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高农业劳动价值到实现体面劳动:现状、瓶颈和有效举措①

2022-02-05 09:39阳,窦
劳动哲学研究 2022年0期
关键词:体面劳动价值

金 阳,窦 葳

导 言

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指引之下,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推动实现我国乡村的全面振兴。次年,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很快下发了战略规划。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要求,扶植农业农村的相关方案相继出台,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金融举措、人才引进政策逐步落实,有效盘活各种社会资源推动“三农”发展建设,在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不容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专业人才的瓶颈仍然是新时代阻碍我国实现“农村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因素。在分析了制约新时代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问题及其原因后,我们发现:无论是农民还是非农民,对从事农业农村工作,都不具备较强的认同感。要想从根源上提升人们对于务农的认同感,具体来说,面临着两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农业劳动价值被低估,二是农业劳动“不体面”。一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价值存在着被严重低估的问题,这一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关于农业劳动价值被低估的原因,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由于农户的小规模经营使农业劳动力过密或内卷,二是由于长期优先发展工业造成的工业农业产品“剪刀差”。至于农业劳动不体面的原因,一种观点认为,相比于城市的工作生活水平,从事农业劳动拥有较低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另一种观点认为,受户籍制度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民”被视为一种身份,随着对人口流动限制的减少,农村劳动力在尝试摆脱“农民身份”时产生了对“农业职业”不认同的看法。总而言之,学术界对于这两个问题各有侧重,通过研究也各自抓住了一些阻碍农业农村发展的部分现实原因。然而,这种单方面侧重农业的劳动价值或体面劳动的研究并不能完全解释现阶段制约我国“三农”发展的根本原因,无法对农业农村的现状进行理论上的研判。若想真正从根源上诠释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产业和人才问题,必须通盘考虑赋予农业劳动更多价值与提升农业劳动的体面程度。本文主要对农业的劳动价值和体面劳动问题进行考察,深入探索两者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并以此线索梳理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产业和人才问题及其成因,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一定的理论解释。

一、农业劳动价值与农业体面劳动的内在关联性

农业的产业化和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优质的生产、经营、服务主体扎根乡村,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尽管很多学者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意义及其外部性进行过深入探讨,在理论上部分挖掘了农业农村人才外流的现实原因,但这些探讨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观点来看,都没有触及真正制约我国乡村发展的实质——过低的农业劳动价值及其衍生出的产业、土地与配套问题。马克思深入分析资本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演进,发现商品经济的诞生和发展是促进社会分工的全面化、精细化的重要因素——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大工业生产中从原本各自独立的状态联结成为一个整体。马克思深刻揭露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以及实现自身价值增殖进行的扩张,将一切有关于生产发展需要的要素,如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资源尽数纳入整个生产活动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的资源向城市聚集,自身开始逐步出现贫困与衰落。马克思认为这种衰落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劳动力价值的分配失当,即在大工业生产方式逐步成熟之前,城市和乡村也客观上存在着居民在劳动价值方面的差异,但此时囿于生产力水平,农村与城市还不足以在发展上形成对立,而资本形成之后,与之相配套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逐步成熟,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拥有了不同的定位:城市工业主要聚焦于加工销售,而农村农业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工业提供生产的原材料,两者的劳动价值随之开始发生改变。比如在交换领域,工农业产品在价格上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区别。一方面,农产品的生产具有较长的周期,且无法进行规模化、流水化生产,单位农产品的劳动价值要高于工业制成品。另一方面,为了获取更多的产业工人并以最大限度地榨取其剩余价值,代表资本意志的资本家们会通过工业制成品市场,最大限度压低农产品的价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两方面的差异营造出有利资本快速扩张的格局,即让工业制成品价格高于劳动价值量而农产品价格低于劳动价值量的格局,形成工业农业的“剪刀差”。

“剪刀差”的形成造成了一个直接结果:同样的付出在城市工业和农村农业产生的劳动报酬存在明显差异,原本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出于获取更高经济收入的考虑,会选择放弃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转而流向城市从事工业活动。在工业化发展早期城市谋生者大都是经历了“羊吃人”运动的农业破产者,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向前发展,城市工业经济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增大,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资源质量的提升和用工制度的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城市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升,农村劳动力主动进入城市谋生,进而转型为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了。当然,早期农民转型后大多在基础生产车间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这种劳动工作通常耗费的时间长、工资回报低,显然并不能被理解成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体面劳动”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农业劳动者之所以向城市转移寻求工作机会,其最重要的目的是摆脱失去土地、生活艰难的悲惨境遇,获得一份能够为其带来更多劳动收入和更好生活质量的工作。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农民心目中开始形成了对农业职业不认同的观念,农业劳动开始成为“不体面”的代名词。因此,农业劳动价值与农村体面劳动事实上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在工业生产方式之下,农业劳动价值降低和劳动的“不体面”实际上同根同源:农业劳动价值降低直接造成城市与乡村的背离发展,而农村劳动的“不体面”是农业劳动价值降低的重要表现。

