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注释考析

2022-01-17 01:28王小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版次共产党宣言宣言

王小静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南京 210088)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问世至今173年,被译成各国文字传遍全世界,深深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宣言》的汉译和传播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乃至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都有着非凡的意义。1953年之前,国内流传的《宣言》汉译本有陈望道译本,华岗译本,成仿吾、徐冰译本,博古译本,陈瘦石译本以及莫斯科译本等。1953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以下简称“中央编译局”)成立,成为《宣言》汉译的翻译主体。《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是目前在中国大陆广为流行的通译本。然而,目前学界对《宣言》的研究多集中于早期译本,对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关注较少,对其注释的演变更是甚少涉及。《宣言》最初用德语写成,其中涉及不少国外的史实典故、 专有名词和历史背景,注释能够“帮助读者扫除阅读的障碍,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材料[1]”。该文对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的注释部分进行了深入的考析,对《宣言》的理解及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版次厘定

随着我国国情变化和马列著作编译事业的深入发展,《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也几经校译,产生了不同的版本。这些译本虽然距今年代都不久远,却出现版次混乱的现象。因此,若要考察《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注释的演变,首先要厘清《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的版次。

1.1 《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版次混乱现象

2008年7月,时任中央编译局副秘书长的杨金海先生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提出,中央编译局重新译校的《宣言》 共有5 个译本,即1958年译本,1964年 译本,1978年译本,1995年 译 本及最 新 译本。高放教授认同了杨金海先生的看法,直言“人民出版社于1958、1964、1972、1995、2010年先后出版中共中央编译局五种中译本[2]”。然而,对比杨金海先生与高放教授对《宣言》版次的界定可以发现二者的观点其实并不一致。对于中央编译局翻译的第三个译本,杨金海先生认为是1978年译本,高放教授则认为是1972年译本。不过二者都认定1958年译本是中央编译局的第一个译本。对此,王保贤提出了异议,他认为“1958年译本应为‘唯真译本’而不是‘编译局译本’[3]”。并且高放提到的2010年译本应是误读,实际应为2009年。有许多学者认同王保贤的观点,如陈红娟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存在一个包含4个版本的中央编译局译本系统[4]”,也就是1964年译本、1978年译本、1995年译本以及2009年译本。这些学者认为1958年译本不属于中央编译局译本,中央编译局的第一个译本应为1964年译本。

由此可见,当前学界对《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的版次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对于1958年译本是否为中央编译局译本一直存在争议。学界普遍认同的中央编译局译本有4 个即1964年译本,1978年译本,1995年译本和2009年译本。

1.2 《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版次厘定

王保贤最先对 《宣言》1958年译本的译者提出了质疑。王保贤之所以认定1958年译本非中央编译局译本,是因为该译本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选》译文的基础上校订的,由唯真最后定稿,而《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中《宣言》的译者也是唯真。这就涉及一个问题: 在他人译文基础上重新校译的文本是否算新的译本? 其实,王保贤认同的1964年译本也是在之前译文基础上校订的。1964年译本的《校后记》中写道:“本书这次排印大16 开本时,正文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 卷译文的基础上,根据德意志刚果民主共和国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中的德文原文重新校订的[5]。”可见,1964年译本也是在其他译本基础上校译的。如果将该译本认定为中央编译局译本,那么1958年译本收入的《宣言》应该也算做中央编译局译本。值得注意的是,谢唯真1956年从苏联回国后就在中央编译局工作,时任编译局校审主任。1958年译本校译时,谢唯真作为中央编译局的一员参与了最后的定稿工作。在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卷末,有一篇由中央编译局署名的《译后记》,特别提及了《宣言》的编译问题:“本书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并参照有关的原文翻译的。其中‘共产党宣言’一文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中译文的基础上校订的,由唯真同志最后定稿,并请朱文叔先生从中文上提过修辞意见[6]。”

从这个《译后记》可以看出,1958年译本是中央编译局集体校订的,谢唯真作为中央编译局一员参与了部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把1958年译本认定为中央编译局译本似乎也并无不可。此外,2014年12月中央编译局编译的《宣言》中有一篇“编者引言”,文中对《宣言》的版次做了官方说明:“五十多年来,我们按照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要求,对已有的译文进行了多次修订,先后出现了:1958年译本,1964年译本,1978年译本,1995年译本和2009年译本[7]。”从这篇“编者引言”可以看出中央编译局也认为1958年译本为其《宣言》的第一个译本。

综上所述,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应有5 个版次:1958 译本,1964年译本,1978年译本,1995年译本,2009年译本。该文将重点考察《宣言》这几个译本注释的演变情况。

2 《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注释演变

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中央编译局对《宣言》译本进行了反复推敲和修订。在不断提高译文质量的同时,中央编译局还对文后的注释进行了增补、勘正和完善。

2.1 《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注释数量的演变

从1958年到2009年,《宣言》 中央编译局译本历经了五次修订,注释的数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厘清各个版次及对应的注释数量,现列出见表1。

