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Unit 1 Reading Best friends为例

2022-02-01 10:34储彩丽
英语教师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语篇深度意义

储彩丽

引言

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从书面文字中建构意义的心理活动,读者在阅读时总是试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理解意义才是阅读最重要的目的(陈则航 2016)。所谓理解意义,指在理解语篇意义的基础上,探究文本想要表达的主题意义。英语课程应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教育部 202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英语教师过分注重语篇词汇、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表层信息的提取,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深度阅读,思维品质得不到提升,初高衔接也因此出现严重断层现象。梅德明和王蔷(2018)指出,英语教师必须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和碎片化教学方式,把主题意义探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该做法能将语言学习与主题意义探究有效融合在一起。当学生在遵循思维发展规律、逐层深入的教学环节中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时,思维品质的发展就水到渠成(刘林峰、杨帆 2019),深度阅读也就发生了。

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必备条件

(一)深入解读语篇是实施深度阅读的重要前提

1.关注文本上位背景知识,丰富主题意义的建构

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多模态语篇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从属于英语课程三大主题语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主题语境是培养和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依托,是引领教学目标制订与学习活动开展的关键(教育部 2020)。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应始于对单元主题语境的准确把握和解读(辛强 2019)。因此,教材内任何一篇文本的主题意义的建构都应从模块内容和单元主题语境等文本上位性背景知识入手,俯视文本、解读文本,同时结合语篇内容,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助力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课程总目标的达成。

2.挖掘文本本位语言知识,落实主题意义的探究

语言知识是构成语篇的基础要素,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把握有赖于具体的语篇主题提供的情境,学习语言知识是把握具体情境中语言知识的形式和表意功能(梅德明、王蔷 2018)。虽然对语篇的学习应以主题意义的探究为主要任务,但也不能一味关注主题而忽略语言知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语篇语言与主题之间的联系,恰当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特征,理解其在语境中传递的含义,加深他们对语篇意义和主题意义的把握(张琳琳 2019)。简言之,语篇语言知识的学习建立在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学习目标的达成最终服务于语篇意义和主题意义的理解。

3.分析具体学情,明确探究活动的主体

真正有效的主题意义探究应落实在学生自主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董金标 2019)。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主题意义的分析和确定一定要结合具体学情。充分了解学生基于该主题的已有认知图式,有助于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认知特点的真实主题情境,预测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确定活动设计的难度,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逐步深入的探究活动,以体现探究活动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二)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实施深度阅读的必要途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英语学习活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教育部 2020)。因此,主题意义的探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深入探寻的过程。探究主题意义的深度阅读教学活动的编排和设计要在主题情境下展开,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课堂教学活动,使之形成紧扣主题、逻辑递进的活动链,紧扣学生的思维探寻特征,提高其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发挥英语活动的实效性,落实主题意义的探究,实现深度阅读。

(三)优化家庭作业设计是对深度阅读效果的巩固与拓展

课堂阅读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一堂课主题意义探究的完结。家庭作业不仅是对课堂活动的延伸,而且是对学生深度阅读中主题意义探究成果的巩固与拓展。教师须设计好家庭作业,为学生提供反刍的平台和机会,创设新的真实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把在课堂上习得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及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和感悟拓展到更广阔的课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外,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教师还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这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作出正向评价,调动积极的学习策略,有助于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下面结合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Reading Best friends,从基于深度解读的教学目标确定、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活动设计及促进优化拓展的家庭作业的布置三个方面,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深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方法。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深度阅读教学实践过程

(一)基于深度解读的目标确定

Unit 1的单元话题是friends,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中“生活与学习”子主题。结合主题语境和模块设计特点,教师确定本单元学生学习的主题目标是通过单元内各个板块的学习,学会从外貌、个性、未来计划及生活细节等不同角度介绍自己的朋友并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反思自我、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基于单元主题目标和语篇内容,教师确定本堂课的语言知识目标如下:

1.掌握描述朋友外貌和性格的重点词汇和语法(比较级、最高级);

2.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突出人物主要外貌特点;

3.运用举例和行为描写的方式例证人物性格特点;

4.学会构思,从不同视角描述、介绍自己的朋友。

这些目标以主题目标为中轴整合学习内容,分别指向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内化语言知识,升华对主题意义的认识。

另外,因为学生在七年级(上)Unit 1 This is me!及七年级(下)Unit 2 Neighbours和Unit 7 Abilities三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人物介绍的相关内容和语言图式,加之本单元的话题Friends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所以教师基于文本语境,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一份问卷(要求他们利用课前时间思考并完成),并创设如下情境——Teenagers正在投放一份关于朋友的问卷调查,邀请大家积极参与(见图1)。

图 1:A questionnaire about your best friend

该问卷中的问题(2)(3)(4)(5)基于学生已有内容图式,帮助他们迅速激活与该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其中,有关外貌和品质的相关词汇的呈现为课上的语篇阅读扫清了生词障碍。问题(1)(6)(7)(8)则是对主题意义呈现的一个预热,激发学生在课前对朋友的含义及交友观作初步思考。

(二)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活动设计

1.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通常设计在读前及读中活动中。首先,教师要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教师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鼓励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新知,通过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教育部 2020)。

