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瑰宝,培育时代新人”中医药文化“三进工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2-01-01 13:45辽宁中医药大学陈艳萍
区域治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医药红色文化

辽宁中医药大学 陈艳萍

中华民族,岁历五千,向荣发展,中医药体系为泱泱大国的华夏儿女健康一路保驾护航。21世纪,中医药发展已驶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推动中医药文化“三进工程”,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建设三者进行了有机结合,将中医药基础知识教育融入了中小学传统文化及卫生课程,在全社会大力推广,积极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在全国上下大力推动并形成了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一、近二十年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驶入本世纪快车道

2003年以来,国家就发展中医药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成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1)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围绕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明确了至2030年左右,未来15年的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2)2016年12月6日,《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正式发表,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2017年4月,《中医药与健康》—全国第一套小学专用的中医药教材发行;2017年,北京市的6所初中将共计100余课时的《中医药文化》课列为选修课程。(4)2019年10月,中央会议作出重要指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5)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推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落地见效,走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发展路子。(6)2019年11月,辽宁省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会上传达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辽宁省开展的相关工作。

二、中医药文化“三进工程”的体系构建思路

(一)进校园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文化遗产,中医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瑰宝。通过中小学校与属地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研院所、地区中医院开展合作的方式,聘请专业的中医药专家、志愿者队伍深入中小学中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并结合网络教学、现场体验式教学等形式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让中医药文化在中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使其具有对中医药及传统文化的初步理解和概念,对于中医药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科普及应用,提升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中医药文化在校园及社会中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需要作用。

(二)进社区(进家庭)

积极拓宽中医药健康文化在社区中的广泛影响力,以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社区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旨在增强群众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和认同感,提升人们“中医药治未病”理念,了解养生保健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民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广大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中医“文美”、体验中医“医美”、推广中医“药美”、发扬中医“人美”,使广大群众可以在更加轻松的专业氛围内进一步增强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了解,更加强烈地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强大力量。

(三)进乡村

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农村”活动,以农村居民对日常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为导向,让中医药融进百姓生活,切实为乡村百姓送上实实在在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有力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入乡村百姓家。以农村村支部、党群之家为阵地、创建“治未病”—中医健康扶贫工作模式,提高农村居民,尤其是贫困人群的防病治病能力,以“健康服务、健康讲座、健康活动、健康支持性工具、中医药进文化百姓大讲堂”等形式为载体,全面提高中医药服务乡村建设的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百姓中医养生素养,增强农民群众对中医药养生文化的认同感、体验感与参与感。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扩大学生在基层社会实践中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我、体现价值、认识不足,号召中医学子以实际行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苦奋斗之中,以实际行动投身实施乡村发展振兴战略中,努力成为脱贫攻坚战中的中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燃烧青春之火。

三、依托辽宁中医药大学,开展“三进工程”卓有成效的具体做法

(1)高校是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团结青年的重要阵地,发挥着重要的青春战斗堡垒的作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亿万青年共同创造、集体参与、奋力推进的文化活动,洋溢着青春激情的文明实践和公益之光。“红色党员之家”“红色党员活动日”“红色光芒支教团”“红光FM”等品牌建设,增设红色课程,以发扬红色文化为重点,开办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革命英雄,探寻先烈红色故事,引导学生像革命先辈一样为了崇高的理想,百折不挠、砥砺奋进,争做具有红色烙印的新时代优秀人才。讲好红色故事,参观红色教育展馆,引导学生了解本地红色革命故事;观看红色专题学习视频,红色电影,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坚定信念、追逐理想。(2)依托辽宁共青团“志愿辽宁”基地建设,搭建专业红色培养交流平台,对中小学健康教材进行修订,将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纳入中小学课程。建议基础教育及中医药发展与管理等相关部门加强联合研究,增加中医药文化进入课程的比重,针对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挖掘编写各类中医药故事、中药种植绘制、食疗药膳及养生保健、穴位按摩等一系列中医药文化科普常识及教学内容。中医药文化要进入中小学教育,必须避免照搬晦涩深奥、专业学术用语生僻的理论及古籍文献介绍相关内容,应通过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故事和典型案例向学生传授,认真讲好中医药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民族自信。(3)以中医药文化为背景,以弘扬“辽宁红色文化”“雷锋精神”“郭明义精神”“大医精诚”“好人精神”为指导蓝图,从如何提升中医院校在校大学生处理医患关系能力着手,推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中医药文化深深地根植在中华文明这篇沃土上,蕴涵着丰富的祖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适时养生、治未病等传统朴素的理念,恰恰反映出中医医德最重要的大医精诚的人文思想以及现代人文学特征。(4)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辈出的辽宁高校,强化思想引领,切实加强学生党支部工作实效性建设,让本科生党支部充分发挥教育党员、凝聚青年的作用。中医药文化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实践科学,需要长时间地系统学习和实践。组织中医药领域的专家人才公开推荐库,便于中小学能够找到并聘请适宜的教师。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应针对中小学教师制定培训计划,开展相关培训;由此,可以丰富中小学普及中医药文化的教师人才来源。

四、创新与思考

(1)建立“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弘扬中医药文化,让祖国医学文化精髓植身于群众之中,使中医药文化有阵地、有传承、有发扬,积极营造“学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在中小学中普及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教授香囊、中草药种植方法,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带领小学生一起学习中医药知识,增强其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培养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传播中医药文化思想,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对中医的向往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思想。(2)中医药文化蕴涵且凝聚着深邃的中国传统的古代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岁历五千年的发展史,且形成了一套紧密相连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医学实践经验,不仅为华夏炎黄子孙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要抓基层打基础,持续推进基层中医药“利民、便民、惠民”的政策落地,积极开展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要促互联强共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医疗健康服务”的优势和成果,尝试推进“互联网传播+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文化宣传”三合一新模式。(3)“传承和创新”是带动中医药发展的双引擎,要在形成合力、传承精华、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释放新优势。包括提升中医药传承能力,优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对中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等。(4)充分并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五种资源中的优势,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及对外宣传的教育基地建设;推进中医药与旅游、养生、养老、医养结合等融合发展;做好中医药“走出去”文章,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开展并积极推进中医药的深度交流与合作等。

五、结语

从中医药学历经千帆,凝结了中国劳动人民实践与智慧的结晶,为华夏儿女健康一路保驾护航,到1929年因废除中医案而引发中医界人士的奔走呼号;从抗击非典到抵御新冠肺炎,中医药辨证施治屡立奇功;从屠呦呦用出自古代医学记载的文献指导现代青蒿素的提取,斩获诺贝尔奖,到现代中医药翘楚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白衣执甲、医药为兵,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勋章—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医药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实施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加速人才培养外,还要全方位、多方面吸引人才,形成人才的最佳结构和整体优势。以中医药文化“三进”工程为抓手,提升中医药为全社会、全民服务的能力,扩大中医中药对外的宣传及号召能力,吸引及激励各类人才积极参与中药产业发展之中来,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之基。

猜你喜欢
中医药红色文化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色是什么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追忆红色浪漫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