表1 《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注释数量一览表

从表1 可知,从1958年到2009年,《宣言》注释的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5 条增加到了45 条。1958年译本序言部分没有注释,正文部分的注释也只有5 条,分别对“共产党宣言”“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劳动的价格”“法国正统主义和青年英国”及“改革派”进行了解释和说明。1964年译本增加了25 条序言部分的注释,注释数量一下子增加到了29条。这29 条注释为之后中央编译局其他译本的注释打下了基础,之后3 个译本的注释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增补,删减和修订的。

2.2 《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注释的类型

通过对中央编译局5 个译本注释的对比和分析,笔者发现中央编译局译本的注释大致可分为四类:题注、专有名词、史实典故以及疏解文意类。1964年译本题解背景类注释有8 条,专有名词类注释8条,史实典故类注释4 条,疏解文意类注释9 条。1964年之后的3 个译本注释的类型与1964年译本基本相同,只是每年都会在上个译本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删减或修订。为更加清楚地说明各译本的注释类型,现将1964年译本的注释分类见表2。

表2 《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局1964年译本注释分类表

题解背景类注释从篇题解析、创作背景、出版情况、作者或译者简介等方面对《宣言》篇题和7 个译本序言进行了注释。1964年译本《宣言》篇题的注释为:“《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1848年1月。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发表……[8]”。这个注释对《宣言》的意义进行了解析,对作者、写作时间、出版情况等内容也逐一进行了介绍。

专有名词主要涉及政党、团体和报刊三类,主要介绍了政治立场以及创办或产生的历史。如对《社会主义报》 的注释:“《社会主义报》(《Le Socialise》)是1871年10月至1873年5月在纽约出版的法文周报,国际法国人支部的机关报;它支持国际北美联合会里的资产阶级分子和小资产阶级分子……”。

史实典故的注释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剖析典故来源,从而使文章内容更具说服力和真实感。如在“科伦共产党人案件”的注释中介绍了该案件的始末,让读者认识到这个案件时组织者的挑衅行为和普鲁士警察对付工人运动的卑鄙手段,从而对文章中提到的《宣言》的经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理解在该案件发生后《宣言》被“依法”宣布为非法的原因。疏解文意类注释是对文章内容的补充、说明、校勘及考订。如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提道:“巴枯宁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一版,在六十年代初,由《钟声》印刷所刊印问世”。“六十年代初”指代不明,文后注释对此进行了补充说明:“这个译本是在1969年出版的。”通过该注释读者了解到《宣言》俄文第一版出版的具体时间。

2.3 《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注释演变的影响因素

《宣言》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注释的改变可分为增补、删减、修订3 种类型。注释的变化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翻译目的和译者主体,客观因素则是指历史语境的变化。

纵观中央编译局的5 个译本可以发现注释的数量逐年增多,注释的内容也越来越全面,似乎力图对《宣言》中的专有名词、史实典故以及语义模糊处都进行一一阐释。注释的这种变化与《宣言》汉译的目的有着紧密的联系。《宣言》汉译是为了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释越全面就越能够帮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宣言》的内容,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快速传播。另外,翻译主体的变化对注释的变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央编译局译本5 个译本前后经历数十年,其翻译成员几经变动。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翻译风格,因此即使是相同的注释项,也可能出现注释内容的变化。1995年和2009年两个译本前后相差十年,对比可知除了韦建桦,其他翻译成员都进行了更换。译者的不同使得注释内容发生了变化。以《宣言》篇题的注释为例,2009年之前,通常只介绍《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写作时间,出版和译介情况等背景资料。2009年译本的注释除了介绍上述内容,还阐述了《宣言》的主要理论观点。2009年译本的“编辑说明”进一步验证了翻译目的及译者主体改变对注释的影响:“课题组对原有的各类资料作了审核和修订,力求资料更翔实、考证更严谨。在注释部分,重新编写了全部著作的题注,增加了对各篇著作主要理论观点的介绍,以便读者把握这些著作的要义[9]。”

除了翻译目的和译者主体,《宣言》 注释的变化还可能受特定历史语境的影响。以注释变化最大的1964年译本为例,1964年译本产生于中苏关系恶化之时,毛泽东提出要出版一批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供干部阅读。在这一历史语境下,中央编译局对《宣言》进行了全面的译校,注释部分也参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 版重新编译,由原来的5 条一下子增加到了29 条。除了数量增多,1964年译本在文字上也出现了重要变化。原因是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第23 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随着《汉字简化方案》在全国的推行,简体字开始在报纸、刊物、课本和一般书籍上被普遍采用。受此影响,1964年译本也将原来的繁体字改成了简体字。

3 结语

中央编译局译本的注释大致可分为题注、 专有名词、史实典故以及疏解文意4 种类型。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宣言》 中央编译局译本系列历经5 个版次,其注释也几经增补、删减和修订。在历史语境、翻译目的和译者主体等因素的影响下,《宣言》 注释数量逐年递增,内容逐步全面,语言也愈发简练和准确。注释的演变体现了中央编译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论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昭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猜你喜欢
版次共产党宣言宣言
关于论文中参考文献书写格式的要求
拓维信息“收费稽核系统V1.0”入选2022年度湖南省首版次软件产品
原材料技术要求传递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空间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纪念《河北教育》创刊70周年·风采
杭州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