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力创新开展劳动教育

2021-12-26 07:09任丽丽
甘肃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家校合力劳动教育创新

任丽丽

【摘要】家校合作是新时代提出的具体要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促进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教育意义,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加强学生教育指导,特别是处于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意义非常重要。此教育阶段的学生本身自我控制能力比较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文章针对家校合力创新中小学劳动教育展开分析,總结出几点可行对策,以此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劳动教育;家校合力;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1—0027—03

家庭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合力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也可以独自解决生活中的部分困难,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一、转变师生观念,重视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并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教育中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也是现阶段家校结合共同发展的主要目的。而以多样化形式创设多种途径加强劳动教育效果,则应当以家校结合、统筹配合为前提,深入调查分析家长对学生参与劳动的看法,笔者有好多次问学生,有没有愿意和老师一起打扫卫生的同学?结果很少有人自愿打扫卫生,包括班干部也不愿意参加班级劳动。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只能按学号安排劳动任务,老师有事离开让他们自己完成打扫任务时,他们不是磨磨蹭蹭就是打扫不认真,只有师生一起打扫时,他们才会认真对待。事后了解,他们在集体劳动中也是这样,除非把任务安排到个人,否则劳动任务就不能按要求及时完成。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才能塑造其品格,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其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家校合作为学生学习掌握劳动本领提供有利条件,其不仅能够在生活中成为家长的帮手,还能够在学习中锻炼自身能力。但传统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仍然使用传统落后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劳动技能,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例如,可以通过志愿者的形式参与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承包校园花木养护任务,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绿化面积大,花草树木种类多,近年来采取班级认领花园责任区的方法让学生养护管理,学生懂得劳动的辛苦后,乱折花木践踏绿地的现象明显减少。同时,在养护花草的过程中,学生还学习到了植物学的相关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学习和劳动相辅相成,并获得最佳的劳动教育效果[1]。

二、制定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家校共同促进劳动教育

家校结合加强劳动教育活动应当定期开展汇报工作,依据在校具体劳动要求调整教育计划,通过教师与家长双方意见互换、共同研究现行劳动教育方式,对现有工作予以改进。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家长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应当明晰学生参与劳动的核心要点与现实价值在“教育”而非“使用”。只有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使其能够以正确观点看待劳动,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与家长正确认知劳动培养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而在家校结合工作中教师发现因家庭情况各不相同,使得孩子的个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应当以个别联系方法为主,积极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能够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完善现有教育手段,进而形成家校合力。适当的劳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确保身体健康,还可以起到宁静心智、提高道德品质的目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水平,还应当制定相应的学校劳动教育规范,这也是家校合作创新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不断实践完善,笔者学校设计了“222”劳动课程体系,第一个“2”即劳动课的两大模块:校园劳动教育课程、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课程;第二个“2”即校园劳动教育课程的两大具体内容:校园及教室卫生劳动课程、校园种植养护劳动课程;第三个“2”即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课程的两大具体内容:公益性卫生劳动课程、社会劳动实践课程。这些劳动教育课程都还有分项课程内容,避免了以往劳动教育课内容的杂乱无章或者单一无趣。

为了进一步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我们还应当合理地安排劳动的时间和任务,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规范化的劳动制度,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劳动获得健康的体魄,以及提高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这也是新课改所提出的具体要求,需要学校予以高度重视,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中,切实培养学生劳动素养

家校结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其作为素质教育中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一环,与其他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息息相关。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参与劳动的意识,还能塑造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习惯。家长应当配合学校加强劳动教育,部分学生不爱劳动多是由于家庭因素与教育因素造成,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帮助其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家校结合加强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是使学生理解劳动不仅能够创造世界,还能够创造美好的明天。教师明确劳动教育初衷,使学生能够转变思想,懂得劳动极具崇高价值,其对于构建美好明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影响与改变环境,还能创造历史。各年级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规划不同的劳动课内容,明确学生的劳动任务。

小学低段:到校园绿化责任区认识并铲除杂草;在家中能够扫地,擦桌子,给花木浇水,整理书包等。

小学中段:到校园绿化责任区施肥,观察植物生长状况;在家中能够清洗自己的内衣、袜子,叠被子,洗菜等。

小学高段:在园艺技师的指导下到校园绿化责任区修剪树枝,采摘;在家中能够参与家庭大扫除,会用洗衣机,学会烧制简单的饭菜等。

劳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过程,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加强教育指导,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应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必须将劳动教育纳入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同时也要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展开劳动教育指导,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劳动教育中,进一步从劳动中收获知识且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四、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打破应试教育认知局限,结合劳动技术课程充分展现劳动教育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教师采用正确方式與多元途径使学生能够享受劳动过程,感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进而珍惜与欣赏他人的劳动成果。例如,教师可以将学校劳动分为两部分,“以日常劳动及劳动实践”为主,班级劳动即包括班级日常清洁打扫,整理班级内务;而劳动实践则是以更高层次的劳作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从而尊重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加强学生的劳动技能,以劳动行为丰富学生的体验。

家长应当与教师及时沟通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改变自身错误的行为习惯,以正确的意识及思想态度强化劳动教育成效,合理指导规范学生行为。一方面,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成为学生在家庭劳动中的监督者、指导者、评价者。另一方面,强化教师引领作用,真正让劳动教育落实到位。

首先,适当拓宽学生的劳动内容,使他们拥有独立自主的劳动空间,并且有机会实际操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不仅享受劳动成果,还可以认识到劳动对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要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努力做一个勤劳向上的人[2]。同时也要确保劳动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这样才能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为后续劳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学校还应创新劳动教育途径,联合本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依托基地有效拓展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空间和范围,积极联系当地的生态体验区、旅游区、公司企业,寻找研学旅行活动项目,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感受多种劳动行业的工作氛围,体验劳动并感受生活。据笔者调查,本地的许多中小企业、生态农场、牧业基地都愿意为学生提供劳动生产参与式的研学旅行活动,并且通过近年来的活动来看,孩子们都喜欢参加这些体验式的活动并反馈所获得的知识,这是书本所不能替代的。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劳动成果,也收获了成长的经历,更是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如今已经成为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方式,要想提升中小学劳动教育水平,应当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并制定学校劳动教育规范且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中,同时也要丰富劳动教育活动内容,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还可以让其主动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张红,代甜甜.家校合作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实施途径[J].中外企业家,2020(15):161-162.

[2]徐新颖.家校合作视角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J] .江苏教育-班主任,2020(15):53-56.

编辑:张昀

猜你喜欢
家校合力劳动教育创新
探究职校育人模式,助推学生健康发展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