二、农业劳动价值降低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生产力水平提升带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劳动价值的降低及其相关的状况出现在我国城乡当中,成为制约和阻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向经济更为发达的城市地区流转。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转是工业化生产造成的必然结果,这一点我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相似。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大多数地区仍然按照户籍制度的要求,一直将“农民”这一概念视为一种身份而非职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城乡人力资源的高效流转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过,此时农民更多的是将自己视为“离土不离乡”的“乡民”,由于他们基本上只是在家乡周边流转,因此“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是这一时期的常态。直至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逐步式微,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以填补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中巨大的用工缺口。由于这些人兼具“农民”与“工人”的双重属性,“农民工”一词成为时代印记,成为进入城市各行各业寻求工作的农民群体的代名词。

二是以老弱群体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流转产生的“人口红利”带来了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了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对拉动我国经济40多年的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这些城市农民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切实维护和保障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各项权益,国家开始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并对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完善,而这些举措恰好刺激了更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及其家属进一步流转,农村劳动力开始出现“空心化”的特征,老人、妇女、儿童成为主要群体,他们被戏称为“993861”部队。留守乡村地区的老弱群体主要以维持自身简单生活为主,很难有富余精力和资金进行农业产业生产,由此陷入收入降低的恶性循环。此外,由于人口规模的缩小,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的投入也受到限制。

三是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返乡从事农业生产意愿不高。农业劳动价值减损在当代中国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城乡差距。据统计,城镇居民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到2020年增长至43834元,其间增长6.97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250元增长至2018年的17131元,其间增长7.6倍,农村增幅略高于城镇。但事实上,我国城乡在收入上一直保持着较大差距,且并无结构性调整。统计显示,2000年我国城乡差距为2.78倍,2007年顶峰时扩大为3.33倍,此后一直保持着2.5倍以上的高位(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2008/indexch.htm,2021年8月29日检索。,城乡收入上的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受此影响,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不愿返回乡村生活。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即使因户籍制度限制不得不返乡,也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而是倾向于运用在城市习得的劳动技术到集镇上再次寻求务工机会。农村“无人种地”的现象比比皆是,大量耕地被抛荒、弃耕。

三、我国农业劳动价值被低估的根本原因

按照经济史的一般逻辑,农业劳动价值降低缘于城市和农业农村的背离发展。但我国农业劳动价值被低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存在着区别于传统观点的自身独特性,需要加以分析和辨明。

一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单一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980年我们党在《全国农村会议纪要》中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并将其逐步完善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就改变了原本集体性质的生产模式,使一家一户成为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的主体,一举改变了农村“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面貌,提高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经过40年的发展,这种单一的、一元的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在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生产单位的单一化:单个家庭可用于耕种的土地较少,碎片化的土地让生产资料无法集中,降低了单位面积资金的投入效率,进而阻碍了新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降低了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经营主体无法改变农业劳动回报较低的现状,只能不断减少他们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投入,最终转移到拥有更高劳动报酬的部门中去。

二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存在一定的供需失衡。由于农村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性,劳动力市场很难为农民在农闲时提供比从事农业劳动报酬更高、待遇更好的岗位;而在靠近城镇的工厂,按照市场需求的用工导向凸显,要求工作岗位的时间更为连续,对季节性工人需求较少,兼业农民不符合用工单位的招聘要求。这样供求双方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农民无法在从事农业劳动之余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不断放松的户籍制度给农村劳动力的流转创造了更多条件,使其可以在劳务市场中寻求合适的工作岗位,但受制于农业季节性特征,自由流转的权利在农村并不能为其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只能背井离乡,“被迫”转型为农民工群体。

三是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利润空间有限。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产品一般被视为原料和初级品,拥有较低价格弹性,这也就意味着在市场经济的环境当中农产品价格变动对于产量变动的不敏感,甚至产量增多价格下降时的整体利润会比产量稳定时候更少,这也就是农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增产不增收”现象。同时,涉农加工大多都属于初加工,对于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要求不高,这就造成了涉农企业的粗放式经营和同质化竞争,这些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创新度不高、企业数量较多、产品竞争压力较大等问题,因此它们在市场交换过程中难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回报。涉农企业出于生存竞争压力会将其进一步传导至农业生产领域,其结果就是农业产品收购价格被降低,农村农民的利益受损,由此构成了农业劳动价值降低的重要现实因素。

