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社会贡献研究
——以西南、华南地区为例

2022-01-01 20:17武婷婷
科学咨询 2021年41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民办学校公办

张 莹 武婷婷

(吉林外国语大学 吉林长春 130000)

民办教育发展的40年,从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条例以及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的各项制度来看,我国的民办教育已经从开始的杂乱无章、野蛮生长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民办教育从规模和质量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9.15万所,占全国比重36.13%;各类教育在校生5 616.61万人,增长4.43%。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民办教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我国民办教育对国家教育发展的贡献集中表现在资源性贡献和体制性贡献两方面(吴华,2020)。节约了我国的教育财政支出,使教育资源更多的倾向落后地区,增加落后地区教育财政投入,提高其教育水平,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同时,打破公办学校“一枝独秀”的局面,平衡市场机制,形成“公民”良性竞争,促进教育发展。

一、节约政府的财政教育支出

据教育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 178.12亿元,比上年的46 143.00亿元增长8.7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 046.55亿元,比上年的36 995.77亿元增长8.25%。

以广东省为例,2018年广东省幼儿园1131.41元、普通小学2 752.82元、普通初中3 718.49元、普通高中3 311.77元、中等职业学校4 925.49元、普通高等学校10 642.29元,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支出4 413.71元。而2018年广东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不含培训机构)16 030所,在校生人数7 251 421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30%。据此测算,广东省民办教育(含幼儿园)对广东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贡献超过30亿。

可以看出,民办教育仅用1%的公共财政资金就可以为社会提供20%的公共教育服务,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民办教育的产生,拓宽了教育投融资渠道,促使大量社会资本转化为教育资源,加速了基础教育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通过吸收民间资金,利用极少的公共资源承担了本属于公办教育的义务,节省了教育经费的支出,减轻各地区教育财政的负担,使财政资金能够更好地流向本地区的公办薄弱学校。

通过拓宽经费来源,更好的吸收社会资金办教育,昆明市就是一个通过招商引资促进当地民办教育发展的成功案例。《昆明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专项奖励暂行办法》对引进市外资金的引资者给予奖励,鼓励民办学校新建、扩建。创新教育投融资体制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教育领域举办学校或参加学校项目建设,鼓励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发适合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特点的金融产品。拓展筹资渠道,推进多元主体合作。

由民间出资举办的民办教育事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公办教育的体制性弊端,提升整个教育体系的运行活力,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和优质教育的需要。

二、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公平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在教育普及的当下,民办教育已经不再是公办教育的“补充”,我国民办教育已经进入了“提升品质,提高品位,创新业态,打造品牌”的转型期。民办教育的发展可以拓展优质多元的教育资源,扩大教育供给,助推实现教育公平目标。

当前西南、华南地区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省市相较于其他西部地区民办教育发展相对较好,但是对于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仍难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省内部分市县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地区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普遍存在,一些地区由于历史、文化、环境等原因经济水平落后,对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这就更加扩大了地区间的教育水平,教育的“贫富”差距明显。

就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比来说,重庆市教育经费占比为15.06%;四川省教育经费占比为15.4%;贵州省教育经费占比为17.85%;云南省教育经费占比为15.77%。华南地区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比为18.6%;广西壮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比为17.24%;海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比为14.72%。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比为11.96%。与华东大部分省市相比还有差距,如教育大省山东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比达20.07%。教育公平是指“同样的人受到同样的待遇”(吴华,2018)地区之间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差距意味着受教育者因为种种限制不能够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无论是从师资还是硬件的教学设备,经济落后地区都是望尘莫及。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

缺少政府的财政支持,学生的学费一直都是民办学校的主要经济来源。2020年以来,各地不断推出“公民同招”政策,民办学校不再享有优先招生。例如深圳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制度就是要求“公民同步”,今年深圳市教育局更是明确发文:无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不得跨区域招生,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原则上面向审批地招生,面向审批地招生计划不得少于本校招生计划的50%,跨区域招生须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公民同招”“划片限招”对以往以生源为主的民办教育来说,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

“公民同招”政策中的划区招生不仅限制了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更是侵犯了受教育者选择教育的权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民办教育的发展已经“威胁”到公办学校的发展,正确的处理“公民”关系不但不会破坏教育公平,还可以通过“鲶鱼效应”,使双方积极参与竞争,促进教育体制的内部改革。

现在,大多数家庭会把子女的教育作为家庭的重心。因此对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同质化的学校教育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民办学校不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体系、更畅通的学习渠道,而且可以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尽可能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合理选择。因此即使受到政策的影响,大部分家长依然愿意相信民办学校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质量、更有利于学习的环境、额外的资源以及更好的制度和运作机制。很多优势家庭还是会将孩子送入民办学校而不是公立学校,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更大的机会与环境——同班同学具有相似或更高的社会经济背景。因此“公民同招”只会淘汰一些同质化高、只会教“好学生”,不会教“差学生”的民办学校。

民办教育同时也扮演着扶贫帮弱的角色。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因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管学业的留守儿童,他们因种种困难而面临辍学,寄宿制的民办教育解决了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的民办学校、打工子弟学校以及民办职业院校使很多留守儿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将养教结合一体,不仅照顾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还能给予随时随地的教育,免其过早的流落社会,从而也有效地预防了当地的社会治安问题。这些民办学校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防止贫困代际相传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民办教师的栖身之所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数据显示,普通本科专任教师250739人,普通高中231 504人,普通初中104 696人,普通小学508 688人,学前教育1 692 986人。民办教育吸收、接纳了社会师资,有效的整合了教育资源。

在民办学校发展初期,由于需要大量的教师,民办学校的高收入成为吸引教师流入的主要原因,所以出现了公办教师离职进入民办学校的现象。2009年国家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制度,民办学校的工资制度不再是优势,公办学校的养老保障体制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首选。所以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社会人员将民办学校作为跳板,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准备考编制。一部分退休教师想要继续发挥余热,便选择进入民办学校。

民办教育提供就业机会、吸收社会师资,为民办教师提供了学习及接受教师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民办学校也在逐步变成了公立学校的教师成长摇篮和踏板。教师的质量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要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民办学校应该从培养内部教师着手,健全教师的各项保障制度,立足教师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民办学校公办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广西:民办校可由营利性转非营利性
神数据
四川成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推进会
公办中小学不能成为平庸教育的代名词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