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及价值实现研究

2021-12-28 23:23朱丹
教育界·A 2021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劳动教育中学生

【摘要】文章分析了道德与法治课在引导中学生珍视劳动机会、明确劳动要求、滋养劳动精神、树立劳动志向及强化劳动信念等方面的价值,并从教师自身建设、教材内容整合、学生课堂活动、学生生动实践以及评价方式转化等方面探寻了实现劳动教育价值的途径,可以为相关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劳动教育;道德与法治课

作者简介:朱丹(1989.07-),女,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金浪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一、研究背景

勞动教育是国家教育发展计划中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建立系统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学校的课程资源是劳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当下中学劳动教育更倾向于让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实践,对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贯穿着劳动精神的培养,包含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如什么是劳动,劳动的意义,如何提高劳动素养等等。所以,思考本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寻找本课程实现劳动教育价值的途径,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需要任课教师以劳动教学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基于课程标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系统的思考、探究与尝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思考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线索进行教材的设计和编写,有机整合了生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看似独立的板块中贯穿着劳动教育,对其加以合理开发,对中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劳动素养的提高意义深远。

(一)引导中学生在感悟生命意义中珍视劳动机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也就是劳动。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特征、思考生命的意义最终上升到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就是学生感悟生命与劳动创造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例如,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这一框表明,中学生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切实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这种努力和付出就是鼓励少年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需要回归到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珍视劳动机会以实现自身价值。

(二)鼓励中学生在参与集体生活中滋养劳动精神

在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人际关系网上的一个结点。初中生也不例外,无时无刻不处在家庭、学校及社会中的某个集体中,集体主义教育也必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主义教育以学生的集体生活为基础,旨在促进中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融入集体,过积极健康的集体生活,在集体中成长。集体生活包含集体劳动,如集体卫生的维护、集体文化的建设等,这部分内容落实到学生行动上,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劳动,一点一滴、每时每刻都在滋养着学生的劳动精神。

例如,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这一框中指出,“家务我分担”是建设和谐家庭的要求之一。中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而且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育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三)带领中学生在增强法治观念中明确劳动要求

初中阶段法治教育在于增强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的用法意识,使学生掌握贴近生活领域的法律常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培养法治精神。其中,关于劳动的法规有助于学生明确劳动的相关要求。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的法律专册中讲明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依法享有劳动权,即通过劳动就业并取得劳动报酬来保障自身生活、实现自身价值的权利,但它不仅是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这就说明了劳动不仅关乎个人发展,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

(四)指引中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中树立劳动志向

中考之后,中学生将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分岔口,面临着继续在校学习与走上职业岗位的不同际遇,并且即便继续在校学习的学生也终将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所以指导中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弘扬敬业精神,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应有之义。中学生的职业理想就是他们对某种劳动的向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能力经验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其树立劳动志向。

例如,九年级上册“构筑中国价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敬业”的要求以及九年级下册“多彩的职业”中职业准备的指导和敬业精神的培育,能够帮助学生认清“我要从事怎样的劳动”“我要怎样从事这项劳动”。

(五)激励中学生在厚植家国情怀中强化劳动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的家国情怀绵延不绝,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再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共识,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砥砺前行。所以,道德与法治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中学生以报国之志强化劳动信念,激励当下的学习,服务国家建设。

例如,八年级上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一框在分析“劳动成就今天”的基础上阐明了“实干创造未来”,有利于学生坚定以劳动助力中国梦实现的信念。

劳动教育是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价值的归宿。中学生无论是实现自身的成长,还是正确处理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或是融入国家和社会建设,都将回归到劳动观念的形成、劳动精神的培养以及劳动本领的增长等方面。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劳动教育中价值实现

(一)以教师自身建设为支点,建立劳动教育的有力支撑

道德与法治课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自身的劳动认知、劳动态度和劳动行为直接影响着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效果。“学生在劳动学习中,从教师身上获得的直接示范指导和间接的价值影响远超过其他人群。”[2]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从自身建设出发,建立正确的劳动认知,丰富劳动情感,磨砺劳动意志,参与劳动实践,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

首先,教师要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意识,摒弃对不同劳动的差别对待,特别是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情况,认清虽然不同劳动创造的社会价值有大小之别,但劳动本身无贵贱之分。

