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对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2-01-16 10:50晏羽洁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平均数高职生维度

曹 慧 晏羽洁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北京 100029)

发展现代学徒制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2015年教育部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三批试点的实践和探索,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学徒制典型案例。2019年教育部指示“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标志着现代学徒制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经过多年发展,有必要对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进行深入调查和总结,客观评价现代学徒制的运行现状。

就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1],同时也是劳动力市场供给方应当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学徒制是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突破口”,现代学徒制的建设和发展与就业能力提升之间存在天然联系。本文拟研究现代学徒制对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目的是从高职生就业能力的角度考察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质量和实施效果,以便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一、文献回顾

(一)现代学徒制

关于现代学徒制的定义,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由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以校企生三方共同获益为目标,以企业学徒培训和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为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特定人才与应用型创新人才而采取的,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制定培养计划、完成培养过程和实施过程监管的运行系统[2]。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早期文献主要偏向于对国外现代学徒制以及学徒制历史方面的研究,注重对国外现代学徒制教学经验的借鉴[3]。目前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以职业院校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现代学徒制为研究对象,总结各校的经验和成果,这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如骆永华等(2021)以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为例,探索了“一平台、三定位、六位一体”的校园学徒制,认为该学徒制较好地实现了政—校—企的深度对接和融合[4]。谭春霞等(2021)研究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面向中小企业的“一对多”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认为该模式为中小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可行有效的方案[5]。杨伟等(2019)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培养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及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培育等方面论述了测绘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6]。

第二,现代学徒制的实证研究。以现代学徒制实践为契机,研究现代学徒制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效果,但相对来说,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如陈碎雷等(2019)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发现:明确学校、企业和学徒三方的职责与权利、人才培养模式及招工招生形式是前三位重要关键影响因子[7]。钱娴(2019)通过问卷和深度访谈对江苏省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江苏省现代学徒制的开展逐步从形式化走向内涵式发展,但实施中仍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经费划拨机制不恰当等问题[8]。林秀芝等(2021)以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法发现,采用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的学生专业核心课程和岗位能力相关课程总评成绩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9]。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

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Yorke和Knight(2006)认为就业能力指大学生获取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个人特质,使自己更容易就业,进而获得职业成功[10]。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Oliver(2015)又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能够辨别、获得、适应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理解力和个人特质,从而使自己找到或创造有利于个人、劳动力市场、社区和社会经济的有酬和无酬工作[11]。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郑晓明(2002)提出的,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高校就读期间经过知识的学习与素质开发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与个人价值以及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12]。之后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体而言,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动态发展的概念,其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学科知识能力(如听说读写能力等)、个人素质(如诚实、正直、自信、承受压力的能力等)及通用技能(如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等)[13]。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成果颇丰,如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测评与评价,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等[13]。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建设上已初显成效,但实证研究相对其他主题较少,尤其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方面亟待更多研究。而关于大学就业能力的研究,也鲜有涉及现代学徒制。因此本文拟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对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来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质量和实施效果。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分布

本文以北京市四所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通过“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402份,其中有效问卷360份,有效率89.55%。在被调查的360名高职生中,女生比例(51.39%)略高于男生(48.61%);文科生比例(53.61%)高于理科生(46.39%);城市生源比例(62.50%)高于农村生源(37.50%);父亲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45.00%)低于未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55.00%);家庭年收入小于10万元的比例(52.22%)最高,其次是10~30万元(不含)(37.50%),最后是30万元以上(9.78%)。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分布情况

(二)研究工具与信效度检验

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高职生的基本信息;第二,参加现代学徒制的情况;第三,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本文采用于海波等(2014)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该量表包括八个维度:职业认同、人际关系、乐观开朗、问题解决、社会支持、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网络差异,共36道题[14],并使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好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本研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及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別是就业能力(0.885)、职业认同(0.878)、人际关系(0.861)、乐观开朗(0.872)、问题解决(0.879)、社会支持(0.859)、学习能力(0.856)、团队合作(0.862)和网络差异(0.852),可见,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850以上,通过信度检验。效度检验采用因子分析,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KMO值为0.919,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量表可做因子分析,通过效度检验。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 21.0软件完成。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 高职生参加现代学徒制的情况

第一,参加过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共108人,占30.0%,没有参加过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252人,占70.0%,可见,目前参加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仅占三成,现代学徒制还需要进一步普及和深化。

第二,在参加过现代学徒制的108人中,参加时长小于半年的75人,占69.44%;参加时长大于半年的33人,占30.56%。即近七成的学生参加现代学徒制的时间在半年之内。现代学徒制强调工学交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术学习相结合,足够的时长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必要条件。

第三,调查参加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的总体满意度、对实习单位的满意度和对学校组织情况的满意度,结果发现:总体满意度中很满意的占30.56%,满意的占44.44%,两项合计为75.00%;对实习单位的满意度中很满意的占36.11%,满意的占38.89%,两项合计也是75.00%;对学校组织情况的满意度,很满意的占35.19%,满意的占36.11%,两项合计71.30%。可见,高职生对学校组织情况满意度略低于总体满意度和对实习单位的满意度。另外,高职生对现代学徒制总体上、实习单位、学校组织情况不满意(含很不满意)的比例分别是2.78%、4.63%和6.48%,如图1所示。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七成以上的高职生对现代学徒制是满意和认可的。

图1 参加现代学徒制高职生的满意度情况

第四,关于参加现代学徒制是否提升了就业能力,有81人约74.78%的高职生认为现代学徒制提升了自身的就业能力,22.22%的高职生不能确定现代学徒制对其就业能力的影响,2.79%的高职生认为现代学徒制没有提升其就业能力。即七成以上的高职生认可现代学徒制对其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2. 高职生就业能力自评情况

