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的理论遵循、发展历程及现实意义

2022-02-03 21:11曹欢欢王萍万宗凤
南方论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曹欢欢 王萍 万宗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难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致力于消除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满足人民需要放在首要位置,把消除贫困作为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工作。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的历程,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农村发展的短板,促进了区域之间平衡发展,夯实了共同富裕的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取得的脱贫攻坚成就,在世界发展史中留下了浓重墨彩的一笔,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脱贫减贫提供了中国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的理论遵循

贫困问题在社会发展的各项问题中居于突出地位,贫困治理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广泛关注的核心议题。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脱贫攻坚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理论,为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在资本主义中,两极分化表现得尤为明显。17 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资本家掌握了大量生产资料和财富,不断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的生活越来越贫困。贫困成为不可忽略的社会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著述中对贫困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贫困产生的社会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论是经济繁荣时期还是社会萧条时期,社会生产资料总是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无产阶级则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在此种人与物的要素相互分离的情况下,劳动者只能依附于资本家而生存,“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这样一来,“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数量就越大,他就越贫穷。”[2]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沦为资本家的附庸,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整个无产阶级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社会两极分化愈加严峻。因此,马克思指出:“在社会的增长状态中,工人的毁灭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的产物和他生产的财富的产物”。[3]

其次,共产主义社会是彻底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替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最好方式。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任何不触动社会制度的变革都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无产阶级的命运,只有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度,才能彻底消灭剥削,消除异化劳动,将无产阶级从资本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有人都平等地拥有生产资料和财富,生产资料按需分配,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保持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

(二)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理论

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人口众多,建设社会主义不可能一步跨越到发达的共产主义阶段,必然会经过一个不太富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邓小平针对我国生产力普遍低下的情况,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要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贫困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样才可以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在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时已经考虑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容易出现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的问题,他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了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部分人凭借改革开放的优势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后,中国作为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较多。因此,江泽民指出“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把国家的工作重心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上来。 20 世纪90 年代,国家出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关于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等文件,首次确定了扶贫的战略目标,加大了国家自上而下的扶贫力度。2000 年底,我国减贫大有成效,“从1993 年的8000 万人下降到2000 年的3209 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由1993 年的8.8%下降到200 年的3.5%。”[6]十七大报告中,我国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在2020 年全国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是21 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的战略纲领。胡锦涛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协调性,注重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均衡发展。这一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脱贫致力于提高贫困人口的医疗、教育服务水平,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更加具有公平公正性。

进入新时代,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基于我国现实国情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强调扶贫要精准,不断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积极性。精准扶贫更加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致富能力,增强整个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依靠自身实现长远发展。习近平指出,“外力帮扶非常重要,但如果自身不努力、不作为,即使外力帮扶再大,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7]“扶智”和“扶志”相结合,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于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家庭加强监测,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人群返贫,保持脱贫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精准扶贫”是基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的,旨在调动贫困人口的脱贫积极性,摆脱对国家扶贫政策的依赖性,依靠自身能力过上长期富裕的生活,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脱贫攻坚的基本历程

有效治理贫困、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方面的工作重心。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脱贫攻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从救济式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整村推进式扶贫——精准扶贫五个阶段。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

1949 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新政权后,积极采取了一系列重构社会结构、体制改革、经济性质等重大措施,形成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解决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促进农村发展提供了动力。20 世纪50 年代初,中国完成了土地改革,为国家推行农村集体经济下的扶贫政策夯实了制度基础。同时,国家积极采取促进措施加快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带来的“涓滴效应”和救济式扶贫结合实现贫困治理。一方面,我国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1949—1953 年期间,全国各地积极兴修水井及塘坝,农田灌溉面积大大增加,为全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建立了以“五保户”为中心的农村救济扶助机制和以农村特困人口为目标的救济机制,这是针对农村特定贫困群体创制的救济和养老为一体的特别帮扶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保障救济制度。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78-199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得以迅猛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实行,使农村迸发了经济活力,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基础。1985 年《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对脱贫工作作出指示,该文件强调要纠正贫困地区单纯依靠资金帮扶的错误想法,提出脱贫的根本途径还是要依靠人民群众自身能力。在贯彻体制改革精神的基础上,在农村贫困地区实施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农民对于牲畜、土地等生产资料有了更多自主经营权,农村生产活力得到释放,生产力大大提高。1986 年,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1993年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扶贫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大规模展开。这一阶段,国家确立了以县为单位的扶贫规划,确定331 个国家级贫困县,扶贫的范围明确到县级区域,扶贫资源开始重点投放到划定的贫困县内。

