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轻中度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22-01-09 04:59李欣欣彭婉慧
医药前沿 2021年34期
关键词:二萜葡胺内酯

李欣欣,袁 婷,彭婉慧

(1 南京市浦口医院老年医学科 江苏 南京 211800)

(2 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48)

急性脑梗死,又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1-2]。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特点,给整个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早期积极治疗恢复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有重要意义。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能特异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起到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脑屏障、清除异常蛋白的作用[3]。然而,对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在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疗效及其机制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轻中度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变化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2 月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②首次发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③发病时间1~72 h 内,NIHSS 评分<15 分;④头颅CT 或MRI 证实急性脑梗死;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②行阿替普酶或尿激酶静脉溶栓患者;③行机械取栓者;④合并感染者;⑤精神疾病、痴呆不能配合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护理及常规治疗,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调脂、降压、降糖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67688)25 mg 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mRS 评估患者治疗效果。NIHSS 量表评分总分为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程度越重;采用改良Rankin 量表(mRS)衡量脑卒中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分0~6 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差;(2)血液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 水平;(3)安全性检测: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mR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患者NIHSS、mR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 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Hs-CRP 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 比较(,mg/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 比较(,mg/L)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仅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恶心,1例皮疹,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3.讨论

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在老年人中,脑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其神经损伤程度更严重[4],因此,选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有溶栓、取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神经保护药等。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其含有丰富的银杏内酯A、B、C、K 等成分,因其具有神经保护和抗炎特性,而广泛用于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5]。

在脑缺血发生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以激活和聚集血小板,并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组织胺、白三烯等,进一步加重脑水肿以及血管栓塞,PAF 可以使神经元膜内外离子失衡,导致其功能紊乱,产生细胞源性脑水肿,同时可以阻断神经元内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导致神经元的死亡[6]。银杏二萜内酯是天然的PAF 抗体拮抗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王奎龙等[7]研究发现,在血小板内,银杏二萜内酯A,B 和K 通过提高受PAF 抑制的cAMP 水平,进而抑制释放及后续的血小板聚集。徐君等[8]研究发现银杏二萜内酯可以抑制谷氨酸导致的神经元凋亡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通过修复血脑屏障、清除自由基、改善离子转运,减少急性脑缺血后细胞内钙超载和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的梗死范围,改善神经功能[9]。彭金亮等[10]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尾静脉注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1 mg/kg 发现,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可通过降低海马的丙二醛表达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还通过上调大鼠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模型后磷酸化蛋白激酶B、磷脂酰肌醇-3 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氧化应激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一项纳入26 项研究共2 332例脑梗死患者Meta分析[11]显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总体临床疗效由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急性脑梗死触发炎症反应,产生大量炎症因子,且炎症因子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脑梗死面积及预后有关[12-13]。Hs-CRP 是一种敏感的反应机体炎症反应蛋白,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s-CRP 水平升高和血管病变密切相关[14-15]。本文结果显示,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2 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低,且降低了患者Hs-CRP 水平,提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通过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猜你喜欢
二萜葡胺内酯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结构改造制备抗菌和抗肿瘤的姜科二萜衍生物
穿心莲内酯滴丸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HPLC-ELSD法测定注射用福沙匹坦二甲葡胺中葡甲胺含量
光敏氧化制备抗癌及保肝的二萜衍生物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