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言

2022-02-04 20:37栏目主持人
思想战线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族学反思性历程

栏目主持人:关 凯

1926年,蔡元培发表《说民族学》一文,言“民族学是一种考察各民族的文化而从事记录或比较的学问”。彼时,这门西学东渐的学问甫入共和初兴的中国,古老的中华文明仍在艰难探索如何应对现代性的冲击,摆脱被侮辱被压迫的历史命运。一个世纪的光阴荏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已经实现全面小康,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桑巨变,曾经刀耕火种的山寨如今是基础设施现代化的美丽村庄。

从一批年轻人顶着抗战烽火从事云南田野调查,到他们步入中年仍然行走在田野上从事民族识别,再到他们暮年恢复重建民族学学科,民族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以费孝通等为代表的魁阁学人的生命历程相伴始终。基于如此深厚的学术传统与学人的报国情操,民族学之于中国的贡献,不仅深刻揭示了多民族中国之国情民情,而且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知识支持。

如果说民族学开始的地方是进化论设定的通往现代性的社会起点,那么现代性作为终点的设定却早已不合时宜。因为,在真实发生的人类社会与文化结构性变迁的过程,并未显示出进化论预设的线性规律。相反,今日全球社会正面对现代性危机的各种挑战。受到现代性影响,前现代形态的共同体逐渐消散,演变成带着某种前现代符号的、形态各异但深受现代性影响的个体与群体。前现代共同体事实上的消散与民族国家化、全球化有着深刻联系。现代化作为人类共同经历的复杂历史过程,其影响却因文明传统不同而异。曾经目标单一的西式现代化工程正受到各种反思性质疑,民族学是这种反思性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中国而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建设的使命。民族学学科发展需要积极回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重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支撑。

鉴此,我们专门组织了这个专题栏目,汇聚学人思想,共议学科建设。

猜你喜欢
民族学反思性历程
历史民族学课程发凡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色起义》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摭谈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
方志学与民族学(上)
近代华牧徐松石“中国认同”的三重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