其次,教师要做敬业奉献的典范。教师履行職业要求的本身就是一种劳动,教师对待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和专业水平,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无声的劳动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以教材内容整合为依据,建构劳动教育的内容体系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支撑体系”,“教材提供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会成为教师与学生深入思考和创新教学的依据”[2]。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渗透着深刻的劳动教育思想,值得教师探究并尝试建立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教师可整理出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直接指向劳动的内容,主要有七年级的“家务我分担”,八年级的“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以及九年级的“职业准备”和“敬业精神”等,这部分内容由浅及深,层层推进。

其次,教师可开发出教材中深层的劳动教育资源。教材中直接指向劳动的内容有限,但劳动教育是埋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一根完整线轴,从生命教育到集体主义教育,到法治教育,再到爱国主义教育,都内在地包含着劳动教育的思想,它们因劳动教育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所以教师在进行不同板块教学设计时,可以考虑劳动教育的要求,合理地渗透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认知,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珍惜丰富的劳动机会,积极投身劳动实践。

(三)以学生课堂活动为载体,促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只有积极能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主动建构融入新知的认知体系,达成一定的发展目标。劳动教育离不开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议题为统领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思辨、合作、探究中建构正确的劳动认知,包括劳动的本质、劳动平等等。例如,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脑力劳动也需要体力劳动”这一观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一场辩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靠脑力劳动。学生在立论阐述、攻辩中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形成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升华对劳动的情感,包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等。例如在阐述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一场寻根之旅:“我的吃穿住行是谁在保障?”学生在抽丝剥茧中不仅能明白个人离不开社会,而且会明白他人的劳动对自身成长发展的意义,从而形成敬畏劳动、立志劳动的情感。

(四)以学生劳动实践为归宿,增强劳动教育的真实体验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根本点。”[3]道德与法治课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相结合是课程应有之义。所以,要实现本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教师需要组织或引导学生参与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为学生设计恰当的行为作业,促进课程学习结果“实现由理论知识向真实实践能力的转变”[2]。

首先,教师可以挖掘学生家庭生活中的有用资源,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这一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的基础上,为学生留下“为家人做份早餐”的行为作业。完成这一任务学生需要提前计划学习,准备食材,需要早起。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不仅能培养劳动技能,而且可以体会到劳动的不易,体谅家长的辛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进而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庭责任。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校园中的现有条件,让劳动教育立体丰满。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主动寻找融合点,让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变得更加充实。例如,在共建美好集体中鼓励学生分担班级建设的责任,可以结合班级植物角的养护或校园种植园的栽培,要求学生认养一棵植物,细心呵护,记录成长过程。这既是认领一份责任也是一场生命教育。

再次,教师结合社会中的实践机会,让劳动教育外延更广。相对于家庭、学校,社会是个更大的课堂,有着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值得开发利用。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时可以鼓励他们实地考察一下父母工作的单位,了解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再组织同伴间的交流,使之对职业有更加真实、全面的认知和体会。

(五)以评价方式转化为依托,巩固劳动教育的丰硕成果

教学评价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教师与学生双边教学活动成效的评定,而且在于发挥评价对学生后续学习成长的促进作用。劳动教育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对劳动教育不能以简单的‘对与错’‘多与少’来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劳动意义的理解与获得”[4],关注劳动情感的培养与深化,使学生懂得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并积极参与劳动创造。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转变与完善评价方式,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把评价变成一种价值引领,更好地激励中学生参与到劳动生活中去。

首先,教师可以建立相互联系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对同一学生、同一件事,多方主体如果产生不同性质的评价,可以相互补充,形成较全面的评价;如果产生同一性质的评价,则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例如,在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后要组织适当的反馈,教师可以鼓励父母在吃过孩子做的早餐之后在班级群里分享他们的感触,或者联合班主任组织一次生动的主题班会,从而形成任课教师、班主任、家长和学生的多方评价。

其次,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是不同教师、家长或社区工作人员的描述性评语,也可以建立关于学生劳动素养养成的档案记录袋等,以评价带领学生回头看,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实践经历。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全方位开展劳动教育的时代有其特有的价值,也有探索的空间。本文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对其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进行了思考,对实现本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期待为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方弟丽.中学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路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06):87-90.

周曾文.学习的转化: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核心思想[J].中国教师,2020(07):5-8.

王昌英.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哲学视角及其当代观照[D].合肥:安徽大学,2006.

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6(07):89-94.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劳动教育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