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不相食”:基于凉山彝族食俗的饮食人类学阐释

2021-12-31 20:59丁木乃
关键词:凉山彝族饮食

丁木乃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首要物质基础, 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前提。人类学与饮食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的饮食生产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无不反映到文化表达层面, 人类学对于饮食文化的研究走过了逐渐重视和强化的过程, 理论越来越丰富、 视角越来越多样、成果越来越成熟,成为人类学专业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1]不同食物的不同吃法,是彝族人生活方式的核心之一, 也是彝族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凉山彝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凉山彝族文化领域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独特风貌。但是,人们应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为何可以吃,又为何不能吃,这些很寻常的饮食问题,却很少有人深入探讨。 因此,本文以饮食人类学为视角,探讨凉山彝族饮食文化中“同类不相食”的饮食观及其所蕴涵着的文化之谜。

一、凉山彝族饮食习俗

凉山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雅砻江、金沙江、安宁河、大渡河流经其间,马湖、泸沽湖、彝海、邛海等点缀其中。 凉山彝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日常食俗、年节食俗、婚丧食俗和宗教礼祭食俗。 凉山彝族地区的农作物为苦荞、玉米、土豆、燕麦、小麦、水稻等,畜牧业主要有牛、羊、马、猪、鸡等,蔬菜有白菜、萝卜、青菜等。 荞麦是凉山彝族地区种植历史悠久的粮食作物,至今仍是人们的主食之一。燕麦是凉山高寒山区的一种粮食作物, 玉米是凉山彝族地区引进种植较晚的粮食作物之一, 小米是凉山彝族地区栽培历史很长的作物之一, 土豆是凉山彝族地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凉山彝族传统菜品有坨坨肉、腊肉、腊肠、酸菜汤、鲜菌汤、辣子鸡、冻肉、烤土豆、玉米粑粑、苦荞饼、苞谷饭、连渣菜、豆腐乳、酸菜洋芋汤、杆杆酒等,是较为传统的彝族菜品。其中,坨坨肉广泛用于日常饮食、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聚会宴席、宗教祭祀等方面。在长期的饮食发展过程中,彝族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菜”。

其一,凉山彝族日常食俗中,特别注重待客礼仪,客人为上,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文明用餐,以酒待客,正所谓:“汉区重视茶、彝区重视酒”。在饮食习惯上, 主人和客人只能同饮酒, 不能一同吃饭,客人要单独用餐,待客人吃完饭,主人家再进餐。 招待客人最大的礼节是打牛,其次是宰羊、杀猪烧鸡,对于不同的牲畜使用不同的宰杀方法。宰杀前要把牲畜牵到客人面前, 客人过目后牵到门口宰杀。 山羊用刀杀,而绵羊禁用刀,只能用手将其窒息,牛用斧头或铁锤击打头部。牛羊杀死后不用开水烫,也不用火烧,而是连毛一起把皮剥掉。若杀鸡招待客人,客人享用鸡头,并看鸡舌卜,鸡肝和鸡心用来孝敬老人,年长妇女吃鸡胸脯,小孩吃鸡腿,主人喝鸡汤。 若杀的是小猪,则将半边猪头和猪肝,放于客人饭桌上,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可以将主人家赠送的猪头、 羊扇骨肉或牛后腿肉转赠给他人,获赠者要向客人敬酒。

其二,凉山彝族的节日食俗中,彝族年和火把节保留着最浓厚的食俗氛围。 彝族年的节日活动与祖先崇拜相关,过年时猪用刀杀,盆内装上水和盐接猪血, 猪毛用干草烧, 猪肉煮了祭祀完祖先后,家人才能享用。砍猪肉比较讲究,先从哪里砍,再砍哪个部位,每个步骤都不容忽视。猪胆要挂起来,猪膀胱内的尿要倒在卧室的床底下,并把它吹起来挂在屋内。猪肉要两根排骨连着砍成一条,撒点盐挂在火塘上熏成腊肉, 猪肠子和猪肚灌进肉后熏成腊肉。猪头献给最珍贵的客人或亲人,猪脚给小孩,猪脑和猪肝给老人吃。

