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盘”诈骗案件的大数据侦查

2022-02-04 15:17孙启航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作案犯罪分子诈骗

孙启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类网络应用的广泛普及,全球电信网络诈骗形势愈演愈烈。《2021 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十大诈骗类型为刷单返利型诈骗,杀猪盘类诈骗,贷款、代办信用卡型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型诈骗,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虚假购物、服务型诈骗,虚假征信类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其中,“杀猪盘”诈骗损失远超其他类型电信网络诈骗,损失最为严重。从各类诈骗总体损失的金额来看,“杀猪盘” 诈骗案件量占比虽然不足20%,但是此类诈骗造成的财产损失却已经超过所有类型电信网络诈骗总损失金额的40%。从各类案件的案均损失的金额来看,“杀猪盘”诈骗同样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电信网络诈骗,其案均损失金额已高达17.07 万元,远远超过第二位的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的案均损失金额,这两类案件案均损失金额相差高达30%,“杀猪盘” 诈骗的案均损失金额甚至是案均损失金额最低的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的10 倍以上。[1]但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在侦查工作中的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截至目前,已初步建成部级互联网反诈大数据统一资源库和部级互联网反诈平台,实现与28 个省级互联网反诈系统的对接,具备诈骗态势感知、监测发现、协同处置、分析研判等功能。[2]大数据技术在侦查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传统侦查手段的变革,提高了侦破效率,增强了预警监测能力,丰富了侦查机关的功能。

一、“杀猪盘”诈骗的流程

“杀猪盘” 诈骗犯罪属于新形态的诈骗犯罪,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一种,是一种针对特定目标,以恋爱交友为名,利用社交软件,拉近与被害人的关系,与被害人培养感情,获取被害人的信任,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获取被害人钱财的诈骗活动。其类型主要包括投资理财型、博彩型、直接索取型和借贷型。在“杀猪盘”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将被害人称做“猪”,将寻找目标阶段称作“寻猪”,将培养感情阶段称作“养猪”,骗取钱财阶段称作“杀猪”。[3]“杀猪盘”诈骗犯罪的流程如下:

(一)寻找目标阶段

寻找目标即所谓的“寻猪”。诈骗犯罪分子通过Soul、Tinder、陌陌、探探等具有地理位置智能推荐功能的聊天工具寻找作案对象,或进入世纪佳缘、百合网等相亲网站将自己伪装成相亲人士寻找目标,或者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流量较大的具有社交性的平台寻找作案对象。

(二)培养感情阶段

培养感情即所谓的“养猪”。在确定作案对象后,诈骗犯罪分子在网络中将自己包装成 “高富帅”“白富美”等成功人士形象,对被害人开展糖衣炮弹式的甜言蜜语攻势,给予被害人体贴备至的关怀,引导被害人与其共同畅想美好的未来,并给予被害人对未来的承诺,以此培养与被害人之间的友好关系,直至获取被害人的信任并掌握被害人的财务状况。此过程就称作“养猪”。在这一阶段,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收集作案对象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获取作案对象的性格特点和个人喜好,并根据分析结果,套用有针对性的诈骗话术。陷入骗局的被害人不仅具有现实的情感需求,大部分人具有依赖性人格,诈骗话术背后的心理控制机制针对被害人的心理弱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骗取钱财阶段

骗取钱财即所谓的“杀猪”。在经过感情培养获取被害人信任后,逐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骗取被害人钱财。直接方式例如以家人生病、债务纠纷等理由直接向被害人借款或者以共度情侣节日为名向被害人索取“520”、“1314”等具有特殊含义数字的红包等;间接方式例如谎称自己掌握内幕交易信息或者发现赌博网站漏洞,诱骗被害人到诈骗团伙专营网站进行投资理财或者网络赌博,通过修改网站信息骗取被害人投资或者赌资。

二、“杀猪盘”诈骗案件的特征

2017 年“杀猪盘”诈骗犯罪兴起,后逐渐发展成为电信诈骗犯罪中最严重的案类之一。随着公安机关对此类犯罪打击力度的增大,为了应对打击,“杀猪盘”诈骗犯罪手段也不断更新,其特征也显现出新的变化。“杀猪盘”诈骗团伙聚集地由国内转向国外,分工逐渐细化,受害对象由男性转向女性,女性受害者显著增加,并与网络黑灰产犯罪联系更加密切。

(一)境内犯罪空间明显压缩,犯罪团伙不断向境外转移

近年来“杀猪盘”诈骗高发,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造成财产损失最大的一类犯罪。在我国公安机关持续高压打击和有效治理下,境内电信网络犯罪空间明显压缩,犯罪团伙不断向境外转移,呈现向边境地区聚集的趋势,尤其是以云南中缅边境地区、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等为代表的重点地区诈骗治理形势较为严峻。其中,中缅边境地区成为“杀猪盘”诈骗团伙聚集重灾区。

