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教育因素对医学生考研率影响的分析

2021-12-28 07:59李娟唐世英张树峰杜少杰李玉红李英平马春虎朱炎杰
高教学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考研医学生学生

李娟 唐世英 张树峰 杜少杰 李玉红 李英平 马春虎 朱炎杰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影响医学生考研率的院校教育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某校某届362名临本学生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医学生考研率的因素。结果:在校曾获奖学金、在校参与科研经历和有教改经历的临本学生考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提高医学生科研素养,建议:1. 对医学生进行“加强时间管理、经常反思、学风建设、明确学习目标、对知识进行系统汇总、仔细观察医学现象”等方面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2. 从制度上推广“教学院系与研究所(研究室)合为一体”管理体制,提高扁平化管理效果;3. 建立一支稳定的科研指导教师队伍,指导学生早科研、多科研;4. 以提升能力为目标,做好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关键词:医学生;考研率;科研素养;自我成长满意度;Logistic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5-0033-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actors of college education that affect the rate of medical students'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to put forward targe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Methods: 363 temporary students in a schoo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rate of medical students were screened out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rate of temporary students who had won scholarships, participat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had educational reform experienc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1. To train medical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in such aspects as "strengthening time management, reflecting frequently, building study style, defining learning objectives, systematically summarizing knowledge and observe medical phenomena carefully"; 2. Promot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tegrating teaching departments with research institutes (research offices)" from the system to improve the flat management effect; 3. Establish a stable team of teacher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guide students to conduct early and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4. To improve the ability as the goal, do a good job i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 medical students;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rate;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ies; self-growth satisfaction;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2020年《國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医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紧缺人才倾斜[1]。这个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医学人才,本科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医学生胜任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多数医学本科生将考研视为其增加就业机会、深化专业知识与促进个人发展的首要选择[2],高标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是新时代医学生的特点之一[3]。大学生考研不仅仅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重要工作之一,更是衡量一个高校综合教育教学能力的指标之一[4]。麦可思以2015届及2012届本科毕业生为分析样本做调查,数据显示,医学专业读研比例最高[5]。本研究以某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医学生考研率的院校教育因素,并探索提升医学生科研素养的改进措施。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 选取某校某届362名五年制临本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47人,131名学生曾获过奖学金,42名学生具有科研经历,201名学生参与教改活动(其中24名学生具有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s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SP)经历,120名学生参与“防艾”社会实践活动,118名学生参与过病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简称CBL)教学,64名学生参与过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分别有155、121、86名学生大四理论教学医院在A、B、C医院进行,16人当年毕业实习选择单独联系实习点方式,164名学生当年考取研究生。

2. 选择2017-2018年在校医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提升医学生满意度改进措施。按年级分层随机抽取临床医学、中医学等11个本科专业70名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与发展满意度”访谈;抽取1201名学生进行提高自我学习与成长改进措施的问卷调查;选择临床教学管理人员、医学专业课教师、基础医学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教务管理人员进行非正式访谈,探讨改进措施。

(二)方法

1. 资料收集方法。通过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医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信息,通过查阅文件档案收集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立项及获奖情况。从该校多部门收集研究对象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或大学生科研经历信息等其他信息。将学生课题负责人,以及参与发表科研论文、专利或获奖的学生,认为参与科研。选择教师、教学及学生管理人员、在校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提升医学生科研参与率,以及改进自我学习与发展满意度的措施和建议。按年级、专业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在校生进行提高自我学习与成长改进措施的问卷调查。

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用考研通过率描述各组学生考研成功的频率,用满意度描述学生对改进措施的认可度。Pearson卡方检验筛选可能影响考研率的因素,两组考研通过率的差异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医学生考研率的因素并计算回归系数,因素排除标准为p<0.05。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偏相关分析,探讨在校成绩、参与科研、参与教改次数与考研率之间的相关性,p<0.05且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1认为存在相关关系。

