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碳达峰”与生态环境协同研究

2022-02-06 06:00李彬桢
低碳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碳达峰宣传教育环境保护

李彬桢

(丽江市古城区环境宣教中心,云南 丽江 674100)

0 引言

环境保护和节能是“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的基础,在新时期背景下,节能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围绕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和“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的各项要求,坚持生态发展理念,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构建生态发展新格局,推动“碳中和、碳达峰”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1 当前环境状况

在1930—1960年,部分西方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环境公害事件,例如,1952年伦敦上空受到反气旋的影响,居民燃煤和工厂产生的废气无法扩散,从而聚集到了城市上空,导致伦敦部分城市被浓烟所笼罩,造成交通瘫痪。市民的生活不仅被打乱,而且生命健康也遭到了侵害。据统计,因烟雾事件死亡的人数多达4000人,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部分发达国家发生过的环境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相继出现,造成我国的生态水平呈大幅度下降趋势,不仅制约了我国经济质量,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协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努力构建出和谐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贯彻持续发展理念。

2 “碳中和、碳达峰”和生态环境的协同

2.1 “碳中和、碳达峰”与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

大气污染和碳排放的协同控制具体是指利用协同效应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同时解决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均来自于燃料的燃烧,通过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可以有效缓解大气污染的问题。而在燃料燃烧的同时,也能够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目前,我国协同减排措施已经在交通、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和海南、新疆、河北等地区有序展开[1]。

目前,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技术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和规模减排。其中,结构减排具体是指调整我国能源结构,进一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规模减排具体是指淘汰以高碳为产量、产能的产业,减少高碳消费行为,进而达到协同减排的目的。规模减排和结构减排会造成产业和技术市场份额和市场规模发生调整,而这也意味着两种减排措施互为表里。管理减排具体是指通过优化能源组织、加强环境监督、调控减排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达到减排的目的。技术减排具体是指通过中间控制和前端控制措施以及能源替代等措施,达到协同减排的目的。

2.2 碳排放与固体废物和污水的协同控制

污水治理工作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资金,同时也伴随着碳排放问题。污水处理时产生碳排放主要包括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其中直接排放是指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排放,以及残余物经过降解处理后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而间接排放具体是指在处理污水过程中能耗和电耗产生的碳排放。

碳排放与固体废物和污水的协同治理作为“碳中和、碳达峰”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提高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的工艺,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推动零碳电力的应用,同时加大控制污染物产生的力度。例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污泥消化和甲烷回收等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采用发酵工艺对工业废物进行处理,同时回收沼气能源;采用低碳处理工艺进一步降低外加碳源使用率;通过安装太阳能设备和光伏设备,加强清洁能源的应用;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垃圾焚烧前对垃圾进行预处理,提高垃圾焚烧效率,并采取末端排放和低温合成等防治措施,减少二噁英有毒物质的排放和产生[2]。

2.3 “碳中和、碳达峰”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被海洋和陆地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方式吸收后反馈到土壤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中,一部分二氧化碳在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影响下会被固定;而另一部分二氧化碳会通过微生物和土壤呼吸的方式重新回到空气中。由此可知,生态系统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对于碳中和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碳汇中森林碳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森林覆盖面积来看,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森林覆盖平均水平,我国各个地区森林覆盖率都存在一定差异,而加强森林建设和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是一致的,在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森林建设。在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以目前的森林建设速度来看,我国在2030年森林蓄积量与2005年相比,将会增长60亿m3。”想要进一步提高森林碳汇,除了需要采取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措施外,还需要提高海洋、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森林碳汇重点在于维持全球碳平衡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矿山复垦、蓝色海洋保护、土地整治和生态重建等工作,进一步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3]。

3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我国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提出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存储和分类搬运等工作,这项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试行了多年,但整体效果仍较差,公众并未养成垃圾回收、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的行为规范,部分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仍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此外,我国政府推广的环境消费意识,政府部门号召我国民众减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消费行为。但从实际推行效果来看,该行为仍未有所减少,如部分民众在购物时仍经常使用一次性购物袋。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仍然薄弱[4]。

