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杜林论》中的道德观及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2021-12-31 12:59刘姣伶
南方论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恩格斯道德

刘姣伶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19 世纪70 年代,德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先后出版了《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哲学教程-严密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展开攻击。恩格斯受马克思的委托,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于1876-1878 年之间撰写了《反杜林论》这一经典著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分析了其内在联系。列宁曾给予《反杜林论》高度的评价,认为它是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1]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程中,道德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在《反杜林论》哲学编第九、十、十一章中,恩格斯比较集中、系统地对杜林的“永恒道德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过程中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和方法论。2019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下简称《纲要》),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提出重要部署。以《纲要》的颁布为契机,重温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观点的批判和对科学的道德相关理论的阐释,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问题上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一、《反杜林论》对杜林“永恒道德”的批判

在杜林看来,道德和真理一样,是永恒的、根本不变的,是适用于一切世界和一切时代的。杜林构建的道德的世界,“和一般知识的世界一样……有其恒久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这些原则必定以协调一致的方式“凌驾于历史之上和现今的民族特性的差别之上”,而这些要素“……重新出现于人以外的一切生物中”。[2]杜林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其“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基础、“永恒真理”的立论前提和“完全平等与绝对自由”的价值原则之上的。恩格斯对此逐一进行了掷地有声的回击。

(一)对“唯心主义先验论”认识基础的批判

杜林坚持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是其“永恒道德”的观点的认识基础。杜林从其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原则出发,认为原则早在世界之前、远在世界之外,就已经秘密地存在于某个地方了。在恩格斯看来,杜林的原则是形式上的原则,是自然界和人类世界都应当去适应的原则,并且仅仅是从思维中得来的。为了论证这种“原则”存在的合理性和普适性,杜林搬出“数学公理”作为辩护的手段。杜林认为,仅仅从头脑中而不是利用外部世界的经验就可以构思出全部纯数学,包括数和形的概念,都是“由它自己创造的对象。”[3]建立在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原则的基础上,并借以数学公理为手段加以论证,杜林构建的自然是绝对的、纯粹的、永恒的道德观。

恩格斯首先对其颠倒黑白的“原则”这一出发点加以驳斥。恩格斯认为,原则是研究的结果而非出发点,并且要符合自然和历史的条件。对于杜林狡辩的手段“纯数学”,恩格斯认为“数学公理是数学不得不从逻辑学那里借用的极其贫乏的思想内容的表现。”[4]因为无论是计数工具还是计数对象乃至判定“数”的概念的能力,都只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来自于现实世界。同样的,“形”亦如此,如果连一个具有一定形状的物体都没有,形的概念只会是无稽之谈。总之,恩格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社会历史为基本标准,指出了杜林“永恒道德”观点背后的认识基础——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所在。

(二)对“永恒真理”理论前提的批判

杜林“永恒真理”的观点是其“永恒道德”的观点的立论前提。杜林自称他所提出的道德原则是真正的、终极的真理,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世界,适用于一切人类和生物,那么他自然要让“永恒真理”这一观点有“一席之地”。在杜林看来,“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是不受时间、地点、条件所限制的。他把“将认识设想成受时间和现实变化影响”的思维视作愚蠢的;他不允许对“真理的绝对适用性”表示失望;他把“长久的怀疑”当作紊乱的表现;他认为只要掌握了“终极的真理,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真理和谬误的关系这一问题面前,杜林用“存在真理”来掩盖“永恒真理”的伪装。他承认认识中的谬误,但在他看来谬误不能阻止人们获得不变的永恒真理。这就将“真理”先入为主地化为不变的、永恒的范畴,明显地偷换概念。同时,杜林将真理和谬误绝对对立,认为二者彼此隔绝、互不相容更无法相互转化。

杜林形而上学的“永恒真理”的观点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正确处理人的思维和认识的矛盾。恩格斯首先发问:“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吗?”[5]对此,恩格斯给出了直接明了的答案:“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6]关于真理和谬误,恩格斯将二者辩证地加以考虑,批判了杜林将二者绝对对立的观点。恩格斯认为,真理和谬误“绝对的意义”存在于有限的领域,而在另外的领域中,二者又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既然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自然也不会有“永恒道德”的存在。恩格斯通过对杜林“永恒真理”的批判,推翻了其“永恒道德”的立论前提。

(三)对其理论根据“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批判

杜林“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观点是其“永恒道德”的观点的理论根据。在杜林看来,自由是绝对的,是和必然绝对对立的。杜林曾经将自由定义为:“一方面是理性的认识,另方面是本能的冲动,双方似乎连成一个合力”。[7]恩格斯将这种自由比喻为“按照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方向运动的力”。在这里,杜林将自由归结为不受外在客观条件影响的,仅仅由主观因素决定的范畴。然而,杜林又“随随便便地就给了第一个定义一记耳光”[8],他说“我们把道德责任建立在自由上面,但是这种自由在我们看来,只不过是按照先天的和后天的知性对自觉动机的感受。”[9]很明显,在这里杜林又谈到了客观必然性,使得他陷入了一种折中主义,没有真正地看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但通过对杜林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他真正持有的态度是认为自由是不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恩格斯也指出,后者不过是其对黑格尔观念的“极端庸俗化。”[10]

