相关的理想目标,注重对自己有无实惠的集体活动,还要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因此,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要注意中西方文化对比和甄别,以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既不崇洋媚外,也不自我贬低,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2]。

二、大学俄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基于教材,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大学俄语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依托,课文基本选自外文原版出版物,多涉及目的语国家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兼具语言的工具性、内容的人文性和思政的教育性[3]。以《全新大学俄语综合教程》为例,共32个单元,每个单元聚焦一个主题,其中不乏思政教育的优秀素材,挖掘育人要素,使智育和德育齐头并进。

例如,第2册第7单元讲西方国家庆祝节日的习俗,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政活动。课前,教师在线发布讨论话题:第一个,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切都在变化,但是民族节日代代相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谈谈你知道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名称、历史发展、节日活动、寓意、习俗,节令食品等。第二个,信仰是人的灵魂,为人生导航。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解决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合理健全的关系。我们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信念,那你的信仰是什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家教、家风,重视亲情、重视传统节日。每年春节的除夕夜回家团聚几乎成为全体中国人的信仰。祭拜祖先、除旧布新、迎新接福,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拜大年是每个家庭必有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传承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课中,教师可以引入《礼记-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立身之道的深刻寓意,将名言警句译成俄语,如:“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Семья - это самая маленькая страна, страна——десятки миллионов семей,“家和万事兴”Если в семье царит мир, то всё просцветает,“百善孝为先”Из всех моральных принципов самое важное——это почитание родитетей;讲解“孝道”文化在汉字中的体现,“孝”字上面是“老”字头和下面的“子”构成,是小孩子搀扶着大人的形象,“道”字是一个“首”,一个“辶”字底,有道德的人就是首先能够落实、力行的人,传承我国的“孝道”文化。习近平主席在历年新春贺词中都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引用“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Основа мира в стране,основа страны в семье,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和睦的大家庭 Наша Родина——это дружная семья народов等。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文化认同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自觉。每一位为国为民的国之脊梁,都有坚不可摧的信仰,都有润物无声的精神力量。如,钟南山院士对“治病救人”具有强烈的信念感和满足感。他做医生是谋生手段,也是骨子里的追求,更是他至高的理想,于危难中挺身而出,奋勇向前。所以他会在“非典”最凶时,大义凛然地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在“新冠肺炎”不很明朗的情况下,他让大家别去武汉,自己却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去了。因为他觉得,那是他的使命,更是无需提醒的自觉信仰。在教学中利用这些素材唤起学生主人翁意识,领悟肩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责任与担当,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将之付诸于日常行为之中。课上,用俄语讲述钟南山院士的先进事迹,并展开讨论个人的理想信念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ключевые ценностные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социализма)24字词汇译成俄语:“富强процветание、民主демократие、文明цивилизация、和谐гармония,自由свобода、平等равенство、公正справедливость、法治верховенство права,爱国патриотизм、敬业преданность работе、诚信честность、友善доброта”;给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精辟论述的俄语表述:У народа есть вера, у страны есть сила, и у нации есть надежда,以及“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В сердце вера, под ногами сила.等。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并成为为之努力奋斗的有志青年。

儒家思想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是我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因素。通过中俄文字、词汇、语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仁者,人二也,做事为人为己,能爱人即为仁,俄文добрая душа(仁爱);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帮人一把,即为义,чесность и справедливость(忠义);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правила приличия(礼和);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мудрость(睿智);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全靠言传身教,故而真实可靠,добросовестность(诚信);以及“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Человек без добра не устоит на ногах, страна без добра не просцветает)等,借助地道的俄语、深刻的哲理,巧妙地将“教”和“育”融合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

课后,教师灵活设计活动形式和主题。如,中俄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符号设计展示,形成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观;完成作文 Мой любимый китайский праздник (我最喜欢的中国节日),要求学生分组互相批阅,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自觉认知和对外传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为学生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奠定基础。

(二)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思政教育元素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新思政教育元素。古语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不把读书局限为一种自我体验,而是把读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来源。可利用课前5分钟师生一起做点看似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将时事热点、法律事件、校园欺凌、学术造假、考试作弊等身边事讨论评价,使学生每天改变一点点,日积月累就会有大变化。如,曾有一段名为“汽车占自行车道,初中生拍照被骂”的视频备受网友关注。视频显示,在北京海淀区一处天桥下面,一名初中生用手机拍摄了一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遭到私家车上三女一男集体下车“围攻”,被骂“读书读傻了”[4]。将视频发给同学们讨论,教师设置一份问卷:如果是你,看到了这种现象会拍吗?这位“读书读傻了”的中学生究竟傻在何处?如何评价这名“较真”的中学生?当潜规则与明文规定发生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道德拷问,明白了法治并不只是一纸规定,也不是只有执法者才能参与,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在法律遭到违反时站出来捍卫法律的尊严,只要有越来越多的公民为了公共利益做一些“傻事”,那么社会上自然会筑牢一道保护公共利益的防线,从而使书本上的大道理真正成为社会上的明规则、硬规则。相关内容还可以作为语法学习或翻译的素材[5]。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少年强则国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从而培育学生自律、正直、文明的公共秩序观,使责任意识、法治观念迁移到道德规范中。

