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用设计原则的“人性化”包装设计研究*

2022-01-01 15:09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朱瑜媛
区域治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使用者人性化人群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朱瑜媛

包装是普罗大众每天接触和使用的对象,作为产品的“容器”:是产品盛装、保存、运输的“载体”,也是传递产品信息、展现品牌形象的“媒介”,更是和使用者发生较多互动的另一种“产品”。在数字信息时代,虽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深入人心,但我们仍然会看到诸如老年人带上老花眼镜也无法辨识的药物包装;低龄儿童由于其手握力度、手部精细动作发展等生理因素,无法独立打开包装;有生理缺陷的残障人士,例如盲人,无法分辨相似包装产品的不同;即使是正常能力者也会碰到无法顺利使用包装等问题……如何能让更广泛人群(包括能力正常人群、残障人群、老龄人群等)都能平等、舒适、愉悦地使用包装,是国内设计师和企业、制造商都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通用设计理念及原则

(一)通用设计理念的“人性化”体现

通用设计是指关于产品、环境、程序和服务的设计,可以让最大范围的人群使用,而无需调整或特殊处理的设计(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大会2006提出)。通用设计理念从无障碍设计理念发展而来,两者都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怀。随着社会观念的发展,人们发现真正的关怀性设计应是平等地看待能力水平不等的各类人群,包容差异,而非区别对待。因此通用设计的关注对象也从残疾人、弱势群体逐渐扩展为更广泛、多样化的使用者[1]。人因有性别、年龄、能力、身体特性等差异,形成各种不同且多元的需求,为了对应这些需求,便需要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以满足人们在生理、心理及精神生活上的种种需求。因此,通用设计是典型的以“人”的需求作为重要依据和目标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其关注的多样化的人群,也令设计尽可能满足最广泛人群的需求。

(二)通用设计理念及原则的应用

通用设计理念体现了“平等”“尊重差异化”的民主价值观,为设计实践和企业发展树立了正向的目标导向,但因为人群的差异性,产品、服务的多样性,使得“所有使用者都平等享用的权利”的理念似乎有些不切实际,但一个设计如果能被生理缺陷者很好地使用,也必定能被大多能力正常健康者使用,这使它在实践中成为可能[2]。例如OXOGoodGrips削皮器,设计师为患有关节炎的妻子改良设计了一款削皮器,以舒适易操纵的橡胶材质和精巧现代的外形,能方便部分肢体障碍人群使用(包括老年人),也能让能力正常人群更方便舒适地使用。

1997年美国学者制订的七项“通用设计原则”,以用于指导包括环境、产品和传达在内的诸多设计领域进行有效的通用设计实践[3]。即①平等使用;②弹性使用;③简单性和直觉性的设计;④感觉清晰的信息;⑤对错误的承受度;⑥少用力;⑦尺寸和空间要适合使用。此外,日本企业又增加了三项附则:⑧可长久使用的;⑨品质优良且美观;⑩经济环保[4]。

二、基于通用设计原则的“人性化”包装设计的实现路径

国内学者辛向阳认为现代设计应是行为的设计,应把设计承载方式,如物、界面、场景等当作实现行为的媒介[5]。“人性化”包装设计的实现从包装与人的交互行为入手,将包装使用流程和行为分为:使用前—生产、运输、销售;使用中—开启、获取产品、携带、保存、二次获取;使用后—保存/废弃等三个阶段。而后梳理通用设计七大原则三大附则,提出“人性化”包装设计的六大要素:即①“感觉清晰”的包装信息识别;②“少用力”的包装开启和使用;③“简单性和直觉性”的包装使用和产品获取;④“弹性”的包装使用方式;⑤“容错性”的包装使用安全;⑥“经济环保”的包装生产和废弃。

(一)包装设计要具有“感觉清晰”的包装信息识别

包装的造型、图文、材质是使用者感知包装的第一步,“感觉清晰”的信息表现在包装开启标识是否清晰?产品重要文字信息是否可读?各种元素是否清晰地区分?说明书表现方式是否简单易懂等。包装信息的可识别度,一方面需要设计师运用逻辑思维和图文编排技巧,处理图文视觉效果、信息层级关系、字体字号规范等;另一方面,设计前期需对特定使用人群的认知特点,行为方式、使用场景深入调研,经过评估及可用性测试,以呈现对所有人都感觉清晰的信息[5]。

