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双一流”高校资助育人的逻辑转向与实践路径

2022-01-01 01:54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资助

张 敏

(南京邮电大学 学生工作部,江苏 南京 2100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1]在新发展阶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现该目标的征途中,“双一流”高校担负着更大的责任和更高的使命。人才培育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不断完善资助育人体系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措施。传统的高校资助育人模式难以满足新发展阶段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新”上下功夫,在“精”上出成就,构建“高质量+成才”资助育人模式,成为“双一流”高校在新发展阶段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逻辑转向:新发展阶段“双一流”高校资助育人的新定位、新内涵

高校资助工作是我们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幸福,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期待已经从平等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向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转变”[2],人民对高校资助工作的要求也已经从公平享有接受资助育人教育的机会向享有公平而高质量的资助育人教育转变,资助育人工作的转向具有坚实的逻辑基础。

(一)“双一流”高校资助育人的新定位

首先,随着绝对贫困的清零,减少相对贫困成为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绝对贫困的清零预示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同时也影响着高校资助工作的进程与质量,促使高校资助模式从单向经济资助转向集经济资助、精神支持、生活辅导、生涯规划指引等为一体。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进资助质量的提升,是“双一流”高校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望的进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双一流”高校在新发展阶段开展精准资助工作的新要求、新目标。其次,绝对贫困的清零催生出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进一步推进精准资助认定标准的制定,以及在认定过程中引入智能数据筛选技术,成为高校资助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重点中反复强调要建设大数据平台, “双一流”高校资助工作必须依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双重加持,才能进一步在 “精”字上做文章。最后,脱离贫困使学生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高校资助工作必须在提升资助实效、彰显育人效果上下功夫。制度自信给青年学生带来了信心,追求自我发展与内在精神丰满成为他们的真实内在需求。青年学生对改变生活方式、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成为促进新发展阶段高校资助工作转向的逻辑前提。

(二)“双一流”高校资助育人的新内涵

要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深刻领会新发展阶段的丰富内涵,准确认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新要求体现在高校资助工作上,就是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走访,深入到困难学生中去,发现学生的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发展阶段的高校资助工作体系。

对于“双一流”高校来说,新发展阶段的资助工作应聚焦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聚焦对学校提出的深度参与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的任务和要求,并在“两个聚焦”的基础上,实现“四个转向”:单向经济资助向“多维度+多视角”资助的转向,物质需求帮扶向综合素养提升需求的转向,传统资助体系向智慧资助体系构建的转向,普通人才培养向高质量人才培育的转向。推进“两个聚焦”和“四个转向”是新发展阶段“双一流”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客观要求,顺应了新发展阶段培育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二、理念转向:新发展阶段“双一流”高校资助育人的新问题、新挑战

新发展阶段,要实现高校资助育人实践与理念的转变,必须深刻认识到转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思路的必然性及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而“双一流”高校更应该摸清底数,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精准施策。总体来看,“双一流”高校目前的资助工作中还存在着“三个不够”的问题。

(一)资助认定过程“不够精确”

在传统的资助工作中,存在资助政策宣传不透彻、资助对象识别有误差、资助对象认定标准有弹性等问题。许多申请困难认定的学生对资助政策、资助流程等一知半解,不清楚自己在受助过程中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资助认定从纸质信息认定逐渐过渡到信息化认定,但是“‘贫而不申’和‘申而不贫’的现象时有发生”[3]。《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设定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对于“突发状况因素”“学生消费因素”“其他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因素”等并没有做具体的量化指标指导,导致认定主要以学生的自我描述为依据,认定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再加上一些动态性因素难以按类别赋分量化,使得认定标准存在较大的弹性,加大了认定工作的难度。

依据百度搜索指数图谱,2019—2021年,以“贫困生”“贫困生申请理由”“贫困生申请书”为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在每年9月中旬达到峰值,而这正是各大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时间。由此可见,学生自我认定的评估内容可能是抄袭网上的,对情况的描述往往不够准确。与传统资助工作相比,新发展阶段“双一流”高校的资助工作更应该强调过程上的精准,要准确把握资助对象的真实情况,以制定全方位的帮扶政策。

(二)资助管理效能“不够显著”

近年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跨度变大,工作内容增多,给高校资助工作统筹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双一流”高校资助工作主要存在“资助要求体系性不够完备、能力标准独立性不够突出、专业划分层次性不够全面”[4]等问题。资助工作繁重且细致,“部分高校现有的资助专业人员数量不足”[5],在同时开展多项资助工作时容易出现分工不明确、对接混乱的情况。部分“双一流”高校将困难认定等级等同于受资助等级,忽略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生活成本不同等问题。

