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陶瓷茶具设计研究
——以桂林日月双塔为例

2022-01-26 11:32付新阳李旭辉
天工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塔茶具桂林

付新阳 李旭辉

桂林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建筑艺术和陶瓷文化都是我国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瑰宝,其在各自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汇融合、多元发展,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而在我国传统艺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全域化旅游的大背景下,旅游文创产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在提升旅游品质、增加旅游收入以及发扬地区文化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桂林作为世界旅游名城,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对桂林地区文化的发扬与振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桂林日月双塔历史发展

我国传统建筑艺术源远流长,独具民族文化特色。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都是其徽标和符号的象征,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一个地方的特色,例如,西安大雁塔、杭州雷峰塔、大理崇圣寺上塔等,这些古老的建筑屹立在我国的大江南北,被誉为我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桂林日月双塔是世界上最高的铜塔,也是中国建筑史上巧夺天工的建筑作品,更是桂林的文化地标,代表着桂林的文化与地方特色,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而现如今的日月双塔是在唐代佛塔的基础上于2001年重修的,其日塔共九层,通体均为纯铜装饰,金碧辉煌;月塔共七层,为琉璃塔,独具传统韵味。双塔颜色主要以黄、绿、白、蓝、黑为主,它融合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了我国传统的亭台楼阁建筑,是一座集文化、艺术、宗教、建筑、科技、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楼阁式山水塔。

(二)桂林日月双塔旅游文创产品现状分析

1.市场分析

广西最早的陶器可以追溯到12000年前。1965年6月在桂林市南郊发现了距今10000—9000年的甄皮岩洞穴,在其遗址发掘出的古物中就有数千件陶片;在雁山庙岩、临桂大岩遗址都先后发现了距今万年以上的陶器,桂林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具有3处万年古陶瓷遗址的城市。这也充分证明了桂林是中国乃至世界陶器的起源地之一,桂林地区还有众多古窑口,其中以永福窑、桂州窑、全州窑、严关窑等较为出名,这些窑口主要以生产日用陶瓷产品为主。桂林作为底蕴雄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极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其陶瓷文化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年来,桂林正在积极发展文创产业,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其中主要通过展出桂林本土文创产品,传播桂林文化与风采,促进桂林旅游经济发展与文创产业的创新,如,2019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瓦窑小镇文创展、桂林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2020年“桂林有礼”首批品牌产品评选活动等,这些项目和活动都营造了桂林文创市场的新气象,引导了旅游购物市场健康发展,也为桂林日月双塔元素的旅游陶瓷文创产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行业现状分析

通过对桂林日月双塔现有的文创产品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陶瓷旅游文创产品较少,景区售卖的旅游文创产品大多是书签、冰箱贴、DIY T恤、文房四宝、玉石雕刻、金银首饰等,其中部分产品还存在不足之处。

(1)产品存在比较严重的扁平化的复制和拼凑设计。如,部分产品在样貌形式设计上,简单印刷后把具有文化符号的图案直接贴在各日用品上,缺乏文化内涵的挖掘,激不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目前还没有日月双塔元素的陶瓷文创产品的研发。

(2)桂林日月双塔的旅游产品缺少创新性。文创产品同质化、仿制化严重,缺少在造型设计上、功能实用上的创新,这样的文创产品已经很难打动消费者,而且大多都是批量化生产的半手工产品,缺乏地域特色。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传统建筑艺术和陶瓷茶具文化都是我国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瑰宝,更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而桂林作为世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陶瓷、建筑文化更是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桂林日月双塔周边市场旅游文创陶瓷产品却是少之又少。对此,设计出符合市场定位的桂林日月双塔元素造型的陶瓷茶具,给当地旅游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含有桂林日月双塔元素的陶瓷茶具,既能提升人们对日月双塔的认知,丰富日月双塔周边陶瓷旅游纪念品的种类,又能以此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桂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并为桂林日月双塔元素在陶瓷茶具中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日月双塔艺术特征的提炼

通过在图书馆翻阅桂林日月双塔的书籍和在网上搜索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日月双塔的建筑文化内涵,从中提取了日月双塔的建筑造型为设计元素。通过以圆带方的设计思路,结合创意性和文化内涵,以壶身和茶杯作为塔的主体结构,杯垫沿用飞檐意象,起到连接茶壶、茶杯的作用,壶盖顶形似塔尖,提梁运用日月双塔的拱门形象,并将建筑相关元素叠加起来,让作品的整体形象得到直观的诠释。