(二)运营分工逐渐精细化,手段专业化

“杀猪盘”诈骗团伙分工明确,各个部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已经形成了工业化流水线式诈骗,将诈骗活动专业化、模式化、线性化,已经形成四大分组,即话务组、供料组、技术组和洗钱组,每组各专门负责犯罪链条上某一项业务。其诈骗流程为供料组负责提供作案对象、相关个人信息以及对被害人的精准画像;话务组负责与作案对象进行沟通联系,培养感情,建立关系;技术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包括搭建投资理财网站、网络赌博平台等;洗钱组负责诈骗得手后,通过对公账户、跑分平台等将非法诈骗所得合法化。

“杀猪”手段的专业性更强,包括直杀、侧杀和暗杀等,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案对象选择不同的“杀猪”手段。直杀即为犯罪分子直接向受害者推荐诈骗网站;侧杀即犯罪分子通过朋友圈等其他形式展示其虚假收益和诈骗网站;暗杀即犯罪分子在与受害者聊天中暗示自己有特别赚钱的方法或渠道等,引诱受害者上钩。

(三)受害对象中女性受害者占比显著增加

2019 年数据显示,在“杀猪盘”诈骗案件中,男性受害人占比85%,女性受害人仅占比15%,然而2021 年数据显示,女性受害人占比攀升至65%,男性受害人占比则下降至35%。受害对象中,女性受害者的比例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在“杀猪盘”诈骗初发阶段,其目标对象主要是一些男同性恋边缘人群,选择这一群体的原因是同性恋者往往得不到来自社会的理解,心理压力大,内心忧郁彷徨,渴望得到真挚的感情,并且男同性恋者往往要遭受比女同性恋者更大的恶意,这些都让这一群体变得特别需要他人的理解与关心,因而陌生人的理解与善意便极为容易让他们打开心扉,获取他们的信任。[4]随着更多“杀猪盘”诈骗团伙的入场,作为作案对象的男同性恋者只是一个小众群体,无法满足庞大的诈骗需求,诈骗团伙便开始转向了30 岁以上的单身女性,这部分人群面临来自婚姻的压力,情感及现实需求的指向性更加明显,诈骗针对性更强,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诈骗收益更高。

(四)与网络黑灰产联系密切,提高了诈骗效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网络黑灰产日趋产业化、链条化、生态化。当前,网络黑灰产可分为诈骗相关物料供应、网站构建技术支持、电信诈骗广告推广、资金流转支付结算等部分,与“杀猪盘”诈骗完美锲合。由“杀猪盘”诈骗团伙亲自下场去寻找作案对象的犯罪模式缺乏针对性,作案对象的诈骗价值不稳定,诈骗效率低。为了提高诈骗效率,“杀猪盘”诈骗团伙开始从网络黑灰产处获取成套的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被害人的基本情况、职业、兴趣爱好、情感状况及财务状况等。这使得“杀猪盘”诈骗团伙从广撒网寻找作案对象转为经过对作案对象个人信息的分析后的精准化诈骗,进一步提高了诈骗效率。

三、“杀猪盘”诈骗案件的大数据侦查方法

大数据为犯罪预测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大数据最为核心的价值就在于进行预测,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发现诈骗行为的典型规律等,根据典型规律对犯罪进行分析研判,精准识别诈骗犯罪分子与诈骗犯罪行为,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犯罪聚集地、犯罪实施方式、犯罪嫌疑人等的预测,就可以在在一些犯罪活动尚未发生时或者正在发生但尚未造成危害结果时及时将其识别、发现、制止,对其实施针对性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产生,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大数据侦查通过构建数据信息库,及时收集犯罪信息;建设大数据平台,建立情报共享机制,实现情报信息共享;然后,通过对犯罪信息进行研判,为犯罪预防提供依据,为犯罪侦破提供线索,为抓获犯罪嫌疑人提供犯罪证据。[5]

(一)发挥预警监测功能,及时预防“杀猪盘”诈骗犯罪的发生

传统侦查模式中缺少有效的对犯罪的预警监测机制,难以及时遏制或制止“杀猪盘”诈骗案件的快速蔓延是导致此类案件发案数量和损失金额水涨船高的重要原因。传统侦查模式多为回溯性侦查,即案发后侦查行动才开始介入,缺少预警监测后的主动预防。而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进行预测,依托大数据技术而形成的大数据侦查,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数据碰撞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与分析,对诈骗行为进行分析研判,精准识别诈骗犯罪分子与诈骗犯罪行为,预警结果相对更加客观准确,预警监测效率更高。

一般情况下,大数据预警监测功能是通过“构建相关模型——输入处理数据——进行预警监测”三个环节实现的,建立相关模型的基础是在收集、处理并分析海量数据之后对过去已经发生的犯罪的规律的总结与描述。[6]通过大数据进行预警监测,侦查机关可以提前介入犯罪行为,在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之时进行反制,及时制止犯罪行为。“杀猪盘”诈骗犯罪是一种经营性犯罪,持续时间长,犯罪阶段分为“寻猪”“养猪”“杀猪”三个阶段,其中“寻猪”和“养猪”阶段并不会产生严重危害后果,最严重危害后果产生于“杀猪”阶段,只要侦查机关能够在“杀猪”阶段前进行介入,及时介入,进行劝阻,避免被害人陷入犯罪分子的陷阱,既可有效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又可以降低案发后侦查机关追赃挽损的压力。

