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体烯效唑的不对称还原合成方法

2022-01-27 02:26李明
生物化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烯效唑映体苯基

李明

(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700)

烯效唑,化学名为(E)-(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1-烯-3-醇,是继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PP333)之后由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又一高活性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有卓越的杀菌效果,是目前所开发的三唑类农用化学品中矮化植株、抗倒伏能力最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3]。烯效唑被植物吸收后,可以阻碍内源赤霉素的生物合成[4-6],从而延缓植株的营养生长,减缓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抑制茎秆伸长,幼苗高度明显降低,茎粗和分蘖数增加,最终达到使作物增效增产的目的。

另外,烯效唑具有手性中心,属于手性农药,而环境中手性农药对映体选择性差异的研究历史并不长。目前,我国市场上使用的农药中40%以上具有手性结构,主要为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三唑类农药及芳氧丙酸酯类[7]。通常,手性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异构体具有所期望的生物活性,而另一种没有显著的生物活性甚至无效,或其中一个异构体对环境具有更强的危害。例如:除草剂异丙甲草胺,其S-型对映体有很好的除草活性,而R-型对映体不仅无除草活性,还有致癌作用[8]。常见的三唑类手性农药对映体不仅杀菌活性不同,对大鼠的肝脏毒性也不同,已被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列为潜在的手性致癌物质。因此,手性农药对映异构体的分离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9-10],研发应用性好的单对映体并提高产率,对提高化工生产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安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烯唑醇的R-对映体表现出杀菌作用,而S-对映体却表现出植物调节剂的作用。由于手性农药对映体功效和毒性不同,对其对映体进行拆分、测定含量很有必要。其中,本文研究的光学活性物质6不仅具有高效、广谱杀菌等特点,而且具有优异的植物生长调节和除草的作用。光学活性物质6含有碳碳双键和手性碳,它的E-异构体表现出优异的生物活性,而Z-异构体在很大程度上无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化合物6)的(E)-(S)-(-)-对映体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而(E)-(R)-(+)-对映体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和除草活性。因此,应用活性较高的单对映体,可使化学物质用量减少,从而使实际应用过程的经济性提高,对环境污染的减少和安全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化合物6的单对映体合成一直受到有机化学家的广泛关注。

图1 烯效唑

要研究和利用这些立体异构体,就有必要使用一种有效的方法获得对映体纯的手性化合物。目前获得手性纯物质方法大致有:天然产物分离或转化、拆分、不对称合成和酶化学方法。其中不对称合成方法避免了烦琐的拆分和分离,开辟了从非手性物质人工合成不对称产物的新途径,因此,本实验选用不对称方法采用L-脯氨醇作为辅助试剂改良硼氢化钠,从而直接手性合成烯效唑。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BRUKER AV400型核磁共振仪,瑞士布鲁克公司;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DF-101S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上海予康仪器厂;S212机械搅拌器,上海予康仪器厂;RE-52A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CP214精密电子天平,速展机电有限公司;WRS-1C熔点仪,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4-甲基苯基溴化镁四氢呋喃溶液,试剂级,上海毕得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叔丁氧基羰基-L-脯氨酸甲酯,试剂级,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氯甲烷、浓硫酸,试剂级,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氢呋喃(THF)、石油醚、乙酸乙酯(EtOAc)、硼氢化钠、硼氢化钾和氯化锌,工业级,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浓盐酸、盐酸氢钠、乙醚、二氯乙烷、4-甲基苯基溴化镁四氢呋喃溶液,试剂级,上海毕得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叔丁氧基羰基-L-脯氨酸甲酯,试剂级,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氢呋喃(THF)、二氯甲烷(DCM)、石油醚、乙酸乙酯(EtOAc)、乙醚、二氯乙烷(DCE),试剂级,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氯化锌、氯化铁、氯化铝、浓盐酸、浓硫酸、碳酸氢钠、碳酸钾、磷酸钾、吡啶、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三乙烯二胺(DABCO)、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叔丁醇钾、碳酸铯,试剂级,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实验步骤

