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内涵、功能与提升路径

2022-01-01 01:02朱敏廖友国陈敏
关键词:育人心理健康心理

朱敏,廖友国,陈敏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预期目标是,到2022 年与2030 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分别达到20%、30%。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是检验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成效的重要刚性指标。在2021 年召开的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让广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要加强源头治理,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1]高校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沿阵地,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自觉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当前高校心理育人实践的重点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内涵

心理健康素养是个体在促进自身以及他人心理健康,应对自身以及他人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具体包括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观念、心理疾病相关的知识和观念、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态度和习惯、促进他人心理健康的态度和习惯、应对自身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应对他人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六个方面。[2]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科学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时代特征。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高校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心理基础。但与此同时,一小部分大学生压力管理不当出现情绪失调、心态扭曲、仇视社会、意志薄弱等极端思想,乃至淡漠生命出现自伤以及伤人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亟待有效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为大学生积极心态塑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心理健康素养是健康心态的必要条件,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健康心态的紧迫需要。

2.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取向。传统的心理健康观是问题取向的,以心理症状的消除作为心理健康唯一标准,在此理念主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向矫正模式,仅面向少部分“问题学生”,侧重于对各类心理问题的干预。在积极心理学思潮引领下,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更为全面,现代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强调心理健康同时包含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积极与消极两大指标体系,心理健康不仅是心理症状的消除,也不单纯是积极心理健康状态的获得,而是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进行全面考察。[3]换言之,心理健康是心理症状消减与积极心理资源增加并存的良好状态。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治未病”,立足预防性与发展性,并且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培育应同样遵循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一方面,重视有助于心理症状预防与消除的事后应对方式、求助意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有利于积极心理资源累积的积极认知信念系统、情绪调节策略、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

3.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多元结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情感态度的复合体。并且,上述内容分布在由“心理疾病应对—心理健康促进”和“自我—他人”构成的两维四象限的框架内。[2]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为普通民众心理健康素养提供了一般指导原则与基本要求。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内容与水平应有更高要求,应在十条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和具体化。一是知识和理念方面,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有正确认识,能够鉴别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心理障碍,知晓心理问题可防可控的特征;二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坚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如有规律的作息与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三是基本技能方面,有排解自身负面情绪的科学有效方式,善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四是情感态度方面,对心理问题当事人抱有同理心,不歧视、不排斥,并且愿意给予支持与帮助,如建议当事人及时求助,当对方陷入心理危机能及时报告等。

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多重意义

心理健康素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石,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高度来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重要功能。

1.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入脑入心。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强调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一步突出了心理建设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养成中的特殊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基础在于了解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青年大学生面临种种人生课题,在抉择与挫折中容易产生心理困惑与迷茫,不及时疏导易引发社会不公平感、阶层对立态度与暴戾情绪等心理负能量。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助力健康心态养成,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的关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心理准备,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2.有利于健全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完成的课题成果表明,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由三大领域六种素养十八个要点构成,其中,健康生活素养包含珍爱生命、健全人格与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强调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等内容。[4]上述要点正是良好心理健康素养的直接体现,换言之,心理健康素养是我国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高等教育培养造就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3.有利于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质量。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是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家庭早期教育以及特殊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相对而言,肢体残疾、精神疾病家族遗传史、自杀家族史、童年受虐待经历、留守经历与贫困家境出身等大学生群体对心理问题具有易感性。环境适应困难、学业压力、人际冲突与情感丧失等负面生活事件的刺激易诱发上述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而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甚至精神症状乃至轻生。心理健康素养在这种易感性与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可以有效缓冲生活应激的负面冲击,降低心理疾病发生的风险。并且,当心理问题发生时,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能够促进当事人采取积极稳妥的应对措施,确保心理危机的及时发现与有效干预。因此,心理健康素养是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质量的关键环节。

4.有利于完善高校心理育人评价机制。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心理育人的科学评价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传统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主要从基本建设标准入手,着重考察体制机制、师资队伍、教学体系、活动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工作条件方面的落实状况,该类评价主要是基于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资源投入的视角,对于健全完善心理育人工作模式具有十分积极意义。但现有评价机制也存在对心理育人结果检验不足的问题,单纯以一次性心理健康测验结果作为评价指标,显然科学性不足,更有甚者,直接以是否有自杀等极端事件发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评价的“潜规则”。[5]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的旨在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工作优劣应该重点以广大学生是否有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获益为依据。心理健康素养综合反映大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能力掌握程度与适当态度,并且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是最为合适的评价考核指标。可以将心理健康素养作为检验知识教育、宣传活动与咨询辅导服务成效的金标准。

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路径

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一般知识的知晓率偏低,对抑郁症等多种类型心理疾病的识别率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专业服务存在认识偏差,对求助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帮助的意愿不高,还有大学生对心理问题存在污名现象,对心理问题当事人表现出负面评价、消极情感与歧视行为。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尚不理想,有待大力提升。[6-7]

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首先,健全协同运行机制。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引领,立足身心一体的大健康观,健全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在内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总体规划,统筹做好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心理育人并非孤立运行的工作系统,要充分挖掘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心理教育元素,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强大育心功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影响系统,但家庭参与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加强家校协同育人,通过家校联系向学生家长传递积极教养的理念,多采用情感温暖型的支持性教养方式,避免专制与冷漠的方式,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改革完善评价机制。在工作理念与模式由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向当前心理育人重大转向的时代背景下,亟须加强对心理育人成效的评价。以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关键结果指标,建立以心理健康素养增值为导向的工作评价机制,既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心理育人要求的具体举措,又遵循了心理育人的科学规律。探索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基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测评指标体系,实现评价手段的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再次,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将心理健康素养纳入全体学生的心理普查进行追踪,深入探究心理健康素养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教育成效等,或开展前测与后测对比的干预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推成效评估的科学化水平。

2.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前移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关口,切实落实相关文件要求,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 个学分,32~36 学时。同时开设系列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提供菜单式选修课资源,确保全体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求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下线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推进基于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课堂教学改革,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情感态度的全面提升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同时,对他人的心理问题抱持接纳态度,拒绝污名化,能够识别他人的高危心理问题尤其是自杀风险,并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改革教学结果评价,将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成效的金标准,积极引入心理健康素养评价模型,以心理健康素养基准为考核点,设计科学化考核方案,综合纸笔测验、课堂展示、生活实践等途径开展评价。

3.丰富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供给。提供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创设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情境,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与教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结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等时点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校园心理情景剧展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沉浸式体验,并积极探索通过第二课堂对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赋予学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心理健康意识,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自助与互助技能。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广泛运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媒介,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体和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增强体魄中增进自信,在参与团队协作中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网络,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让学生在真切的感知与体验中汲取文化养分,为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提供精神源泉。

猜你喜欢
育人心理健康心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