火把节时杀鸡不能用刀, 要拿点大米放进鸡嘴巴, 不让鸡把米全部吞下, 主家的男性坐于门口,手持鸡,鸡头朝向门外,不能对着人掐鸡,也不能用刀杀鸡,须用双手将鸡窒息后拔毛,待大部分鸡毛拔掉后,再用开水烫鸡毛,老人和小孩从家门口开始一路撒鸡毛, 撒出一条条鸡毛路以迎接祖灵过节。献给祖灵的鸡是一只小母鸡,一般先宰这只“祖灵鸡”。砍肉也比较讲究,按照平时举行仪式的要求进行砍肉,先砍鸡脚、鸡翅,再解剖内脏。这只鸡会单令煮熟,当作祭品放到祭台上献给祖先,饭前先祭祖,之后家人才开始食用,献祭的鸡肉不能吃完,要留一点来献祖灵。火把节最后一天的傍晚前,主人拿着蕨草、苦荞偶、鸡脚、鸡翅羽毛、辣椒、大蒜、猪肉等祭品献给祖灵。 主人在火塘点燃火把,前往村口的路上方用石头堆成火塘,将祭品放置于石头上,火把放于石头火塘中,以此送别祖灵。凉山彝族对节日饮食有一定要求,会举行相应的饮食仪式来献祭祖先。

其三,凉山彝族婚丧食俗中,新娘节食是婚嫁食俗的主要礼俗,节食时间一般为三天,不准新娘吃饭喝水,只能吃一点燕麦和鸡蛋,是为了避免新娘前往婆家的路途中解手。 凉山彝族丧葬仪式中有其独特的饮食礼俗,当人断气时,要杀一只“断气羊”,只能将这只公绵羊窒息死亡,不能用刀杀,剥下的羊皮要连着羊头和羊蹄,挂于亡者旁,送葬后将这些东西给主持仪式的毕摩,其他人不能要。这主要用于祭奠死者, 会将其作为亡灵前往祖界路上的陪伴,其肉主人家不能吃,只能由邻居和吊丧者食用。 凉山彝族会专门为死者杀一头“开路猪”,只能将猪闷死,不进行宰割,把猪头朝向门口,放置于死者的尸体架下方,一直放到火葬之日会拿到火葬场给负责焚烧尸体的人, 之后在野外另烧一堆火烤着吃。 这头“开路猪”意在为亡灵开出道路,让亡灵通过祖路与祖先相聚。 此外,前来吊唁的亲戚带来鸡蛋、燕麦、烟、酒等,这些陪葬食品挂在死者周围,给亡灵享用。 葬礼结束后,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们分食坨坨肉、荞粑粑或米饭,每人必须获得一份,不吃或漏发为不吉利。凉山彝族婚丧饮食十分讲究, 在饮食的表现形式上, 复杂多样,有着多种多样的饮食规范。

其四,凉山彝族宗教礼祭食俗,是其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主持仪式的毕摩和苏尼有一定的饮食规矩, 不能贪嘴,不能醉酒,也不能大量饮食,因为大小便会给仪式带来不洁。吃饭时要单独设席,忌讳与他人一同进餐,饭前先舀汤献祭护法神,然后再食用,吃首不吃尾。 一般毕摩食用动物的头、肝,神灵享用动物的胆、心,而鬼邪只能吃动物的脚、肺和尾部。 仪式中的祭牲要按一定要求砍肉,不能有误,助手不懂的地方要向毕摩请教。 毕摩和主人吃完烧肉后,其他人才能吃。祭祖送灵仪式上有羊皮口袋,是用于装祖灵的口粮,在灵台献祭时有鸡蛋、燕麦、腊肉、香肠、白米饭、鸡汤等。 在宗教祭祀活动中,仪式饮食独具一格,有着特殊的意义。“供奉食物是食物的精华, 品尝美食是神圣的权力和社会的核心。”[2]凉山彝族宗教仪式中,食物是完全必需的, 因为必须用食物中的精华来款待神灵和祖先, 而品尝祭祀活动中的食物是毕摩和仪式男主人的神圣权力。

