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化在国际学生语言文化教学中的融入

2021-12-31 00:00游焮怡
科学咨询 2021年18期
关键词:重庆文化教学

张 欢 游焮怡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重庆 400065)

一、运用地域文化进行国际教学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

(一)时代背景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基本原则要求:尊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精神创造和文化传统,以创新为动力,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新科技手段,推动“一带一路”多元文化深度融合。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激发了重庆极大的发展热情,“一带一路”建设为重庆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重庆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载体。

(二)地域文化国际教学的重要意义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并且传承至今仍发挥着作用。中国地缘辽阔,不仅文化积淀的时间长,并且民族众多,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让地域文化紧跟时代步伐,与国际教育相互结合起来会在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地域文化在国际学生语言文化教学中的意义如下[1]。

①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震惊

地域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国际学生增强学习汉语言文化的自信和兴趣。许多留学生初次来到中国,面对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不知所措。他们来到中国本身是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但当面临诸多困难时就可能会让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主动学习变成了被迫接受,并且产生文化震惊的现象: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症。带领国际学生体会当地生活,帮助他们产生亲切感,了解新环境,适应新环境。在提高他们对巴渝文化兴趣的同时,增强他们在新环境中的自信心。

②帮助留学生提高汉语言文化交际的能力

留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当地文化的特色和魅力,自身融入到当地的地域文化中进行沟通、交流、学习,锻炼自身的交际能力。

③有助于提升语言文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国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善、创新,丰富和充实国际学生语言文化教学内容,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体验巴渝文化,也能更好地将地域文化与教育教学联系起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成效。

④提升巴渝地区的国际知名度,帮助城市文化向国际发展

国际学生群体是地域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国际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用他们自己的声音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和有效化。宣传之后就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前来学习、交流,帮助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巴渝文化特色在国际教学中的内容探究

地域文化教学的优劣与教学内容有直接关系,需要选取恰当、合适且优质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推动国际教学的发展。国际教育的教师以及相关工作者都应当具有文化交流意识,抱着开放、多元、进步的态度,扎根地域文化,充分展示当地地域文化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内容选择,避免产生歧义。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国际教学为目的来进行内容选择。

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重庆的地理位置特殊以及它丰厚的文化底蕴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将巴渝地域文化融入国际学生文化教学中[2]。

(一)巴渝历史文化

由于古代流经重庆的嘉陵江称为渝水,故重庆在古代被称作为渝州,至宋徽宗年间,改名为恭州。宋光宗藩封在恭州,是为一庆,后又因为恭州承嗣天子大位,这是二庆,如此以往,便有了“重庆”这个美称。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指的是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由于巴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也成为了重庆这座城市的独特“性格”。随着时代的发展,巴渝地区也有了:川剧、川江号子、码头文化等形式的文化载体。国际学生从巴渝文化起源入手,感受巴渝文化的形成,自然会产生对探究巴渝文化的好奇心,更好地体会它的魅力。还可以充分了解和深入这片地区,帮助国际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交流过程中的积极性。

(二)独特的美食文化

重庆菜系属于川菜系,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它有悠久的历史,美食文化也是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述,川菜起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重庆饮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各样材料创作新菜见长。由于依山傍水,水路交通便利,码头文化浓厚,自古就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正是这一优势,使得渝菜不断汲取各菜系之长,滋生出独特的饮食文化。火锅就是重庆菜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重庆是火锅的发源地,其麻辣鲜香的味道让火锅成为了国民美食。如今的重庆火锅仍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出多种特色火锅。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当麻辣鲜香的重庆菜遇上热情豪爽的重庆人可以说是相当绝配。用舌尖上的美味让国际学生喜欢上重庆,并且可以将独具一格的巴渝美食文化推向世界各地。

