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模式初探①

2022-02-05 09:39郭传真刘翠竹
劳动哲学研究 2022年0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文化

郭传真,刘翠竹

一、结合共青团工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思路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时代发展的产物,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来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改革,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指导思想,致力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努力发掘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倡导跨文化教育,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紧随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步伐,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环境和平台。大多数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时也称“国际学院”)为“X+Y”模式,即学生在国内学习一段时间(X年)后,再去国外的合作学校继续学习一段时间(Y年),完成学业者将分别获得国内高校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外方合作大学的学位证书。

在签订中外合作办学协议时,合作项目所开设的课程均是在合作双方协商后写入协议,由教育部备案,协议期间单方面不能增加或删除课程。因而,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开设数量远少于国内普通本科生。以国内某高校的国际学院为例:该院本科学生仅在大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包括校内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必修课均未开设。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不能及时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在“中外合作办学”现有条件下,结合项目和学生特点,笔者已尝试通过围绕“心理健康、优秀传统文化、理论时政、跨文化适应”等主题开发学生成长的课堂,以及依托共青团工作开展相关活动,这一尝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效果显著。

2016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曾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2)搜狐财经:《不是总理说出来,我还不知道中国竟连圆珠笔头都生产不了》,http://business.sohu.com/20160114/n434509778.shtml,2021年2月27日检索。当下,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保障。可是,一个迅速崛起的经济体需要一批优秀的工匠,如果不能解决如何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问题,那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目标将无法实现。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三大问题:首先是人才的思想品质,其次是职业所需的精神,最后才是具体的技术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职业精神往往表现为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的培养又与思想品质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工匠精神的本质和培养手段是当前高等教育,尤其是应用型高校无法回避的话题。

2011年,北京市教育工委提出“引航工程”,在大学新生入学阶段便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首次推出时,该项活动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学习党史,坚定信念”主题教育活动、“党在百姓心中”高校巡回宣讲活动、形势政策教育、主旋律电影进校园活动、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名家名师讲座报告会、加强新生深度辅导工作、加强新生班集体建设八项内容。2020年,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落实《北京市建设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实施方案》《北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划(2018—2022)》部署,加强高校新生教育,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2020年9月—2020年12月,北京市教育工委组织实施了2020级新生引航工程。其总体思路如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给学生群体的系列重要回信精神,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抓住新生入学“窗口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念引领、学习生活适应、健康安全教育四个关键环节,引导大学新生尽快完成大学角色转变,自觉落实校园防控要求,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牢固树立“四个正确认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对北京市教育工委从2011年到2020年的“引航工程”文件指导思想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每年的“引航工程”都与时俱进地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标,这是文件的差异性。而文件的共性在于紧紧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吸引更多部门积极参与其中,并根据学生特点和部门实际,依照文件指导思想开发特色活动。因此,围绕“引航工程”,结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特点开展共青团活动,打造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环境是一项有意义的探索。

培养工匠精神,需要从学理上理解技术的本质。正如中国技术哲学专家陈昌曙教授指出的:“哲学之所以能对其他领域、其他学科有影响,是因为哲学有着从总体性、根本性和普遍性上来思考问题的特点,或哲学乃是穷根究底思考的结晶和表现。也可以说,凡属从总体上、根本上、共性上进行反思,凡属对问题的穷根究底的追溯,都属于哲学意识的范畴。”(3)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从相互影响看,哲学与技术是有缘相会的,在技术领域、技术活动和技术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要靠物质手段和实际经验来解决的具体问题(如装备、工艺、测试、能源、控制、原材料、专利等),又包含和渗透着要靠穷根究底的思考来回答的哲理性问题。技术和技术人员并不是非哲学的或反哲学的因素,工程师和哲学家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有关技术的地位与作用、技术发展战略与技术政策的认识上,应当和可能有共同语言。技术哲学可以看作是工程师的哲学,为工程师说话的哲学,与工程师对话的哲学,当然也是需要由工程师来说话(参与)的哲学。”(4)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第2页。

培养工匠精神,为中外合作办学“国内阶段”的共青团工作创造了机遇。既然与工程师有关的技术和相关活动需要哲学工作者参与,那么,学生工作,包括其中的共青团工作要想做好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就需要工作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哲学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抓住历史的机遇,在完成统一部署的工作基础上,开展特色活动。