概言之,在日常食俗、节日食俗、婚丧食俗、宗教礼祭食俗中,彝族人的饮食方式不同。不同的仪式背景下,使用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饮食准则。社会职业不同的人,其饮食也不同。 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小孩,也有不同的饮食禁忌。饮食在彝族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繁琐而严格的饮食礼仪,体现出复杂的多层化的社会关系模式。“饮食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与传承形式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文化人类学家的关注, 人类学对饮食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族志表述。 ”[3]凉山彝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 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凉山彝族饮食文化内容丰富,是凉山彝族智慧的载体, 是凉山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和认识凉山彝族的一个重要窗口。凉山彝族在长期的饮食习惯中,总结出营养均衡的“彝餐”菜品,非常重视饭菜的合理搭配,正如凉山彝族谚语云:“荞麦羊肉两相宜,荞在高山种,羊在高山放;大麦鸡肉两相宜,麦在园地种,鸡在园地放;大米猪肉两相宜,稻在水田种,猪在沼地放。”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 凉山彝族逐渐形成了独具“彝味”特色的饮食习俗。凉山彝族饮食习俗富有特殊的历史底蕴和社会意义,也有着深层的文化因素,表现出独特的饮食风格和朴素的道德观念。 传承和发展凉山彝族饮食伦理思想, 有利于促进凉山彝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凉山彝族饮食禁忌

禁忌,是人类社会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是最早的一种社会规范。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对禁忌及其所隐藏的矛盾情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后,认为禁忌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崇高的、神圣的;另一方面,则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4]道格拉斯指出:“禁忌作为一个自发的手段, 为的是保护宇宙中的清晰分类。 禁忌保护了关于世界是如何组成的这一问题的地方共识。它挺起了那摇摆不定的确定性。它能够减少知识上和社会上的混乱。 ”[5]禁忌具有保护的功能, 通过对传染和危险的恐惧而起到约束的作用。 至今, 禁忌仍广泛存在于各民族文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饮食习惯。肉食禁忌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6]凉山彝族饮食习俗受其传统道德观念的约束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严格的饮食行为规范,有着独具凉山彝族特色的饮食风格和饮食禁忌。凉山彝族以饮食禁忌作为衡量人的道德标准,其传统的道德观念渗透于饮食习惯之中,影响着人们的饮食行为。

其一,凉山彝族孕妇忌食母猪肉、阉羊肉,不能吃怀胎或难产致死的牲畜之肉。禁食兔肉,否则生出的婴儿会出现兔子一样的鼻子。 毕摩不吃耕牛肉,否则会使其咒语和法力失效,如彝族文献中有记载:“丘补时代兴,蜀木恩基,见神鸟不打,神鸟之皮不作衣,禁止杀耕牛,不穿耕牛皮,不吃耕牛肉,不喝耕牛汤,不饮耕牛血。”[7]如今,凉山彝区的毕摩还保留有不吃牛肉、不喝牛肉汤的习俗。

其二,凉山彝族认为,吃蛇蛙会染上疾病,遇到蛇脱皮、蛇吞蛙、蛇交尾等也是不吉利的,进入家中的蛇蛙不能伤害,只能将其抓到野外放生。蛙类是两栖动物,不属于家畜家禽范畴,所以不能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除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等特殊需要外,禁止捕捞相关蛙类野生资源。凉山彝族的饮食禁忌,则很好地起到了保护蛙类的功能。

