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22-01-01 13:45樊永生江小艳
区域治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基础思政大学生

樊永生,江小艳

1.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1]为此,我们针对《大学生创业基础》这门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厘清和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创新实施“互联网+课程思政”及“实践+课程思政”,以期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一、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的必要性

(1)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课程思政”的引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创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为实现毕业生就业途径多元化,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的需要,在《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中多形式、多方位、全过程地融入思政理念和思政元素,使其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形成协同效应,保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充分发挥思政元素的价值引领作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目标导向,是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要求。(2)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创业基础》有利于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必须立足《大学生创业基础》这门课程,而如何恰如其分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则是重点。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领下,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当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政治认同感和价值共鸣。比如,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将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入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教育环节中,引导高职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其对自身专业及未来创业方向的认识;又如在人生规划与创业精神的章节授课中,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以及社会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能够引领学生感受知识背后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3)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创业基础》有利于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亲和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等都有其特点,在《大学生创业基础》中开展课程思政,通过个性化、模块化的教学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其中,采用分组讨论、头脑风暴、项目路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感染力等特点,让学生在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好地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深刻地体悟到诸如华为任正非、格力董明珠等人身上具备的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进而不断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去淬炼自己、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的实践困境

(一)《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元素观念模糊

由于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业基础》融入思政元素的相关理论研究不足以及国外可借鉴研究成果的翻译本土化不足等原因,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对《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观念比较模糊。从而造成了任课教师难以从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视角去主动挖掘蕴含在《大学生创业基础》中的思政元素,导致了政治站位不够高、思想认识不强和课程思政观念模糊等现象。具体而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未能完全凸显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进而难以确定预期教学效果。

(二)《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学方式单一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任课教师在《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开发研究不足,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但比较零散和单一,未形成一个体系。加上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多为“填鸭式”教学,与学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未能把思政教育有机渗透到《大学生创业基础》的各个环节,难以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相互补充、相互发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实效和吸引力,导致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有着抵触和厌烦的情绪。

(三)缺乏复合型专业师资队伍

针对《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这一新型教育模式,任课教师应同时具备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双重能力素养。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大多数专职兼职结合。具体表现为:(1)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任教师虽然大都通过专业、系统的SYB培训并且有过创业经历,但其缺乏思政素养和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创新创业知识讲授,无法实现讲授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2)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兼任教师主要是来自于思政部门以及其他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具有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但却缺乏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和创业经历。由此可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长足发展,有必要构建一支人数充裕、结构合理、具有综合素养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优化路径探索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课程思政认识

实施课程思政是一个自上而下、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从课程标准编制到教材编写、教学活动、测量评价等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要用课程思政的理念一以贯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导的教学活动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是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通过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在线、观看《大国工匠》等视频资料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思政观念;二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思政讨论小组,将每节课可融入的思政教育进行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形成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思政教学素材库;三是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发展;四是鼓励教师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根据创新创业的经验及时更新教学知识,学习先进理念,促使课堂思政渗入实践教学。

(二)强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教师备课时要吃透课程标准中的专业核心素养及课程各项目标,厘清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强化教学的顶层设计。如在《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设计上,我们设立了三个方面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一是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阐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和“十三五”时期国家在创新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使其立志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二是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课前设计新闻导读,让学生在课前5分钟介绍国内外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度动态、创新发展技术以及当前创新创业的形势分析,培养学生关注时政要闻的良好习惯,增进学生胸怀世界、放眼全球的格局,进一步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国家自豪感。三是爱岗敬业教育。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阐释各专业国内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用他们的光荣事迹和名言来感化教育学生。同时,在各班级中,着重宣传“在校文明学生、在岗优秀员工”“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团结合作、爱岗敬业”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素养熏陶,提高学生对社会公德、职业精神的认知。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使思政元素能够有机渗透到《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首先要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融入思政教育。一是在课前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利用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网络平台发布思政教育的影像资料、思政教育微课等10项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让学生进行课前阅读。此外,在课程教学中,可通过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平台进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签到以及课堂互动留言等表现进行评分记录,让学生培养良好的网络在线平台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其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活跃度。二是课中开展“实践+思政课程”。如在《创新与创业思维》授课章节中,将《形势与政策》等三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融入到现场教学中,组织学生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生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科技展览馆等进行现场教学和社会实践调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十三五”国家的创新成果,感受创业氛围,提升学生对创新活动与创业行为的认知和信心。三是开展“思政课程作业考核”和“思政课程教学评价”。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内容应以突出思政教育特点为宜,如在《创新与创业概述》章节中,以“我们都是追梦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为题写读后感等;又如在期中考试评价时,要求学生展示《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学习后的成果,主要包括资料综述、读书心得、辩论演讲等。同时,创新实施“任课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

猜你喜欢
基础思政大学生
“不等式”基础巩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五抓五促”夯基础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