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评价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果优化策略

2021-12-28 23:23林媛
教育界·A 2021年11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摘要】通过延伸语文课外读物,全面且个性化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其辩证思维、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是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文章从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使学生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及开展相应的课外阅读活动三个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果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林媛(1992.12-),女,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二级教师。

高尔基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的确,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闻广智,讓我们的情感受到陶冶,是我们发展个性思维、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外阅读指除实体课堂之外的各种阅读活动,其实质为非语文课堂的材料性阅读,其目的是将语文教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延伸读物,全面、深入、个性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因此,优化课外阅读的效果便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对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果展开具体论述。

一、创建轻松的阅读氛围

小学生正处在热衷于探索的年龄段,对于各种新奇的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以此为抓手,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到各种创新型课外阅读活动中。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以环境为载体,借助环境的熏陶和感染,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倾向得到正确引导,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滋养。

(一)打造适宜学生阅读的物理环境

1.教室里应准备充裕的儿童书籍。每学期初,每位学生提供一两本适龄的优秀书籍,班级就成了一个拥有近百本书的“小小图书馆”。接着通过“图书漂流活动”让这些书“流动”起来:学生每次取一册书,在约定好的漂流时间内阅读完,并在漂流卡上简单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之后让书继续“漂流”,以开辟更多学生的阅读空间。

2.建设温馨的班级阅读环境文化。在舒适、安静的教室里阅读,比在杂乱无章的教室里阅读更容易进入状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教室各个角落,摆几张舒适的小沙发椅,适当地对墙壁加以美化,打造惬意又富有童趣的阅读空间。除了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域,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拓、设计教室里的阅读专栏,比如,“热点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解时事的窗口;“悦(月)读排行榜”——将学生近一个月阅读的书籍量进行排行榜公示等。

3.合理安排充足的阅读时间。这里的“阅读时间”指整个时段都用于阅读、不受干扰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教师应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静心阅读。“合理安排”是指阅读时间一次不宜过长,但要持之以恒,尽量保证每天都有。在学生尚未形成规律的阅读时间以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步上轨道。比如在学生进入自己的阅读时间之前,教师首先通过讲故事激趣,随着学生阅读习惯的逐渐养成,慢慢将讲故事转化成学生的独立阅读。

4.定期举行读书会的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课外时间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会活动,让学生将自己课外阅读的感悟在读书会上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首先,教师应认真关注学生在读书会活动中的表现,以综合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特别是对于那些阅读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读书会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读书会整理阅读笔记,并分享自己本周课外阅读的书单。再次,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完善自己的阅读书单,不断丰富课外阅读书籍,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二)创设学生自主阅读的心理情境

当然,仅仅打造适宜学生阅读的物理环境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创设学生自主阅读的心理情境,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渴望阅读。

1.设计异彩纷呈的创意阅读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比如“阅读bingo”活动:读书给你的毛绒玩具听,和你的爱书在旅途上合影,读一本你觉得自己不会喜欢的书……看看谁先把表格上的阅读活动践行后连成一条线。“原来书还可以这样看!”当学生发现阅读不是拿着本不爱读的书苦哈哈地正襟危坐,而是可以有这么多根本想不到的“花样”,阅读就变成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了。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书,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享受阅读无穷的乐趣。

2.教师有智慧地分享自己的阅读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首先,教师应当不断汲取儿童文学作品的营养,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因为一位富有儿童情怀的教师才会把一本本好书带到学生面前。其次,教师每周固定抽取20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学生聊一聊自己期望他们阅读的书,并说说自己欣赏它的原因;或读一段其中引人入胜的小故事,通过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品味,吸引学生主动找书阅读。

二、引导合适的阅读方法

通过掌握和运用归纳、比较、分析、感悟等阅读方法,学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充分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形成自己的认知及见解,培养自己独特的语感,最终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以速读培养聚焦关键信息的能力

速读是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把握主要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速读过程中,对于通俗易懂的内容,可以省时快速地浏览;对于深奥难懂的内容,可以适当圈画关键词句,借助高频词汇进行理解。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选择暂时跳过,让阅读过程保持连贯,等阅读完整篇文本内容后再思考相关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主旨,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以本校五年级语文教师的“机器人”群文阅读课堂片段为例,课前教师播放机器人大卫的舞蹈表演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出示一段“大卫的简介”,第一次给学生限时30秒快速阅读,第二次限时10秒速读。最后交流结果,回顾策略,进行总结:在短暂的时间内阅读,可以首先抓住关键词句提取信息,也可以抓住文章的介绍顺序浏览;其次,跳过无关的信息也能提高阅读速度,第二遍速读便可以带着第一遍速读中的疑问进行着重阅读。

(二)以品读发展感悟人物形象的素养

品读是在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与鉴赏,并尝试自行分析、解决速读过程中标注的疑点。在推荐课外阅读文本时,教师还可以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问题,启发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思考。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优化课外阅读效果。