其三,在凉山彝族观念中,猫是神圣祖灵牌的守护者,猫可以在屋内任何地方活动,甚至可以到房顶,而猪和狗等上屋顶是不洁的。凉山彝族的人去世后,会请毕摩制作灵牌挂于屋内,而灵牌不能被老鼠咬,若被老鼠咬了,则会不吉利,甚至致人生病。 于是,猫当起了保护祖灵牌的重任,成为彝族人的“恩人”。凉山彝族的祭祖送灵仪式中,还特意拿一只猫放于青棚内守护祖灵牌, 以免被老鼠咬后而玷污祖灵。彝族人认为,猫是雪族十二子之一,属于同类,不能吃。人若吃了猫肉,或者接触了猫的尸体,人的灵魂会被玷污,会患病甚至瘫痪。猫是人类的宠物,它长年与人生活在一起,替人们抓老鼠,保护粮食,守护祖灵牌,与彝族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食用猫肉是不仁不义的。

其四,凉山彝族忌讳食狗肉,过去每家都会养狗,主要是为了看家护院和狩猎放牧,在彝族人的观念中,狗与人是同类,所以绝对不会吃狗肉。 人们认为遇到狗的尸体,会给人带来不洁,要请毕摩做洁净仪式,同时,认为人吃了狗肉就会被污染,灵魂也会被玷污,还被病魔纠缠而生病。在凉山彝族看来, 狗不仅仅是人类的朋友, 狗与人属于同类——灵掌类,所以,狗肉是不能吃的。 从分类体系来看,凉山彝族认为猫狗和人是同类,从道德情感而言, 猫狗是人类的好朋友。 在宗教信仰观念中, 猫狗的尸体是肮脏的污物, 会污害人体和灵魂。 由此,凉山彝族一直以来禁食猫狗。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家畜中没有狗, 我国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也没有列入猫狗,猫狗作为人类的好朋友, 与人类早已建立起了比其他动物更为密切的关系, 国家层面把猫狗定位成“伴侣动物”,明确禁食猫肉和狗肉,这是现代人类文明的要求和体现。

总的来看,“饮食禁忌是任何一种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成分, 是某一民族或者群体在历史上形成的避免食用特定食物的传统”。[8]饮食禁忌对于饮食人类学而言,“其不单单反映出宗教意识和心理, 还反映了族群对自然界和人类关系的一种认知和建构”。[9]凉山彝族在饮食习俗中有着诸多禁忌,忌食猪、猫、狗越过的饭菜,忌讳吃饭时大声说话和讨论。 婚宴饮食中忌讳杀牛, 牛有角会生事端,不能打破酒杯和餐具。丧葬饮食中忌讳漏发坨坨肉,漏发者被视为与死者同去阴间的人。招待客人的绵羊不能用刀杀,只能用手将其窒息。活着举行“送活灵”仪式的老人,禁食蝙蝠、马、猫、狗、蛇、蛙、老母猪的肉,否则会玷污灵魂,以致不被祖先接纳。凉山彝族传统的生物观和血统观中,只要是属于同一起源的生命,不能相互伤害,否则是违背天意的行为,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神灵的惩罚,一直以来有着“不食同类”的饮食禁忌,即马、兔、猴、狼、狗、猫、鼠、蛇、蛙等与人类属于同一类,所以人类不能伤害它们,更不能食其肉。凉山彝族将同类动物的肉视为“不洁净”的食物,吃这些肉是危险的,人会被污染,需要举行洁净仪式,净化人体和灵魂。人们认为只有猪、鸡、鸭、鹅、牛、羊等是洁净的,吃这些肉是安全的。

凉山彝族饮食禁忌, 几乎贯穿于凉山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与其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凉山彝族饮食禁忌中,遵守饮食禁忌意味着拥有安全的食物,这不单是身体上的安全,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安全。

