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地位体现的策略分析

2022-02-09 05: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3期
关键词:教师应语文课堂主体

李 鹭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卡伦中心小学 吉林长春 130500)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有些教师开展语文教学课堂缺少趣味性,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应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依然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转变教学思维,促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深入地了解“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语文生本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核心素养背景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要求小学开展的学科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参加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而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1]。基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建立的语文教学课堂,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新挑战,而且还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和思路。教师应深入地了解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重要性

1.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更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开展语文教学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语文学科。因此,教师应了解“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具有趣味性的语文课堂,并通过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2.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教师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多种不同因素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由此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通过文章主旨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融入生活元素,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些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通过反复讲解教材知识点,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开展的语文课堂缺少活力,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更依赖于教师,主观能动性差。同时,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学生的发言机会很少,而且反复的知识练习更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教学形式单一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用的教学方式、开展的教学活动过于简单,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知识讲解。例如,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正确答案的练习,忽略学生对解题思路的思考,导致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无法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最终导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

(3)忽视学生主体性问题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少,无法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成,忽略学生的课堂感受。尤其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并未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无法体会文章的结构,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既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又会降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

2.学生学习问题

(1)学生自身学习观念

学生的个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语文课堂主体性的体现。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往往不会自我思考,会寻求教师和父母的帮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课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依赖于课后作业,无法对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无法制定学习目标,从而导致缺少学习动力。

(2)同伴的学习影响

同伴因素是指班级内其他学生对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影响。同伴是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参照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因此,学生会选择与自身有相同爱好的同伴进行交流,从而形成小群体。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价值观的形成,都会直接影响个体学生的行为和能力。如果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缺少学习自信,不敢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3]。

四、“以生为本”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的教学策略

1.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观念的转变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构建“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基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从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其次,教师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确定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在课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自信。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计游戏活动,以此开展的趣味性知识导入,更能提高学生的课程专注力,增加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

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为例。首先,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引导学生自我思考,感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正确价值观念。其次,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美丽的小村庄、斧头砍树、裸露的土地等相关视频,通过声像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课文,进一步探究小村庄变迁的原因,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开展同伴教育,形成学生共同体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意开展学生之间的同伴教育,形成合作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能实现对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活跃学生思维,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分工,如何与他人有效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学习小组,才能确保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实现小组成员内的优势互补;同时,还要控制组内人数,以免人数过多导致教师难以维持课堂纪律。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能够真正地考虑学生提出的教学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以“小英雄雨来”一课为例。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在阅读中对战争年代的生活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学习了文章主人公小英雄雨来的优良品质。教师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开展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注重课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比如:通过阅读,让我们找找哪些事能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其他部分与文章的主旨有什么关系?以这两个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通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了解课文每一部分都在描写什么,同时,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分工配合。有的学生可以找出文中的生字,查找读音;有的学生找到文章的重点句子,小组合作分析阅读思考题。由此开展的同伴教育,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增加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性

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需要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重新认识自身的主导地位[5]。在课上,教师通过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作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教学反馈,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想法和实际的学习能力。师生互动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免师生间的沟通不充分产生矛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课堂互动频率,教师应尊重学生,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课上有充分的话语权,能够表达自身的想法与观点,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在课堂学习中开始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课上也应利用提问法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的角度去思考。如果学生的观点与课文内容出现偏差,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错误观点出现的原因,不要急于否定,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课上要学会尊重学生,如果学生的表达欲望不强烈,教师也不能过度要求学生迎合教学,而是利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表达自身的想法,比如通过游戏或者演讲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提高学生的课上互动频率,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人。

4.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小学阶段,教师利用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够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体验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将语文知识具象化,融入生活元素,使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凭借自身的情感进一步去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体验式语文课堂更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自我理解。教师在课上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以“唯一的听众”一文教学为例,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创设情境,营造教学氛围。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小提琴曲《小夜曲》,作为背景音乐,带领学生领略课文,进一步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不仅要从老教授的语言,而且还要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进一步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教师通过语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促使小学生人格的完善。教师基于课文情感开设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更多。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促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发生变化,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经验少,教师应开展高效、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教学方案,更有利于开展同伴教育,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在课堂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课上有极强的表达欲望。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优化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评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语文课堂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