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论”的哲学蕴境和路径选择

2022-02-04 20:37田鹏颖崔菁颖
思想战线 2022年2期
关键词:绿水青山文明生态

田鹏颖,崔菁颖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始终坚持理论创新,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并将其视为宝贵历史经验。其实,“绿水青山论”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创性思想和变革性实践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进行的理论创新,是能够在新征程上继续指导我们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创新理论。这一创新理论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象表达,其核心思想在于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的真谛,蕴含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这一重要理念既吸收了我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合理内核,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既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之精华,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守正创新,饱含丰富的哲学意蕴。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绿水青山论”的哲学蕴境和实践路径,对于解决“生产发展”与“生态良好”长期对立的现实矛盾,对于契合经济转型升级规律以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绿水青山论”的哲学溯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是在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聚焦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哲学文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基础上创造性提出来的,既来自生活,又不囿于生活;既立足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既生成于当下,又渊源于传统。“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深入探寻这一发展理念的哲学之基,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科学运用、更好践行这一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水青山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哲学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出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积淀了丰富的生态哲学理念。这为向来尊崇自然、热爱自然的中华儿女提供了生存发展的根本智慧。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民胞物与”“道法自然”的和谐思想,无论是出自《易经》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出自《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出自《荀子》的“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出自《吕氏春秋》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还是出自《齐民要术》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无不启示我们将天地万物与人类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的重要性,无不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共生共荣的价值理念,无不告诫我们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必要性,无不要求我们要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法则、保护自然生态。

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我们的先人将大自然看作生命之源、生产之源、幸福之源,极大地依赖自然界为人类繁衍生息所提供的一切。“绿水青山”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先人所赖以生存和发展乃至文明创造的根基和载体。这一时期,“绿水青山”这一万物之源无疑被视为极大的恩赐和财富,因而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美美与共的和谐画卷。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日益发展,人们愈加不满足于与自然和谐共生,试图超越自然、支配自然以寻求“更大财富”。然而,这也引发了自然对我们的“无情惩戒”。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危机要求我们不得不重新考量这种从“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的转变过程中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不得不重新思索“天人合一”的深邃智慧,不得不重新审视“绿水青山”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特殊重要意义。

“绿水青山论”是习近平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传承和发展,既有历代先贤的哲学思想作为客观的历史文化基础,又着眼于人类文明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取哲思之精髓、汲历史之营养、融实践之要求、集众家之大成的重要思想。不仅从生命、生活的维度明确了人的生命、健康和幸福都有赖于“绿水青山”的自然,“绿水青山”的自然就是我们的“无机的身体”,是我们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从有机整体上推进两者的和谐共生。而且从生产、发展的维度道明了,立足当下,“绿水青山”的自然这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着眼未来,“绿水青山”也是创造更加丰厚的“金山银山”的基本前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但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而且是可以和谐统一、相互成就的,这就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生态哲学“和”的思想,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二)“绿水青山论”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确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辩证统一的生态哲学。通过“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1页。即实践,将人与自然关系联系起来,认为人与自然经由实践的中介这一“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1页。必然是探求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个前提,以谋求和谐共生、实现辩证统一,从而超越了以近代机械论哲学世界观为核心的现代性价值体系中一味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以致将人类与自然长期对立的现实境况。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立在实践的联结基础上的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和谐、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4页。这就启示我们,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实践活动受制于自然,并且依赖自然,如果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意愿能动地改造自然、享受自然、利用自然,自然在人类这种能动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作用下变为“人化自然”。这种人类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对人与自然本质关系的历史考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这种人与自然对立的生存状态,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多重矛盾,必将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每走出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支配自然界,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0页。这也启示我们,人本身并不“高于自然”“优于自然”,我们不能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试图“支配自然”“超越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历史和现实的唯一选择。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与自然界达到和谐统一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得以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人通过“感性的实践”又实现了“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矛盾的辩证统一,如果我们肆意发挥“科学和创造性”,总是自以为“天才”地征服了“自然力”,那么,我们必然会招致“自然力”的无情报复,进而自食恶果,导致人类自身生存客观条件的恶化和生产生活资料的枯竭。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我们必须自觉、自为地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绿水青山论”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智慧,在深刻理解、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守正创新,使之与中国的生态发展实践相结合,破解了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有机统一的难题。“绿水青山论”在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相统一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同时,充分肯定生态环境在生产力构成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且打破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内核实质,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内涵和范围,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创新和超越。

