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60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与人工审核在外周血细胞识别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2-01-07 12:29陈丽清窦敏黄程勇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形态学符合率粒细胞

陈丽清,窦敏,黄程勇

(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福建 福州 350001)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外周血细胞识别检验的临床需求也越来越高,在给临床检验工作创造了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对整体检验效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DI-60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是现代医疗技术和形态学检验发展的重要科技产物,由细胞识别软件及成像采集系统构成,在临床应用中有独特优势[2]。本研究对比DI-60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与人工审核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234份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234份血液样本中,急诊患者32例,体检者65例,住院患者137例;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标本量2 mL。奥林巴斯显微镜由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分析系统由瑞典Cell Vision AB公司提供,Sysmex XN-2800血液分析仪、SP-1000i自动推片染色仪、质控液及检测试剂均由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瑞氏-吉姆萨染液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所有样本均采用DI-60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DI-60分类组)、人工审核(人工审核组)及形态学镜检(金标准)三种方法进行检验。DI-60分类组:在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前校准仪器并进行质控,后使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样本,采用SP-1000i自动推片染色仪进行推片、染色,使用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分析系统对血涂片进行外周血细胞预分类识别。人工审核组: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样本预分类识别结果出来后,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技师直接进行人工审核。形态学镜检:所有样本最终确认诊断的“金标准”,由形态学镜检资深技师(中级以上职称,形态学考核≥80分,形态学镜检经验5年以上,比对符合率≥80%)进行检测和出具结果。

1.3 观察指标比较DI-60分类组与人工审核组的平均耗时及符合率。DI-60分类符合率=DI-60分类符合数/形态学镜检检出数×100%;人工审核符合率=人工审核符合数/形态学镜检检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I-60分类与人工审核的平均耗时比较DI-60分类组的平均耗时为(3.68±1.42)min,短于人工审核(12.25±4.4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51,P<0.05)。

2.2 DI-60分类与人工审核的符合率比较DI-60分类的淋巴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符合率与人工审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60分类的单核细胞、浆细胞、原始细胞、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符合率均低于人工审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DI-60分类与人工审核的符合率比较[%(n/n)]

3 讨论

外周血细胞识别是临床上诊断、鉴别诊断疾病以及观察判断预后情况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及时提示影响血象相关疾病及患者体内感染的严重程度,临床应用非常广泛[3]。目前,医疗卫生机构在对外周血细胞检验出具结果时,往往还是采用人工审核的模式,效率较为低下,且报告质量与检测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相关,受到了较大的限制[4]。研究[5-6]表明,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分析系统通过成像采集系统模仿人工镜检流程,采集细胞的图像和位置信息,进行预分类并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实现检测流程的自动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DI-60分类组的平均耗时短于人工审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DI-60分类系统每台每小时阅片接近30张,和人工审核方法相比阅片效率更高,应用DI-60分类系统可以大量节省阅片时间[7-8],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DI-60系统检查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符合率与人工审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DI-60分类系统在涂片、染色、读片过程中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在这些环节中标本被污染的风险极小,且DI-60分类系统使用二维码及条形码,可明显提高标本信息准确率,提高细胞分类的准确率[9-10],对淋巴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符合率较高,与人工审核基本相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DI-60分类系统检查细胞分类中单核细胞、浆细胞、原始细胞、晚幼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中幼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符合率低于人工审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DI-60分类系统对单核细胞、浆细胞、原始细胞、晚幼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中幼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识别正确率较低,可能是由于单核细胞形态特征复杂,DI-60分类系统对单核细胞识别能力较差[11-12],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人工进行分类确认。

综上所述,DI-60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能够大量节省阅片时间,对淋巴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符合率较高,而对单核细胞、浆细胞、原始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幼粒细胞等符合率较低,基本满足临床需求,可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应用。

猜你喜欢
形态学符合率粒细胞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音乐科学研究中的思想实验——以音乐形态学研究中的四个重大发现为例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的危险因素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中性粒细胞在稳态和病理状态下的免疫调节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