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2021-12-30 01:17王东昀
甘肃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措施小学生

王东昀

【摘要】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每一个小学教师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完善,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给小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同时,小学教师应该把握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多种多样的心理干预方式,净化小学生的心灵,促使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5—0044—03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小学生成长环境和心理素质等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小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限制了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学校要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摆到突出位置,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投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自我调节,帮助小学生减轻压力、消除焦虑、体验快乐。教师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安排,打造阳光课堂,还要理论结合实际,组织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让小学生放飞自我,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恐惧心理

小学生来到校园里,离开了父母的怀抱,需要自己面对教师和学生,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这会让小学生感到恐惧。他们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在家里过着“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一旦出现不如意,就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还有一些小学生,他们的家庭不和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留守家庭,这部分学生来到学校以后常常会感到自卑,他们害怕其他人看不起自己,所以对待教师和学生都是敌视的,把自己完全封闭在一个小空间里,不与其他同学交流[1]。

2.依赖心理

小学生的依赖心理是影响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分地依赖父母和教师,导致了小学生不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生活。学生产生依赖心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小学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同学不按照自己的意思做就会不高兴,最终导致自己被孤立,只有依赖教师的帮助才能融入集体;有的小学生体质弱,参加集体活动时身体素质跟不上,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变得非常懦弱和腼腆,性格也会变得越来越古怪;还有的小学生由于在家里与同龄人接触少,导致来到学校会感到不适应,总是自己埋头学习[2]。

3.逆反心理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他们遇到任何事情,总是想探个究竟,即便是家长和教师明令禁止的事情,他们也想尝试着去做一做,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还有的小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是由于家长的期望过高,给孩子造成了过大的压力,只要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就会受到家长的责骂,使小学生误以为学习只是为了家长。另外,教育方式的不正确也容易使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言行不一,不注意个人的行为习惯,会对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二、小学生心理問题的干预措施

1.完善心理健康课程,解决心理困扰

要想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就要不断地完善心理健康课程,制订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小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具体的指导和干预,以此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困扰。第一,要构建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课程应包括心理学知识、小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解析、心理健康综合应用等,通过多媒体技术等展示视频和图文资源,提升小学生的适应能力,让小学生获得正确的教育。第二,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传统节日或者校园文化节等,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鼓励小学生敞开心扉,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给同学制作贺卡[3]。第三,要开放心理咨询室。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咨询,还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线上咨询,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要求。心理健康教师要对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类,然后定期开展心理方面的知识讲座。第四,要完备心理干预体系。制订小学生心理健康月报,对小学生进行动态管理,使小学生可以度过心理难关。对于个别疑难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长期跟进,为小学生制订多样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努力做到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2.明确专职教师职责,丰富教育内容

以往很多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并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完全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去复述,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根本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必须要招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具有心理学或者相关专业背景,并且明确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使教师发挥出教育作用,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帮助小学生缓解内心的困扰,使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学校要保证心理健康课程的课时量,不能随意占用心理健康课,要为心理健康课程定制专门的教材和教辅用具等,吸引全体小学生参与其中。学校要做好心理健康教师的考核工作,并且与教师的职务晋升和薪酬挂钩,不仅要考察教师完成的教学项目,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转变,全方位地对心理健康教师做出评价。此外,心理健康教师还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组织抗压力训练营、心理恢复训练中心、励志演讲比赛等,有效发挥出隐性教育效果。

3.成立学生心理社团,扩大宣传力度

为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扩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学校要鼓励小学生成立心理社团,给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心理社团要利用校园广播和宣传栏向全体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小学生自己设计宣传稿,带有感情地在校园广播中朗读,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发,以此激发小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4]。同时,自主创作心理健康手抄报,让心理社团的小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手抄报,将心理健康知识转换成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漫画,或者用各种各样颜色的画笔将名人名言等展示出来,促使小学生身心活跃,找到学习的方向,及时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心理问题。此外,举办公益性心理健康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养老院去做义工,让小学生为老人表演节目,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在校园网站上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在专栏内有心理健康小技巧,有供师生互动的空间,进而形成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4.组织团体训练活动,培养积极心态

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去观看心理健康教育电影,观影后要求小学生写一份观后感,这样不仅深化了小学生的感知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小学生的表现力。也可以组织小学生对电影中的情节进行模仿,让小学生成为电影中的主人公,使得小学生的内心得到洗礼。其次,對小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登记造册,并且定期更新,对小学生的情况要做到了如指掌,这样才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学和高效。学校要开展“一周一主题”心理活动,构筑心理扶贫平台,帮助小学生建设好“心灵家园”。最后,班级中应选择一名学生担任心理委员,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配合教师完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做到“早评估,早干预”。在开班会的时候,心理委员要做好协调工作,鼓励学生发言,促进学生识别种种心理障碍,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5.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加强家访沟通

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家长要对孩子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榜样,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小学生养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首先,定期组织家长会,邀请家长到学校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教师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状况,家长也可以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家长之间互相分享教育心得,共同进步。其次,学校可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与小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一方面,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和融洽;另一方面,也近距离地感受学校的教育气息,便于家长转变思维,提高心理教育能力。再次,教师要给家长分享保持家庭幸福的黄金法则,为家长发放心理健康教育手册。最后,还要经常开展家访活动,深入到学生家中进行教育工作,调试家长心理健康,让小学生了解自我、调控自我、超越自我。

综上所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促使他们自觉调节不适心理,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为此,作为小学教师,应深入研究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为小学生创设良好温馨的校园环境,同时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联动机制,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福.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干预的实施策略[J].好家长,2019(23):24.

[2]南艳琳.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方法探究[J].中华少年,2017(36):313-314.

[3]刘毅.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个案研究[J].新课程,2019(07):309.

[4]韩建国.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应急机制研究[J].小学科学,2017(12):72-73.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甄别与干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181)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措施小学生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措施分析
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