1.2.1 L-脯氨醇手性助剂(化合物3)的合成

(-)-(S)-N-叔丁氧基羰基-2-[双(4-甲基苯基)羟基甲基]吡咯烷(化合物3)的制备,如图2所示:在N2保护和0 ℃下,向4-甲基苯基溴化镁(300 mL,300 mmol)的THF溶液中滴加N-叔丁氧基羰基-L-脯氨酸甲酯(17.25 g,75 mmol)的THF(50 mL)溶液。室温下搅拌过夜,TLC监测直至原料1反应完全,加入1 mol/L HCl水溶液(75 mL)淬灭反应并继续搅拌30 min。用DCM(4×60 mL)萃取混合液,合并的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溶剂,得到黄色残余物,用PE-EtOAc重结晶得到22.30 g白色固体,产率78.00%。

图2 (-)-(S)-N- 叔丁氧基羰基-2-[ 双(4- 甲基苯基)羟基甲基]吡咯烷的合成

1.2.2 (-)-(S)-2-[双(4-甲基苯基)羟甲基]吡咯烷盐酸盐(化合物4)的合成

如图3所示:将化合物3(20 g,52.42 mmol)加入到100 mL EtOAc中,不能完全溶解,得到白色浑浊液;在常温搅拌下,将浓硫酸缓慢滴加到浓盐酸中,产生的HCl气体经浓硫酸干燥通入常温搅拌下的化合物3的EtOAc溶液中,尾气用NaHCO3溶液吸收,随着HCl的通入,白色浊液逐渐变成黄色透明溶液,直到TLC检测原料化合物3消失为止;40 ℃减压下将溶液旋蒸至稍有流动状态的粘稠状液体,加入50 mL乙醚搅拌0.5 h后过滤,用2×5 mL乙醚洗涤滤饼,产率71.91%。

图3 ( -)-(S)-2-[ 双(4- 甲基苯基) 羟甲基]吡咯烷盐酸盐的合成

1.2.3 NaBH4法直接手性合成烯效唑

如图4所示,在N2保护下,投入化合物4(0.143 g,0.45 mmol)、NaBH4(0.017 g,0.45 mmol)、0.5 mL 的DCE,放入-20 ℃的冷阱中30 min,在搅拌状态下,2 h内将试管中的溶液温度逐渐由-20 ℃升至室温。之后放入50 ℃油浴中,投入(E)-烯唑酮(0.087 g,0.3 mmol)和0.5 mL的DCE,TLC监测反应进度。50 ℃反应4~8 h。加入2 mol/L的HCl水溶液(5 mL)淬灭反应并继续搅拌2 h。50 ℃静置分层,水层用5×3 mL的DCM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溶液,爬小板分出产物点用于测试ee值。

图4 烯效唑合成

1.2.4 ee值测试

流动相A为异丙醇,流动相B为正己烷,A和B体积比为3∶97;流速为0.75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35 ℃;OD-3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

2 结果与分析

2.1 碱类型筛选

按照文献方法进行手性物质合成:先加化合物4(0.143 g,0.45 mmol)、NaBH4(0.017 g,0.45 mmol),塞上橡胶塞,抽真空,N2保护,用注射器加入0.5 mL的DCE和0.5 mL的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20 ℃的冷阱中30 min;在搅拌下,2 h内将试管中的溶液温度逐渐由-20 ℃升至室温;之后放入50 ℃油浴中,在N2保护和搅拌下,用注射器加入1 mL化合物5(0.087 g,0.3 mmol)的DCE液体(难溶),得到白色浊液,TLC监测反应进度。结果发现,反应48 h后大部分烯酮仍无法还原,因此考虑添加当量的碱促进反应,所选碱的类型如表1所示。实验发现,加入当量碱后,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Z构型(图6)和E构型(图7)。尤其是添加DBU后,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只有Z构型。我们对反应条件8、10的样进行柱层析分离,送检,得到相应的核磁氢谱数据。

