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探究

2022-02-01 02:30张祥晶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金课课程思政思政

张祥晶

(兰州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2018年,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关于“金课”概念的提出及吴岩司长关于“金课”“两性一度”标准的确立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向,在全国各高校掀起了打造中国“金课”(high-quality courses) 的高潮。大学英语在高校通识课程中地位重要,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质量作用明显。因此,建设高质量的、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大学英语“金课”课堂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必然选择。冯智文(2020)借鉴吴岩司长对中国金课的五大分类,正式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金课”,他认为打造“金课”的关键在于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金课”教学模式[1]。这种教学模式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助于慕课及精品课程的推广使用,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课程思政”作为新的理论生长点和大学英语“金课”建设有很好的契合点,具体体现在育人目标的一致性。然而,如何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有效统一,如何实现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的有效融合,进而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混合式“金课”建设成为亟待追问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因此,“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究旨在解决传统课堂“费时低效”的现象,有助于转变学习驱动模式,推进微课及翻转课堂在课堂中的应用,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大意义。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模式化的教学程序,一般包含以下五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2]。本文构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以“产出导向法”和混合式学习理论为理论根基,在教学目标的顶层设计上彰显“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借助教学平台的辅助作用,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的核心模式,构建“输入驱动”+“输出促成”+“输出评价”的运行机理,实现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以情感价值及思政素养为基础的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体系。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上体现“金课”的高阶性和挑战度,激发学生内驱力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成效。

一、理论基础:“产出导向法”+“混合式学习理论”

“产出导向法”和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根本目标都是把传统的教师“主动教”转为学生的“自主学”,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和挑战度,为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一)“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

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POA理论)将教学活动以产出任务为目标导向,把教学流程分为驱动、促成、评价等若干循环节[3]。在驱动阶段,教师向学生布置“产出”任务,完成让学生课前根据任务清单自学;在促成阶段,教师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提供指导意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产出任务;在评价阶段,教师提供评价量表,学生根据教师评价、小组互评、个人评价完善产出任务。“产出导向法”通过有效互动完美解决了大学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学用分离”的弊端。

(二)混合式学习理论

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4]。混合式学习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的完成不仅要考虑学生、教材及技术运用的特点而且还要关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混合式教学模式遵循以下教学流程:课前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备课,在教学平台上传学习资料、补充资源、微视频及需要讨论的话题等,学生借助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和讨论;在线下面授课堂教师基于学生课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反馈和指导,师生、生生进行协作、讨论、对话交流,开展深度学习;课后学生完成拓展练习。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师生互动”三结合的方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顶层设计上增加思政育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能力和思政培育有意、有机、有效地结合。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大学英语“金课”的高阶性体现在教学目标的递增梯度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不仅包含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而且在顶层设计上需要增加更高的“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将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进行有机融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润物细无声地传递思想、文化、价值理念[5]。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作为线上精品课程,其建设目标是培养语言技能和学术专业能力相结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质和能力,消除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输出与表达能力,助力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分析,“课程思政”是打造大学英语“金课”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大学英语“金课”建设的高阶性。

三、平台辅助: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平台的使用为创新数字化和信息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利器。一方面,教学平台的使用提高学生碎片化学习利用率,也更新了教师是传授知识唯一“资源库”的传统观念。出生在移动网络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及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网络“原住民”的特有行为[6]。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教学平台学习和课本配套的数字课程,查看教师发布的补充资料、作业与测试,参与班级讨论并接收学习报告等;学习数据的定量化的过程性评价有效解决学生学习惰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学平台的使用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教学平台满足了教师备课、上课、布置电子作业、进行无纸化考试和多种资源建设要求;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实现多元化评价,进行学习问题诊断,开展差异性和个性化教学指导与反馈。总之,教学平台的使用拓展了教和学的时间和空间,打破了传统教室边界,形成教学—宿舍—食堂 “多站式”移动学习方式,强化了语言学习环境的无限扩展,构建了“全空间”英语学习格局,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生态学习理念,成为开展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的理想场地。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平台主要有U校园、WE Learn、ISmart等。本文构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主要基于U校园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多元课程体系可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为学生学习提供广泛选择[7]。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安排灵活设置学习模式,有效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突破时空限制按照自己意愿自由选择板块学习顺序,锻炼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第二,便捷的移动教学及多元化的功能有效激活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在电脑端也可以在手机移动端在线学习,还可以在两者间随时切换,无缝衔接学习内容。U校园签到、投票、提问和测试功能拓展教学活动广度和深度,加强师生互动,极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三,教、学、评、测、研混合的教学交互体验是智慧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U校园智能评阅功能及测试题库让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及命题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教学设计创新及科研能力提升方面。U校园关于学生课前学习的数据分析、课堂面授互动数据的实时收集、课后测验成绩及小组作业评测等数据报告为教师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助力教师智慧教学及科研提升。总之,U校园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创造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核心模式:“微课+翻转课堂”的内在融合

