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急危重症护理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1-20 08:16杨丽红陈文娟李彦荣朱爱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评判导图实验组

杨丽红,薛 莉,陈文娟,李彦荣,朱爱军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甘肃 定西 743099)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为应对临床各种复杂而又紧急的情况,需在教学中培养护生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1]。由于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前半学期只能采用线上教学模式,而线上教学,学生学习效率低。思维导图又译心智图,它把烦琐的文字信息变成层次分明的图示,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2],并被教育部列入中国教育“十五”规划专项研究课题[3]。在前期研究中,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效果显著[4]。本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我校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1班45人和2班49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班)和对照组(1班)。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及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两组学生均使用第四版《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材。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进行线上教学,对照组由教师在线上讲授相关知识。

1.2.2 思维导图教学法 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先给学生讲解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准备A4纸和彩色笔,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利用思维导图掌握这一章的知识框架(见图1),在纸中央写上中心词(如心肺复苏),然后利用线条连接各流程(快速判断、循环支持、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早期除颤等),再对每一流程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快速记笔记,比如记录时采用关键词法,用红色笔对重点内容进行标记或用符号来标注等;课后利用绘制好的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并上传至学习通平台,教师进行点评,培养学生对知识整体框架的掌握能力。学生在思维导图框架图上记笔记,节约了记笔记时间,能有更多时间集中思考和听教师讲解。

图1 心脏复苏章节思维导图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评价指标

1.3.1 考核成绩 在期末进行理论考试,两组学生采用的试题及评分标准完全一致,满分为100分。

1.3.2 自主学习能力考评 采用张喜琰[5]研制的自主学习能力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2,该量表包括 4个维度,30个条目,分别是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和信息素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满分为15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主学习能力越强。

1.3.3 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 采用彭美慈等[6]研制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共有70个条目,总分420分;280~350分,表明有正向评判性思维能力倾向;>350分,表明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强;<280分,表明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弱;<210分,表明明显缺乏评判性思维能力。于教学前和教学后采用本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2.2 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教学前,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s,分)

维度t值P t值P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总分教学前实验组21.57±1.34 30.35±0.97 18.47±1.31 25.55±1.69 95.94±4.95对照组21.84±0.90 30.93±2.91 17.87±2.76 25.87±2.66 96.51±5.76 1.15 1.33 1.37 0.69 0.52>0.05>0.05>0.05>0.05>0.05教学后实验组33.90±0.85 50.31±1.23 25.92±0.86 28.10±0.85 138.22±3.65对照组25.96±0.82 36.16±0.79 23.09±0.84 27.36±1.43 112.56±3.46 45.97 65.63 16.02 3.10 34.96<0.001<0.001<0.001<0.05<0.001

2.3 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教学前,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实验组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和求知欲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寻找真相、认知成熟度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s,分)

表3 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s,分)

维度t值P t值P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总分教学前实验组40.90±4.23 41.57±3.19 48.52±2.34 37.86±2.62 45.18±0.78 47.55±1.12 47.14±1.46 308.71±6.14对照组39.93±4.69 40.58±2.97 48.80±1.34 36.84±3.47 45.29±0.66 47.40±0.69 47.18±1.96 306.02±9.56 1.05 1.56 0.73 1.60 0.70 0.78 0.09 1.64>0.05>0.05>0.05>0.05>0.05>0.05>0.05>0.05教学后实验组41.55±4.74 42.29±2.48 49.73±1.02 39.49±1.84 46.02±1.29 47.57±1.21 47.10±0.82 313.76±6.71对照组40.27±2.88 40.64±2.76 48.36±1.13 36.42±2.92 45.18±1.03 46.24±1.09 47.09±1.56 304.20±9.07 1.57 3.04 6.23 6.15 3.47 5.57 0.05 5.84>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3.1 思维导图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在线上教学中,教师首先将每节课相关的视频、PPT及教案等上传至学习通平台,并做好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绘制知识思维导图,并上传至学习通平台。课上,教师对作业中特色作品集中展示并点评,如利用思维导图软件总结的知识框架、用不同颜色标画重点的笔记、用图表总结的重难点笔记等,发掘每个人作业中的闪光点,使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并通过与同学的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后,实验组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养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丹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思维导图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8]。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内容繁杂,且与临床联系紧密,实践要求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在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实现对知识的个性化重构,使碎片化知识系统化。线上教学缺少线下教学时的氛围,学生容易被外界所干扰,自控力较差、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强的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9]。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10],并在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中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有针对性地施以辅导,提供个体化的学习建议,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线上教学效果。

教学后,实验组信息素质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莉等[11]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信息检索指导有关。医学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指导学生如何检索文献,以往学生查阅文献时只会使用百度,教师在线上指导学生进入数据库进行检索,查阅最新的论文,可帮助学生掌握前沿知识,并且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12]。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紧跟时代发展,推荐行业内较为认可的微信公众号、App、小程序,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既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又能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3.2 思维导图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评判性思维是对临床复杂护理问题进行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过程[13]。目前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普遍缺乏关注和培养[14],较强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环境,因此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成为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后实验组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和求知欲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刘敦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强的学生能主动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积极寻求途径解决问题;系统化能力强的学生能对问题和信息进行系统化分析。急危重症护理学内容掌握和运用有难度,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将书本知识联系起来,而利用思维导图可先确定中心词,然后筛选重点词,再对各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就可以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层级关系,构立分类结构和因果关系,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并且这种学习方式易于操作和掌握,有程序化、具体化的特点,符合教学需求,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

猜你喜欢
评判导图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