表1 碱的种类筛选

图5 TLC谱图

图6 Z构型1HNMR

图7 E构型1HNMR

2.2 酸类型筛选

由于添加当量的碱以后,化合物发生转位变成了Z构型,因此考虑加入酸进行调整。经过考察,加入三氟乙酸、乙酸、盐酸、苯甲酸、磷酸二氢钠和硫酸后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可能是酸性太强,因此使用酸性较弱的路易斯酸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添加当量的氯化锌(表2),反应可以进行,且生成的烯效唑有比较好的ee值,因此选择氯化锌作为反应的酸性催化剂。

表2 路易斯酸种类筛选

2.3 反应温度优化

查阅相关文献可知,高温不利于高选择性地合成有旋光性的产物,,因此考察了0 ℃、25 ℃、50 ℃下的反应情况。结果显示,在所选温度范围内产物均有旋光性,但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反应所需时间变短,因此以50 ℃为反应条件进行溶剂筛选。

表3 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所需时间及ee值

2.4 反应溶剂筛选

以实验室常用的溶剂四氢呋喃、二氯乙烷、正己烷、甲苯等进行实验,反应所需时间及产物ee值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四氢呋喃作溶剂时,生成的烯效唑没有ee值;二氯乙烷溶剂反应所需时间为4 h,与三氯乙烷、正己烷和甲苯相同,但产物ee值最高,为70%。因此,后续实验以二氯乙烷作为溶剂。

表4 不同溶剂下反应所需时间及产物ee值

2.5 手性助剂投料量优化

从手性助剂(化合物4)的投料量优化结果(表5)中可以看出,使用催化量的手性助剂能得到不同程度消旋的产物;增大手性助剂的比例,产物会逐渐具有旋光性,在1.5当量时ee值最高,可以达到71%;继续增大手性助剂的量,产物ee值变化不明显。因此,选择1.5当量的化合物4作为手性助剂。

表5 手性助剂(化合物4)投料量对产物的影响

综上,反应最优条件为:1.5当量的化合物4作为手性助剂,NaBH4作还原剂,催化剂为氯化锌,反应温度为50 ℃,溶剂为二氯乙烷。在此条件下产物的ee值为71%,收率为73.5%。

2.6 (-)-(S)-2-[双(4-甲基苯基)羟甲基]吡咯烷盐酸盐、(E)-烯效唑的表征

(-)-(S)-2-[双(4-甲基苯基)羟甲基]吡咯烷盐酸盐1HNMR结构如图8所示。

图8 (-)-(S)-2-[双(4-甲基苯基)羟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白色固体,1H NMR(400 MHz,CDCl3),δ:1.9-2.06(m,4H),2.29(d,J=4 Hz,6H),3.17-3.36(m,2H),4.93(t,J=8 Hz,1H),7.09-7.17(m,4H),7.26-7.28(m,2H),7.56(d,J=8 Hz,2H),11.31(s,1H)。(E)-烯效唑结构如图9所示。

图9 (E)-烯效唑

白色固体,熔点:166℃,1H NMR(400 MHz,CDCl3),δ:0.66(s,9H),4.25(d,J=8 Hz,1H),4.53(d,J=12 Hz,1H),6.90(s,1H),7.26(d,J=8 Hz,2H),7.33(d,J=8 Hz,2H),8.06(s,1H),8.48(s,1H)。

3 结论

在50 ℃条件下,用1.5当量的手性助剂α-二取代吡咯烷-2-甲醇盐酸盐,二氯乙烷作溶剂,氯化锌为催化剂,用NaBH4作还原剂,能以较高的立体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得到相应的烯效唑。

猜你喜欢
烯效唑映体苯基
烯效唑对甘薯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烯效唑对食用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苯基硅油中甲基苯基硅氧烷环体及其苯基含量的定量研究
分子对接研究手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对映体识别能力
2-苯基-9,10-双取代蒽的合成研究
加替沙星对映异构体拆分研究*
烯效唑对库尔勒香梨枝叶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苯基硅中间体对阻尼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1-[(2-甲氧基-4-乙氧基)-苯基]-3-(3-(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的合成
分子印迹复合膜在拆分延胡索乙素对映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