由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可知,就业能力的理论中值为3分,若平均数高于3分,说明就业能力处于偏上水平;低于3分,说明就业能力处于偏下水平。由表2可知,高职生就业能力及各维度的平均数均在3分以上,说明高职生自评的就业能力较好。八个维度的平均数由高到低依次是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乐观开朗>问题解决>人际关系>网络差异>职业认同>社会支持。这可能是因为高职生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校园,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家人、师生、同学,生活环境和社交关系比较简单,生活压力相对不大,所以就业能力中比较高的维度是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和乐观开朗;而就业能力中社会支持、职业认同、网络差异等维度则更多地需要在社会、职场中磨练、提升,因此平均数相对较低。总体来看,就业能力及各维度的标准差均较小,说明数据比较集中,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好。

表2 高职生就业能力及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二)就业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1. 参加现代学徒制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对参加和未参加现代学徒制高职生的就业能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参加现代学徒制高职生的就业能力(平均数=4.04)高于未参加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平均数=3.84),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进一步观察就业能力的各个维度,仅乐观开朗维度,参加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与未参加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七个维度,参加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均显著高于未参加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由此可见,参加现代学徒制对高职生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力提升明显。

表3 高职生就业能力及各维度分组平均数和t检验结果

2. 参加现代学徒制时间长短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对参加现代学徒制时间小于半年和大于半年的高职生的就业能力及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第一,参加时间大于半年的高职生其就业能力(平均数=4.23)高于参加时间小于半年的高职生(平均数=3.97),且在0.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参加现代学徒制时间越长,高职生的就业能力越强。第二,在职业认同、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网络差异四个维度上,参加时间大于半年的高职生也高于参加时间小于半年的高职生,且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而在乐观开朗、问题解决、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四个维度上,参加时间长短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正如前面的分析,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和网络差异等维度更多地需要在社会、职场中磨练、提升,而参加现代学徒制恰好给予学生提升这些能力的机会。

3. 参加现代学徒制的总体满意度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由于高职生对参加现代学徒制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样本量很少,因此将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三项合并,定义为“不太满意”。以高职生就业能力及各维度为因变量,现代学徒制的总体满意度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第一,总体满意度不同,就业能力的平均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总体满意度越高,就业能力越强。根据事后检验的结果可知,不太满意的高职生其就业能力明显低于感觉满意的高职生;满意的高职生其就业能力明显低于很满意的。第二,参加现代学徒制的总体满意度对就业能力各个维度的影响基本一致,即满意度越高,就业能力各维度的平均数越高,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事后检验的结果也基本一致。分析参加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对学校、企业的满意度与就业能力的关系,也呈现出满意度越高就业能力越强的结果,在此不再赘述。

表4 高职生就业能力及各维度分组平均数和F检验结果

(三)现代学徒制与就业能力的相关分析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知,生源类型(城市或农村)、父亲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等个体因素都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对高职生是否参加过现代学徒制、就业能力以及可能影响就业能力的个体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参加现代学徒制、生源类型、父亲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均与就业能力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可以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测量现代学徒制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表5 高职生参加现代学徒制与就业能力的相关分析

(四)现代学徒制与就业能力的回归分析

以就业能力为因变量,高职生参加现代学徒制为自变量,生源类型、父亲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小于10万元、家庭年收入在10~30万元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当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参加现代学徒制能使就业能力提升0.193,且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参加现代学徒制能显著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表6 高职生参加现代学徒制与就业能力的回归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教育制度,其目的是使学生既学知识又学技术,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两大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将就业能力作为现代学徒制培养质量和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合理性。本文以北京市四所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第一,目前有三成的高职生参加过现代学徒制,近七成的学生参加现代学徒制的时间在半年之内,七成以上的高职生对现代学徒制是满意的,另外,也有七成以上的高职生认可现代学徒制对其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第二,参加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时间长短以及高职生对现代学徒制的满意度都对就业能力有重要影响。参加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其就业能力显著高于未参加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参加现代学徒制时间越长,就业能力越强;对现代学徒制的满意度越高,就业能力越强。第三,现代学徒制与高职生就业能力的高低显著正相关,即参加现代学徒制能显著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全面推广深化现代学徒制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全国高职院校已经培养了一批批现代学徒制毕业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是,现阶段能够参加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生比例仍较低,进一步推广深化现代学徒制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现代学徒制项目中并从中获益,是一件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近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校外实习和现代学徒制等相关工作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被迫暂停,从客观上制约了现代学徒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还需要积极研究应对策略,根据行业企业、专业特点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顶岗实习工作模式,如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承接社会服务项目等,确保学生能够参与现代学徒制并保证足够的时长。

第二,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全过程监控机制。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满意程度与现代学徒制的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校企双方不仅要制定完善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还要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全过程监控和反馈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全过程监控应包括对项目初、中、末期三个阶段的监督和控制,初期对相关制度、方案、合同进行检查和审核,明确核查指标、标准和责任人。中期实施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问题并予以纠正和解决,必要时可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现代学徒制的内容与进程。末期对整个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教学标准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三,构建基于就业能力的现代学徒制质量评价体系。现代学徒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包括质量评价体系在内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良好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是评价指标的选取。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影响就业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就业能力通常与获得更多的通用技能有关,如人际沟通、信息技术、团队合作、学习方法、创新和适应能力等。而学校的教育教学则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对通用技能的重视和培养往往不够。现代学徒制所倡导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通过学校、企业“双导师”育人、“双环境”育人,真实的职场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通用技能,恰好可以弥补学校育人的不足。因此,就业能力应该成为现代学徒制质量评价指标,应该构建基于就业能力的质量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平均数高职生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不一样的平均数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