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通对宿迁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2021-12-30 17:51张瑞林陆宇洁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宿迁市宿迁高铁

陈 灵,张瑞林,陈 燕,周 玥、陆宇洁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1 宿迁市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

宿迁地处江苏北部,在高铁开通之前宿迁的对外交通与苏北的其他城市相比较为落后。宿迁自成立地级市以来发展了很多创新型中小企业,高铁开通后他们有着更加良好的发展基础,并使得宿迁市的市场竞争有良好的表现。

1.1 高铁开通前宿迁企业创新情况分析

宿迁市大多数中小企业是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的。他们主要依靠的是资源上的部分优势或者是低价的劳动力,在技术开发上的质量较差,并且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意识以及专门针对版权和专利申请等的保护措施。他们拥有的也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专利,没有掌握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这些俨然已经成为限制宿迁市中小企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1]。

1.2 高铁开通后宿迁企业创新情况分析

高铁开通使中心城市的技术和知识溢出到非中心城市,产生了“溢出效应”,加快了周边区域内的企业的发展,并且产生了聚集效应,使得人口和资金等要素流向更有潜力的城市,例如宿迁。

2018年,宿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154亿元;2019年,高铁开通,宿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351亿元,增长9.1%。2020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399.4亿元,同比增长2.0%,由一季度的下降2.6%转为正增长,增速全省排名第二位,高于全国、全省3.6个和1.1个百分点。

位于宿迁市宿城区的高铁站带动了宿城区2020年上半年GDP大幅提高,并且宿城区政府将联合宿城区各大企业,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年”活动,聚力聚焦龙头型、基地型项目招引,加快形成以百亿元项目为引领、10亿元项目为核心、亿元项目为基础的“金字塔式”项目梯队,确保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合同项目100个以上、10亿元以上合同项目20个以上、3 000万美元以上外资合同项目3个以上。

由此可见,高铁的开通对于宿迁市企业的创新不仅仅是单方面的GDP的带动,更有对企业创新方向的全面引导。

高铁的开通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资的水准,促进了同行之间信息的传递交流与人才引进。宿迁的中小企业更是通过这两个方面达到了提高创新投资水平的效用。其次,经分析发现,高铁的开通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的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而对于企业生产效率也更是有一定促进提高[2]。高铁的开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且企业创新在提升企业的生产率中也发挥了中介机制的作用。

2 宿迁市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铁开通前,宿迁市由于不是交通要塞,投资人在选择投资时,宿迁市并不是“潜力股城市”中的必要选项。由于交通问题,宿迁市企业的创新发展则会遇到许多问题与障碍。

2.1 高铁开通前宿迁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2.1.1 人口、资金等要素流逝。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宿迁市的要素聚集效应不够强大,人口、资金等要素存在直接的流逝,使得知识与技术无法及时更新。

2.1.2 人才流动性差。人才流动是对企业创新影响的重要因素。研发人员数量越多,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就越多。宿迁市受地理条件、交通因素的影响使在引进人力资源时缺乏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使得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不强。

2.1.3 融资困难。企业在融资时的成本过高。交通不便的缺陷使得风投公司在派人考察时受到很大限制,限制了宿迁市企业与投资方的及时沟通,资料传递不完善。基于上述问题,投资方在选择投资时看向宿迁市企业的目光相较于其他在硬性条件上较好的同类型企业就少了许多,导致企业持续创新投入不足。前期投入过高会导致后续发展不平衡,企业就算投入了大价钱来招商引资,那么在后续研发产品中企业也不能够保证稳赚不赔。

2.1.4 信息交流不及时。宿迁市创新型企业在派遣信息交流员时由于交通问题无法及时到达目的地,出差的时间成本高,与外地企业信息交流不及时导致获取市场信息滞后。市场信息滞后就会导致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无法判断产品的市场前景。如此一来,企业获取信息、决策、生产等环节上的时间成本与同类型企业相比过高。

