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融入新时代技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

2022-02-09 05: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3期
关键词:技工思政院校

彭 云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广东广州 510450)

引言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积淀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成就辉煌灿烂中华文明的力量来源。

一、中国精神融入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意义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技工院校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1]。他们成长在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者,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伟大中国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将中国精神融入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着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升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技工院校是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思政课堂是技工院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以技工院校思政课为载体,让中国精神走进技工院校学生日常生活,走进技工院校学生心中,从而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阻击战等中所展现出的真实的案例,可以融入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生动的形象来塑造学生的灵魂,为提升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2.有助于激发技工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进力量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的发展史。将以爱国精神为底色的中国文化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课,可以让培育学生们爱国主义情感,可以使技工院校学生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古往今来,无数英雄志士用生命诠释了“爱国”二字。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林则徐、“弃医从文,以笔为戎”的鲁迅……思政教师通过一系列的中国故事来解释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使同学们更好地树立为国家的发展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2]。

在讲授伟大抗疫精神的时候,向同学们描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逆行出征、舍生忘死、与病毒直面战斗的白衣天使们;舍小家顾大家,用责任担当护佑百姓平安的公安干警和干部群众;日夜值守,为广大人民群众搭建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还有众多用自己的力量默默为抗疫做贡献的平凡英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将爱国热情转化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动力,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同学们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地汲取精神养分和奋进力量。

3.有助于技工院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先锋

思政教师在授课时穿插介绍一些先进人物事迹,如辗转回国,一生默默治学,功勋卓著的航天之父钱学森;科研报国,无私无我,一生献给核潜艇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的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黄文秀;逆行出征、坚持真理、大医大爱、始终冲在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日夜奋战在疫情最前线“渐冻症”院长张定宇……这些先进人物理想信念坚定,胸怀“国之大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时代精神,成为培育当代青年时代责任与担当的标竿。

技术工人肩负着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时代使命。技工院校学生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时代精神,强化了责任意识与时代担当,让中国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入魂,从而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争做时代先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4.有助于增强技工院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涌现了众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有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的科学家、抢险救灾冲锋陷阵的子弟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的白衣战士、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的运动健儿、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的国家卫士……他们把青春奉献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勇挑重担、不惧风雨,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进行的抗疫实践中展现的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一个自信的中国和一个担当的中国。

将这些生动的素材结合到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觉受到先进人物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等精神的熏陶,从而更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道路和文化的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中国精神融入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思政教师积极探索中国精神融入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可以确保中国精神能真正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课,让技工院校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接受中国精神的洗礼,从中汲取精神伟力,汇聚奋进力量。

1.将中国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中国精神融入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推进中国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才能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刻、直观地理解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不同的思政课程要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融合。例如,“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课,可融入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工匠精神、法治观念等方面的中国精神案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可结合伟大建党精神、抗疫精神、中外民主制度等方面进行讲授。教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课堂上,能够真正深刻地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从而做到中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建设“思政课程”体系的同时,要着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地推进中国精神融入其他各类课程体系建设中,实现思政课程与非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增强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认同和理解。各类课程要深入地挖掘和研究课程内容与中国精神的结合点,用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故事进行中国精神的讲解和宣传。例如,机械类课程可以向同学们渗透“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激励技工学子们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汽车类课程,可结合比亚迪、吉利等民族车企发展历史,让同学们看到在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革命中,中国品牌立足核心技术,勇于创新,走在了世界前列;计算机类课程可结合中5G、大数据、人工智能、芯片等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讲清楚,使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信心和决心[3]。

2.进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师能力

思政课教师应该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4]。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思政课教师是关键。思政课教师时刻要以“自律严、人格正”来要求自己,在授课中传播中国精神,同时要在实践中践行中国精神;要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深挖中国精神教学资源,增强思政课堂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要优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整合思政师资力量,提升广大思政教师讲授中国精神的能力;要加强对优秀教师的思政课堂的学习,互相进行听课、评课,取长补短;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打造更多思政“金课”。在教学“三维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教学的重要环节进行研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程的有效性,让学生将学到的思政理论学以致用,从而成为一个有思辨能力的“政治人”。

3.在校园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精神,通过环境育人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校园作为技工院校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是传播和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空间。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将中国精神融入校园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中国精神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中国精神融入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挖掘校内蕴涵的中国精神资源,将中国精神融入学院的物质文化建设之中,可以通过“微德育”来进行。例如:我院连续几届世界技能大赛都取得优异成绩,可以在教学楼走廊张贴海报,大力宣传选手们身上展现的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金牌精神;可以在校史馆、校思政实训室陈列选手们的相关业绩;开辟宣传专栏介绍中国精神等。通过各种随处可见的形式,学生们随时随地受到熏陶,从而自觉接受和践行中国精神。

深入挖掘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将中国精神融入学院的意识形态领域。通过组织思政社团组织成员,在校内进行中国精神的宣讲活动,讲述中国故事,激励广大师生传承中国精神。邀请学院的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们开设讲坛,让同学们了解他们的技能成才之路和拼搏精神;通过开展“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红色家书等各类型的演讲朗诵和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同学们从精神上接受中国精神的洗礼。

4.将中国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建设,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技工院校培养人才的首要形式。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各类以中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技工院校可以恰当地利用当地的思政教学资源,带领技工院校学生从教室的小课堂走出去,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在实践中领悟和践行中国精神。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关键性课程的作用。

积极开展基于思政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政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践行中国精神。例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带队前往一些展览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和调研,可以组织观看主旋律电影和纪录片,组织同学们开展阅读活动。在这些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实景、实地地感受中国精神的巨大力量,从而自觉地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开展基于中国制造的社会实践活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要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向中国创造转变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鼓励学生将来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为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5.将中国精神融入网络平台建设,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年轻一代,他们从小生活在网络的世界。故而,广大思政教师要积极地改变教学方式,可以利用网络来开展中国精神的实践和宣传,通过各种方式,激发起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在这种形势下,思政教师可以积极搭建与学生沟通的网络平台。通过QQ群、微信群等网络社交平台向学生推送一些宣传中国精神的文章和话题,鼓励学生进行在线讨论和发言,搭建起宣传中国精神的网络交流平台。在学院官网上开辟中国精神专栏,还可以通过学院的网络媒介。例如:利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一些高质量的中国精神的文章,鼓励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各种形式的讨论,来强化对中国精神的认识。学校团学会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在各个专业的学生中广泛发动,动员学生创作出一些相关作品,再通过网络评选,让广大同学在传看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对中国精神的认识得到升化,从而让中国精神入心、入脑、入魂,让中国精神的践行成为行为自觉。

结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征途漫漫,唯有精神永恒。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涌现了一大批新时代的伟大精神。在中国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扶贫干部用忠诚与担当践行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人民共同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新时代这些精神既是对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充分展现。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制造业的中流砥柱,必须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担时代重任,争当大国工匠。

猜你喜欢
技工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技工到英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