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市3~5岁儿童及其母亲Cariostat龋活性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2022-01-20 08:16代海涛崔灵欣朱晓娟曹健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龋病口腔活性

李 艳,代海涛,崔灵欣,朱晓娟,曹健云,仵 楠*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3~5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高达62.5%,龋均为(3.35±4.14),龋面充填构成比仅为3.1%[1],患龋率比10年前明显上升,龋病治疗率有待提高,医学干预仍然欠缺。石河子市位于新疆北部,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6%(2014年)。该市经济水平较低,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开展得较少,对龋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该市3~5岁儿童及其母亲进行Cariostat龋活性检测(CAT)、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了解其口腔健康状况,分析龋病相关因素,筛选影响儿童龋活性的易感因素,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整群抽取石河子市两所幼儿园300对3~5岁儿童及其母亲为调查对象。本研究已通过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纳入标准:(1)6个月内未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一个月内未服用抗生素、无口腔局部用药史(如漱口水、氟化氨银等),无全身重大疾病;(2)儿童常年与母亲生活;(3)家长知情同意并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佩戴牙齿矫正器;(2)不能配合者。

1.2 仪器与器械

Cariostat龋活性试剂盒(北京冈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恒温培养箱(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口腔检查器械盒、口腔检查表、口腔健康调查表(线上调查)等。

1.3 方法

对入选的儿童及其母亲进行Cariostat龋活性检测与口腔检查,母亲填写问卷。

1.3.1 Cariostat龋活性检测 检测时间为16:00~18:00(餐后2 h)。受检者取样前以清水漱口。检查者用无菌棉棒在受检者上颌磨牙颊侧和下颌前牙唇侧近牙颈处来回擦拭3~5次取样,立即将棉棒放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填写标签,贴于试剂瓶近瓶口处。4 h内将试剂瓶置于37℃恒温箱培养(48±6)h,然后取出试剂瓶,在读片灯下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取并记录CAT值。CAT值可分为 0、0.5、1.0、1.5、2.0、2.5、3.0 几个级别。

1.3.2 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及记录均由口腔医师完成,检查者的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3。在自然光下,检查者通过探针和视诊进行检查,记录龋失补指数(Decayed Missing Filledteeth,DMFT),龋齿诊断标准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牙冠状况诊断标准。dmft、DMFT分别代表乳牙、恒牙的龋失补指数。

1.3.3 问卷调查 依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儿童家长调查问卷内容,结合3~5岁儿童生理特征和当地经济水平设计线上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一般情况、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家庭因素与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龋态值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距)描述,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进行χ2检验。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了解母子间龋活性和龋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χ2检验对龋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纳入标准为α=0.05,剔除标准为 α=0.1。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1.1 儿童龋均与Cariostat龋活性检测 本研究共纳入300名儿童,男女童比例为1.04∶1,平均年龄4.02岁。男童龋均低于女童(t=-1.278,P=0.205),不同性别儿童CA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67,P=0.642)。不同年龄组间龋均(F=1.713,P=0.045)与 CAT值(Z=4.641,P=0.0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龋均、CAT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见表1。受检儿童中CAT值为1.0者最多,共68人,占22.7%;其次是CAT值为0.5者,共53人,占17.7%;人数最少的是CAT值3.0者,共18人,占6.0%(见图1)。

表1 不同性别、年龄儿童龋均及龋活性情况

图1 300名儿童龋活性检测结果

2.1.2 母子间龋活性值与龋失补指数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儿童CAT值与其dmft呈正相关关系(r=0.292,P=0.000),提示儿童龋失补指数越高,其龋活性也越高。儿童dmft与其母亲的DMFT呈正相关关系(r=0.211,P=0.046),说明母亲DMFT升高,儿童的DMFT也升高。儿童龋活性值与其母亲的龋活性值呈正相关关系(r=0.110,P=0.039),说明随着儿童龋活性值的升高,其母亲的龋活性值也升高(见表2)。

2.2 单因素分析(见表3)

表3 儿童龋活性的影响因素分析[n(%)]

将儿童的龋活性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CAT<1.5为低危组(148人,占 49.3%),≥1.5为高危组(152人,占 50.7%)。

对可能影响儿童龋活性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频率、进食甜品或饮品频率、儿童每日刷牙次数、家长帮助孩子刷牙频率、母亲最高学历、家庭月收入对儿童龋活性有影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多因素分析

以CAT值分组为因变量(0=低危组,1=高危组),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变量(P<0.05)为自变量进行变量筛选,结果发现,进食甜品或饮品频率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说明儿童进食甜品或饮品频率越高,龋活性值越高(P<0.05,OR=1.449),见表4。