三、凉山彝族“不食同类”的洁净依据和污秽原则

“食物与人类的生存、生计存在着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关系, 在此基础上演绎了各种各样的饮食文化。 ”[10]凉山彝族饮食文化分为大众饮食和宗教饮食,其中,独具特色的是宗教饮食文化,它包含无形与有形、神圣与世俗、象征与禁忌、等级与界限、秩序与结构,具有仪式性、规律性、象征性、结构性和民族性等饮食特征,体现着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思想内涵。 仪式上的屠宰方式非常讲究,要按照一定的解刨方法。 毕摩、主家和助手吃饭时也讲究,人、神、鬼的饮食不同,有毕摩的饮食,有鬼神的饮食和祖灵的饮食。凉山彝族独特的饮食观、伦理观和污秽观,对于维护生态、保护野生动物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彝族人与灵掌类动物是“雪族”后代。凉山彝族古代经典史诗《勒俄特依》中,首次以“有血和无血”进行动植物分类,记载了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形成和起源,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它是凉山彝族先民对宇宙世界的解释和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其中,《雪生子孙十二种》讲述了远古的时候,天上掉下的动物种子霉烂三年后, 变成了三股白云,上升到宇宙上方,降下三场红雪,九天化到晚,九夜化到亮,化为人祖形,举行九种不同黑白的祛污除秽仪式,净化污秽后,用冰来做骨,雪来做肉,风来做气,雨来做血,星来做眼,变成雪族,雪生子孙十二种:有血的六种和无血的六种。无血的六种分别是草、树、杉、鳞毛蕨、铁灯草、青藤,有血的六种分别是蛙类(癞蛤蟆、红田鸡、家神蛙)、蛇类(龙、蟒蛇、红嘴蛇)、雕类(神雕、孔雀、飞雁、鹰、鹞子)、熊类、猴类、人类。凉山彝族将人类划分为“雪族”, 即人类与这些动物由同一个祖先演化而来,有着共同血缘,所以不能互相残害。它成为凉山彝族的图腾禁忌,以及社会生活的原则。

其次,食灵掌类动物的肉会带来污染。 在《猴变猿人谱》中记载了猴子变猿人的进化过程,彝族人认为与人类属于同一类的动物不能杀害, 更不能吃它们的肉,将其划入污秽体系,成为彝族人的饮食禁忌,禁食蛙肉、蛇肉、孔雀肉、飞雁肉、鹰肉、熊肉和猴肉等,否则会成为不洁净的人,人们对它们加以崇拜,并成为动物图腾。“在凉山彝族的分类体系中,将人与动物分为三类,即掌类、蹄类和翅类。 人与猴、蛙、蛇、虎、狼、猫、狗、马等属于掌类,这些动物的肉都不能吃,因为与人类属于同一类,不能互相残害,吃了就会成为不洁净的人。 蹄类的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猪和翅类的鸡、鸭、鹅,这些动物的肉是洁净的,人们食用是安全的。从分类体系中可以看出,洁净则安全,污秽中则危险。 ”[11]凉山彝族不食灵掌类动物,与这些动物和谐相处。

再次,以打鸡、打狗的仪式与分食肉的方式,守护农作物和森林。凉山彝族认为,人不能打掌类和翅类动物,更不能食其肉,否则会被玷污。 乌鸦吸食烧死人时冒出的青烟也会被污染, 虎豹食人肉和狗吸人血都会被污染, 因为人类与灵掌类动物的祖先是同一个,身上流淌着一样的血,所以不能相互伤害,违背此禁忌的行为,均会被污染。 彝族人的污秽观念认为,吃了灵掌类动物的肉,人的身心会被污染,人的灵魂会被玷污,人的善性会被扭曲,人会被病魔缠身,其被污染的灵魂很难回归祖先的身边。甚至遇到灵掌类动物的尸体,也是一种凶兆, 会给人带来污染, 必须请毕摩做除秽仪式,净化人的身体。 由此,凉山彝族常将这一禁忌习俗用于守护农作物和森林, 在庄稼即将丰收之前,村寨的“克其”(彝语,直译为烧狗)仪式中,将狗诅咒后打死, 并把狗的尸体挂于村庄附近的庄稼地里,这样一来人们就不会去偷玉米和土豆,以此来保护粮食不被破坏和偷走。 还有请毕摩举行打鸡、打狗仪式,毕摩念诵咒语,将鸡尸和狗尸挂于森林外的显眼处,若有人去砍树,则会像被打的鸡和狗一样死去, 人们分食祭祀之肉后不敢去砍伐树木,整片森林就能得到保护。“实际上,人类学家所研究的每一个部落或村落社会都用肉食来加强社会纽带,以使同乡和亲族关系得到巩固。 ”[12]通过分享肉食,人们遵守共同的准则,从而起到维系社会秩序的效果。 凉山彝族独具特色的饮食禁忌,对彝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着特殊作用。比如,凉山彝族地区的熊猫、狐狸、熊、猴子和雁等动物能得到保护, 这足以证明彝族饮食文化对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最后,凉山彝族的饮食习俗与禁忌,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在推动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 洁净与污秽观念与乡村社会治理积极互动。 洁净与污秽中多数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蕴含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如民族归属、文化认同、道德约束、社会规范等。洁净与污秽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驱动和约束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对彝族地区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凉山彝族文化系统中,洁净与污秽观念处于核心地位, 渗透在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结构之中,体现于血缘家支、等级通婚、疾病认知、身体象征、仪式禁忌、饮食卫生、颜色分类、习惯法、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小到一个人的身体洁净、行为洁净和心理洁净, 大到一个血缘家支和姻亲的洁净,乃至整个民族和社会环境的洁净。洁净与污秽观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它贯穿于人的生命,从生到死,对于人的行为规范、思想道德和社会伦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这种由“洁净与污秽”带来的自我调控和道德引导, 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四、凉山彝族“同类不相食”的伦理审视

