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究

2021-12-28 17:48臧蓉蓉张娅婷
高教学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臧蓉蓉 张娅婷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种思想争相涌现,文化多样性、包容性不断提高,冲击着处在“拔节孕穗”时期的大学生。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为引导大学生成为民族复兴的“生力军”,高校要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思想,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但目前红色文化教育存在一些与高校不相适应的地方,文章将分析其原因并研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5-0162-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various thoughts have sprouted out, an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clusivenes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improved, impacting on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receiving education for accumulating knowled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moral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become the "active dynamic"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ntegrate red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that college students can consciously resist wrong ideas to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unsuitable places exited in red culture education are not adapt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study the practical path of integrating red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red cul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al path

作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新时代更需要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弘扬社会正能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大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1]。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教育力量,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为其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其教育形式,营造富有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教育氛围,从而达到铸魂育人的作用,激励大学生砥砺品德修养,从而行稳致远。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红色文化汲取中外优秀文化的精华,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优良品质,是一种重要的汇聚中国力量和社会共识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特定社会群体运用政治观念、思想观点和道德约束对特定成员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规范,使特定对象的思想与实践符合当前阶级或者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标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范围内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象是大学生,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当代阶级或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保持一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教育,有利于红色文化继承与发扬,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程度。大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期”,让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大力发挥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育人功能,接受正确的文化教育,了解历史,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智慧,接受熏陶,步入正确成长轨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感悟爱国主义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以多种形式开展,其中更多是以理论形式向学生传授,辅之实践教育。但是目前一部分高校理论教学占比较多,实践教育基本缺失,这样容易造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感到乏味,丧失兴趣,致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持续不断地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学情要求。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正当其时,加强实践教育。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红色文化中存在的人物、事情及事物无一不体现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然而,伴随着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出现凸显不明确的倾向,而且大学生身处和平年代,对战火纷争的年代不甚了解,对爱国主义的情绪难以完全表达。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通过一定的实践方式,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悟精神力量,铭记先烈事迹,感受当今生活来之不易,潜移默化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为国奉献力量的信念,积极拼搏,将自我融入大我,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中。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树立正确“三观”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全国范围普及,涵盖内容丰富,但是各地思想政治教育课所用教材有較强的重复性,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理论兴趣度降低,削弱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红色文化中的各种革命精神与理想信念蕴含的丰富内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红船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长征精神和在建党一百周年形成的建党精神,每一种精神背后都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支撑,这都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运用一定的方法将红色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把红色文化蕴含的丰富精神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百年历程融入课程中,挖掘红色文化背后丰富的教育资源。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处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下,对过往的艰苦岁月所知甚少,缺少磨炼,如果遭遇挫折容易出现信念不坚定的情况,对人生发展造成一定阻碍作用。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论是建党时候的艰难时刻还是建国之时的危难时刻,或是处在时代变革的机遇时代,中国共产党都能始终如一为实现国家富裕、人民幸福这一目标执着追求,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艰苦追求,才有了百年奋斗争取来的美好生活。大学生在学习百年奋斗史中,能生动地感受到百年伟业产生的真理力量,在关系到中国主权和意识形态问题时,能坚定地做出正确判断,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塑造环境育人良好氛围,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在校园中开展,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各种影响。校园文化建设面向的对象是大学生,所有教职工参与建设,以校园为实施场地。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群体文化体现校园精神,伴随着时代发展,社会中的多元文化与不同思想不断传入高校,导致大学生接触的思想观念多而杂乱。当下高校也存在一些不当现象,对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道德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塑造保驾护航。校园文化需要红色文化的融入,大学生处在充满红色文化元素的校园里,能够自觉地接受红色文化,进而充盈内心、提升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助力成长成才。

二、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聚集地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光荣使命。高校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深化理论认知、丰富实践路径、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演变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方式有待创新和多元化、对红色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深[2]等。

(一)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存在一定弊端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取得一定实效,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探究其原因,首先,从内容上来看,红色文化教育较为空泛,从形式上看,红色文化的教学方式单一,受制于教育传播主要依靠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单向灌输,较多以课堂或者讲座为主,有些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轨,致使课堂缺乏创新性、鲜活性和感染性。大学生被动接受,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目的较多以应试为主,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浅尝辄止,不能对蕴含的深刻内涵进行深度理解与掌握,也未能与时代实践同频共振。其次,高校对升学率、就业率及各种直观、可考量的事物较为注重。相对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不可视化决定了高校在日常运行中侧重相对较少,造成还未普及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再开发,导致红色文化无法完全发挥积极作用[3]。最后,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经费支持中占比少,支出多用于人员支出、课题支出,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致使红色文化教育缺少经费和制度支撑,难以顺畅进行。