3.2 公众对生态保护工作参与度不够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如圆明园渗水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等,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了解层面也愈发广泛,但是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动性较差,其中大部分的公众存在“光说不练”的现象。当公众遇到环境保护相关活动时,大部分的公众自主参与意识较差,从众心理较强。

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活动主要为宣传教育,宣传人员会利用植树节、生物多样日、土地日、地球日、臭氧日、环境日等节日举办环境保护宣讲会、培训班、专题讲座、展览、研讨会等活动,以及利用新闻媒体、杂志、科普刊物等进行宣传,公众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并未延伸至和触及政府决策中。此外,大部分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活动主要集中在生活空间中,并且以浅层次、简单的环保行为为主,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而需要主动学习或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的环境保护活动则少有问津[5]。

3.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方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公众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活动中的方式十分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公众热衷于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节日活动中,如世界无烟日、世界节水日等,大部分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热情和兴趣会随着环境保护节日的结束而消散。②当环境污染问题损害公众的自身利益时,其会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例如,某市某小区附近一户从事电镀加工行业的居民为减少废水处理成本,将废水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河流被污染,破坏了小区居住环境,因此居民将其举报至相关部门。

4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措施

4.1 创新宣传教育活动

4.1.1 创新宣传方式

在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宣传人员需求树立“节能+互联网”环境保护理念,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法和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宣传工作的开展。宣传人员需要综合利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通过新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活动,同时利用手机报、APP、公众号等方式提高宣传活动的影响力。此外,可以通过开展线上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利用新媒体发布环境保护视频、展示节能技术、开展线上讲座、发布绿色活动、开展环境保护推广活动等,也可以通过制作环境保护表情包、漫画等创新宣传方式[6]。在创新宣传活动过程中,需要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新颖性和突出性,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进而发挥出宣传活动的效能。

4.1.2 搭建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和技术展示推广平台

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以及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宣传部分需要搭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环境保护服务和技术推广平台,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推广机制,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进行创新和延伸。此外宣传部门也需要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服务与改造需求对接会议和对接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的效果。

4.2 打造生态环境宣传品牌

为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宣传力度,推动宣传工作的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树立了多个宣传品牌,不断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中国环境保护日就是生态环境宣传中最亮眼的一大品牌,宣传部门将环境保护日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重要节日和平台,通过提前谋划和部署,进一步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效果,在这一节日中,我国数以万计的公众通过间接和直接参与的方式主动参与到该活动中[7]。除了需要树立上述宣传品牌外,还可以通过环境保护知识竞猜、环境保护故事会、环境保护舞台剧、环境保护消费日等打造生态环境宣传品牌活动。

4.3 调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宣传的积极性

4.3.1 调动媒体参与环境保护宣传的积极性

媒体作为环境保护宣传的重要媒介,在生态环境宣传活动中,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媒体行业的参与度。邀请媒体部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媒体播放、转发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动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图片、新闻信息等方式加大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力度。尤其是在中国环境保护日,宣传部门可以邀请媒体公司积极参与其中,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公司,此外可以通过在优酷、新华社、爱奇艺、中国能源报、抖音、今日头条等媒体中开设宣传专栏,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从多个角度将宣传活动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中。

4.3.2 吸引企业和组织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主动与宣传部门合作,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中,因此宣传部门可以将市场化和公益化相结合,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化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机制,号召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8]。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环境保护已经不是政府部门、相关组织和企业的独立活动,环境保护活动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并且已经形成了全民积极参与的局面。因此宣传部门也需要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的加入,为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展示平台。

5 结语

综上所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施意义重大,并且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政府、公众和企业共同奋斗,同时也需要科学界提供关键技术、科学知识、管理政策和数据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公众和企业的参与对于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加大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力度,调动公众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碳达峰宣传教育环境保护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碳中和·碳达峰
环境保护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