表4 3~5岁儿童龋活性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3~5岁儿童患龋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石河子市300名3~5岁儿童龋均为(3.52±3.64),高于2016年袁鲜艳[2]报告的3~5岁儿童龋均3.07,患龋程度较严重。女童龋均大于男童(2.76>2.43),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该市儿童乳牙龋病发病早、程度重,这可能与石河子市地处新疆,经济水平较低、口腔医疗资源短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不足、群众口腔保健意识落后等因素相关。研究发现,儿童性别与龋均无相关性,这与张松杰等[3]的研究结果相同。年龄与儿童龋均有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口内致龋菌侵蚀牙体组织时间越长,龋坏越严重。

3.2 3~5岁儿童Cariostat龋活性检测结果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下野勉教授提出Cariostat法,用于了解患龋程度,并预测龋病发展趋势。原理是以口腔内致龋菌群产酸能力为指标,试剂颜色变化为结果,将龋活跃性进行分度量化。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被广泛用于龋病实验室预测[4]。因其采样简单,恒温培养,比色迅速,且价格低,常用于评估低龄儿童患龋风险[5]。本次研究的300名儿童中,有80名(26.7%)儿童CAT值为0~0.5,处于患龋风险较低的安全区;118名(39.3%)儿童CAT值为1.0~1.5,处于注意区,需要定期检查和接受专业口腔护理指导,改变口腔护理习惯;102名(34.0%)儿童CAT值为2.0~3.0,处于危险区,已有龋齿及近期形成龋齿的可能性极高。本研究中,不同性别儿童的龋活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龋活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苗江霞等[6]的结论一致,即年龄越大,口腔致龋菌数量越多,产酸能力越强,pH值越小,CAT值越高。

3.3 母子患龋及龋活性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母子龋均、龋活性值均呈正相关关系,与于兴茹等[7]的结果一致,但与王新艳[8]对母子龋活性值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不同。于淼等[9]通过PCR-DGGE技术发现,中龋和高龋状况下母子口腔唾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高度相似,儿童口腔菌群来源与母亲密切相关,母子致龋菌相似,Cariostat龋活性检测结果存在相关性。

3.4 影响因素分析

学龄前儿童龋病与乳牙生理结构、摄入含糖量较高的乳制品及糊状软食、口腔清洁不完善、地理环境、父母因素等密切相关[9]。已有研究证实,Cariostat龋活性检测结果与患龋率、DMFT均呈正相关关系[10],这些龋病易感因素可能影响龋活性值。单因素分析发现,喂养方式不影响龋活性值,与其他研究结果[9]不一致,可能与调查人群抽样方法、样本量、研究误差等有关。氟化物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代谢酶,抑制致龋菌的生长和代谢[11],从而影响致龋菌产酸能力,导致CAT值下降。但本研究表明,含氟牙膏的使用不影响龋活性值,这可能与氟选择口腔微生物种类[10]、含氟牙膏的用量用法、Cariostat试剂液中营养成分等有关,还需要深入研究不同种类氟制剂对龋活性值的影响。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进食甜品或饮品频率与儿童龋活性值密切相关。摄入糖分越频繁、越多,龋活性值越高,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过多、过频繁的糖摄取使口腔致龋菌连续代谢产酸,酸性产物长期滞留,唾液缓冲不了[12],使Cariostat培养液产酸能力增强,CAT值升高。儿童每日刷牙次数、家长帮助孩子刷牙频率也会影响儿童龋活性值。本次调查中,仅2.0%的儿童1岁以内开始刷牙,28.7%的儿童每日刷牙两次及以上,27.3%的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39.3%的家长每天帮助儿童刷牙,远未达到口腔健康保健标准。学龄前儿童动手能力差,刷牙方式不正确,有效刷牙时间短等均会造成刷牙效果差,牙面软垢、菌斑未去尽。母亲最高学历与儿童龋活性值相关,这与Ju等[13]的研究结论母亲学历直接影响儿童龋病相似,但与王新艳[8]的研究结论不同,可能与母亲学历分组不同有关,也不排除检验者误差。受教育程度高、经济条件好的母亲知识储备量及涉猎较广,了解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也较多,更关注口腔健康,从而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及儿童口腔卫生,所以儿童龋活性值会受母亲影响。

综上所述,儿童龋均越高,龋活性值越大。母亲患龋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儿童患龋情况。目前,石河子市3~5岁儿童患龋形势严峻,口腔保健知识缺乏,针对此次发现的问题,与儿童家长建立微信群进行口腔保健知识科普,内容包括正确刷牙方法、含氟牙膏的使用、合理控制糖摄入频率、睡前刷牙后不进食、定期口腔检查、其他防龋措施等,做到龋病早期预防,最大限度降低儿童患龋风险。

猜你喜欢
龋病口腔活性
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航天器表面抑菌活性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1,3,4-噻二唑取代的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真菌活性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三减三健”之健康口腔篇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
北京欢乐口腔门诊部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