基于上述设想,笔者尝试以“引航工程”和共青团工作为主体,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元素和介绍他国工匠精神为两翼,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工作。笔者通过结合一个四年制周期的工作实践,进行工作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挖掘中国古代优秀工匠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对于首次提出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定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神,深挖中华文化优秀元素是需要并值得下大力气的。当下,从人文知识普及入手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进而使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怀是很多高校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挖掘中国古代优秀科技文化元素,领悟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精髓,不仅可以培养工匠精神,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而言甚是重要。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从分析中国古代工匠文化入手,探索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相关教师应该挖掘中国古代优秀工匠文化,以共青团工作为抓手,在成长课程“优秀传统文化”模块和各类学生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从而树立起文化自信。例如,我们可以从水利工程中挖掘工匠精神元素。水利是任何时代国家都必须面对的工作,国家是水利工程理所当然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古埃及的历代王朝都重视兴修水利,中国古代李冰父子主持兴建都江堰,罗马帝国不仅建造宏伟竞技场以炫耀国力强盛,还大规模兴建道路和城市引水排水工程。

以建设都江堰为例,李冰通过国家支持等手段让工匠们掌握大量技能,从而成就了千年水利工程。在修建阶段,他让竹工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最终战胜了急流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这一举措直接解决了修筑分水堰的难题。为了收集修建所需的石头,在没有火药的情况,李冰指导工匠先用火烧山体的岩壁,等把整个岩壁烧热再迅速浇上江水以冷却岩石,利用热胀冷缩使山石变得容易开采。在修建阶段,他还教会工匠们使用杩槎辅助岁修,在每年水量最小的霜降时节,在鱼嘴西侧,用杩槎在外江截流,使江水全部流入内江后,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淤积的泥沙。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岁修完毕,把杩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挖内江河槽,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岁修工程。清明节前,内江岁修完毕,撤除杩槎,开始放水灌溉。杩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截流装置,是由用竹索绑成的三根大木桩组成的三脚架,中设平台,平台上用竹笼装卵石压稳。把适当数量的杩槎横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横、竖木头,围上竹席,外面再培上黏土,就可以挡住水流,不致渗漏。从李冰修筑都江堰的经历看,笔者认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关心工匠技能提升的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

除此之外,相关教师还可以介绍灵渠及其三大贡献、四川盐文化与深井钻探、青铜箭镞等文物蕴含的古代冶金文化、以“曾侯乙编钟” 为代表的古代乐器、以“放马滩纸”为代表的古代造纸技术文化,等等。同时,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特色,结合农科学校特点,教师们也应适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考工记》《天工开物》等古代科技文献节选,帮助学生了解《氾胜之书》、贾思勰《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徐光启《农政全书》等古代农业著作所蕴含的农业科技文化内涵,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精髓。

三、“博采众长”:学习其他国家先进工匠文化,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根源于它所拥有的“博采众长”特质。“博采众长”理念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综合性,“博采众长”思想也时刻提醒着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师:只要是优秀的、符合国情的先进文化都应积极借鉴。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符合当下中国国情。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恰恰是“博采众长”不断创新的表现。

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就需要了解中华文化中“博采众长”的思想和实践成果。“博采众长”是在不放弃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吸收国外一切优秀可用的思想和事物,而不是在思想领域固守中国旧传统,一点也不借鉴、引进外来的优秀事物。这也应是教师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长课堂“跨文化适应”模块下带领同学深入探讨各国优秀文化的原因。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时提出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论述,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培育工匠精神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发现和弘扬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按照“三个有利于”思想,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目标,认真研究其他国家的工匠精神。笔者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工匠精神”,但最为典型的是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日本。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德国产品的特点是结实、耐用和精美,并且有高质量的保证。德国产品赢得全世界尊敬的原因与德国人严谨、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密切相关,而使德国人具备“工匠精神”的社会环境特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德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业强国是源于德国一直以来注重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其关键因素在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学生在小学四年级毕业之后就会面临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分流”。成绩优异的学生会进入文理中学,准备报考研究型大学;其他众多的学生将进入为职业教育打基础的中学,这部分学生中学毕业之后,或者经过职业培训后就业,或者进入应用科学大学继续学习。