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将民族饮食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维系健康和保持生命,人不能以人之外的所有对象为食物。人类的食物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每一种食物对人而言都具有危险性。 ”[13]凉山彝族具有明确的分类观念, 并没有简单地把类别安排在孤立的类型中, 相反, 这些类别之间具有一定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凉山彝族社会中,污染的观念在两个层面上发挥着作用。其一是自然层面上的, 人们破坏自然环境、 乱砍乱伐、过度捕杀动物、食灵掌类之肉等行为都会产生污染, 在这个层面上, 用自然规律来强化道德符号。 其二是社会层面上的,若有自杀、他杀、乱伦、接触尸体而引发社会纠纷、 超越社会边界等行为也会产生污染,污染的观念被用来类比,以此来表达和强化社会秩序。

首先, 凉山彝族先民关于人类的起源中人与自然共生的观念, 认为最初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混沌、一体的,其后,人与自然渐渐地一同演变出生命形态,认为人体同于天体,人与天地同。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在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得到印证,如“狩猎莫猎尽,禽兽若猎尽,人类也临危”。它要求人们要崇尚自然,如“杉林长势茂,獐鹿跑得快,江河水源足,鱼儿游得欢”。尊重自然,如“树能储水,树枯水干涸”,又如“风光靠山水,绿化靠树林”。[14]凉山彝族饮食文化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凉山彝族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彝族人的实践活动中, 受到凉山彝族饮食禁忌的影响,人们基本上是下意识地遵守其行为准则。凉山彝族饮食禁忌在实践过程中, 不必借助外力的推动,就能不断起到维护生态的作用。

其次, 人类与野生动物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应该将野生动物视为人来看待,“如果人类不让地球上的非人生物生存, 那么人类自身也无法生存”。[15]凉山彝族传统文化要求人们要保护自然,如“江水枯竭鱼儿被日晒,岩壁崩塌蜜蜂四处飞,父母故去子女各地散”,又如“杀雄森林怒,射雁天公怒”,主张遵从自然规律,如“水往低处流,树往高处长”,又如“杜鹃啼三月,知了鸣七月,树叶长六月,雨水下九月,人类活一生”。这些都告诫人们向自然适度索取,如“剥了树皮树要哭,扯了鸟毛鸟骨疼”。[16]凉山彝族饮食文化很大程度上传承着崇尚、尊重、保护、顺应自然的文化。从凉山彝族饮食文化生态实践来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它强调人们要去顺应自然,而不是去征服自然。

