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5A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2-01-07 12:29张琼曾秀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效能康复评分

张琼,曾秀丽

(商城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信阳 465350)

脑卒中是脑血管系统常见病,该病的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1]。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需接受长期的医疗行为干预,然而由于经济负担、医疗资源等影响,部分患者无法长期住院接受干预,出院后家庭及社区的护理措施完善程度不够、持续性不佳可造成医疗行为中断,加之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疾病的预后转归造成不利影响,降低生存质量[2],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5A模式包括询问、建议、评估、协助、随访5个步骤,为患者提供连续、系统的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3]。微信平台可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保证患者在院外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指导及干预。本研究将基于微信平台的5A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分析其对患者自我效能、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88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①脑卒中恢复期;②可正常沟通;③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重度认知功能障碍;②严重痴呆;③疾病处于急性期;④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⑤合并重度心理障碍性疾病。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各94例。观察组男57例,女37例;年龄44~75岁,平均(57.34±5.62)岁。对照组男60例,女34例;年龄46~73岁,平均(56.30±5.89)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评估患者家庭状况、教育程度、性格等,与患者沟通,解答患者疑问;通过宣传册、视频等向患者讲解脑卒中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缓解负性情绪。观察组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5A护理:①构建护理小组,制定护理实施方案及培训计划;临床医师评估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护士长协调护理工作,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嘱咐患者严格按照训练内容,发现不规范行为及时纠正。②培训组员微信平台的操作方法,内容包括推送疾病知识、制作疾病康复视频等,培训合格后通过本科室公众号,每天定时向患者推送健康信息。③5A模式:a:询问,利用微信平台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病情、心理变化等,记录问题;b:建议,根据询问结果,通过微信平台为患者提供康复建议,如饮食计划、戒烟戒酒,讲解运动锻炼对康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训练积极性;c:评估,通过视频通话评价患者康复的信心、训练内容的规范性等,给予指导纠正;d:协助,针对患者的问题及需求通过微信为其提供个性化康复指导,锻炼遵循循序渐进、适度适量的原则;e:随访,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将康复知识制作成册,制作康复日记卡发放给患者,出院后利用微信平台定期随访。两组均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利用脑卒中自我效能感问卷(SSEQ)从日常活动、自我管理评价患者的自我效能,分值越高则自我效能感越强。②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问卷(SS-QOL)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数越高则生存质量越好。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数越高则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SEQ评分干预后,两组的SSEQ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SSE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SSEQ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的SSEQ评分比较(±s,分)

时间 组别 n 总分 日常活动 自我管理干预前 观察组 94 76.88±15.72 49.56±11.73 27.15±8.36对照组 94 77.02±15.63 49.83±12.76 27.21±6.79 t 0.061 0.151 0.054 P 0.951 0.880 0.957干预后 观察组 94 95.73±16.63 59.68±12.67 35.76±7.07对照组 94 79.89±13.72 49.92±10.92 29.46±8.32 t 7.123 5.657 5.594 P 0.000 0.000 0.000

2.2 SS-QOL评分干预后,两组的SS-QO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SS-QO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SS-QOL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94 149.27±25.37 168.93±14.73 6.498 0.000对照组 94 149.63±16.83 153.27±26.37 1.128 0.261 t 0.115 5.027 P 0.909 0.000

2.3 心理状态评分干预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94 59.06±3.21 42.02±3.02 60.08±4.03 44.31±3.18对照组 94 58.95±3.64 48.36±3.34 61.02±4.24 49.99±3.32 t 0.220 13.651 1.558 11.979 P 0.826 0.000 0.121 0.000 SDS评分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老年人口基数的增加,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脑卒中可引起多个系统功能障碍,常见有肢体、言语、认知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4]。对于脑卒中患者,长期的预防性治疗及护理干预对促进功能改善,提升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多数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存在护理断层,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5A模式可为患者提供连续、专业的护理,并可及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干预方案,保证护理质量[5]。近年来,微信平台逐渐成为为患者提供出院后护理服务的形式,无时间、空间的限制[6]。5A护理模式的基本组成元素为询问、建议、评估、协助、随访,利用微信平台实施,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利用视频通话评价患者康复训练的规范性,发现不当及时纠正,保证康复训练的效果;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需求为其提供帮助,给予个性化的指导[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显著改善,提示5A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脑卒中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障碍,对其正常生活、社会交往等造成干扰,易产生孤独感及紧张等情绪,加之患者对病情的担忧,增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本研究利用微信平台及时询问、评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平台给予指导、安慰,有助于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研究[8-9]显示,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较差,生存质量低,亟需有效的干预。5A护理模式通过给予患者多维度及全程的支持,保证患者可得到连续、专业的医疗服务,激发患者的康复信心,提高锻炼的意识,调动患者主动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利用微信平台为患者推送疾病知识,通过视频通话等形式直接给予患者健康指导,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5A护理模式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效能康复评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我给爸爸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