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优势研究

2021-12-28 17:48徐艳成守允
高教学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优势

徐艳 成守允

摘  要:以体育课为基础,挖掘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构建全面体育课程思政范式,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体育课协同育人的概念和优势,提出了课内外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从体育学科角度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探索体育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途径,优化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搭建好通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梁和桥”,努力形成学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高校教育“最后一公里”的积极效应,实现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内外;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5-0145-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 class, the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college PE education was fully developed and the normal form for course ideological of PE class was established. By integrating the education practice, the concepts and advantages of co-education were analyzed. Co-education mode of integration of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was proposed. The 'ideological course' changed to 'cours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channel from the PE class and ideological course to synergistically people education was explored. The teaching method is optimiz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urse ideological, building the 'beam and brid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urse education and trying to form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contributes to educating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eligibl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fully developing the positive effect of 'last mile' and achieve the education goal of college in modern society.

Keywords: College PE class; course education; Co-educ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advantages

体育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教育要抓住体育教育这一契机,积极挖掘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相关资源,调动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体育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形成学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推进大学生体育与德育的双引擎。同时,思政教育贯穿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挖掘体育课程人文内涵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局面。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建立科学化协同育人的实践体系及发展路径,并将思想道德、民族精神、爱国情怀、意志品质等价值元素融入到课内教学实践之中,实现课内教学与协同育人理念相融合、相统一,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体育文化育人功能。

一、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

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蔡元培也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在科学教育的方式上,两位大教育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共同推崇体育为先的教育思想。随着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把体育对人的影响提升到与体现国家乃至全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的高度,体育不仅仅改变着人的身体状况,在精神方面的影响更是不可替代的。“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寄语广大青少年,鼓励青少年要身心健康發展,健康的身心意味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学校体育。随着“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和“两个一百年”等国家战略目标的确立,国家陆续出台有关学校体育发展的各级各类政策文件。其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地指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发展理念。因此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上,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是一致的。体育课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格局,是弘扬体育精神的内在需求,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精神指引,是实现高校教育 “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

(一)协同育人的概念

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高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协同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落脚点体现在协同育人上。2012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指出高校要推进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校教育理念及育人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成为高校教育的主导理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高校育人理念和课程教学方法的重大创新,明确了课程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渠道,也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意见》是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顶层设计,要求发挥高校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促使课程思政化,构建育人“同心圆”。

(二)体育课程协同育人的概念

新型的体育课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开放的课堂课外双循环,课外是课堂的延伸,协同育人方面存在于课内和课外整个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师师、师生、生生”等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师师”指的是教师之间,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课件展示、精品课程等,实现教学信息的获取,提升对体育课程协同育人理念的整合能力;“师生”指的是具有互动性的教师和学生,教师要担负起育人的责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竞赛训练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传递和处理,这也是协同育人的优势所在;“生生”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堂之外学生自己锻炼,建立兴趣小组,优劣互补,将“外律”变成“自律”,实现课外的共同监管和提高,帮助体育教学信息的再生和利用,实现“生生”的协同育人,体现“育体与育人”融合化发展的多元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协同育人生态循环。

(三)高校体育课课程思政现状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就体育课本身而言,体育课程的核心是“育体”和“育心”的紧密结合,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但是,新时期诸多高校体育教师没能全面把握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对课程思政缺乏重视,教学只是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单纯地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体育课变成运动课,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开展的目的产生了误区,这种教学模式偏离了新课程标准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大学体育应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技能教学、体育精神培养是相互促进、优势相长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体育教学的完整体系,体育课是以体“育”人,而非以体“健”人。

另外,在體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的考评也存在着片面性,仅以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作为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标准,而没有注重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程度和价值观的转变。如果学校体育仅仅将运动素质测试得出的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体质的根本标准,也有失客观[3]。

(四)体育课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

1. 体育课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

体育课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大学生喜爱,是出勤率最高的一门公共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提出,“到2020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4]。该办法明确了体育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如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等,相较其他课程而言,体育课程更具有与思政教育同向育人的学科优势。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身体活动,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社会性,让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实现价值的引领。