3. 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根据统计学关于样本的代表性和有效性确定研究对象的选取,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以及样本量。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和可靠性。由项目组老师对学生进行访谈,从各专业各年级中选取访谈对象,保证性别和职务比例合理;访谈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并当场做访谈记录。选择与医学生经常接触的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作为访谈对象。

二、结果

(一)影响考研率的因素

专接本学生大一大二在校参与科研的信息无法收集,所以本研究的对象只选取五年制医学本科生。由于考研率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先筛选可疑的影响因素。通過卡方检验筛选出在校获奖学金经历、参与科研经历、参与教改经历等3个影响考研率的因素,大四教学医院、实习方式和性别不是影响因素(表1)。

(二)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医学生考研率的影响因素

将考研通过的概率定义为p,参与科研经历定义为x1(参加过科研=1,未参加过=0),获奖学金经历定义为x2(曾获得奖学金=1,未获得=0),参与教改经历定义为x3(有教改经历=1,无教改经历=0)。选用逐步剔除法分析,计算统计量时选择比较保守的Wald卡方值,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参与科研经历、在校获奖学金经历、参与教改经历等3个因素是影响考研结果的因素。

(三)偏相关分析计算各因素对考研率影响大小

临本医学生在校期间需学习50多门课程,涉及英语、政治、专业课等考研课程和其他非考研课程。为进一步分析在校成绩对考研率的影响大小,我们分析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时获奖学金等级与考研率的影响,将奖学金分成未获得奖学金、三等奖、二等奖和一等奖四个等级分别赋值1、2、3、4。在控制是否参与科研和是否参与教改影响因素基础上,在校获奖学金等级与是否考研偏相关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

结果p值<0.05,相关关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一至大四在校获奖学金等级与考研率呈低度正向相关关系,其中大一在校成绩对考研率影响相对较大。

是否参与科研与考研率偏相关系数为0.105,p值为0.046,说明在校参与科研与学生考研结果呈低度正相关。学生参与教改活动次数与考研率偏相关系数为0.119,p值为0.024,说明参与教改活动数量与考研结果也呈低度正相关。

(四)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

2017-2018年对70名在校医学生访谈,63名学生明确表示把考研作为首选择业意向。1201名在校生抽样问卷调查结果:92.4%的学生认为“加强时间管理对我的自我学习与成长有帮助”,91.3%的学生认为“经常反思对我的自我学习与成长有帮助”,89.9%的学生认为“加强校园与班级学风建设对我的自我学习与成长有帮助”,89.2%的学生认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我的自我学习与成长有帮助”,88.5%的学生认为“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汇总对我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帮助”,以及85.3%的学生认为“仔细观察医学现象对我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成长有帮助”。

访谈高年级医学生、学生辅导员、临床教学管理人员和临床课教师发现,多数学生报课外考研培训班,非考研课程不受重视;也有学生认为课外培训班能保障考研成功率;高年级医学生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大四大五学年,个别学生专业课逃课或去科室实习次数减少;认为考研科目中的医学综合试题比较难,考研失败原因是由于医学综合部分得分低或复试过程受到歧视。外校也有类似现象:许多考生也堂而皇之地摒弃一切与考研无关的活动,对与考研无关的课程敷衍了事,忽视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养成[6]。因此,可以认为考研逐渐成为影响高年级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讨论

70名访谈对象,90%的学生打算考研或已经实施考研准备。外校研究结果类似:“五年内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理论知识的学习较少进行临床专业技能训练,造成医学本科生难以就业而大部分学子选择考研深造的社会现状。[6]”有研究对34所医学院校2012届3029名临床医学毕业调查,有37.68%学生择业意向选择了读研究生[7]。近年考研热现象愈加明显,是否成功考研不仅直接影响学生个人的自我成长满意度,还影响学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影响考研率的因素有3个,分别是在校成绩、参与科研、参与教改,而大四教学医院、实习方式、性别尚不能认为是影响考研率的因素。这与有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尚不能认为实习方式和考研率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这与大多数实习生的认识相左[8]。教育部提出: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9]。因此,构建高校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本科教育质量和提高考研率的前提。