2.1.5 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持续创新的动力不强,使得创新型的企业出于谨慎原则对外市场扩张规模较小,不能扩大业务规模。

2.2 高铁开通后宿迁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部分企业管理者高铁开通后对于创新型行业的发展仍然短视,创新战略眼光不够,目光不长远;管理者墨守成规,不能融入新型的创新发展模式,坚守旧式的经营管理模式,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

3 宿迁市企业创新发展所遇问题的解决措施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高铁未开通前,宿迁市由于交通发展滞后存在了诸多问题。所以下面提出未来宿迁市的企业以及政府如何进一步发挥高铁的影响力,推进企业更好地进行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

3.1 宿迁境内可以利用到高铁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优势,合理配置资源,适当加强研发投入

高铁通过改善宿迁地区资源配置、降低信息不对称等,为宿迁的企业提供更丰富的生产要素、完善企业研发环境。因此对于宿迁的企业而言,应当充分利用资源和环境优势,根据自身条件增加研发投入,进一步推动创新绩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2 宿迁周边受高铁辐射较小的企业应当加强与宿迁的联系,积极向宿迁靠拢,以获得溢出的经济福利

宿迁的高铁建设是其企业发展的催化剂,它能够将人才和资源聚集到宿迁,改善沿线地区的市场环境,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对于周边企业而言,加强与宿迁市的沟通,积极向沿线城市靠拢,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优质资源,改善经营情况。

3.3 宿迁高铁站的选址向制度环境发展落后的地区靠拢

高铁建设能够通过改变地区资源配置、市场规模等外部条件,进而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高铁开通对企业创新的积极效应更显著。因此,笔者认为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高铁开通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外部制度环境的不足。将高铁站更多地修建在市场化进程落后、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地区,能够提升地区创新水平,加速经济发展。

3.4 企业本身应改善经营理念,提高竞争意识,借助高铁的开通,与宿迁本市的各大研究院达成战略性、高效率的合作

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薪酬水平等保健因素,建立能够激发员工竞争意识的薪酬分配机制[1]。①建立科学完备的升职通道。一个成熟的晋升机制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帮助主要管理层更好地清理人才需求的层次;还能使员工的发展更有目标,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能够在企业里走到哪个层次,达到何种程度的成就。②建立专业、灵活的中层管理团队,一个好的团队才能领导出好的员工。③建立岗前培训和上岗指导机制。引进人才后要对其进行适当有效的培训,帮助他们快速地了解企业的内部发展状况,以便员工对于工作更快地适应。④建立员工专业技术能力定期考核机制。⑤建立合理合法的奖惩制度。

3.5 企业更应扩大市场规模,开展多元化投资、战略性投资,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催化市场竞争

适当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扩大业务规模,降低经营成本,从而刺激企业的创新能力。

3.6 政府应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服务

政府应与企业积极配合,优化配置,努力为企业争取最大化利益;制定并出台相关福利政策,如适当减免税收刺激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究,实现政府与企业对接零距离[4]。 高铁的开通加快了人力资本流动,人才外出交流时获取了更多的市场信息,推动了区域间企业的创新;降低了信息和物质交易成本,提高了信息流动效率,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研究所以及企业间的交流,降低了获取创新资源的成本[5]。宿迁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要善于抓准时机,大胆创新、招商引资,科学合理规划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内容,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配合政府做强商圈经济,不断增强西湖路商业中心和宿城新区、宿豫区副中心商圈“一主两副”商圈能级,从而推进高铁商务区建设,促进宿迁更好、更快地发展。

4 结束语

高铁能否在宿迁企业创新中做出贡献,以及如何利用高铁发挥产业优势、加快企业升级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猜你喜欢
宿迁市宿迁高铁
宿迁市聚焦“四个全覆盖”织密燃气安全管理一张网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姑娘登上珠穆朗玛峰
高铁会飞吗
张晓芳作品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从新加坡到苏州再到宿迁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