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中职生抑郁情绪与自杀意念关系的调查分析

2022-01-20 08:16刘丽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评量意念检出率

黄 琴,刘丽兰,刘 健

(1.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2.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广西 贺州 542800)

抑郁症被称为21世纪三大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心情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受损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精神类疾病[1]。重度抑郁患者会产生自伤、自杀念头,甚至实施自杀行为。据调查,约12%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约25%的重性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5%的最终死于自杀[2]。

近年来,抑郁症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多,发病率逐年升高。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较强,极易诱发自伤、自杀行为,是严重危害我国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因素之一[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断有青少年因抑郁而导致自伤、自杀悲剧,这也给社会各界敲响了警钟,青少年持续抑郁已成为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道路上的重大隐患[4]。相对于普通高中生,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业倦怠、缺少社会支持、遭受社会歧视等现象[5]。相对于其他青少年群体,中职生更具特殊性,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检出率更高[6]。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近年来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等,加强对心理健康、精神卫生领域的管理和建设。加强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防治也被列入《“健康中国”2030》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之中。

本文在分析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某市5所中职学校学生发放问卷,旨在调查疫情期间中职生抑郁情绪及自杀意念状况,为加强中职教育、提升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某市5所中职学校的3 06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平均年龄(17.13±1.06)岁。其中男生1 111人,女生1 952人。问卷录入问卷星软件,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现场施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并提交。

1.2 工具

1.2.1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 由夏朝云等[7]编制,分为绝望、乐观、睡眠、掩饰4个因子26个题目,所有题目均以“是”或“否”回答记分。掩饰因子得分≥4分判为测量不可靠,以绝望、乐观、睡眠3个因子总分作为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总分。以绝望、乐观和睡眠因子总分≥12分作为初估划界点,得分越高表明自杀意念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75。

1.2.2 抑郁自评量表 采用美国权威的仲氏抑郁自评量表,40年来经使用证实该量表科学、方便。共20题,采用4点计分法,抑郁严重度=各条目累计分/80,<0.5为无抑郁,0.5~<0.6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7为中至重度抑郁,≥0.7为重度抑郁。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42。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差异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单因子检验Harman方法检验数据的共同方法偏差。结果显示,特征根>1的因子共有10个,抽取第一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19.34%,低于临界值40%,这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 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检出率

2.2.1 抑郁情绪检出率及性别差异 调查的中职生中672人有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1.9%。其中男生181人(26.9%),女生491人(73.1%),不同性别的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自杀意念检出率及性别差异 341名中职生有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1.1%。其中男生74人(21.7%),女生267人(78.3%),不同性别的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专业中职生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的方差分析

研究发现,不同专业中职生抑郁情绪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医学专业学生相较于烹饪和技工专业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1 不同专业中职生抑郁情绪方差分析

此外,不同专业中职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医学专业学生相较于幼师专业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更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医学专业学生相较于技工专业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更高,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P<0.05)。

表2 不同专业中职生抑郁情绪多重比较(LSD)

2.4 中职生抑郁情绪与自杀意念及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研究发现,中职生自杀意念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关系,抑郁情绪与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各维度也呈正相关关系(见表3)。

表3 中职生抑郁情绪与自杀意念及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2.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中职生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因变量,将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各维度(睡眠、乐观、绝望)纳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各维度均被纳入回归方程,共解释抑郁状况的46%,绝望维度对抑郁情绪影响最大,其次是乐观和睡眠维度,3个维度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且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表明均能正向预测中职生抑郁情况。

表4 中职生抑郁情况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6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中职生自杀意念有无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专业、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等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年级、专业对自杀意念无明显影响(P>0.05),性别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中职生自杀意念的独立影响因素,总体来说,女生比男生更容易遭受抑郁情绪(P<0.01)。

表5 自杀意念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青少年抑郁情绪与自杀意念存在高相关性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中职生抑郁情绪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验证了以往研究的结论。陈君等研究发现,存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医学生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行为[8],这也与临床咨询研究及实际教育教学中的经历一致。经调查了解,由于中职生大部分学业基础较差,学习兴趣和毅力不足,容易出现学业倦怠和习得性无助,对未来感到迷茫,产生抑郁及厌学情绪。而抑郁情绪长时间得不到舒缓和开解,将会使青少年学生对生命意义和活着的价值产生怀疑,进而发展为自杀意念甚至有自残自伤行为。本研究中被调查学生大部分为农村家庭学生,其中约700人为留守学生,约300人为单亲家庭,在遇到问题和危机的时候,家庭能够提供的支持较少,这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相对更多一些,心理问题检出率也更高。后续仍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辅导,帮助这部分学生尽快走出抑郁状态,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后,一些客观环境的压力,如亲人去世、生病、家庭变故等都有可能导致部分原本就心理脆弱的学生产生抑郁情绪及自杀意念。

此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的绝望维度对抑郁状况的预测作用最大,这也与以往研究及抑郁症的主要表现一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悲观绝望、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这提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和学生工作中,如果发现学生表现出悲观绝望的言行或迹象,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干预。

3.2 女生抑郁情绪与自杀意念检出率均高于男生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和专业的中职生自杀意念和抑郁情绪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性别角度而言,女生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这也与以往的研究一致。王建波等发现性别、年级、家庭结构、家庭暴力是导致学生抑郁的主要因素,其中女生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男生[9]。这一发现也与笔者的工作经验一致[10],笔者在中职学校任教过程中发现,前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以女生居多,并且多伴有抑郁倾向或已确诊为抑郁症。究其原因,可能是青春期女生身体及心理发育快于男生,心理更为敏感,情感也更为细腻,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会想得更为复杂。此外,女生心理承受能力与遇到挫折时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如男生,从而提高了抑郁症发生率。本研究还发现,相对于技工专业学生,医学专业学生抑郁情绪及自杀意念检出率更高。笔者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医学专业学生学业负担更重、压力更大且多为女生所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相比技工专业,医学专业教育教学要求更严、内容难度更大、考试也更频繁。而青春期女生相对于男生,在情绪管理和调节方面更容易走极端,在人际关系方面往往更加敏感,多愁善感,由于情绪具有传染性及女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女生在抑郁情绪方面受同伴影响也较多。因此,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青春期女生抑郁情绪的疏导和心理咨询、问卷筛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4 预防中职生抑郁、自杀问题的对策

4.1 学校方面

中职生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生活,学校应重视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全体教师应关心关爱学生,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应配备足够的心理教师,建设好心理咨询室,营造良好的咨询氛围,使学生乐于前往咨询室咨询和倾诉。此外,学校还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鼓励学生多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后,学校要定期进行心理筛查,举办心理讲座和科普活动,开设生命教育系列课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必要时通知家长,及时就医,避免悲剧的发生。

4.2 家庭方面

我市大部分中职生曾为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为此,父母应该高度重视,多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应该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多与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当发现孩子出现抑郁症早期症状或有自杀意念时,及时关心、帮助,多与学校教师沟通,及时送医,避免耽误病程和治疗。

4.3 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应正确看待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满,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其次,学生应积极承担班集体工作,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努力提高学业成绩,提高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再次,中职生应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最后,中职生还要学习一些心理卫生知识,正确对待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了解抑郁症的发生和治疗,遇到困难及时寻求帮助,而不是讳疾忌医。

总之,中职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评量意念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菜市场离我只有一百步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意念修复功法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探索取向的幼儿园主题墙评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