(一)在校成绩对医学生考研有积极影响,探讨提高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根据表2的回归系数可见,医学生在校获得奖学金情况对考研率影响最大。这是由于医学生考研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考试科目均与院校教育的课程有关。由表3可以看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成绩与研究生考取率呈低度正向相关关系,其中大三、大四在校成绩与考研相关性都不是最高,这个结果有些令人费解。因为多数临床专业课大三大四开设,且研究生入学考试医学专业综合占总分值60%。访谈师生发现,有的学生不重视非考研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习,而热衷于在考研平台上刷题。殊不知,刷题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靠刷题笔试取得高分者在复试过程中往往表现不佳而惨遭淘汰。其他院校也有类似情况:从近年考研的情况来看,那些报考外校的学生分数在320分左右的有20多人因专业课分数太低造成总分未达线[10];应试教育还使学生缺乏创造性,仅专注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对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探索和研究,教学实践和社会活动参与较少,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11]。

从国家政策方面的改进措施来看,建议五年制医学生考研笔试时间定在大四学期末、在进入实习基地进行临床实习之前进行[12],这样也许能缓解医学生“重考研、轻实习”[13]的现象。就学生个人方面而言,建议加强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成绩。树立自主学习理念,是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有利于医学生学术修养的不断提高,而且对于医学生科研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14]。考研不仅需要考生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还需要考生掌握扎实的英语、政治和医学专业知识,以及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学习是学习个体主动诊断学习需求,制定学习目标,识别学习的人际及物质资源,选择并实施合适的学习策略并评估学习效果的过程[15]。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多数学生认为从“加强时间管理”“经常反思”“学风建设”“明确学习目标”“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汇总”“仔细观察医学现象”等方面入手能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二)参与科研经历对医学生考研的积极影响,探索提高医学生参与科研成效的措施

根據表2的回归系数数值,医学生参与科研对考研率影响居中,根据偏相关系数医学生参与科研对考研率是正面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在校期间具有参与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的考研率高于对照组24.2个百分点。这表明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的学生,在考研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客观上,参与教研科研活动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能力,提升了医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6];科研训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有利于为其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17]。因此提升学生科研素质能明显提高学生考研率,建议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

一方面,制度上推广“教学院系与研究所(研究室)合一”管理模式,提高扁平化管理效果。在校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的42名毕业生中有20多人是依托基础医学院的基础医学研究所(简称基础所)等实验平台完成的。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使用该平台的本科生研究生有100余人。由于基础所老师专职从事科研活动,有能力、有精力、也有实验条件从事指导和训练学生开展科研项目活动,有效弥补了一线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对学生科研活动投入不足的缺陷。这充分体现了基础医学院与基础所体制上“系所合一”对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上的优势。近几年,学校成立肿瘤研究室、转化医学研究室、脊髓损伤与修复研究室、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室等科级研究机构,均是基础医学院下设科级机构。我校中药学系与中药研究所也实行“系所合一”的管理体制,中药学系系主任与中药研究所所长由同一人担任,中药学系每个教研室都有带大学生科研的教学任务,学生入学不久就跟着导师做科研项目,因此中药学专业学生考研成功率相对较高:中药学专业学生近3年平均考研率为44.4%,每年考研率在全校10多个专业中名列前茅。为进一步完善“系所合一”体制,2021年我校中医学院内设中医系治未病及亚健康研究室这一科级机构。本研究团队认为,有必要将“系所合一”管理体制进一步推广到其他教学院系。例如,建议临床学院与附属医院医学研究所实行系所合一管理体制,引导和鼓励临床医学研究所老师指导在校医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另一方面,建立一支稳定的科研指导教师队伍,指导学生早科研、多科研。362名研究对象中取得科研成果的学生42人,这说明88.4%医学生院校教育期间未取得过显著的科研成果。项目组在2013年通过指导6个大学生科研项目,指导2011级临本科研试点班48名学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结果科研试点班学生考研率高于对照组3.1个百分点;经分析试点班学生的高考入学平均成绩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即使是高考成绩低分的同学,通过训练也能提升他们的科研素养。访谈发现,学生希望大一下学期就对医学生进行科研意识培养和加入科研思维训练,大二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科研能力训练。所以建议: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不但使学生们受到正规的科研训练,还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扎实求实的作风[18];同时采取多元评价,首先应让学生对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品质、动机、情绪等心理层面的因素和所参与的任务、活动进行综合自我评价,其次是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跟踪评价[19]。