(三)现代城市文化

重庆是一座立体的城市,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让重庆在近现代发展道路过程中稳步向前。重庆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结合部位,具有对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双重辐射和带动功能。在2020年上半年中重庆的GDP产值位列全国第五位,作为全国的新一线城市,重庆集聚了特色的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等文旅资源,这些都是国际交往的资源。近年来重庆力推的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对全中国的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最著名的景点洪崖洞是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是新兴的集娱乐、休闲、观光、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功能区域,夜幕下的洪崖洞在灯光的辉映下,犹如电影《千与千寻》中的场景。这座在发展中的城市包容性、开放性强,国际学生们不光能感受传承下来的巴渝文化,也能亲眼看到这座大都市的现代化发展。重庆的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条件也为国际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

三、巴渝文化国际教学的融入路径和教学实践探究

要想真正地使地域文化在国际教学中发挥作用,在选择好教学内容后,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可持续的、可发展的教学路径和实践。汉语言教师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引导国际学生逐渐融合到地域文化中来,学校和教师都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路径让国际教学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实现国际教学的目标[3]。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以课内教学为主,必修课占主要位置,更注重老师传授,学生的自主性较低。在国际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体系,开设“课内+课外”、“必修课+选修课”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师除了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介绍好相关的巴渝文化理论知识,也开设一些课外活动课程或布置相关的课外任务,学校可以开展文化讲座、文化展演等活动渗透巴渝文化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们观看当地的文艺表演,参加文化展示、文化竞赛等活动,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带领学生们走进巴渝文化,体验重庆的各种文化特色,帮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感受巴渝文化,可以有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必修课+选修课”是实现国际教学目标的重要实践,在开设了巴渝文化、中华文化等必修课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增设巴渝文化体验课,例如烹饪课、民俗舞蹈课、建筑风格课程等,让国际学生亲身体会火锅底料的制作,狮舞、摆手舞的编排、吊脚楼的形成等,可以充分感受到巴渝文化的魅力。通过选修课让国际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地域文化进行体验,既可以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使国际教学工作更加全面、系统。

(二)充分利用信息媒体开展教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国际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中文,也要了解内容多样的中国文化。所以教师在讲授巴渝文化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难度,学生们不容易理解掌握,教师们在有限的课时中也难以掌握教学进度。笔者认为教学除了做好课程内容准备以外,还应辅之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更加方便教师教学,将讲授的课程直观展现给学生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丰富教学内容。在讲解巴渝文化的过程中,除了教师讲述,还可以配合PPT展示巴渝文化的相关图片,包括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门等著名建筑,吊脚楼等特色构造。通过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结合视频,多功能教室,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动态性和交互性,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国际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顺应现代信息发展趋势,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工具,创建国际学生的文化交流群、公众号、微博等,定期提供巴渝文化的介绍,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为国际学生提供彼此交流的平台。通过社交媒体,定期举办线上活动,让国际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组织知识竞答比赛,线上投票等。多途径、多方法地让国际学生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来。

(三)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师资力量的针对性

教师的教学工作来源于教材之中,教材是国际学生了解巴渝文化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国际教学的教材要注重贴合实际,编写包含了巴渝文化和巴渝特色的实用性教材,包括了重庆地方的方言、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教材。根据重庆地方文化的特色和社会价值,可以将重庆的建筑构造、传统习俗、旅游资源、美食文化等融入到教材之中。并且根据不同国际学生的中文水平,提供与教材匹配的教学资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形成阶梯式的学习过程,让国际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教材的实用价值高,越能帮助国际学生学习和了解巴渝文化。除了有专业培训过的汉语言文化国际教师,还应该配备在某方面有专长的人才到教师队伍中来,国际学生除了接受固定的授课老师外,还可以通过参加专家的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实地参观等形式,进一步接近巴渝文化。并且根据学生情况不同配备不同的老师,如果针对的是汉语言专业的国际学生, 应该注意文化知识的系统性, 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如果针对的是短期生或以旅游为目的的国际学生, 就要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引进专业教师可以帮助教学工作更加专业化。

四、结束语

地域文化国际教学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途径。在巴渝文化的国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地域优势,培养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和文化认同感。要让国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地域文化的起源变化,感触到地域文化的极大魅力。并最终由地域文化的认同上升到对中华文化的崇拜之情。地域文化的国际教学工作不仅是让国际学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中国声音,更是帮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充满信心和使命感,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步,这也正是国际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重庆文化教学
重庆客APP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谁远谁近?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