以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知乎平台为例,截至2022年6月30日,以“贫困生”作为关键词,在知乎上搜索到的第一条内容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学里有很多假贫困生”,赞同数为9 421, 评论数为1 460。 可见该话题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原因之一就是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管理效能低下,无法较好地满足新发展阶段学生追求公平正义的需要。

此外,和欧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社会资助和捐助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资助和校友捐赠相对较少,高校经费压力比较大;对受助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科学,对提升受助学生就业能力的帮扶力度不够。就目前“双一流”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情绪趋向、人际关系等呈现出较复杂的特点,因此,心理帮扶在资助工作中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在对资助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同时,也给资助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对资助对象的帮扶“不够全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适应和配合这一历史性转变,我们的人才建设也必须实现相应的理念更新和机制变革,以更高的效率和更高质量的产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支撑。”[6]高质量人才必须是思想上有引领,政治上有追求的,要以有社会担当、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为其培养目标。然而,目前“双一流”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还存在“物质导向过多,精神支持较少”的情况。“虽然部分受助学生得到来自生源地政府、高校、社会等多层次资助的机会显著增多,但是由于教育扶贫存在层次性、地域性等差异,再加上信息沟通不畅等客观原因,使得资助不均衡。很多困难学生得到的资助是单项的、孤立的,导致受助学生心理失衡,使得促进贫困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效果大打折扣,达不到精准扶贫的既定目标。”[7]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不足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缺乏感恩意识、回馈意识、奉献意识等问题。学生主动进行思想交流的机会减少,底层思维和认知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思想认识便难以提高。

三、实践转向:新发展阶段“双一流”高校资助育人的新路径、新方法

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共享性明显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这为“双一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资助育人工作实现学生和家长对美好教育的向往,是“双一流”高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与新目标。

(一)构建综合大数据平台,完善精准资助认定机制

资助综合大数据平台的底层包含平台逻辑优化、平台运行维护、数据监控模块;平台的中层搭建需要完成资助大数据开发、数据和架构设计工作;平台的持续运行则依赖于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要将资助工作数据接入、存储、处理、分析等相关组件整合到一起,基于精准资助的工作要求进行平台建设。要以动态思维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整合涉及学生经济、心理、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受助情况、后续追踪情况、校内与校外消费情况、线上与线下消费情况、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受教育情况、赡养老人情况、脱贫情况、假性消费情况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模型,展现精准资助工作的成效性。要对精准识别、精准认定、精准帮扶、精准追踪的资助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

(二)整合育人新理念,构建多维资助模式

当前,“双一流”高校整体资助工作水平及其理论性显著提高。随着人们对高校资助工作认知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以及现代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在培育高质量的人才的基础上,对高校资助工作进行整体的、辩证的、全面的反思。

首先,要将大数据思维注入资助工作。大数据思维“侧重于从计算模型出发去探索海量数据背后所隐藏的不同事物、现象之间的数据关系,进而借助于这种关系性的认识去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状况”[8]5。将大数据思维运用到高校资助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满足新发展阶段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其次,要树立“连贯性”的资助理念,运用“连贯性”的资助工作方法。想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必须做好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全链条帮扶。除了实施经济帮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受资助者生存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对“双一流”高校来说,要加强新生入学前的资助宣传工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细致了解最新的资助政策,了解“国家资助、地方资助、校内资助、社会资助”四大块资助渠道,了解“奖、助、贷、勤、减、免、补”七大类资助措施等。同时,要加强与生源地信息系统、生源地民政系统的联系,通过平台对接进一步实现全学制阶段的资助精准衔接。最后,要加强对资助对象的动态追踪和引导培育。例如,对受助学生进行资金规划教育,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受助学生的学费缴纳情况、校内实际消费情况等进行联动分析,确保受助学生适度、合理消费;定期回访受助学生的父母,及时掌握出现的异常情况,适时启动临时帮扶计划,采取资金补助、调整受助等级等措施帮助学生及家庭渡过难关。通过对受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规划教育,实现“造血型资助”的功能。

(三)完善多元帮扶机制,引导受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双一流”高校要培育一只专业化、职业化的资助工作队伍。资助工作人员作为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实施者、管理者、协调者,在高质量人才培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发展阶段,随着资助政策和学生特点的不断变化,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管理也亟待加强。

首先,要不断提升专职资助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不断丰富其专业知识。定期开展法律、金融、心理、职业规划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举办经验交流会,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其次,要加强对受助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厚植其家国情怀。高校资助工作人员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引导受助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心怀感恩,厚植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9]。资助工作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受助观,教导学生珍惜受教育、受资助机会,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劳动意识,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自觉运用到振兴乡村的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来感恩党和国家、回馈社会和人民,实现从“自助”到“助他”的转变。最后,要强化对受助学生的道德浸润,激发其内生动力。“双一流”高校在资助育人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自驱力,提升其“自我脱贫”的主观能动性。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