(三)参与教改经历对医学生考研有积极影响,多层次全方位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表2的回归系数,医学生参与教改对考研率有正面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参与教改的学生考研率高于对照组15.6个百分点,而且参与教改的次数越多学生的考研率越高。这是由于当年实施这些教改活动提高了研究对象的综合能力、练就了优秀品质:SSP在充当标准化病人的过程中,自己的操作水平首先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理论知识在操作过程中得到了巩固[20];CBL教学法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应用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21];研究表明应用PBL能更好地提高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2];“防艾”社会实践活动磨炼了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

由于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活动是一种复杂干预[24],因此建議推进医学教育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给学生更多机会去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例如,临床教学内容增加医疗科研前沿进展情况,能激发医学生科研动机,要让学生明白,临床上尚有很多的未决课题[25]。深入研究学生需求、教与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例如PBL教学、CBL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体验式教学等,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

本研究局限和下一打算:影响考研的因素比较多,本研究主要从院校教育方面分析了影响考研率的因素,影响学生考研结果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家庭经济情况、心理状态、性格、周围学习环境等。所以,下一步打算开展影响考研率的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因素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23/content_5546373.htm.

[2]郑圣德,张毅.医学生考研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7):32-33.

[3]柯杨.新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2,4(1):21-22.

[4]崔锦铭,王幸,金鑫.关于高校大学生考研率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地区为例[J].考试与评价,2017(8):147-148.

[5]考研数据调查:女生比男生更倾向读研 医学生比例最高[J].河南教育(高教),2016(11):8.

[6]王彩霞,郭华.医学生考研压力分析及降压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246-248.

[7]柯杨.21世纪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再定位[M].北京:北京大医学出版社,2014.

[8]王玉蓉,夏果,贾伟华.医学生实习与考研追踪调查——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5):154-156.

[9]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921_489271.html.

[10]邵际珍.对经管类学生研究生考取率的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81-382.

[11]刘尧.蝴蝶效应:大学从“考研率”到应试教育[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3):43-47.

[12]朱孔锡,郭建强,王红娟,等.医学生临床实习与考研矛盾的思考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6,29(9):67-68.

[13]阳唯,伍春岚,石磊,等.临床医学类实习生“重考研、轻实习”现象分析及处理对策[J].西南军医,2019,21(6):590-592.

[14]陈庆玲,郑为超,刘群红.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黑龙江教育,2009(5):43-44.

[15]范晓,刘仲全,周丽永.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测评量表设计[J].重庆高教研究,2017,5(2):82-90+127.

[16]唐敏,罗红叶,王彩冰,等.科研活动促进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和能力提升[J].高教学刊,2017(9):32-33.

[17]李厚忠,潘艳明,袁晓环,等.医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初步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5):126-129.

[18]黄甲清.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华夏医学,2007,20(6):1380-1381.

[19]黄坪.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研究——以成都医学院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20]张学军,纪正春,李娟,等.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体格检查技能教学和考核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7):978-980.

[21]张泓波,赵志伟,高维娟,等.病理生理学C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远期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103-104.

[22]于爱军,张学军,刘金龙,等.PBL教学方法在普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00-101.

[23]李娟,杜少杰,李玉红,等.防艾主题社会实践对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J].活力,2019(23):404-405.

[24]孙宝志.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成效评价的国际新方法:贡献分析及其应用[J].医学与哲学,2021,42(10):55-58.

[25]杨洋,兰永连,王树玉.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9):3035-3036.

猜你喜欢
考研医学生学生
我的考研故事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高校给考研学生免费加鸡腿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考研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