(二)包装开启和使用要做到“少用力”

包装开启是包装使用的重要步骤,各种袋装、盒装、罐装、瓶装等类型的包装开启、使用过程等都需要相应“少用力”的设计实现。其中包括是否可以让使用者以合适的操作力开启?是否能减少重复动作的次数?是否能减少包装使用持续性的体力等?日本各类包装中“少用力”的开启设计尤为突出,除在开启方向、开启方式—利用手部、手指、手腕,单手或双手配合等肢体上的省力行为设计,甚至对开启结果预设考量,以帮助使用者更方便优雅地打开。

(三)包装使用和产品获取要具有“简单性和直觉性”

包装的使用方法要符合使用者的知觉期待和判断,设计心理学关于知觉行为引导阐述中提到:产品必须将可视化的形式和可被理解和使用的意义紧密联系,从而引导人正确的操作行为[6]。包装需体现是否凭直觉即可使用?使用方法是否对所有人都简单易懂?是否有操作提示与反馈等。设计中需深入挖掘人的无意识行为和潜在需求,通过可视化的造型、材质等,提示人们作快速知觉判断和正确的操作行为[7]。

(四)包装使用方式要具有“弹性

“弹性使用”体现在包装是否考虑到各类使用者的使用状况,例如左右撇子?使用方法是否能让使用者自己自由地选择?太紧急情况下也能正确使用?在各种生活环境中都能轻松使用而不发生问题等方面。

以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包装为例,因考虑到视障人群使用,花王公司在1990年率先在洗发水瓶身添加凹凸纹路,以区分三者,这样的设计一直沿用至今,并普及到整个行业。最初为视障人群而作的设计改良,后来却普惠到大众,因大多数健康人群在洗浴环境下也无法靠视觉正确辨别产品。

(五)包装使用要具有“容错性”,确保安全

在较多家电产品、软件界面产品的操作上,“容错性”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容错性”是指设计物应该降低由于偶然动作和失误而产生的危害及负面后果,即使错误也不会引起事故并能恢复原状[4]。“容错性”的包装使用安全,体现在包装上是否提供危险性提示?是否有对危险和意外情况的设想?如若使用错误也能确保安全性?失败了是否可以从头再来等。该要素在特定人群的包装使用中尤为重要,例如儿童、病患、老龄者,包装的材料、尺度、使用方式、信息呈现应尽可能避免对特定人群造成身心伤害。

(六)包装生产和废弃要具有“经济环保”性

包装材料使用、包装的加工生产,包装的废弃等各环节都是“经济环保”的考量因素,尽可能用低廉的材料减少浪费,包装能引导民众作环保的包装废弃行为等。以日本某品牌饮用水包装为例,通过改进瓶装容量、缩减包装塑料膜尺寸(含有宣传信息),减少塑料加工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瓶身、包装膜、瓶盖等作设计引导拆分,以方便材料分类废弃和回收再利用。

综上六大要素在通用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包装使用流程中的“人性化”要求进行阐释,给设计实践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解决设想。同时这六大要素也可作为“人性化”包装设计的评价指标,提供改善方向和改进依据。

三、结语

基于通用设计原则的“人性化”包装设计的实现,是顺应多样化人群的物质精神需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对特殊人群的尊重和关怀的人文体现,需要设计师、企业、制造商本着关怀至上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之心去设想和实践。综上所述研究为体现通用设计尽可能满足最广泛人群的目标,将广泛的“平均”人群作为“人性化”包装设计的目标人群范畴,其包含了大多数能力正常者兼顾了部分特殊人群而得出的实现路径。在特定人群(老龄人群、残障人群等)的包装“人性化”达成上,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用户细分研究,以得出精确的使用需求和解决设想,探索更具针对性地设计策略和方法。

猜你喜欢
使用者人性化人群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抓拍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