二、“绿水青山论”的哲学蕴境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愈加强调“绿水青山论”,并不断地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深化其内涵,使“绿水青山论”愈加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充分展现了极其丰富的哲学蕴境。

(一)“绿水青山论”隐喻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合二为一

工业文明以来,“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9页。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高度评价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这种财富的涌流使人类日益陶醉于自己对自然的强大的征服力,日益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主人”,凌驾于自然之上随心所欲地控制自然。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对自然资源近乎疯狂的掠夺性开发,对自然生态的毁灭性打击。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类获取自然资源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无疑带来了对自然的极大杀伤力、破坏力。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在这种对待自然扭曲的态度的指使下,生态系统固有的循环和平衡被打破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产生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威胁。正如恩格斯所警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着报复。”(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9~560页。无论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还是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究其本源无不是由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的。

面对工业文明带给自然的“灾难式”打击,应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长期对立的突出矛盾,回应人民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表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这无疑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层面为我们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新的和谐增长点。这一重要思想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发展理念,又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核心理念”,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以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己任的价值追求。毋庸讳言,这一思想不仅超越了西方“深绿”生态思想的追随者们的那种过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将经济增长视为非此即彼的完全对立思想,而且超越了西方“浅绿”生态思想的追随者们,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当做是为了更好维系资本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本追求利润的私利。长期以来,经济高速增长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告诫我们,只重视GDP的增速而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是行不通的。但是,只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而放弃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也是行不通的,因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9页。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力求让“绿水青山”转化、吸引、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的辩证统一,最终达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想境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绿水青山论”隐喻生态环境就是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2~533页。这种“共同活动方式”内在地包含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这种生产实践必然利用、改造自然以满足社会和人类的需要。同时,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公认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1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3页。自然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对象和前提,这也肯定了自然因素在劳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在社会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62页。在整个生产力体系中,自然界的自然生产力不可小觑。

“绿水青山论”在肯定了生态生产力的同时,又强调主体人、人的思维方式、人的实践活动对于更好发挥生态生产力功效的重要作用,是对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观的丰富和发展。“绿水青山”蕴藏丰富的生产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生态生产力的自然首先表现为生产资料,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丰富的自然物质载体,为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生态生产力的自然还表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优越的资源条件和环境空间,从而吸引更丰厚、更多、更优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多维要素,来创造更大的生产力。作为生态生产力的自然还表现为优美的外部环境,通过提供舒适的环境提高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间接作用于生产力的提高。

习近平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法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13)习近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人民日报》2019年3月6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14)本报记者:《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人民日报》2020年5月14日。这些重要指示,让我们更加坚定加强生态文明的战略定力,坚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信心和决心。

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发挥生态生产力最大价值,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正如习近平指出的:“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3页。“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厚植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得以持续发挥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效益,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三、“绿水青山论”的价值指称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毋庸讳言,发达国家几百年间出现的环境问题也在中国集中显现,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突出难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的选择、文明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绿水青山论”回应了关乎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之问,回答了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时代之问。