再次, 凉山彝族作为与自然交融甚多的民族之一, 在浩瀚如烟的彝文典籍中记载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其“天人一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认为人与自然都是同根所生、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的。 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主张保护动物,如“瘦熊不该杀,肥麂不该打,空蜂窝不该取”,“打蛙手污秽,打狗更忌讳”“打雁上天怒,杀人家族怒”。[17]若打了不该打的动物,则会受到道德伦理上的谴责。 若吃同类动物之肉,则会污秽染身,人会变得不洁,在思想上受到惩罚。这些理念对规范行为和约束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伦理价值, 它蕴含着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地方性的理论体系,使彝族人的思维逻辑得到认可和遵从。凉山彝族饮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它与保护生态、提升生态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高度契合。它生动展现了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是平等的, 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要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应该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最后,凉山彝族“不食同类”,与众多野生动物共生共荣。如凉山彝族不食蛙、蛇、鼠、野兔、狐狸、蝙蝠、穿山甲、果子狸、树熊、孔雀和大雁等,甚至忌讳食狗肉和兔肉,不兴吃马肉和驴肉,不食猫肉等,这与“雪族”观与污秽观有直接的关系。在凉山彝族洁净观与污秽观中, 同类动物的肉不仅不能吃, 而且也不能触碰尸体, 因为它们是肮脏的污物,会污害人体、污害人的灵魂。正如毕摩在《除秽经》中明确指出:“打死掌类动物受污者来清,打死翅类动物受污者来清,打死蹄类动物受污者来清,打蛇手受污者来清除,打蛙手受污者来清除,杀熊手受污者来清除,杀人手受污者来清除。有眼见识多,有足踏处多,有嘴所食多,污从口人者来清。食用掌类动物受污者来清, 食用翅类动物受污者来清,食用蹄类动物受污者来清。 乌鸦吸进火葬烟,污于九片柏林者来除;虎豹食人肉,污于九条深沟者来除;黑狗吸人血,污于九户邻居者来除。 ”[18]人们若是吃了这些动物的肉,或者接触了尸体,则会污秽染身,更会染上各种疾病。 因此,只要是属于同一类型的动物就不能伤害,更不能食其肉,否则会被污染。 凉山彝族“同类不相食”既是出于对减少疾病与维护卫生安全的考虑, 也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吃有益的食物,健康生活。

结 语

人类的历史也是疾病的历史, 传染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挑战, 许多野生动物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病原体的贮存宿主或中间宿主, 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是导致传染病的最根本原因。 国家立法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我们应当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禁食野生动物,革除饮食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认为:“文化习俗并不是饮食偏好与禁忌的万能答案, 真正的答案要到生态史与文化史的结合部中去寻找。 ”[19]同样,凉山彝族“同类不相食”的饮食观念,要到凉山彝族历史文化中寻找答案。凉山彝族传统文化观念,认为灵掌类动物与人类是“同源的”,这些动物的肉是“不洁的”,人们吃这些动物的肉或触碰尸体会污染人的身体, 也会玷污人的灵魂,甚至被污染的亡灵不能回归圣洁的祖界。

凉山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丰富的想象叙述了宇宙的变化、 万物的生长、人类的起源,认为天地万物源于雪,雪生十二子,人类亦源于雪,动物亦源于雪,植物亦源于雪。凉山彝族先民关于人类的起源是一种“雪变化说”,雪子十二支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演变的顺序是先天地后人类,认为万物有灵,人类与动物和植物同源共生,人与大自然本为同源体,因此,不食同类动物的肉。 人类食物的伦理中,对“‘类’的认同说明人把自己的本质安放在某个平面, 没有类的认同,人和动物都会陷入疯狂”。[20]凉山彝族“同类不相残”的伦理思想则认为人与某些动植物是同祖源的关系,要加以保护。 他们崇拜自然,与大自然做朋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在彝族地区的生态治理中,这对于维护社会和谐、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保护自然具有积极作用。 凉山彝族饮食文化蕴藏的饮食伦理思想, 为探索彝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凉山彝族饮食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彝族海菜腔
春节饮食有“三要”
推进蚕桑基地建设 助力凉山脱贫攻坚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