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研室建设与教学研究策略*

2022-02-09 05:00禹定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3期
关键词:教研室教学研究教研

高 皜 曹 琳 禹定峰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技术科学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100)

教研室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学术活动、管理工作等开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科专业建设,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教研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设置定位模糊

传统意义上,高校教研室的功能职责、发展目标、规章制度、任务举措等定位不够明确,设置的学科专业或课程单一,不利于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专业的产生与发展,也不利于课程体系的构建,最终会导致学科专业僵化落后,不利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不健全,不利于教学研究团队的形成,教研室的地位没有受到重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也是当前教研室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1]。

2.职能不够明确

有些教研室偏离了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研究和培养青年教师这个核心,淡化了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缺乏学校、学院与教研室的直接沟通交流机制,未能构建起以教研室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学术活动及各项管理活动制度,没有建设发展的规划,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3.评价机制陈旧

当前,评价机制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过于追求量化和评价结果,忽视了过程、方法的科学性;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存在重学科专业研究、科学研究,而轻课程教学和教学研究;在成果评价方面,“五唯”现象依然存在,职称晋升时只看科研成果,忽视教学效果;在学校和二级教学单位层面上,注重对教师个体的评价,忽视对教研室团队的评价。

4.教研意识不强

有的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上。也有的教师忙于事务型工作和家务,因此进行教学活动时简单、机械地重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缺乏创新。还有的教师一个教案用到底。因此,教师就很少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开展教学研究上,对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认识不够,甚至一些教师担心搞教研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

二、高校教研室的组织性质

高校教研室是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层执行单位,是教学和学术组织,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组织环境,是沟通教学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联系组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基层教学组织

人才培养是由二级教学单(学院)位具体承担的,而二级教学单位又必须依据学科专业性质系统地设置相关课程,开展教学工作。因此,二级教学单位(学院)必须依据不同的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组织开展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即教研室。教研室作为一种基层的教学组织存在,其最基本的价值在于具体负责某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2.基层学术组织

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两个方面,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学术活动内容丰富、领域宽广,不仅涉及学科研究、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创新,而且更多的则是针对学科专业及课程教学的反思与探索,这就是以教研室为主体开展教研活动。这一特征决定了教研室必须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反思教学现象,探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产出教学成果。

3.教师成长发展组织

教师都归属特定的教研室,在这个基层组织里面,每位教师都承担着一定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都要参加教研活动、学术活动以及政治学习和其他一些集体活动,这样才使得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检验专业知识、深化专业研究、拓展专业领域、发展专业能力。同时,他们在这个组织里也得到了培训与指导,有了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4.管理层与执行层联系组织

教研室在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组织体系中处于微观层面,具体组织落实人才培养体系各环节中的教学环节。学校、二级教学单位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要通过教研室下达到每一个教师,要由教研室及教师去实施和执行,而教师的教学等各种活动情况、建议和诉求,要由教研室上传到学院和学校。正是有这样一个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才使得人才培养井井有条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以完成。

5.思想政治教育组织

教师的政治学习、集体活动都是通过教研室这个特定基层组织实现的。就目前来看,高校大都在教研室设立党支部,多数还实行教研主任兼任党支部书记的形式,实行“双带头人”制度。每个教师都必须参加由党支部、教研室组织的政治学习,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开展师德教育,使自己在政治上不断成熟。

三、科学谋划教研室建设发展

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的一级组织,也要制定自己的建设发展规划,要确立教研室在一个时期内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思路、主要任务、具体举措。这是教研室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是教研室开展各项工作的具体指导和措施保障[2]。

1.教研室发展规划的意义与作用

(1)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

发展规划作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它可以使教研室全体成员清晰地认识自身的发展目标,明确教研室的发展定位,确定教研室的优先发展战略。这是一个时期内教研室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教研室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2)发展规划的凝聚作用

教研室有了规划,也就意味着有了目标和方向。发展规划体现了教研室及其成员共同的理想和利益,是教研室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不可或缺的内驱力。因此,在制定教研室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科学决策,充分调动教研室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研室的发展思路、任务举措等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为教研室乃至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凝智聚力。

(3)发展规划的规范作用

发展规划是实现教研室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实现教研室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科学谋划。它既管长远,又管全局,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对教研室的管理具有规范性、约束性,可以克服急功近利的危害。

2.制定教研室发展规划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教研室发展规划的制定,应遵循自主发展的理念与原则,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工作举措、保障措施等层面的设计与确立,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做到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校、学院、教研室“三位一体”及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2)参与性原则

在制定教研室建设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地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教师是教研室主体,是教研室发展规划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发展规划的实施者。因此,凝智聚力、汇聚民意,让教研室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规划的制定,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

(3)持续性原则

教研室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研室发展规划的制定也就是一个反复论证、修订和不断实践改进的过程,规划的制定、实施、评价和改进是一个紧密衔接系统工程。因此,要保持发展目标、工作思路以及各项政策、制度、措施的连续性与协调性,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基本依据与基础。

(4)系统性原则

制定教研室发展规划,要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等各种关系,客观分析现有基础存在的问题,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深入挖掘发展潜力,使总体发展目标与其他具体各项发展目标协调有序。

3.教研室发展规划的操作模式

各教研室所承担的任务、培养的对象有所不同,因此,各教研室制定发展规划的程序与方法就有很大差异。

一是组织学习型。教研组发展规划的制定就是一个组织学习的过程。学校和教研组强调学习在规划中的作用,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组织学习型规划。

二是目标分解型。教研组在制定发展规划过程中,在遵循一般活动要求(如进行目标的年度分解与项目分解)的同时,特别强调依据组织层次和职责分工进行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将教研组发展规划的要求落实到各个层次与个人,已形成目标一致的合力,促进整个教研组的共同发展。

三是专家指导型。邀请专家参与指导发展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开阔视野,保证规划的先进性、科学性;有利于在规划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结合与互动,有效地发挥启发、引导等作用,有利于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策略

通过开展教学研究,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1.开展教研活动的必要性

一是,教研活动是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职业具有经验积累周期长的特殊性,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甚至优秀教师,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最终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途径。

二是,开展教育科研、参加教学研究是一线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真正参与了教育科研或教学研究,才能改变过去教学实践的那种重复、烦琐和枯燥的现象,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2.开展教研活动策略

(1)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

教研活动首先是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论、课程论、教材教法、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教师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不断提高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研究,要时刻关注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要把握教学研究的新特点,要通过对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教学要素分析,明确教学研究的领域。

(2)认真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进行批判性探索和研究。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只有及时地对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才能发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才能找准全面提升自己的切入点。

(3)坚持群体参与教学研究

开展群体教研活动,能够给教师创造更多参与教学研究的机会、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更多共享交流的空间。开展群体教研活能够满足教师沟通、交流和参与研究的愿望,能够实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目的。群体教研活动能够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和交际壁垒,进行开放研究,有利于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使教师在相互交流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目的。群体教研活的开展,有利于培养教研室成员的协作精神,提升其团队意识,从而充分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智聚力、会聚民意,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

4.根据共同需要开展专题式教研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难通过个别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解决,这就需要全体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专题式研究。教研室需要加强集体活动力度,群策群力,随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特色,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反馈等情况,展开深入研讨,深入挖掘教材,大胆处理教学内容,共同设计最佳教学方案,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5.依托课题(项目)深化教学研究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不断优化校本研究,既是高校教研室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每个教研室或教师个人,都承担一定的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项目),这些课题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等对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对推进学科专业的特色建设,对教师的全面成长与发展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教研室教学研究教研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趣闻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