(三)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开展大规模农村扶贫开发后,剩余贫困人口主要位于自然环境恶劣、物质资源缺乏、基础设施缺乏的偏远地区和西部山区,脱贫难度较大。此时,我国还有八千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而要解决这部分人的贫困问题,就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针对当时的贫困状况,国务院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并提出要集中力量在7年时间内解决这些人的基本温饱问题。同时,国务院将国家级贫困县调整到592 个。这一时期,我国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落后的教育和文化卫生状况,发展投入少、效益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推动贫困群众就业,依靠贫困群众自身解决温饱问题,并在资金投入方面给农村地区更多税收优惠和扶持政策。

(四)整村推进式扶贫阶段:2001-2012

由于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零散的村落中,从2001 年开始,我国在原本以县为基本单位的基础上把贫困乡村作为扶贫的基础,扶贫政策开始向贫困村落倾斜。2001年6 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提出该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8]这一时期,国务院依然把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鼓励贫困人口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在公共服务方面,国务院要求以行政村为单位做好通电、通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在贫困乡村中,要使大多数贫困人口的医疗和教育有保障。同时,国家重视科技文化在脱贫中的作用,鼓励科技工作者到贫困地区创业,提高广大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要求地方做好贫困人口的职业培训及职业教育。此外,政府也开始着手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开始了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试点工作,将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逐步分解到行政村中。

(五)精准扶贫阶段:2012-2020

在整村推进扶贫阶段后,中国的扶贫区域主要剩下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深度贫困地区,中国的贫困人口呈零星状分布,规模化、区域化的扶贫方式不再适合此时的状况,只有采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精准扶贫方式才能够彻底解决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的问题。 2013年,习近平在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这一阶段的扶贫对象是“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9]由原先的以村为单位的扶贫区域精准到以劳动者为单位的个人。中国共产党划定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是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确立了我国“三位一体”的扶贫大格局,扶贫方式更加多样化。这一阶段,中国的扶贫对象更加明确和精准。2014 年,中共中央对扶贫对象的识别、短期内的脱贫等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作出了相应规定,由国家统一制定贫困对象识别办法,建设覆盖全国的建档立卡网络信息系统。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强调了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统筹规划了精准扶贫的政治保障、政策保障,以及动员社会力量为精准扶贫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该文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精准扶贫事业作出了全面阐述,为之后的脱贫攻坚事业规划了具体路径。

为防止各省、市、县懈怠,使脱贫攻坚事业后续有力发展,2016 年,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办公厅对各省、市、县的权责作出明确规划,脱贫工作成效的考核机制更加健全。此外,中国共产党对贫困区域及贫困人口的退出事宜作出了安排,在《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中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制定退出方案,要求各地区发挥出退出机制的正向激励作用。2018 年,我国脱贫进入攻坚拔寨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向深度贫困地区发起最后冲锋,要求各地区按照“五个一批”的脱贫方法及“六个精准”的脱贫要求集中力量攻克剩余贫困难题,彻底解决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效果显著,“2018 年我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86万,连续6 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10]2020 年,我国实现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事业的目的就是消除贫困、实现人民富裕。2020 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前10 年完成联合国2030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对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脱贫减贫具有重大意义。

(一)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始终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1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开展脱贫攻坚战,就是要通过各方面建设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党中央注重推动东西部协作发展。在东西部帮扶过程中,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优势,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医疗、教育事业的援助力度;挖掘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强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力度,推动东西部共同开展产业与劳务等多方面协作,逐步缩小我国东西两地的发展差距。国家通过“精准扶贫”方略将优惠政策落实到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逐渐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夯实了基础。在当前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风险挑战增多的形势下,消除农村绝对贫困,既有利于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也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有力促进区域之间联动、协调发展,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二)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方案

贫困一直以来都是影响世界安定的巨大隐患,消除贫困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全球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人类在短短200 年内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并没有均匀地分配到每个人的手中。目前,全球有7亿人仍处于贫困状态,基本生活和发展不能得到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改革开放的40 多年间,中国共减贫8.5 亿多人,中国采取的精准扶贫方略为世界减贫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现如今,世界经济形势低迷,恰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贫困问题将会更加严重,《2021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出,“2020 年全球陷入贫困的人口数量增加1.2 亿左右,极端贫困率自1998 年以来首次上升。”[12]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经历了时间和人民的考验,形成了独特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激发了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决心,事实证明,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是一条完全正确的摆脱贫困的道路。我国的精准扶贫方略为国际扶贫行动拓展了一条新的道路,中国在扶贫减困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对于发展中国家脱贫减贫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4.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1.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3.

[6]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统计司新中国60 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76.

[7]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8:139.

[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9.

[9]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N].人民日报.2011-12-02(03).

[10] 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N]. 人民日报.2019-02-21(03).

[11]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8:23.

[12]2021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EB/OL].https://coffee.pmcaff.com/article/13720767_j.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