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实践及现实启示

2021-12-31 11:28程功群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美育

程功群

(南京晓庄学院 陶行知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7)

陶行知作为中国近现代伟大的教育家,以生活教育学说为基础,重视美育价值,将美育工作贯穿于教育实践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美育思想,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美育实践,这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仍具有深刻的现实启发。

一、陶行知美育思想的内涵

美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生活教育,陶行知重视美育价值,始终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融合实施,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构建了系统化、本土化的美育思想体系。

(一)美育的环境支撑

人始终处于各种环境之中,在客观的给定性和主观的选择性基础上,环境之优良会对人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环境是人才培养和实施美育的隐性课程,能够对人的思想情感、精神状态和审美意识产生重要影响。陶行知始终重视环境对美育的支撑作用,多次提出学校选址、办公场所等均要加强环境建设,发挥环境对美育工作的正向功能。在学校选址方面,陶行知指出,学校要建设在环境优美之处,例如西湖中心小学创办时,他主张要选择“自然环境壮丽”(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之处;在大学选址中,他提出了五大重要目标,即:

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拓,度量宽宏;四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数千百年以来之文物,以启发他们广大国粹的心思;五便于交通,使人常接触外界之思潮,以引起他们自新不已的精神。(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5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1页。

由此可见,陶行知首先重视学校选址和环境建设,意识到环境支撑对学校育人和美育实施的重要价值,凸显学校环境的美育价值,发挥优良环境对美育实施和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重视学校选址环境的同时,陶行知也看到校内环境建设对美育工作的作用,在《办公原则》中,他坚持“美术的”原则,要求办公处要“适于美的观念”,即:

所谓美者,固不应流于奢侈,金璧辉煌,玑珠满架,美则美矣,然失之奢。苟能布置适宜,错落有致,清雅幽静,几净窗明,亦能使人心怡目悦,恋恋而不肯去。次之,所办之事,亦宜有美术。表格,最贵整洁;信件,亦宜雅致。第三,办公室不仅为物质环境,同时仍有人的环境,若办公者囚首垢面,衣履乖张,虽玉堂椒房,亦使人不乐。第四,美术尚条理,重秩序,当作不作,不当作而作,皆不美。(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73页。

在办公环境的创设中,陶行知坚持朴素、整洁、条理等原则,主张营造一种自然、朴素之环境,彰显办公环境的人文价值,这也是针对传统办公环境之脏、乱、差而提出的改进意见。总体来说,陶行知重视学校自然环境和办公环境的营建,探究了优良环境对美育工作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以此来发挥环境对人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功用。

(二)美育的目标与价值

陶行知把美育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师范教育、民主教育、国难教育、全民教育等实践活动中,始终重视和凸显美育的目标与价值。在生活教育学说的基础上,陶行知将“艺术的兴趣”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美育,陶行知不仅重视自然美术,同时亦看重人生美术,“自然美术固可贵,人生美术更可贵,自然化的人生美术,人生化的自然美术尤其可贵”(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587页。。就此来说,陶行知注重自然美术和人生美术的打通,这与他的生活教育学说是一以贯之的,希望通过“真善美合一”的美育方针,来“创造幸福的新中国,新世界”(5)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4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599页。。

针对美育的目标价值,陶行知从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维度分别进行了阐述。对于美育的个体价值,陶行知将具有“艺术的兴趣”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美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陶行知指出:“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6)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260页。那么,如何通过美育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陶行知认为需要通过艺术的生活。在艺术的生活中,陶行知将学生自治视为一种人生美术,在他看来,学生自治要办理到“使凡参与和旁观的人,都觉得他宝贵,都不得不欣赏他,爱慕他。办到这个地位,才算是高尚的人生美术,才算是真正的学生自治”(7)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141页。。陶行知希望通过这种人生美术的学生自治,来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其在学生道德发展、学问增进、经验积累和辅助风纪等方面的作用”(8)王倩,程功群:《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及启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第13页。,从而为其改造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陶行知意识到美育能够给人提供精神动力,促进人的发展。例如,在致育才学校全体同志的信中,鼓励他们去看《安魂曲》,因为通过这出戏,“我们重新发现自己,会看见自己的苦难,自己的快乐,自己的创造,自己的命运”(9)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5卷,第804页。,能够给人以精神的力量,激发人们不断地创造美,持续开展创造工作。