四、提升农业劳动价值与实现体面劳动的有效举措

农业劳动价值下降作为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源性原因,不仅会制约我国“三农”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还会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现阶段必须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生产劳动的价值,形成新时代农业体面劳动观念,让务农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

一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实现体面劳动提供制度保障。农业劳动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没有优势,其原因在于工业化生产方式下工农业劳动的背离发展,而农业劳动环境的恶化、农业产业收入的降低则直接使人们认为务农是一项不体面的劳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发展也曾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但今天,这些国家已经依靠先进的技术、密集的资金投入和高素质的人才,提升了本国农产品的附加值、竞争力和国际占有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先后经过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励阶段、农村支持城市的城乡联动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范明英、李广跃:《农业劳动价值萎缩与农业体面劳动困境:关联逻辑与双重治理》,《长白学刊》2021年第2期,第120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我们要立足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进一步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全面提高农业劳动价值和农民生活质量,为实现农业体面劳动扫除制度性障碍。同时,各地方党委和政府也应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具体性地制定和落实农村农业发展的短中长期规划,系统全面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是充分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体面劳动创造各项良好的条件。农业劳动价值的下降及其引发的农业劳动不体面问题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暴露出来的,因此充分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营造农业农村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首先要从基础设施着手,应利用各种资源改善农村的交通、水利、卫生等基础设施,优化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为农业劳动价值提升和体面劳动的实现构筑良好的外在环境。其次,为了赢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农业企业无疑也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深度地参与到竞争当中。通常,农业企业一般会通过降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控制生产成本等常规经营手段提高农业产品的利润率。但一味降低生产要素的价格,尤其是在原料收购、农村劳动力投入等环节,确实不利于农业劳动价值提升。因此未来实现农业体面劳动的经济路径,在于增加技术投入和创新研发力度,加大对农业初级品的精深加工,不断“做加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此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保证农业生产的“增产又增收”。同时,提高农业劳动价值继而实现体面劳动也有赖于外界对于新时代“三农”新气象的氛围营造。众所周知,诸如农业产品滞销等一系列影响农业经营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市场上消息不对称。而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公众了解各方面资讯的重要平台,也要加强涉农企业、大众传媒在农村农业的宣传,可以有效优化农村农业生产环境,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业体面劳动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对农村环境和农民工的歪曲报道不时出现在公众面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样的报道不利于农业劳动价值的提升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众传媒应客观全面报道农业信息,正确引导社会对“三农”的认识,完善关于农业劳动价值提升的工作机制,避免以标签化、污名化方式误导社会对涉农问题的认识,为农业农村的生产活动争得一个良好的口碑。

三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为实现体面劳动奠定人才基础。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的培养和教育,这对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乃至对农业生产的自我认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劳动价值下降问题。第一,农民综合素质不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要将高质量的职业院校发展和职业培训建设相结合,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只有全面提高新时期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农民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更高和更稳定的劳动报酬,真正实现农业的体面劳动。第二,在农业生产的具体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化的农民。农民职业化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关部门要健全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农民的工种认定,注重农民的技能培育。第三,通过举办丰收节以及种植、养殖竞赛等形式,营造尊重农业、热爱农民的社会氛围,增加农民对自身劳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四,要全面加强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综合文化素养。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引,不断加强农村集体主义建设,为农业劳动生产营造良好的社群氛围。

结 论

农民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关键要素,只有真正提高了农业劳动对农民的吸引力,才能为实施振兴战略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若想使农民群体更加认同农业劳动,则务必要提升农业劳动价值,进而让农业生产的收入水平变得更高、农村生活的基本条件变得更好,让务农成为一份体面的工作。在现实生活中,提升农业劳动价值不仅仅代表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更是涉及比收入更加重要的新时代我国农民劳动观的形成。作为后发国家,我国农业劳动价值与体面劳动的形成路径与西方国家历史发展不尽相同,我们要掌握劳动价值提升的一般规律,与此同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国情,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举措消除农村“空心化”,强化农民在乡村振兴当中的主体性地位,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猜你喜欢
体面劳动价值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离婚时,请体面一点
体面过冬
热爱劳动
一粒米的价值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给”的价值
狗熊讲体面
张强:“求包养”何来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