恩格斯对杜林的“绝对自由”展开批判,并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恩格斯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运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决定了自由的程度。反映在道德领域便是当人们需要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时,必须先对道德的必然性加以清晰地认识,这样才能进行有把握的、自由的行为。同时,恩格斯也将自由视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恩格斯列举了从摩擦生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使用的例子,说明了“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1]人的道德自由便是这样一步步演进、发展的。

二、《反杜林论》中关于道德的经典论述

作为一部论战式著作,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观点的过程中,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道德进行了科学的阐述。从起源和本质上来看,道德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从特点来看,道德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

(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要想充分把握道德相关问题,理解道德的本质和起源是关键和前提。在杜林看来,他错误地将道德的本质看成头脑中先验的产物,犯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恩格斯在把握道德和经济、政治的联系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批判了先验唯心主义的标准,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劳动为历史前提,使道德成为真正的科学。在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过程中,产生了各种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交换关系等。同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尤其是利益方面的矛盾也随之出现。要想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就需要一些判定的观念、标准和准则,道德就成了这些范畴的一个总体。恩格斯说:“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2]也就是说,道德的本质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3]

(二)道德的阶级性

以往的道德总是被宣称为一种超越阶级的道德。同样的,杜林口中的“永恒道德”也是“适用于一切阶级的。”在恩格斯看来,道德始终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自然也有不同的道德,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有各自的道德。因此,道德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具有阶级性。他指出:“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14]在一个阶级社会当中,有多少阶级,就会有多少种与之对应的道德。但只有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道德,才会成为这个社会主流的道德观念。在所有制以私有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占据统治地位,并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例如其所宣扬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观念,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对于各个阶级的道德,哪一个更趋近于绝对真理,恩格斯认为:“如果就绝对的终极性来说,哪一种也不是;但是,现在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即无产阶级道德,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15]代表着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道德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三)道德的历史性

杜林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出发,未能历史地看待道德,而是将道德视为“永恒不变的”。恩格斯坚持以唯物史观看待道德,认为道德具有历史性。道德既是历史地发展的,也是历史地继承的。一方面,道德是历史地发展的。道德作为经济关系的产物,随着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变化。离开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历史环境谈道德是不切合实际的。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道德准则,甚至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下,道德标准都各有差异。恩格斯列举了基督教的封建道德及其分支、现代资产阶级道德、无产阶级道德,“所以仅仅在欧洲最先进的国家中,过去、现在和将来就提供了三大类同时和并列地起作用的道德论。”[16]道德作为一种在社会关系中渐进地、逐步地形成直至约定俗成的准则,从开始到确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不会一直不变的永存下去。恩格斯列举了《旧约全书·出埃及记》中“切勿偷盗”的例子,他指出“切勿偷盗”并不是永恒的道德戒律,而是在低水平的、物质匮乏的私有制社会中形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偷盗的动机便会消失,“切勿偷盗”自然不会成为一条道德准则。另一方面,道德也是历史地继承的。不同时代和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存在共性。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三种道德论代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所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正因为这样,就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17]例如封建道德和资产阶级的道德都是剥削阶级的道德,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具有历史继承性;无产阶级道德也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劳动人民的一些道德传统,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道德的一部分。

三、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道德的论述,不仅在当时具有宝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意义,对我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性意义。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18]恩格斯鲜明地指出了道德的本质、来源和特点,从中我们可以把握道德建设的规律,结合新时代的新情况、新挑战,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

(一)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道德的本质是经济关系的产物,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不断在实践中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与认识。1997 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和市场经济中重视个人利益、金钱至上等原则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道德失范现象。但从总体上来说,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铸牢了道德的方向,道德的主旋律仍是社会主义道德。在今天,我们进入新时代,面临着国内外新的形势变化和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我们更要牢牢坚持住道德的社会主义方向。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19]要想保证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离不开党的组织领导。广大党员及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严守道德规范;各级党委要担负起领导责任,纳入工作全局,有效推进;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把握基层道德动态,规范道德建设方向。

(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道德具有阶级性,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一种面对思想文化交锋、意识形态多样、舆论风向多变形势下的一种社会价值共识,是社会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认同,具有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思想层面的共识和实践层面的合力,为每一个公民的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提供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向。因此,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入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构架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统一的道德体系;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总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使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21]

(三)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

道德具有历史性,既要对传统的有益因素加以继承,又要结合当下的时代要求加以创新。《纲要》中强调,要“坚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22]一方面,要对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加以继承发展。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诸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传统、“一诺千金”的诚信传统、“为人子,止于孝”的忠孝传统等等。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对历史传承下来的道德观念和规范加以辨别,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3]在党领导广大人民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道德,涌现出白求恩、张思德等英雄楷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应该深入挖掘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赋予其新时代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要“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道德建设的时代性和实效性。”[24]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网络科技的繁荣,社会整体对道德提出新的要求,个人对道德也有了新的认识,道德的内容、评价标准、载体等都在不断变化。因此,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紧紧围绕新时代这个最大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加以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当下,我们面临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挑战,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出发,把握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实质,认识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而使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恩格斯道德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