在“双元制”教育体系中,进入为职业教育打基础的中学学习的学生可以交替在学校和企业间学习。学校讲授理论知识,企业提供实践操作机会。德国政府规定德国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这样就可以保证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学习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企业或者工厂,跟随有经验的技师学习第一手的应用型知识。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企业对学生的培训工作都会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师傅”传授给学徒的都是当下在生产第一线应用的实用知识和技术。这样,学生们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下,经过在企业中的实习和培训,就会取得职业认证资格,这样的毕业生就很容易成为企业中不同生产岗位上合格的技师。因此,在企业实习和接受培训的学生是未来企业生产线上的员工,德国企业在与学校合作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时都会十分认真、一丝不苟。不仅如此,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长期发展,还会想方设法留住优秀的实习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并不等同于低学历,在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同样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这类高校为德国输送了七成左右的工程师。在德国,工程师是所有职业中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它仅排在医生和律师之后,位列第三。即使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技师的收入也会高于全国平均工资,较高的收入使技师和工程师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不仅如此,德国技师还拥有顺畅的晋升通道,他们还可以进入应用科学大学,取得文凭后成为工程师。德国的很多技师除了生产之外,还能同时维护设备和负责质量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多面手使他们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在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命的德国,一个技师出现两次以上的错误将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一个技师若是因为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而被解雇,那么他今后很难在行业内找到新的工作。因此,技师非常重视产品质量,这也是德国人形成严谨、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原因之一。

历史上,德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并将中小企业视作国家经济支柱。在商业领域,绝大部分德国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德国的中小企业有着其他国家同类企业不具备的特征:首先,很多德国中小企业都是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其次,绝大多数德国中小企业都不会因为短期的市场波动随意改变原有的较长期的发展战略;最后,德国中小企业大多都会从一个看似不太起眼的细分市场开始“深耕”,不断积累技术优势,最终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成为行业领先者。掌握行业内最顶尖的技术,打造质量最高的产品是德国中小企业的共同理念。德国“工匠”们追求的是用最好的技术打造最好的产品,这样,产品就会位于行业售价最高的位置。

制造业强国日本培育“工匠精神”是以其“匠人精神”为载体的。日本学者认为“匠人精神”得益于一贯吸收中国古典文化精髓而逐步形成的日本文化。“匠人文化”的实质是中国的传统思想与日本固有精神的结合,匠人和农民都认为工作是“天职”,必须对天忠诚,因此都会竭尽全力用心工作。日本的农民文化、町民文化和武士文化都来源于中国文化。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企业必须努力以质取胜,追求精益求精,生产更精良的产品。在日本,由政府主导的科技研发,在数量上仅占日本科技创新的20%,其余80%的科技创新都是由企业完成的。日本企业的生产和开发是一体的,企业注重创新,不创新就会倒闭。因此可以说,民间企业是日本科技发展的主力,“匠人精神”是日本科技发展的源泉。

在日本,企业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开展自主创新,提高工作熟练程度,以此成了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只有经历不计较眼前利益、不辞劳苦、努力学习技能的过程,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因此,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收入差别不大,工人的薪资水平在全世界都处于前列。蓝领工人在社会上也受到相当大的尊敬。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得技术工人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创造出新产品。

中国的手工业是经过历史积淀的行业,也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源泉。如何解决当前面向大众的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单调、制作简陋、包装低劣等问题?怎样改善传统工艺领域模仿传统的多、创意创新的少,陈设把玩的多、实用耐用的少,大众的不精致、精致的却不大众等现象?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方面,日本的一些做法是值得借鉴的。事实上,日本的“工匠精神”不只表现在制造业工厂,还体现在大量民间手工艺人身上。日本《文化财产保护法》将工艺技术作为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传人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尊重,其中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更高。日本政府为了保护这些重要的无形文化财产,“人间国宝”每年提供200万日元的特别扶助金。同时,日本政府也为培养传承者的项目和公开展示文化遗产的项目补贴部分经费。民间手工艺必须经过长期培训才能“出师”,而工艺品制作异常烦琐,原料也不便宜,所以利润并不丰厚。如漆器表面镶嵌的贝壳和象牙雕刻,所用原料都非常昂贵,算上原料和成本,几乎没有利润空间可言。从业匠人能坚持下去多是出于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希望技术传下去的愿望。在日本,对传统工艺的热爱是大多数经济状况很一般的匠人坚持下去的原因。

在高校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共青团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且不可或缺的补充。团学工作教师应该利用自身优势,以各类学生活动和成长课堂为抓手,在介绍其他国家工匠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出国学习的目的,帮助学生唤醒学习其他国家先进文化的热情和历史责任感,从而形成出国后努力学习、“博采众长”并立志学成归国报效国家和服务人民的信念。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把学习他国优秀工匠文化与培养工匠精神、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政治上过硬的工匠预备生。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文化
90后大工匠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