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笔者向学生拓展阅读吴忌的散文《鸟是树的花朵》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美丽?’”这就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抓住“鸟是树的花朵”这句话进行理解。作者先后描写了一群鸟、三五只鸟,就像树上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花朵;然后描绘了鸟在树上舞蹈、歌唱等行為,写出冬天鸟给树带来了生机;又写了鸟一年四季都在树上,不似花朵易凋谢,便能从中概括出“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美丽”的原因。

(三)以对比提高文本的鉴赏能力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形式上相近或相对的一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与鉴别。其中,宏观阅读比较把比较,重点聚焦在题材、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异同上;微观阅读比较,重在细节描写或表达方式上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一步步体味表达的精妙之处。

例如学习统编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精读课文《母鸡》时,课后习题中明确提出:“《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四年级的学生往往善于从整体入手,先进行宏观比较,从而发现两篇文章都是描写动物的记叙文,都有一处过渡将文章分成两部分,结构清晰;不同点是《猫》通篇都在写其可爱,《母鸡》则写了作者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等等。多数学生忽略了从题目中的关键词“在表达上”进行比较,也就是微观上的比较。这就需要教师多加引导,比如在语言的运用上,《猫》是老舍先生一贯的生活化语言风格,《母鸡》有浓郁的“京味儿”,这些语言读起来生动鲜明又通俗易懂。

除此以外,还可以对同一主题下不同作品进行横向比较,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进行纵向比较等。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让学生在多文本阅读中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又在多维度的阅读比较中把握文本特点,逐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四)以小组合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从而不断提高课外阅读质量。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模式引入到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完成课外阅读。

比如,在学习统编三年级下册《拉·封丹寓言》阅读教学时,教师先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学习文本中的生字,积累语言知识。接着,小组成员共同朗读文本,并对文本内容进行交流和沟通,学习和理解文本内容。最后,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佃农、狗和狐狸》,小组成员之间进行阅读分享,深入挖掘故事的内涵,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利用读书会,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位学生分享本小组的阅读心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实施有效的阅读评价

有效实施阅读评价,能够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思维轨迹,更有利于提高阅读兴趣。

(一)“阅读争霸赛”评比

教师在学期初和学生共同制订“阅读争霸赛”评比规则:一学期至少读完三本推荐书目,填写三张“阅读记录卡”,并积极参与读书交流活动的同学,就可以成为一名“阅读大boss”,班级颁发相应的证书给予表彰。而班级的“阅读大boss”更有机会被推荐为学校的阅读之星,将自己的事迹制作成展板,在校园里隆重展出。这样一来,这颗热爱阅读的种子便通过榜样的力量深深埋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二)开展系列阅读交流活动

在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后,教师相应地组织一些演讲比赛、课外知识竞赛或阅读交流活动,在保持学生阅读热情的同时,还能保证课外阅读质量。

就算学生阅读的对象是一样的,从作品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受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对作品的想法和见解,吸取他人的想法,了解自身认知的局限性,以此打开思维。二年级暑假,我们班各个阅读小队在家长的带领下组织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书的交流会。活动前,笔者给出读书交流会的活动建议:(1)每位成员互相交流书中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并谈感悟;(2)准备好书中五道左右的知识题进行互动;(3)交流会后还可以进行“好书推荐”,把暑假里你读过的、想介绍给小伙伴的好书分享出去。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课外阅读的价值。学生在良性的竞争氛围中感受到阅读乐趣,在丰富的信息交流中吸取阅读经验,对阅读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还积累了不少阅读素材。

(三)开展线上阅读交流活动

“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合理运用微信、QQ等新媒体工具,组织学生开展线上阅读交流活动。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建立线上阅读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发表阅读感受、交流阅读体验的机会,便于师生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阅读内容,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三毛流浪记》。这本课外读物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会积极主动地阅读。然后,教师为班级学生建立一个线上阅读交流群,大家在交流群中就自己阅读《三毛流浪记》后的感悟进行交流沟通,并且督促那些阅读进度较慢的学生及时赶上进度。在学生发言后,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引导和评论,与学生一起对三毛的人物形象、性格进行交流和探讨。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适时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并实施有效的阅读评价。优化小学生课外阅读效果,不仅能够为学生成长奠定扎实的文学基础,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助其养成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杨娟.统编本背景下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0(02):13-14.

张书义.多种形式让学生享受读书的快乐[J].教坛文苑,2015(11):22-23.

吴丽钦.浅谈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小学教研,2019(12):78-80.

李生瑞.点亮阅读之灯 开启智慧之门——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0(04):34-35.

李玫.浅谈小学语文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J].学周刊,2020(02):22-24.

曹栋炜.在新课改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究[J].学苑教育,2021(27):63-64.

苏锦秀.有效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策略思考[J].成才之路,2021(07):110-111.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