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背后的若干思考

2021-12-28 23:22于艳华李宝燕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道德

于艳华 李宝燕

[摘    要]教育改革推陈出新,教师的个体发展如何走向,如何顺应发展大势,需从哪里入手解决等问题摆在教师面前。对此,本文从道德自检及重塑、专业背景的锻造、学科逻辑能力的提升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阐述,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发展;道德;专业背景;逻辑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作为教育核心力量的教师,引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成长问题的重要性就尤为凸显。

一、以思想修养为核心的道德自检及重塑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经济尺度评价标准左右着部分人的思想。但是,教育从业者是构筑基石的最基本要素,教育从业者的思想修养尤其重要,必须避免不良的思想潮流,踏踏实实地从事教育工作。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其中虚怀若谷,镇定自若的自信、透明、尚善是当下经济社会中从业教师所需要的上佳精神营养。迈向新时代,改革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自我革新、自检、重塑是必然要涉及的重要节点。教师发展既关涉教师作为“人”的发展,也关涉教师的行业发展,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学术的、人格发展为目的的文化生态演进过程。所以,对于教师的自我检视、重塑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必然的开始。《阿房宫赋》曰:“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所以自检是教师的必然行为,也是重塑的开始,而此种重塑不应是向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一致性的盲从的重塑,不应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某种现状的妥协,而是应当向文化的优秀起源方向进行修正自检,并将现有的不良成分重新批判和摈弃,纯化教师的价值观、人格等基本土壤,只有纯净的土壤才能生长出郁郁葱葱的生命,它构成了教师主体的生命内核,以优秀的思想修养驾驭着教育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诸如执业倦怠、急功近利、自信不足等不良风气,同时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要求,为文化自信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深厚专业背景的锻造

“专业”一词,其概念包含了广泛的社会涵盖,既是狭义中的专门职业,也是广义的社会不同分工设立的学业类别。从教是很明确的区分于社会其他行业的专门职业,但应当指出也包含着更为广泛的社会赋予它的不同学业类别属性。简言之“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教师的专业背景发展包含横纵两个维度,纵向深度即狭义教育专职行业水准,横向广度则指教育融入社会各个不同领域中,并与其它行业发生广泛关联,即也属于社会不同分工下的类别之一。智能、学术、专业知识基础,横向拓展是专业背景的深度构成要素:

(一)智能基础

智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先验性, 是一种禀赋, 如某位教师的“言语表达”智能出色,通常我们认为他先天就具备了较为成熟出色的语言天赋,在医学领域里有一种共识,即该人的语言皮层及大脑边缘叶系统功能较为出色,是一种生物发展优势的选择。但无这种天赋的人并非一成不变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刻意反复的训练中可以得到很大改变,即人脑是有着超强的储备潜力,会随着不断的训练发生生物学重塑。由于不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禀赋偏低),反而促使反复训练,便产生完全不同风格的表达形式,其效果也别有风味,创造出更为丰富的后天模板,同时这也说明并非只有一种语言表达是好的,可以有多重形式的并存,是艺术的多彩阶段。

(二)学术基础

学术基础是构成专业背景深度的另一构成要素,学术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真谛的探求与认识, 它既是知识活动的过程, 也是知识活动的结果。从业教师就必须具备合格过硬的知识结构,为未来知识的整合传播奠定基础。

(三)专业基础

专业基础的发展即教师专业发展,是专业背景深化的讨论热点之一,当下专业发展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主观能动性差,卑微感强烈。在职业选择时,人们迫于某种无奈而选择了教师行业,但在随后的执业过程中逐渐显现了专业的意愿模糊,主观能动性差,对于所从事的职业有卑微感,而恰恰教师职业需要有水滴石穿的信念,这一现状不容乐观。专业发展往往利益化、扭曲化,如“课堂不讲透,课外收费辅导就能过”等现象普遍。这也是“目标——动力”导向存在所导致的潜在原因,即评价体系存在弊端。这不仅需要从业教师注意修正,同时也需要政府的管理和教育管理机构的共同监督。因教师从业是社会发展的一切基石,所以在探讨专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内外合力破除弊端,并且给予评价体系的升级,使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能够专心致志,并对行业和政府充分信任和依赖,主观能动地去发展专业和专业能力基础。

(四)横向拓展

专业背景的横向拓展,主要是指要加强专业外域的多学科关联,即教育专业的背景可以与多学科发生广泛关联,并引入日常教學中,丰富教学内容和模式,并能提升教学效果。

三、学科逻辑能力的提升

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把人潜在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最先被唤醒的应该是从事专业教育活动的教师。所以教师首先是被唤醒者,并在接下来的从业活动中去唤醒更多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好的学科能力,尤其是学科的逻辑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如,任何高校或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无论你是多么娴熟,你所学到的学科技能总是有限的,即便全盘掌握教学内容,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执业过程中你总是会遇到未曾学到的知识,总是会遇到在学校掌握的知识无法解决的专业问题,简言之,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总量半径为N,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半径可能是N+N+N……所以,需要的是基础知识+良好的逻辑能力=解决未知领域的问题,即思维解决新问题则产生了创新。这里的学科逻辑能力应当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单兵素质

即从业教师的个体学科逻辑能力及能力的提升。教师个体依靠思想升华的人格,并且不断通过自检重塑思想修养,不断的智能训练贯穿始终,专业发展不断加深拓宽,使其单体素质不断提升。

(二)团队化(集团化、集群化)能力

教师从业近年来发生了一个令人值得关注的现象,即集团化办学。教师发展不仅是专业、学术等领域的发展,教师的人格发展也是同等重要的,比从业水平低更可怕的是从业抱负低下,而学校的文化是保障教师发展的核心条件。这里的集团化办学不是学校之间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集团化办学使各个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不同的学校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教师从业在不同的集团文化背景下受到充分的浸润,从业教师在集团学校文化中体验到完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后,随之产生使命感,坚定了发展和进步的脚步,可使师生共同产生进步的愿景。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教育改革也披荆斩棘,作为教育灵魂力量的教师,应不忘初心,积极寻求教师发展的新起点,顺应改革大势,为建设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

[2]老子.《道德经》[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

[3]茹荣芳.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基础[J].中国教育学刊,2012(3).

[4]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基础[J]. 当代教师教育,2010(9).

[5]贾君君.集团化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9).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