对于美育的社会价值,陶行知重视美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多次强调要用“美术的观念”和“美术的精神”去改造社会。他指出,“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10)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652页。,“依据美术精神,师生共同从事改造学校环境,以为改造社会之起点”(1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661页。。因此,在美育工作中,陶行知号召人们要密切结合国家需要和大众需求,利用美术的精神来改造社会。例如,他劝告音乐天才要“站在民族的联合战线上来,替大众写乐谱”,告诫文学天才“加入大众的队伍里来为大众写歌词”(1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9页。,凸显艺术作品的价值意义,使艺术作品服务于抗战救国和人民生活,满足抗战救国和人民生活的实际需求。

(三)美育的内容与方法

陶行知在教育活动中践行着生活教育学说,主张“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在美育中亦是如此,主张“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不艺术的生活,就是不艺术的教育”(1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181页。。即要求美育的教育内容要与生活紧密相联,主张创造艺术的环境,“我们要教整个的环境表示出艺术的精神,使形式和内容一致起来。这不是要把古庙制成一座新屋,老太婆敷粉擦胭涂嘴唇是怪难看的”,而是“内心的艺术感所求的朴素的表现”(1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442页。。在具体的美育实践中,陶行知构建了以生活力为核心的艺术生活课程体系,包含了编剧、演戏、布景、唱歌、画水彩画、画油画、写诗文、雕刻、弹琴、说话等具体学习内容,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使学生在“教学做合一”中锻炼艺术生活力。同时,针对当时过重地模仿外国美术的风气,陶行知主张要学习中国美术,提倡戏剧、国画的学习,例如在国画的学习中,他指出:“我不是反对学外国画,我所反对的是三不象的外国画,是在无外国生命精神之环境里学候补字纸篓的外国画……我很希望全国画家抱着‘文艺复兴’的宏愿为国画开一新纪元。我更希望全国艺术教员还是自寻路走,不要蒙起头来跟人瞎跑”(15)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604-605页。,以此扭转中国美育的“外国病”,呼吁“我们要充分运用眼面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陶冶儿童,外国材料之具有普遍性、永久性的亦当选粹使用,但必以家园所出的为中心”(16)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619页。。

在美育的教学与学习方法中,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使用集体生活的方式来进行。他指出,美术的精神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要在‘必有事焉’上下手”,“事”则成为活动的中心,鼓励学生“用美术的精神在事上去谋改造”。在实施美育过程中,“教学做合一”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集体生活,“我们的学生要过这样的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按照他们的特殊才能,给予某种特殊教育,如音乐、戏剧、文学、绘画、社会、自然等”(17)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378页。。特别是在育才学校,陶行知制定《育才学校公约草案》,以集体生活为教育基础,在学校成立了全校及各组学生生活委员会,领导学生开展娱乐活动、文化活动等,为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陶行知美育思想的实践

陶行知的美育思想与实践是紧密结合的,他将美育思想贯穿于具体的办学活动和育人实践中,在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开展了系列美育活动,为美育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晓庄师范的三年办学实践中,陶行知以“艺术的兴趣”作为教育目标之一,并注重以戏剧来培养师生对艺术的兴趣。南国社在晓庄师范表演之后,陶行知看到了戏剧力量的伟大,随之便成立了晓庄剧社,制定了《晓庄剧社信条》,开展了一系列公演活动。《晓庄剧社信条》指出:

我们深信艺术是人生最高尚的生活,我们深信艺术有自慰慰人的力量,我们深信艺术是心灵的和谐的流露。我们深信有艺术天才的,要继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创造伟大的艺术。我们深信我们要有民众化的艺术,才能培养艺术化的民众。要有儿童化艺术,才能培养艺术化的儿童。我们深信在艺术上努力的人,要把人格与艺术,看得一种重。我们深信庄严是艺术家的真面目,忠实是艺术家的真精神。(中略)我们深信后台化装,和下装时一言一动,皆能自爱,才配成为艺术的忠实同志。我们深信演员从心里流出来的眼泪,才能感动人。我们深信担任导演编著化装表演者,一律平等。我们深信社员须遵守纪律,方能产生第一流的戏剧。我们深信艺术的力量,可以再造中华民族和世界人类,给他们一个伟大的新生命。(18)《晓庄剧社信条》,《中央日报》1929年3月18日,第8版。

基于对戏剧力量的认识,陶行知亲自创作了《爱之命令》《香姑之烦恼》等剧本,并亲自参演了《生之意志》。同时,晓庄剧社的成员通过自己创作剧本、举行公演等形式,践行了美育实践。例如,1929年3月,将农民生活搬上舞台,在金陵大学礼堂公演了师生自编的《爱之命令》《香姑之烦恼》《巧姑的命运》《五年以后》等,“皆系描写乡村农民生活,极为动人”(19)《晓庄剧社公演》,《中央日报》1929年3月21日,第8版。。与此同时,陶行知注重将晓庄学校与农村社会打通,将茶社改为乡村活动中心,通过戏剧公演、说书等形式,向社会民众实施美育,“不仅帮助了乡农戒掉了赌博、抽大烟等不良的嗜好,还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戏剧、歌曲以及现代化的体育运动,让乡农的业余生活丰富了许多”(20)刘大伟:《陶行知新传——布尔迪厄资本理论的视角》,河海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73-74页。。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开展美育探索的另一重镇。在育才学校,陶行知将课程分为普修课和特修课,美育课程主要是在特修课中。由于育才学校所接收的多是难童,因此陶行知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特长,将特修课程分为六组,即音乐组、戏剧组、文学组、绘画组、社会组和自然组,各组课程分为普修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例如,戏剧组的表演课:

舒强教表演课,强调学表演要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比如有一次上课,他要同学们把满满一碗水端到他面前,但不能漏出一滴水来,同学们在端水的时候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这碗水上,谨慎小心地慢步走道,总算达到了要求。第二次上课时,仍然是做这个练习,但没有实物,要同学们运用想象,要像真地端着一碗水那样,送到他面前……舒强还十分注意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提高文化修养。他说:“一个优秀的演员,一定要有高尚的人格、严肃的生活态度、渊博的知识和健康的身体。至于演技上的修养,那更是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21)付文芯:《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第61-62页。

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育才学校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教学形式灵活,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基本的技能和知识,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加强道德引导和价值引领,体现了五育融合的特色。此外,各组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尤为注重课外的学习,“每一组的同学得领导全校作关于这一部分的学习。譬如文艺组要负责举行艺术讨论会、诗歌朗诵会等造成全校的文艺气氛,绘画组开展览会,音乐组要领导大家组织合唱团,戏剧组要帮助各组成立剧团,自然组发动谈天会”(22)泓秋:《我们的育才学校》,《新教育丛集》1948年(刊期不详),第16页。等等。同时,在育才学校的美育实施中,陶行知积极组织各组学生到社会上举办各种活动,如图画展览、话剧公演、音乐演奏等,“文学组的学生还组织了《侠名社》《榴火社》《浪花社》,从事抗战的文艺宣传。学生们到工人农民中去,‘以歌声唤起大众’(邓颖超语)”(23)周志俊,魏名国:《试论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第44页。。在育才学校的美育实践中,陶行知通过课程的设置、课外活动的开展以及与社会的深入融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兴趣,给予了学生艺术熏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使人才幼苗得到及时之培养而免于延误枯萎”(2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445页。的目的,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