在设计中提取了桂林日月双塔蓝、黄、白、黑四色的建筑色彩,与建筑造型共同融入茶具设计中,并通过不同颜色釉的施加得以还原日月双塔建筑色彩,使其烧制后熠熠生辉、流光溢彩。

三、设计实践

图1 《日月映》设计稿

(一)设计定位

1.作品《日月映》受众需求分析

茶具是茶文化中最为瑰丽多姿的组成部分,直到今天,茶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桂林日月双塔建筑元素陶瓷茶具设计的目标受众定位是爱喝茶、喜欢陶瓷茶具,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健康养生型消费者。如知识分子、商人、茶具收藏爱好者等,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喜欢追求高雅品质生活,而喝茶品茗之所以能反映他们的地位和品位,是因为人们对茶具的选择十分讲究,认为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相辅相成、并重存在的。因此,桂林日月双塔建筑元素陶瓷茶具不仅实用,而且外形美观,本身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可极大地增强品饮者的文化审美享受,达到内心的调适与和谐。

2.作品设计理念、寓意

随着塔文化融入中国建筑精髓,并以其美轮美奂的建筑外观及其所承载的传统思想哲学、宗教、建筑艺术和美学等多种文化元素,寄寓着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美好向往。

对此,该作品结合了当代陶瓷茶具的设计形式并融合了桂林日月双塔的建筑文化内涵,通过以圆带方的设计思路结合桂林日月双塔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文创设计理念,设计出具有实用性,更具有艺术观赏性的现代旅游文创陶瓷茶具产品。其中作品在设计上灵活多变,又考虑实用价值进行了以圆带方的设计,使其整体效果保持着和谐关系,也寓意了“外圆内方”的理想人格。

图2 《日月映》 李旭辉/作

3.作品表现形式

工艺方面:茶具采用拉坯、修坯的成型方法,以颜色釉进行装饰呈现,使其富有层次感和装饰性,1310℃高温强还原烧制,最后加金属提梁。材料方面:选取景德镇高白泥。美学方面:采用以圆带方的方式。茶具从茶壶到茶杯,采用从大到小的方式进行设计,可拆可装,拆开来是一套茶具,组装起来是日月双塔的形态,这是一组具有多功能的产品,这不仅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还能更好地传递建筑文化与陶瓷文化的内涵。

4.作品使用功能

自古以来,茶具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在不断地传承、发展与创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茶文化的热爱越发炽烈,而对茶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市场需求促使茶具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品类而存在。而本次设计充分体现了桂林日月双塔的建筑造型元素,可作为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建筑符号茶具,又可以用于客厅、茶室等空间中作为陈设品。

(二)设计构思过程

在造型的设计中,选择了将建筑造型直接沿用为陶瓷茶具的造型方式,同时巧妙将茶壶、茶杯、杯垫与建筑相关元素相叠加融合,既保持了空间和造型的完整性,又充分体现了茶具的趣味性和创意性,并施以窑变颜色釉,利用窑变釉流动性、多样性的特点,使其呈现熠熠生辉、流光溢彩的建筑装饰色彩,带给人美的视觉享受与建筑的整体意象的直观的诠释。

(三)作品展示

波摇双塔影相妍,日月同辉各有天,作品《日月映》陶瓷茶具以桂林日月双塔的造型、色彩为设计元素,通过以圆带方的设计理念,巧妙地设计出可以相互叠加起来的茶壶、茶杯、杯垫,再施以窑变颜色釉,让整套茶具造型如同宏伟壮观、结构精巧的日月双塔一般。

四、结语

桂林日月双塔建筑造型直接沿用陶瓷茶具的造型方式,运用以圆带方的设计手法,建筑元素与陶瓷茶具的充分融合,这不仅继承了桂林日月双塔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建筑元素在陶瓷茶具中的设计,推动了文化的传播,而且丰富了带有桂林日月双塔特色的旅游文创工艺品。

以建筑元素陶瓷茶具的设计为研究和实践对象,作品不仅被用于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并给桂林旅游消费者带来了含有本土建筑元素文化内涵的茶具,丰富了日月双塔周边市场陶瓷旅游文创纪念品的种类,以此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桂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桂林日月双塔的建筑魅力。

猜你喜欢
双塔茶具桂林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双塔双循环湿法脱硫系统SO3脱除率及排放测试
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超低排放运行优化研究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桂林行
走近北镇崇兴寺双塔
美轮美奂的茶具
乐!乘动车,看桂林
传统茶具造型设计的文化意蕴探析
双塔连体高层梁式转换结构的模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