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情境教学下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

2022-01-13 09:16刘美玲王志洪
地理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工业

刘美玲 王志洪

摘 要:主题式情境教学是深度学习课堂构建的途径之一。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为例,从主题式情境的整体化创设、情境问题的系统化设置及主题式情境的情感升华三个方面论述深度学习课堂的发生、进行和达成。

关键词:主题式情境;深度学习;工业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2-0020-03

随着课程改革对初中地理教学的进一步影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使其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1] 深度学习是相对浅层学习而言的,它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学习新思想相关理论,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尝试将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2]基于主题式情境教学的深度学习课堂构建是在建构主义和人本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创设主题式情境,将地理知识融入情境,学生围绕主题式情境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建构基于主题情境的知识结构的教学方式。[3-4]它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理解知识并内化,解决新的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意识到主题式情境教学的重要性,热衷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主题情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主题情境创设远离学生的生活和认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被动接受课堂内容;主题情境创设不当,主题脉络牵强或与学科知识脱离,没有为课堂教学服务;主题情境只在导入部分使用,没有贯穿整节课;主题线索混乱,没有达到情境教学该有的效果等。

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为例,从主题式情境的整体化创设、情境问题的系统化设置、主题式情境的情感升华三个方面,进行基于主题式情境教学的深度学习课堂构建。

一、主题式情境的整体化创设助力深度学习课堂的发生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整体性是综合性的一种表现方式,这种综合性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地理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需要整体化设计。教材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载体,其内容以学科知识逻辑的形式进行整体化呈现。但实际教学中,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将教材内容变为一个个独立的缺乏联系的松散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重新整合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整体化创设主题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体系。

课堂深度学习发生的前提是主题式情境的整体化创设,主题的选择是情境创设的开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要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主题的选择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找准贯穿整节课的主题情境线索也很重要。情境线索是主题式情境与课堂教学、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重要纽带,在情境线索的指引下,学生进行新的知识建构,深度学习课堂得以发生。

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为例,工业产品离学生很近,工业生产却离学生很远。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课堂教学是视频播放和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缺乏探究热情,被动接受本节内容。鉴于此,笔者尝试在学生身边众多的工业产品中,选择他们熟悉的圆珠笔为主题,寻找圆珠笔与“工业”一节的契合点。最终与历史学科融合,以圆珠笔的生产和演变为线索,整体化创设主题式情境,以小见大,探究圆珠笔小笔头背后的大学问。具体主题脉络如下:以圆珠笔的生产认识工业的定义及工业的重要性—以圆珠笔企业的布局,由点及面深度探究我国工业的分布—以高新技术在圆珠笔中的应用,认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和发展。三个环节既独立又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既考虑到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又有主题式情境的整体性。具体对应关系如图 1所示。

二、情境问题的系统化设置推动深度学习课堂的进行

知识的学习是地理深度学习课堂的基础,地理思维的形成和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深度学习课堂构建的最终目标。地理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度学习的形成需要学生立足于问题的解决,对于主题式情境来说,问题的设置和解决可以有效推动课堂深度学习的进行。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遵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性,所以主题式情境问题的设置也要系统化,将整节课的知识点串联,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在创设主题式情境问题时,要注意情境问题与主题内容的相关性,问题设计要有逻辑性,层层递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以“工业”一节为例,围绕圆珠笔,笔者进行系统化问题设置,学生在课堂探究中,不断思考、不断突破,进行深度学习(表 1)。

在情境问题系统化设置中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实现学科知识与主题情境真实相融,真正做到启发学生思维:①情境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到学生的原有认知,问题的设置不能太简单,这样无法调动学生深入思考,也不宜太难,因为会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性,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成就感和深度学习的欲望。②情境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和逻辑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并内化迁移到新的真实情境中。③情境问题的设置要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让学生具备自主思考、自主提问的实践能力,促进课堂深度学习不断推进。

三、主题式情境的情感升华保障深度学习课堂的达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主题式情境的整体化创设为深度学习搭建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情境问题的系统化设置为深度学习的进行搭建了脚手架,主题式情境中的情感则是融合剂,它贯穿整个情境,融合各元素,不断升华,是深度学习课堂完成的重要保障。地理学科所肩负的,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空内,给予学生有温度的知识、有力度的技能、有高度的眼光。[5]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主题式情境的创设中,既要有明确的情境线串联起知识,也要有隐含的情感线串联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在课堂的主题探究中既有愉快的体验,也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感升华促进学生行动落实,在新的真实情境中将课堂所学迁移运用。深度学习过程起步于课堂,但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则必须走出课堂。

在“工业”一节主题情境的创设中,用一支圆珠笔导入,让学生充满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情境探究的最后,以圆珠笔的变革和发展结束,首尾呼应,让学生产生无限遐想。无论是“笔尖钢”技术的研发还是电容笔的产生,学生都真实地感受到高新技术在圆珠笔上的应用,真切地认识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近些年取得的成就,对我国工业发展充满自豪。此时在主题式情境中情感升华:“中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不足,如信息技术产业在芯片精度上不如美国。这也给年轻一代带来了时代责任,用我们手中的小笔头,做大学问,发扬工匠精神,推进中国在制造业强国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让学生发现中国高新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从而认识到自己應承担的责任。学生的情感从感知到感悟、知识从课堂迁移到生活,从而保障深度学习课堂真实达成。

综上所述,主题式情境是深度学习课堂构建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基于地理学科的学科特性和学生认知的阶段性进行具体设计,培养地理核心素养,达成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善斌.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地理课堂问题情境重构[J].地理教学,2019(21):23-25.

[2] 宋以鑫,张旭如.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地理学习策略 [J].地理教育,2019(10):4-6.

[3] 黄渊,刘恭翔.基于主题式情境的“褶皱山”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18(22):17-18.

[4] 潘晓敏.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漫谈[J].地理教育,2013(1~2):46-47.

[5] 刘琴.立足“做中学”的地理主题情境深度学习[J].教学与管理,2020(12):67-69.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工业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7月份工业经济嵩位运行 稳中趋缓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