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情报科学管理模式的思考

2021-12-30 17:51李宏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情报工作科学管理情报

尚 萌,李宏佳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010)

图书情报工作需要科学的管理,需要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根据图书情报工作的实际及其发展规律,掌握更新管理观念,提高科学管理能力,积极探索新的科学管理模式,从而提升图书情报管理工作的效益。

1 当前图书情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固化、观念陈旧

科学的管理理念是引导图书情报管理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认识基础,是全面提高图书情报管理水平的先决条件。在图书情报管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未切实意识到科学管理对发挥图书情报效益的作用,存在重建轻管、建管分离等现象。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了图书情报管理工作的发展,必须认识到强化科学管理的重要意义,不断更新观念,扭转旧的思想,树立重视管理、科学管理的理念。

1.2 管理人员知识能力不足

目前图书情报工作者在学习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无关论”“无用论”“消极对待论”等错误认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图书情报管理人员知识能力的提高。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图书情报管理队伍是推进图书情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的关键环节。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才能达到较高水平的管理素质,实现图书情报管理人员的素质结构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 转变、能力结构由“事务型”向“谋略型”转变,切实提高图书情报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

1.3 管理方法和手段较为落后

在图书情报工作中,过分依赖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和行政管理手段。在管理方法上,只重形式、不重内涵;追求数量、忽视质量;重视硬件、轻视软件,个人主观性较强,缺少科学的决策方法。在管理手段上,强调对各个部门的管理,缺少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忽视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削弱了图书情报系统的整体功能。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高,资源共享程度较差,距离信息服务的现代化、网络化标准仍有较大的差距。

1.4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少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图书情报发展的内在要求。图书情报管理的现状与科学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图书情报管理实施方面看,现有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随意性,标准制度不够完善;从图书情报管理评价方面看,图书情报管理缺少较好的评价机制,很难判定管理工作孰优孰劣,考评指标不成体系,激励制度不够健全,严重削弱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在图书情报管理过程中要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以法服众,以评促建,为图书情报管理活动有序高效运行创造条件。

2 学习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图书情报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周期长、任务重,加强管理至关重要。图书情报管理需要学习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图书情报工作的实际,通过决策、计划、组织、评估等手段,从整体上建设和使用图书情报系统,使之产生最大效益。图书情报相关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为图书情报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现代图书情报工作的管理,是一个包括管理学、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在管理方法上体现的是管理的系统化。系统化管理不是把图书情报工作看作互不关联、彼此分割的个体,而是把它们的一切活动,都看作是一个整体。图书情报工作内部的各部门与外部环境之间也必须协调均衡地发展。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内部与外部、硬件与软件等各方面的关系,使它们都处于一个最佳的运行状态之中。

图书情报管理需要在科学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形成图书情报科学管理模式。科学的理论方法及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图书情报科学管理发展的两个最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的推进,要求不断创新图书情报管理方法,拓展思路,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发展。只有把符合现阶段图书情报特点和规律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综合应用于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才能增强管理的科学性,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3 积极探索新型图书情报科学管理模式

3.1 推动图书情报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已经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暴露出许多片面性,个人主观性较强。依据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决策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图书采访工作中,如果能运用管理过程理论,在采购经费计划、图书招标、订购及验收每个环节,实行集计划、实行、检查、总结为一体的管理过程,提出科学的决策措施和评价方法,就能够对采购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避免经费的浪费,消除大量图书无人借阅的情况,提高资源服务能力。

积极推动图书情报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就要牢固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实施科学决策,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手段和方法,用创新的管理思维、先进的管理方法,使图书情报管理工作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加速推动图书情报各项事业的发展。

3.2 推动图书情报管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讲求质量效益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准则,图书情报管理的效果如何,科学管理有没有落到实处,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提高质量效益。有些图书情报管理工作者,逐渐形成了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效益的观念,忽视质量和效益方面的提高,形成了投入高、效益低的局面。只注重每年所购资源的数量,而轻视这些资源的质量,也不关心如何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浪费。因此,要按照全面建设现代图书情报资源的要求,立足图书情报管理实践,树立效益优先理念,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注重图书情报管理基于效果的评估方法研究,优化资源配置,使图书情报管理走入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路子。

3.3 推动图书情报管理由粗放管理型向精细管理型转变

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计划过于笼统,决策过程不够科学,定位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图书情报的广泛性、专业性、时效性等特点,要求必须实现精细化管理,理顺各级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利,使管理主体的责任、权利达到精细化匹配的要求。管理效益考核要根据各业务部门特点,从业务能力、服务质量、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等全面考核,做到职责分明、权利一致,使工作有标准、办事有程序、考核有指标、奖惩有依据,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协调进行。对于图书情报的采访、验收、编目、流通、咨询等各个环节,要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实现图书情报全生命周期的精确管控。

3.4 推动图书情报管理由单一分散型向整体集约型转变

图书情报部门本身也是一个管理系统,它是由采访、验收、编目、流通、咨询等各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密切配合,增强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任务。单一分散型管理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管理效率低下。科学的管理就是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以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实施资源优化配置,把各个松散的子系统整合成一个协调、高效的新系统。简化业务流程、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建立一种横向抓职能部门、纵向抓教研服务任务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情报工作科学管理情报
科学管理幼兔
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第十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在长沙召开
情报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情报
情报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曾希圣与人民军队情报工作
交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