大数据在预测案发趋势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提高预测案发趋向的准确性,提高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基于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侦查机关已获取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对与 “杀猪盘”诈骗犯罪相关的海量数据进行清洗,发现庞大数据背后隐藏的紧密联系,产生价值密度更高的信息,准确预测“杀猪盘”杀猪盘诈骗犯罪的案发趋势,揭示此类犯罪高发的深层次原因,从源头上预防、反制此类犯罪。

(二)利用关联分析技术对犯罪网络关系进行分析研判,全链条打击“杀猪盘”诈骗团伙

犯罪网络关系分析是指以某一名或者几名犯罪嫌疑人、以某一种或者几种犯罪、以某一类或者几类犯罪为中心,根据犯罪嫌疑人与其他网络用户的联系的频次、互动的频率、共同好友的关系、兴趣爱好的相似程度等数据,进行数据碰撞,全面分析研判,以建立某种犯罪的网络关系网。[7]

在侦查“杀猪盘”诈骗犯罪时,侦查机关会获取与该犯罪相关的海量数据,数据价值密度低,需要通过关联算法对已有数据进行数据碰撞,挖掘有效信息,获取优质线索,构建“杀猪盘”犯罪团伙网络关系网,为全面查清案件事实,查缉犯罪嫌疑人提供侦查方向。

“杀猪盘” 诈骗犯罪是一种典型的团伙犯罪,具有鲜明的群体性特征,组织化、团伙化倾向明显。对此类犯罪成员之间网络关系的分析,就是“犯罪网络分析”。在网络犯罪呈扩大化趋势的今天,很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都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相互串联,其在网络上留下的海量数据为犯罪网络分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数据条件,通过犯罪嫌疑人的通讯数据、资金流转数据等,可以还原出犯罪团伙的犯罪网络关系图,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全面信息及犯罪团伙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并以此为突破口,挖掘更加详细的犯罪网络关系,直到最后侦破此类犯罪案件。

(三)梳理“杀猪盘”诈骗涉案资金流动数据,围绕“资金流”,查缉犯罪嫌疑人

数据显示,2021 年“杀猪盘”诈骗虽然案件量占比低于20%,但造成的财产损失却超过所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财产损失总额的40%。“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数额巨大,因而在“杀猪”阶段后,会有较大的资金流动,侦查机关可以把握涉案资金流向,围绕“资金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查缉犯罪嫌疑人。

“杀猪盘” 诈骗涉案资金往往要经过多次拆分,通过多个银行账户分流至多个资金池,漂洗之后,再从资金池转至多个银行账户,经过多次流转,最终转至“杀猪盘”犯罪分子的账户中。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巨量资金流转信息数据,通过常规数据技术难以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研判。而依托云计算的大数据技术可以突破常规技术不足,突破成本和时限的要求,能够准确、迅速地从海量的资金数据中对与犯罪有关的资金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分析。具体来说,大数据技术能实时提取、分析和处理多结构多源数据,能够从海量的资金流转数据中挖掘出大量的与犯罪相关的资金流转数据、信息,并且能把数据联系起来,通过数据之间的联系,侦查机关能够追踪、识别到“杀猪盘”犯罪分子的真实账户,根据账户信息,识别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并以此为根据,查缉犯罪嫌疑人。

(四)对被害人进行数据画像,促进反“杀猪盘”诈骗宣传精准化

目前反电诈宣传主要依靠定期发送手机短信、张贴反诈宣传告示、新闻媒体的报道、视频平台发布反诈视频以及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等方式进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量反电诈信息的涌入,导致宣传缺乏针对性、引发公众关注疲劳,致使宣传效率低下、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精准识别近期热点和高发诈骗类型,对被害人进行画像,将热点和高发诈骗类型同被害人类群相联系,识别某一类或者某几类人群易遭遇诈骗类型,对这某一类或某几类人群进行精准反电诈宣传投放,以增强反电诈宣传针对性,避免宣传过多造成的公众疲态,提高反电诈宣传效率,获取更佳的宣传效果。

在反“杀猪盘”诈骗犯罪宣传中,侦查机关可以以反诈大数据统一资源库为基础,根据资源库中已获取的此类犯罪被害人相关信息,通过数据画像技术,对此类犯罪被害人类群进行精准刻画,识别其主要特征,例如女性、30 岁以上、经济状况良好等特征,根据识别出来的特征,进行反“杀猪盘”诈骗宣传的精准投放,以此避免过度宣传,诱发公众疲态。但是也应当注意到,“杀猪盘”诈骗犯罪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作案对象在不断改变,从初始的同性恋类群,到如今的大龄单身女性类群。随着被害人类群的动态改变,数据画像也应是动态的,根据数据进行动态的更新。

猜你喜欢
作案犯罪分子诈骗
窃贼是如何作案的
警惕团伙作案 远离非法荐股圈套
完美“作案”
拜访朋友
与谁接头?
隐匿的作案痕迹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