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困境和策略实践

2022-02-06 20:27何德兵乐雪雯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馆员师生学科

何德兵,乐雪雯

(遵义师范学院 图书馆,贵州 遵义 563006)

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学科化服务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然而,通过对诸多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检查可知,其学科化服务发展模式提供较大的困境情况,不仅限制了高效图书馆的规模扩大,同时也无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面对此种不良情况,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能力与效果[1]的提升。

1 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服务的内涵

学科化服务最早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级大学图书馆,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使图书馆适应信息发展环境,努力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自该种服务诞生至今,对传统的按照文献工作流程组织科技信息的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其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学科或相关的课题查询并利用相应的信息,进而能够使信息服务获得较大的学科化发展。图书馆多由具有某一学科背景的参考咨询馆员担任。

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学科化服务是重点建设内容,对于师生持续性的获取文献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高校图书馆不断开放创新的一种特色服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及高校图书馆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加有效的方式适应其发展,由此诞生了学科化建设模式。

2 制约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瓶颈因素

2.1 忽视师生的体验

高校图书馆中的各学科馆员均具有重要任务,需要对传统的服务局面进行改变,因而需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学科服务的新局面,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学科馆员均采用了推送服务与资源的方式,在大学校园里进行广泛宣传。虽然宣传方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若未能够对师生的感受与体验予以有效的顾及,则将不会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因而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需要加强同师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能够对师生进行针对性的服务。然而,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可知,长期以来图书馆由于对师生外界信息环境的变化予以过度关注,因而在较大程度上对信息行为的内在变化原因产生了忽视。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数字环境是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经常谈论的内容,随着数字化方式的产生,使得传统的整合利用与出版形式得到了显著的改变,并且能够对用户的心理进行准确的把握,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用户的习惯与研究方式。但对于高校师生而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此种改变进行接受与掌握,因此需要图书馆员具备更强的专业性,以此对师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此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然而图书馆员并未能够对师生的内在需求予以关注,而是一味地对馆内现有的自愿实施推销。由于图书馆内的服务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从而导致师生与学科馆员进行沟通,并且导致师生产生较大的不满情况[2]。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停留于形式层面。因此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需要将师生的服务体验放在首位,做到未雨绸缪与时刻准备,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为师生提供帮助,如此才能够有效的展现出强大的服务能力,获得师生的高度赞许。

2.2 忽视细节的改善

图书馆各学科的重点服务工作即是为重大课题与大项目服务,需要拥有较大的影响力,以便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上述方式并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师生需要经历较长的时期对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进行感受,因此对于各学科官员而言,需要加强对细节服务的完善。最好的服务是需要在师生体验中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细节服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提升的关键并非单纯地依靠较大的规模,而是需要做好细节服务,为所有的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如此才能够提升师生对图书馆服务的认知水平。

3 改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策略

3.1 为高校的重点学科及专业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文件检索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不仅需要高校内部的经费支持,更应充分利用国家对高校的经费支持,将重点学科与专业建设予以良好结合,在达到相关的标准后申报国家的一些项目,以便能够建立优质的文件资源库,做好学科建设的服务;还可联合相关的学科专家以为进行科研的师生提供信息技术检索服务的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图书馆各学科馆员还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关于本学科的信息服务网站与论文数据库,对师生进行最大程度的开放,并且需要对网站与数据库进行及时更新,以便能够使其有效地明确学科最前沿学术信息的需求。

3.2 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师生通过图书馆获取相应的 学科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并且对于不同学科的师生而言,其需要的学科知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面对此种情况,需要学科馆员对师生的身份、学科类进行甄别,从而创建科学的服务模式,为不同的师生提供针对性的信息资源。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各学科馆员构建较为完善的主动服务及自主查阅的服务模式,为其开放全天候的学术信息获取渠道,满足其随时进行查阅的需求,提升师生的赞许度。

3.3 建立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服务保障制度

各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通过对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可知,图书馆在实施学科馆员制度过程中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导致各学科馆之间的沟通存在较大的障碍。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实施学科馆员制度过程中需要拥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为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需要联合学校的管理人员共同制定科学的学科馆员选聘制度,并且在选聘后需要对各学科馆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其充分明确并掌握制度内容,最终能够有效地适应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需求,加强交流与合作。

3.4 建立基于网络化的学科化服务平台

为确保师生能够持续地获得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需要采用Web 2.0技术在其之间建设学科知识服务平台,该平台不仅需要对所有的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还需要包括学科知识门户、网络资源揭示、定题知识服务等系统,辅助各学科馆员对学科信息进行选择集成、分析、设计及进行管理个性化、智能化管理,确保师生都能够获得优质的信息服务。

4 结束语

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一种特色服务,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师生获取信息及促进自身发展的需求,然而近年来诸多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产生较大的困境,进而无法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面对此种情况,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需要联合高校管理人员共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馆员师生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国外图书馆新馆员入职培训的特征及趋势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麻辣师生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