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体育教学和竞赛活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团队意识和积极向上的文化追求,更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状态,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集体项目的比赛中,同伴相互配合、鼓励、支持,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则鼓励学生要有奋发向上、勇于拼搏、迎难而上的优秀品格;此外,体育文化中倡导的身心和谐发展、顽强拼搏、不怕挫折的生活态度以及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教育导向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鼓励大学生拼搏向上、努力进取,激发社会正能量,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形成和增强体质健康的过程中,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体育课堂,既是体育课的课程目标也是思政教育的目标。

2. 体育课程的器物文化内涵

奖杯、奖状、赛场图片、各种图书资料等器物直观地展示,更能激发学生的斗志与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些器物可以是具有价值引领导向的体育明星的照片,也可以是学校体育史变迁的宝贵资料,更可以是学生在赛场上的精彩瞬间。在每节体育课教学中,也许只是短短几句话,也许是某次比赛的举例,或者是个短视频,比赛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互相鼓励、支撑、理解、宽容等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更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成功时不忘初心,失败时继续前行,用无形的思政教育与有形的体育知识技能深度融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形成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

二、高校实施体育课课程思政的现实路径

(一)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与职责担当

首先,提升体育教师的育人能力。“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研究领域、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育人的要求是一致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5]”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在全国教育大会的系列讲话中强调办好教育的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初心、使命、责任就是教书育人,教书容易育人难。“师德”的“德”说的就是育人,育人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相互渗透,要做“四有”好老师,坚持人才培养的正确价值导向,把课堂教学变成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和培养优秀品格的过程,将“两张皮”真正变为“一张皮”,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习近平总书记说“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里所说的“实业”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教育事业,激发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主动性,所有课程是否按照“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实施要靠教师去落实。

其次,切实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实现体育课程思政,体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敬业情怀,并且掌握哲学、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但大多数体育教师没有受到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指导,因此要通过学习、培训等多渠道提升体育教师发掘体育德育元素的能力,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大体育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职能互补、优势叠加;借鉴和总结开展比较成功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如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体育精神、中国精神”课程思政示范课、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强国系列思政课程;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集体备课,建立素材库,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收集思政元素,确定不同的育人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课程思政的发展要求为方向,设计递进式的德育目标,利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将德育元素自然融入。“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全面提升育人能力,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厚积薄发。只有教师在政治上有高站位、在思想上有高水平、在道德上有高水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高效地将思政内容传递给学生。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和价值教育能力,要增强教师的人格影响力,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6]。

最后,要立足于体育课程特质,完善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课程思政的精品课程。教师应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大纲指导下优化教学内容,要从大学生的求知需求、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出发,摒弃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结合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由体育成绩和能力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体育维度评价转向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多维度评价,最终的考核成绩应该分为思想政治表现和体育测试两个部分,其中思想政治表现包括课堂学习态度、吃苦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以及在课堂上是否发挥积极的榜样作用,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纳入评价内容,激发学生的体育共鸣和价值共鸣,实现德育教育和技能教育的统一,不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

(二)丰富课堂模式,提升体育课教学效果

要根据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加强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确保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创造出富有成效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首先,開展“体育强国梦”教学环节。课堂是体育教学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好体育课堂这个主渠道的作用。课程思政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应该开展“体育强国梦”为引领的体育强国意识教学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7],可见体育强国是中国梦在体育教育领域的现实反映,强国梦也是体育梦。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到成功举办奥运会,从“体育大国”再到“体育强国”,中国的体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体育强国梦”为引领的体育强国意识作为体育思政课核心的教学内容,挖掘诸如“中国女排”“梦之队”“乒乓外交”等体育强国事例。结合学生喜爱的NBA联赛、国际各项体育锦标赛和世界杯赛,将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体育课堂:中国的篮球、足球与世界篮球强国、足球强国的差距,以“篮球梦”“足球梦”唤起“体育梦”,实现“强国梦”;在2019年中美贸易战之际,沸沸扬扬的NBA莫雷事件等热点事件,及时引导青年学生理性爱国。以体育强国梦为指引,结合我国体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将这些体育强国意识贯穿于体育课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到报国行的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而努力奋斗。