(二)社会复杂环境对红色文化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借用社会性力量对红色文化教育进行承接与反馈,是当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途径。但目前社会中有关红色文化教育缺失,探寻原因,一方面,传播弘扬红色文化的手段较为单一,传播路径不完整,传播平台和实践平台较少。有些红色文化教育简单地被认为是红色景点旅游,抹杀红色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降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度。而且有些红色旅游基地带有商业色彩,受众覆盖面小,参与互动感弱,难以达到深度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有所抬头,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幌子,歪曲中国共产党历史、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错误思潮借用新媒体技术肆意传播错误价值观,将西方多元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进行隐蔽传播,影响大学生的正确判断,造成思想意志动摇,对红色文化认知不清,认为红色文化对个人与社会发展没有促进作用,忽视红色文化的价值,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影响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大学生难以认识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认同“可定义为”社会群体认可与接受红色文化蕴含的价值[4],红色文化认同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榜样示范、文化传承、道德涵养的作用,因此,提升高校青年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水平,是新时代促进高校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在需要。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识偏差与淡薄,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各种思想活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建立,另外,当代大学生对过去的革命艰苦岁月难以体会,对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奉献牺牲的精神缺乏共鸣,难以主动对红色文化产生兴趣。大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多用于应试,并且学习过程中缺少实践,影响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红色文化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材料,具有生动鲜活的特性,发挥着强大的铸魂育人功能,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从高位对接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从思想理论教育与实际行动两方面进行改进。课堂是第一阵地,将红色文化融合到课堂里,搭建红色文化教学架构。校园文化塑造良好育人氛围,造就红色文化育人生态,把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中。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糅合,而是利用红色文化中生动鲜活的革命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人坚强的意志让大学生自觉地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自觉地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打通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最后一公里”,精准施教。另一方面,通过实际行动进行双倍提升,形成学思用相贯通、知信行相统一。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根据实际情况,为教育对象提供综合优质的教育内容,又要通过实践活动从红色传统中汲取前进力量,真正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坚定意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红色文化传播阵地。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搭建红色文化教学架构

课堂是红色文化育人的主阵地,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价值契合度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深挖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能有效提升思政课与红色文化教育效果。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理论功底与责任担当。思政课教师不能单是一味的说教、片面灌输红色文化,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系统全面地掌握红色文化的实质。二是思政课教师要注意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尝试探索教育的新模式,如探究互动式、情景式教学等方式。尤其是走进现场体验红色文化熏陶,现场体验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讲授与体验、逻辑与情感等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符合大学生认知与心理特点的。三是思政课教师应挖掘红色文化的实质,大力打造蕴含红色文化的精品课程,结合大学生实际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加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融入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营造红色文化教育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具备润物无声、感染力强、覆盖面广等特点,是以大学校园为空间载体,以育人为主要目标,将学校办学精神与传统作为出发点,打造符合大学生成长特点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一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景观建设中去,树立革命先烈的雕塑,结合学校特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共同设计红色文化宣传栏、展板等。另外,还可以设计红色文化创意产品,提升师生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接纳度。二是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相关专题报告,学术讲座,举办一系列文艺活动,紧扣红色文化主题,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使红色文化在校园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另外,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利用艺术的手段发挥育人功能。打造红色文化情景剧,挖掘具有震撼力的革命精神;革命人物英勇事迹展播,让红色文化结合美术、音乐等形式,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高雅的风格展示出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切实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

(三)融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红色文化教育载体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从认知、情感、社会性、技能、责任感、道德等方面培养优秀人才,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搭建红色文化实践育人的架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红色文化是百年来党在长期奋斗建设中积淀的,本身就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天然的实践阵地,为探索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一是制定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机制,要加强学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经费、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完善机制使红色文化实践逐渐规范化、常态化。在此基础上,根据实践活动的特点,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方案,使制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协同教师的教学育人活动、学生接受程度保持适宜张力,使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标准化、制度化。二是要建立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挖掘本校与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尝试通过高校与红色教育基地签订协议等方式,构建涵盖校内外的实践教育基地,加强校地联合,携手共同发挥育人作用,挖掘红色文化的根本和精髓,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与革命先烈的熟悉程度,切身感受中国社会建设的艰苦历程,是提高学生政治水平和社会认同的有效方式。利用当地红色文化纪念馆、新媒体技术,打造虚拟展览馆等重现历史革命场景,还原真实革命故事,将学生与红色文化的距离拉近。三是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成立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大学生在宣讲的同时,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会愈加清晰,提升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将宣讲团打造成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的重要组织。

(四)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红色文化传播阵地

高校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方法,发挥网络信息优势,根据新时代的育人要求以及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特点及现状,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高科技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效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和有效性。一是高校要积极搭建红色文化宣讲网络平台,与网络新媒体、“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相融合,利用“两微一端”等手机新媒体,建立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公众平台,设置专栏,建立红色专题网站。二是高校要丰富网络资源内容,确保红色文化优质内容的传播,在融媒体时代,青年学生更期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有效的信息,因此获取的信息要“快、准、精”,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优良品质等转化为大众化、通俗化的读物,适当使用合乎青年学生胃口的“网络语言”。加强提升利用网络资源的趣味性,通过小视频、红色漫画等多种传播媒介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的多元组合,充分体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5],结合当下时政热点实时更新网站信息,开设红色电影展播、虚拟红色展馆、革命人物榜样等,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情境式、体验式、沉浸式创新。三是高校要建立专业的红色文化传播团队。选拔一批党政群干部、学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优秀人才开展宣传工作专业培训,学习创新传播形式,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日常化的学习载体,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进学生网络学习中,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提升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度。

参考文献:

[1]王萌.区域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路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0.

[2]张翔宇,郭红阳.新时代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融合研究[J].思想政治,2021(2):44-45.

[3]龚涛,张小松.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绿色科技,2021,23(3):194-196.

[4]刘波亚.红色文化认同的政治逻辑[J].甘肃社会科学,2016(4):168-172.

[5]秦在东,庄芩.论增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21(11):44-46.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