三、陶行知美育思想与实践的现实启示

陶行知的美育思想与实践,是对中国本土化特色美育体系的探索,不仅是其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教育的精神财富。陶行知对美育的论述和开展的美育实践,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重视美育,凸显美育育人功能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中,美育是重要一环,他始终重视美育,注重培养学生“艺术的兴趣”,鼓励学生运用“艺术的精神”去改造学校、改造社会。同时,陶行知将美育的精神以校训、校歌、戏剧等形式贯穿于办学实践过程中,保护、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明了美育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依然存在着轻视美育、价值定位不清、流于形式等弊端,束缚了美育工作的开展,严重限制了美育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应首先从思想意识上树立正确科学的美育观,注重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结合,深化五育融合与学科育人、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切实推动美育进课堂、进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学校在办学实践中,要结合学校特色和区域文化资源,构建富有特色的美育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彰显美育实施过程中的学生成长内涵,从过程维度和情感价值维度探索学生人生美育的增值。

(二)创新美育,构建美育课程体系

在美育实践中,陶行知不仅重视艺术化的校容、美术化的办公环境,同时追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以美育的实施来达到培养“真善美的活人”之目的。因此,陶行知的美育思想与实践,体现出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和人文美的统一与融合,这也为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启发。例如,陶行知立足生活教育学说,指出:“烧饭是一种美术的生活。做一桩事情,画幅图画,写一张字,如能自慰慰人就叫做美。一餐饭烧的好,能使自家吃得愉快舒服,也能够使人家愉快舒服,岂不是一种艺术吗?”(25)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167页。将美育课程与日常生活相融合,通过戏剧、音乐、说书等形式,注重结合国家需要和社会大众需求来创新美育,丰富了美育的课程内容。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跳出就艺术而论艺术的建设思路,“而应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广阔领域中开发课程资源和建构课程内容”(26)刘冲:《走出学校美育的认识误区——兼论学校美育的课程化实施》,《当代教育论坛》2020年第6期,第9页。。《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对此,学校应结合区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特色,加强美育的课程设置与学科融合构建涵盖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艺术美于一体的课程。例如,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在建构美育课程体系中,建构了“人文审美”课程群,将艺术与生活相融通,开设了陶艺、石头画,举行了科技节、汉字文化节和艺术节等常规活动,并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生活教育,不仅让学生接受课程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生活美育、实践美育,实现了学习与实践、教育与生活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此外,学校还应加强探索美育的物型课程和仪式课程建设,在物型课程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博物馆、艺术馆等物型空间,同时加强与区域内文化空间(如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的合作,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挖掘美育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建设;在仪式课程方面,结合入学仪式、入团仪式、升旗仪式等,融合仪式与美育,例如江苏省的“八礼四仪”,学校应充分挖掘仪式之美,深化仪式的教育内涵,彰显礼乐美和行为美。

(三)拓展空间,丰富美育实践形式

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学校美育的实施应主动走出去,与家庭、社会相协同,将美育空间延展至更广阔的场域,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始终。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密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美育实践形式和机会,不仅在校内建立了艺术馆等空间载体,同时以公演等多元形式主动走向乡村、走向社会、走向大众生活。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美育空间已不再局限于学校场域内,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为学校美育空间与文化空间的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因此,学校应主动契合区域社会和文化,加强校内与校外的联系,搭建美育实践的协同平台,不断拓展美育空间,创新和丰富美育实践和活动形式。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美育实践的虚拟平台,利用历史文化故事、纪录片等多元媒介充实平台教育资源,设计灵活多元、内涵丰富的线上实践活动。例如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以革命文化引领美育实践和丰富美育实践活动。立足区域雨花台红色文化,利用区域红色文化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如清明祭扫、国家公祭日活动等,在庄严的仪式中使学生充分感知英烈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同时,该校还建设了雨花石文化博物馆,编排了话剧《雨花台》,不仅为学生美育的体验学习提供了场所,还使学生在亲身参演和观看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洗涤和情操的陶冶。总之,学校美育要注重教育空间的拓展和实践形式的多元,构建起系统化、特色化、多元化的美育实践活动体系,为培养“真善美的活人”和现代公民提供良好载体。

猜你喜欢
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美育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华中师范大学“五创并举”学党史,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陶行知教育名录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陶行知夜归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et Catchwords of 2017
美育教师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