再比如,当今社会功利性倾向严重,学生就业时都想到事业单位,搞管理、当白领,不想下工厂、到基层、当蓝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利用碎片时间结合校园招聘,关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工资收入等主题分组讨论,教导学生,大学乃国之重器,是培养人的地方,不仅要有品牌和质量,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还要注重长远发展,有责任和担当。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青年人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要心怀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做贡献的崇高理想。课后完成作文:Кем ты хочешь быть?(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要求:你将选择什么职业?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工作目的。教师给定一些常用词组和句型,例如:每一个人不应当去他想去的地方,而应当去需要他的地方(И каждый должен быть не там, где он хочет, а там, где нужен),不仅仅为赚钱而工作(работать не для того, чтобы лишь деньги зарабатывать),生活的意义在于为人民服务(Смысль жизни——в службе народу),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Благо Родины и народа должно быть превыше всего),幸福是奋斗出来的(Счастье само не приходит, его нужно завоёвывать),与祖国共命运(жить судьбой Родины),一个人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就越能更好地工作,给人民带来越多的福利(Чем больше человек любит своё дело, тем лучше он работает и больше приносит народу блага),越努力越幸福(Чем усерднее,тем богач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работать во имя великого возрождения китайской нации),人类命运共同体(сообщество единой судьбы человечества)等,通过语言实际应用的训练,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养成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好习惯。

(三)多样化实践教学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实行体验式思政教育。教师积极为学生扩大语言实习和专业实践的领域和范围,着眼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充分利用与外国留学生交流的机会,传播中华文化,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中小学义务支教,或推荐学生去做各种国际会议的志愿者,将所学语言应用在实践中,变被动学习为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在亲身体验和服务社会中使专业知识、自身素质得到检验,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行情景化、生话化思政教育。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其提供机会、政策等方面保障,让公益成为学生投身社会的“孵化器”和传递正能量的“助推器”,开启一种“时尚”的育人新模式,提高“社会课堂”的思政教育效果。如,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做义工参与公共交通管理、社区环境治理或维护公共秩序等,树立合格公民意识,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定期探访残疾人、儿童福利院或养老院等机构,了解国情,培养关爱社会的情怀、乐观向上的心态,以至于选择一种阳光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实行环境熏陶式思政教育。课外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价值。如,指定阅读中华传统经典、优秀文学作品,命题演讲比赛、思政知识竞赛、辩论赛,爱国歌曲联唱等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文化“软实力”,倡导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刻苦专研的科学精神。

三、大学俄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建议

(一)教师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挚爱教育、潜心向学,其品德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身教胜于言教,外语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才会成为学生的光辉榜样。真正的教育作用在于言行一致,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教育才能有效实施。“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要想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吴非)。教师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站在为民族振兴、学生个人发展的高度,加强大学俄语课与思政课的交叉融合,自主整合知识结构,自觉提高道德水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学生。

(二)语言能力培养与文化价值引领相结合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学习一个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它的文化传统,外文原版素材承载了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首先,教师要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清晰认识西方价值观的内在本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素养,熟知中外文化差异,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国际视野。还有,教师在听说读写译等工具性教学中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人文性的内涵教育,达到语言知识传授与文化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效果。

(三)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考核评价中

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评价,纳入学生考核中,达到“以评促学,以考促思”,实现全过程育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一言一行,动态考查并进行加分或减分记录,列入平时成绩[6]。如,学生是否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包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遵守校纪校规、按时完成作业、不逃课、与同学和睦相处、诚信考试等。学生是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主动承担责任、热爱劳动、善于帮助别人等。学生在俄语写作、演讲、讨论、汇报展示时是否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中是否表现出较强的集体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加强自我评价、自觉思考人生价值,达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大学俄语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意识,明确课程的德育功能,合理挖掘课程思政因素、搜集课程思政素材、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与语言知识传授、职业素养培育和综合能力提升有机融合,以匠人之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俄语思政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