(一)顺应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必然要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16)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历史上众多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生态良好地区,但又极其相似的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衰退导致文明的衰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就是生态环境被破坏致使土地荒漠化的“记录者”“受害者”。同时,我国古代的一些地区也付出了“极大代价”。曾经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葬于万顷流沙之下,曾经作为通往文明的道路、大国梦想的缘起地的河西走廊也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曾经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的黄土高原更已饱经沧桑、芳华不再。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加凸显,在20世纪30年代起,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更加严峻。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造成巨大损失。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自然灾害加重、流行性疾病加速传播等诸多恶劣影响。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文明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矛盾,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与变革。正是先有了“生态兴”,勤劳智慧的人民才创造出闻名于世的灿烂文化,实现了“文明兴”。但是,生态可承载文明之舟,亦可颠覆文明之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今天的发展不能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短期的利益不能成为长远利益的羁绊,当代人不能影响后代人的发展。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任的高度,深刻反思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精神的不合理内核,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发展意识,以对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新的战略举措,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丰富发展做出中国贡献。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697页。

(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8)人民出版社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4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要判断。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来考量,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仅限于经济增长范畴,而且应该涵盖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我们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习近平高度重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对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将绿色发展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提出要走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信心、下大力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好制约绿色发展的突出难题。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经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19)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妨碍乃至阻滞经济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更无从谈起。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资源环境,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程度,决定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我国人口规模大、经济体量大,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也相当巨大,在没有找到更多可替代资源的情况下,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我们探寻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统一的良策,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契合经济转型升级规律的发展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根本性、全局性变化。

(三)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否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志。如今,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内容更加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空气清洁、水质优良、食品安全的生态安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转变,彰显了最真实的民生期待新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凸显了由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得以实现向更高层次的跃升,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则由于我国长期的快速发展引发的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良的生态安全、优质的生态产品俨然成为美好生活的必需保障,是民之所盼、心之所向。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其中一条重要内容就是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能否解决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正因如此,习近平反复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20)人民出版社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页。他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追求

与西方国家现代化不同,“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9~40页。换言之,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国家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但“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64页。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23)《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人民日报》2018年3月8日。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就是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就是想民生之所想、急民生之所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民生工程。特别是面对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得不重新考量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不得不深刻认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论”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已经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的必然呼唤。

四、“绿水青山论”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2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8页。践行“绿水青山论”,不仅是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之举,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更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必须更好落实于行。习近平善于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分析问题、顶层设计,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时提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25)本报记者:《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 立足优势 深化改革 勇于开拓 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成绩》,《人民日报》2014年2月27日。主张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时,从系统工程和系统思维出发寻求治理修复之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做到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战略谋划、系统协调、标本兼治。

(一)统筹兼顾: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

坚持统筹兼顾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方法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做到统筹兼顾,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虽然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了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之首,对于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就是我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绝对优势。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指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南,转变思路、调整战术、统筹谋划,画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优美“等号”,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二)把握重点: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这就提示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全面推进,又要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为主要抓手。习近平强调:“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26)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要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要从影响群众生活最突出的事情做起,聚焦问题,瞄准“民生之痛”,对焦“心头之患”。这就要求我们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精神宗旨,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坚定打好碧水保卫战,坚实推进净土行动,坚持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为广大人民群众渴望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战略谋划: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坚持战略谋划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只有规范的制度和严密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这是取得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7)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民日报》2013年5月25日。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和相关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形成。我们在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力度,着力破除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使之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更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四)系统协调:坚持生态修复与保护并重

坚持协调发展既是新的发展理念又是应对中国发展“时代难题”的系统思维。系统协调处理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前瞻性思考,对于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有防范、预防的先手,提前做好保护和预防工作,对于已经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又要有化解、应对的高招,及时修复、及时治理。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这就注定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做好生态修复工作的“持久战”准备。同时,为了避免因为发展引发更多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提前做好预防保护工作。习近平强调,“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28)本报记者:《这五年,绿水青山更美》,《人民日报》2020年11月7日。“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29)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就需要我们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为“绿水青山”永驻,“金山银山”常伴提供系统、综合、协调保障。

(五)标本兼治:全面推动绿色转型

坚持标本兼治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更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愈良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这篇大文章要求我们从发展的本质出发,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生态发展新路。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也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必须明确,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变革。推动绿色发展、绿色生活转型,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就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绿色富民、绿色惠民。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必须全面增强全面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面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贡献。

总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哲学命题,是新时代以来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文明生态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绿水青山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