其次,优秀体育人物的榜样引领。要在课堂营造正能量的环境,以传统文化、国家政策和世界格局引领学生树立大局观,促进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和学习,以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参与和思考,体育与德育水乳交融,把能力提升、知识讲授以及价值引领进行深度融合,进而有效地进行实施。在日常体育教学中,适当增加体育精神、文化层面的体育知识和理论教学,巧妙处理,自然贴切。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时,注重体育的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运动技能相结合,将与体育课程思政相关的体育理念、体育历史、体育文化以及体育人物的励志故事等巧妙地融入教学中,形成和谐积极的思政学习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女排精神四十载历久弥新,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在2020年国庆档上映,再次点燃国人的爱国热情,观影者无不热泪盈眶,中国女排在低谷和逆境中意志坚定、不忘初心,从跌倒到崛起,再跌倒、再崛起,无数次的蜕变,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百炼成钢;在雅加达亚运会游泳颁奖仪式升国旗时,国旗意外掉落,孙杨毅然要求组委会重新举行升旗仪式,在国际赛场捍卫了五星红旗的庄重与威严,正是根植于他内心的强烈爱国热情;邓亚萍从小酷爱打乒乓球,为之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历经千磨万击,越挫越勇,正是这种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成就了她18枚世界冠军奖牌。郎平、姚明、李娜等体育明星是很多国人崇拜的精神偶像,他们勇敢顽强、奋力拼搏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激励广大青少年前进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时,他们也是展示国家形象的一张名片,唤起人们的民族认同感。“人若有志,万事可为”,以体育名人为榜样,激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定下高标准的奋斗目标,为之奋斗,勇攀高峰。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和爱国情怀以及在运动中提升自身、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毅力正是新时代大学生们应该学习和具备的优秀品质;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体育精神,正是广大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三)利用好课外体育育人功能

公共体育课是大学生全员参与、乐于参与的课程,实行课程思政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也要利用好课外体育活动这个渠道,打造“规定动作(课堂)+自选动作(课外)”的体育课模式,两者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德育的覆盖面。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的延伸,要利用好体育第二课堂,注重德育渗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把身体教育和思想教育同时进行。例如,武汉大学的“年度校园体坛风云人物星光红毯秀”作为常规年度活动更好地诠释了体育精神,场面令人震撼、学生受之鼓舞,这项活动更是促进了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提升。要开展好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把促进青年学生强健体魄同坚定理想信念贯通起来,把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同服务学生素质拓展统一起来,把推进“三走”活动与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发挥体育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作用[6]。同时,体育教师走进体育类社团、协会、俱乐部,普及体育文化知识,采用学生参与和教师引导的双边机制延伸体育教学过程,引领拓展学生课外锻炼新模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真正的内涵和魅力,为学生创设出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体育课程育人氛围,发挥体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以及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就是要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打造课内外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强化和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将思政和育人工作有温度、有深度地紧密融合。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当前大力倡导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高校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等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实现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现在正值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肩负重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学生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热爱祖国、团结奋进以及在追梦的路上为梦想而顽强拼搏,要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努力奔跑的新时代追梦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3-9-1(1).

[2]习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3]白亮,宋宗佩.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问题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1):97-100+115.

[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EB/OL].(2016-5-6).http://www.gov.cn/xinwen/2016-05/06/content_5070968.htm.

[5]孙华.用思想引领未来——关于全人教育的反思[J].北京教育高教,2017(Z1):30-32.

[6]冯莉.“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的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29(8):78-79.

[7]韩慧,郑家鲲.“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观探赜:逻辑、内涵与价值——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研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1):5-11.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优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画与话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