微课是以微型视频为载体的新型教学资源,成为传统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微课因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集中、教学容量小、教学时间短等特征更能吸引学生关注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大学英语微课设计将思政元素有意、有机融入微课教学中,不仅完成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大学英语思政育人的功效。因此,微课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的手段之一。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的线上部分依托于教学平台,微课成为学生借助教学平台完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学生通过微课学习重点及疑难知识点,消化吸收已有知识,或者了解单元主题及产出任务为线下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除微课外,翻转课堂成为开展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指将传统的课上教师教授语法、句法、语篇等知识点,课下学生强化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颠倒,其特点是“先学后教”。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的线下部分选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课前通过微课、课件、电子文档进行自学,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产出任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教师在课堂面授课上邀请学生展示产出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协助解决学生疑难问题,并针对学生产出进行反馈和评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师生、生生对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8]。课后学生基于教师评价、同伴互评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产出任务并尝试在实践中学会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革新了教师与学生一对多单向传递知识的枯燥乏味模式。

综上所述,微课是翻转课堂学生课前学习的一部分,而翻转课堂离不开微课讲解,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U校园教学平台为微课及翻转课堂的融合搭建了桥梁,学生课前借助教学平台完成线上微课学习,掌握知识要点,翻转课堂上不再占用大量时间学习知识,而是在教师协助下完成任务展示、讨论交流、评价与鉴赏、质疑与反思等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及知识内化吸收,极大地驱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9]。“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成为打造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的理想门径。

五、运行机理:“输入驱动”+“输出促成”+“输出评价”

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通过“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的知识掌握过程,将传统的“输入驱动型”模式变为“输出驱动型”模式,从“被动接受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学习”,提高学生上课“抬头率”,促进教师“全情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运作过程中,课前教师精准教学目标,精选贴近学生生活,难易度适当,有深刻内涵的教学资源并设置自主学习任务清单及单元产出总任务。教师在U校园发布学生自主学习任务清单和补充材料(包括观看微课视频、学习重点词汇课件、拓展课文内容相关的思政素材等)进行任务驱动,学生对照自主学习任务清单提交个人或者小组作业,完成产出子目标。教师借助教学平台的学习数据及评论区留言对学生进行学情预测,及时掌握学生学习难点,给学生提供指引和帮助。

课中教师基于课前U校园或QQ群收集掌握的学生学习情况,利用U校园提问功能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针对预设目标为学生完成产出任务搭建脚手架。接着教师基于评价量表采用师生共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行产出任务评价和反馈,随后教师通过启发式或者探究式教学活动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学生根据教学评价完善产出任务。最后教师利用U校园投票功能选出班级完成产出任务最佳小组或者个人,给与奖励。另外,在课堂促成环节中教师适时融入与课文相关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生认知及情感认同,完成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学习。

课后测试系统和评估系统及教学平台大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10]。教师可以设置听、说、读、写、译拓展体验练习,如线上词汇检测、新闻听力练习、每日早读打卡、中国优秀文化翻译、主题式写作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拓展课后练习讲解及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开展演讲、阅读和写作语言实训项目,持续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助力学生完成高阶性项目展示,如用英语讲述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故事、经典电影片段配音、演讲、辩论、最美家乡视频拍摄等作业。通过搭建更加有效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条件,学生不仅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而且对于提高其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解决了学生交际中“哑巴英语”现象。其教学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流程图

总之,课程思政理念下以产出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以“两性一度”的标准为引领,在教学流程采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微课+翻转课堂”三维模式,在课堂内容设置上合理增加学业难度和深度,在教学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对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产生很大的价值与意义,极大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

六、评价效果:多维评价,协同育人

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采用多维评价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为保证教学评价科学性和客观性,评价主体不再单一化而是趋于多元化。虽然大学英语课教师对学生思政引导及专业知识及技能发展教育起主导作用,然而思政教师、辅导员、管理部门的教师也应协同配合,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此外,考试分数不再是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唯一依据,二级学院及学校相关部门也应对教师教学评价及学生学习评价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

第二,评价内容上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价值塑造为一体。传统评价方式只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及技能的掌握,而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在评价量表设计中,除了选题内容、逻辑结构及语言表达外,还增设了情感价值及思政素养的评价,避免专业知识及思政素养相脱节,展现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力争实现专业知识能力及思政素养协同提升。

第三,评价方式上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U校园教学平台提供的评价报告可供教师全面系统分析学生学习活跃度、学习习惯、学习进度及分数分布,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见证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线下课堂师生合作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提供了详细的过程性评价。U校园课堂作业及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提供的终结性评价让教师掌握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基于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或者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专业发展能力做出评估的综合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提供指导性意见。三种评价方式相互结合,教师对学生学习有全面了解,有效提供学习干预建议,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教师和学生反思日志的撰写也成为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提供了经验事实。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思政教学能力和“金课”建设内涵,助力协同育人。

该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资源和渠道,革新了传统教学手段,实现了教师“教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向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的转换,强调学生、教师及教学平台相互之间的交互性关系,增强了课堂互动和学生主体性、对话性及协同性学习,注重能力与核心素养培养,和“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相吻合,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彰显了“立德树人”的思政目标。此外,该教学模式不仅有效解决高校大学英语课时缩减后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而且满足了大学英语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为大学英语“金课”建设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金课课程思政思政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