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举措与思考

2021-12-30 17:51彭敏婕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应急图书馆

彭敏婕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01)

图书馆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是推动、引导并服务全民阅读与学习的重要机构。长期以来,图书馆依托文献、馆舍与馆员等优势资源,在用户学习、科研支持、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成员的全球各国图书馆纷纷关闭线下场馆,拓展线上服务,一如既往地开展信息服务,同时又有效避免因人群聚集而可能带来的传染风险。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举措,有助于图书馆进一步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服务体系,提高图书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1 图书馆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同与引导职能

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大部分图书馆协会及时发出倡议或声明,呼吁成员馆通过建立用户与公共卫生资源和服务间的关联来做好应急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社区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合作伙伴作用。在此过程中,行业协会不仅有效发挥了规划与引导职能,更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整合优势,将文献、人力、空间等要素进行整合利用,切实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具体来说:①创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栏资源,向各成员图书馆提供大流行病防范政策建议以及关于大流行病教育、预防及防备的一般性信息,引导各成员图书馆自我规范,及时引导用户获取和采用权威与可信赖的信息。专栏信息涵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新闻动态、相关学术导航指南、图书馆技术指南、图书馆应对方案等,具体包括馆舍开放与关闭安排、活动项目调整、环境与设施设备清洁消毒相关标准等内容。行业协会创建的专栏信息与成员馆相关服务的最大区别在于,行业协会专栏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导航,除了共识性科普信息外,还有资源地图,明确告诉用户在哪些图书馆的相关栏目中可以获取更精准的定题信息。②加强跨组织协同,面向用户开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培训。图书馆协会协同各成员图书馆,并联合疾病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学校等社会组织,通过在线课程等形式为用户开展相关技能和知识培训。③倡议开放在线资源,并积极开展相关讨论。行业协会充分调研各成员馆的资源基础,注重错位发展、做好资源整合,系统整理并免费开放在线资源和电子教科书文献,旨在保障用户学习与学术研究的连续性[1]。同时,协会也牵头组织开展“打击虚假新闻”“在线故事时间”等主题项目,为用户提供专题服务。

2 公共图书馆为社区居民提供针对性服务

在行业协会政策支持和协同引导下,公共图书馆深入社区一线,扮演可信赖的信息专家角色,从多个方面入手帮助用户做好应急处理。①充分发挥文献资源优势,提供专门化的定题资源。公共图书馆纷纷建设应急服务专栏,确保用户能及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疫情的最新动态和进展,并介绍疾病、病毒的来源、传播、症状、保护措施、一般性建议与常见问题等,帮助社区居民及时了解相关资讯,有效开展科普教育[2]。②加强资源揭示与整理工作,以打击虚假信息为己任,帮助用户与最信任的信息源建立关联。消除恐慌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及时制作事实分享链接,并为当地居民甄别梳理可信赖的网站链接列表,引导用户从世界卫生组织、疾病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等权威渠道获取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3],消除不必要的恐慌。③全面开放在线数字资源,提高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公共图书馆主动联合数字资源提供商面向用户提供可访问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书、流媒体电影、电视和音乐等,再辅助个性化咨询服务系统,定时推送用户喜好的专题资源。④立足用户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个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不仅提供在线咨询和在线帮助服务,还通过远程服务支持用户的在线学习,并向社区用户发放手工制作材料,开展游戏及STEM教育等服务。甚至部分公共图书馆还利用3D打印设备,为社区医院制作防护面罩等物资,同时,积极协助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失业等社会问题,积极应对经济衰退问题。

3 专业与科研图书馆全力提供科研支持服务

专业与科研图书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承担着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向科研工作者提供病毒追踪和试剂、药物、疫苗研制等专业前沿信息的责任。专业与科研图书馆充分利用文献和人员优势,大力支持相关科研攻关工作。①专业与科研图书馆开辟指南实操栏目,指导科研机构与人员进行灾害疫情应急处置,包括症状与检测、预防与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卫生处理、出现症状后的处理、高风险人群(老年人、哮喘患者、艾滋病毒携带者、孕妇及哺乳期者、无家可归人群)预防措施、旅行相关提醒、疫情实况信息(确诊数分布及CDC已采取的措施)、社区行动策略等等。②基于用户细分提供针对化的服务,专业与科研图书馆结合用户实际情况,对学校和家庭、企业和雇员、特殊工作者(如急救人员、航空公司客服、公交运营部门工作者)及弱势群体人员(收容所、教养所等人员)的需求信息进行分类,提供针对性支持服务。③提供学术前沿信息与资源,专业与科研图书馆主动收集并整理前沿学术新闻、学术资源链接,并开发网络抓取程序,为用户提供最全面的专题资源。在为公众及科研工作者服务同时,专业与科研图书馆还积极开发在线培训项目,帮助公共馆更好满足用户医疗健康需求,开发系列课程,指导图书馆在紧急情况下开展应急调配和规划,并形成系列课程包,帮助图书馆在疫情期间更好地开展服务。

4 结束语

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立足各自专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参与社区应急防控。这些措施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既有共性化的硬核举措,又有体现本区域特征的个性化创新举措。通过应急信息服务、应急决策支持、教育培训、情报咨询、阅读等服务的提供,图书馆向公众彰显了其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组织领导、应对及执行能力。为帮助用户积极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图书馆不仅面向公众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化的防疫科普类知识,更在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特殊性的基础上制定了针对不同弱势人群的特殊防护科普知识;实施信息分类,分析不同职业、身处不同场所人员的不同信息需求,制作分类应急与防疫科普知识,有效提升了知识的获取和使用效率。同时,图书馆系统整理科研数据资源,让科研人员掌握全面科研资讯,为政府部门了解科研工作进展、布局相关研发项目提供决策支持,有效推动防控科研决策及科技攻关。这些科研数据资源涵盖应急文献资源(相关学术论文、评论文章、书籍)和进展资讯,不仅为政府部门及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及时可靠的信息情报支撑,亦利用自身在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和公众健康素养促进方面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为健康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应急图书馆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图书馆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去图书馆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