【教学片段1】

上课伊始,教师就问卷中的部分问题和学生作简单的交流,引入本课话题——Best friends,并告诉他们,Teenagers邀请他们结合问卷设计一份介绍朋友的海报,参与杂志的优秀设计评选。教师就设计海报介绍朋友这项任务引导学生思考:“What can we introduce about our best friends?”学生结合自身的思考和问卷的铺垫,回答names、looks、hobbies或“What is he like?What does he like?”等。当然,学生给出了一些如dreams的其他回答。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设置Something else这样的留白。通过以上思考和讨论,学生对主题建立了初步的结构性认知(见图2)。

图2

接着,教师引出阅读语篇,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如“Who are their best friends?What do they introduce about their best friends?”等。由此,语篇信息的获取、梳理和整合逐步拉开,并始终以起初建立的有关主题的结构化知识为认知发散中心。

【设计说明】

这个导入活动的设计和课前的问卷形成了一个整体,旨在创设真实情境并激活学生关于该主题的已有认知图式,激发其参与课堂的热情,属于学习理解类活动中感知与注意的范畴。同时,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境——设计一份介绍朋友的海报。任何知识的学习本质上都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将主题转化为问题的形式,促使学生围绕主题意义展开阅读、讨论、协商和对话,促进其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及深度理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张金秀 2019)。

2.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在进一步精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基于学习理解类活动设计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前一学习阶段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巩固新的知识结构,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育部 2020)。

【教学片段2】

在学习并理解了个别学生品质描写的语言特点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问卷思考:“What is your best friend like?”并追问:“Why do you think so?What does he/she do?”鼓励学生结合实例对好友的品质进行口头描述,内化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并追问:“It’s lucky for most of you to have such good friends,they do a lot for you.What do you do for them?What are you like in the eyes of your friends?”引导学生反观自我、分析自我,再次内化和巩固习得的语言知识。基于这两个内化与运用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What makes good friends?”学生总结:“As good friends,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教师呈现“Having a good friend is being a good friend yourself.”(源于问卷第8个问题),鼓励学生讨论并尝试用汉语翻译这句话,使其在英汉融通中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内化对主题意义的认知,并引发结合生活实际的深度思考。

【设计说明】

本活动是基于学生已经形成关于人物品格描写的结构性知识开展描述和阐释、分析与判断的交流活动。教师通过提出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学生遵循思维发展的节奏,借助真实主题情境中的语言实践,将学习内容和自身的知识、经验、情感结合起来,巩固习得的语言知识,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次探究,即对文本进行了深度阅读。

3.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英语课堂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它们主要是基于学生对语篇主题意义和新的结构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教育部 2020)。

【教学片段3】

在教材文本中,作者在介绍马克斯(Max)的外貌和品质后,有如下一段场景描写:

Max’s legs are very long.They do not fit under his desk.When he walks past our desks,he often knocks our books and pens onto the floor.

教师基于主题意义设问:“If you were Max’s friend,what would you do?Why?”鼓励学生作出自己的推理并尝试给出理由。学生大多选择原谅并给马克斯提出建议:“You should be careful next time.”教师总结并追问:“As good friends,you forgive him and give him some advice,well done!Now if you were Max,what would you say?”考虑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水平,教师给出两个选择(见图3),鼓励他们在组内讨论,作出推理并给出理由。此处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思考马克斯的性格特点。教师继续追问:“Such an interesting boy often makes mistakes,do you still think he is a good friend?”学生在给出肯定答案的同时,呈现“A friend without faults will never be found.”(源于问卷第 8 题),加深对朋友内涵及交友观的理解。

图3

【设计说明】

本段落借助对马克斯生活中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刻画其人物特点。教师基于语篇对文本的留白,即马克斯的语言描写进行解读,并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让学生对马克斯的语言进行想象、推理,同时结合文本论证自己的判断,理解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即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对语篇衔接逻辑性的推理,加深了对语篇意义和主题意义的理解。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已有认知、经验及情感与文本主题相结合,围绕主题信息进行自主评价,以体现对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郭颖、张金秀、徐国辉 2019)。

(三)基于拓展提升的家庭作业布置

教师设计如下两项家庭作业:

1.Have to do—Finish and perfect your poster about your own best friend.

2.Try to do—According to your favourite proverb,share a story about you and your friends.

第一项家庭作业针对所有学生,是对读后活动的完善,鼓励他们选择3—4个视角完成海报。在课后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学生通过再次内化与运用课堂习得,巩固新的结构性认知和对主题意义的理解。第二项家庭作业是基于问卷第8题(以上课堂活动中作了一些铺垫),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关于友谊的习语并举例说明理由,以锻炼他们用清晰的思路例证自己观点的能力。要完成这项作业,学生须选取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有逻辑地组织信息。

这样既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接,使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又可以为他们提供迁移运用语篇结构意识进行自主表达的机会(郭颖、徐国辉 2019)。

结语

英语深度阅读是在对语篇主题意义和语言知识的挖掘中实现的,而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通过对具体语篇主题意义的解读和表述实现的,是课程内容的主体,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为了落实主题意义的探究,教师首先要树立先进的课程理念;其次,在理念的指引下,要从文本上位的背景知识及本位语言知识的角度,结合具体学情,对语篇进行深入解读,确定基于主题意义的教学目标;再者,围绕目标,在课程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下,以问题为驱动,设计层层递进、逻辑上升的教学活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最后,优化家庭作业设计,巩固拓展语言习得和主题意义的理解,使课堂习得结合课后运用,形成一个以语篇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的阅读过程,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实现深度阅读。

猜你喜欢
语篇深度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生之意义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诗里有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